音乐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时间:2022-07-22 11:05:02  阅读:

在音乐课堂中设计开放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长沙市雨花区 欧蓉

首先,什么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的,它主张答案不是唯一,思路要多元化,是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要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提问方式。

创造性发展价值,是音乐课程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而在音乐课堂里设计有效的开放性问题,则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很多听赏教学中,在初听完音乐后,笔者往往不会急着给孩子们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意思,这时候会提问,“听到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乐曲表达一种怎样的情绪?”这样的提问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引导他们充分的想象,而不是浮在知识的表面。

又如:在歌曲的感情处理时,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处理歌曲,在教《买菜》一歌时,歌曲的结束有个“嘿!”,这时会这样提问:“你觉得这个‘嘿!’表达是一种怎样的情绪?你想怎样唱呢?”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有的孩子说,他想表达兴奋的情绪,因为买了很多菜,中午有好吃的,所以要唱得高兴点儿:还有孩子说,应该唱得轻一点,因为小朋友买菜累了,所以叹了一口气。我觉得像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禁锢,让他们展开充分的想象,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时候,启发性提问同样非常重要。如:笔者在教《乃哟乃》一课时,导入部分像学生介绍了do mi sol三个音,为了让他们能够快速的熟悉这三个音,笔者创设了一个即兴创编的音乐游戏,是这样设问的,“老师这儿有三个音乐朋友,请你用一XX xI这个固定的节奏型对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用到三个音,也可以只用到一个音,如1 1 3|,3 3 5|,5 5 5|……一会儿,老师走到谁的跟前,就请他往下接。”像这样的提问,在很多创编性的训练中都可以用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理解得到更多的答案,稍差的学生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这样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总之,精心设置开放性问题,对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课堂中可以合理地设计些开放性的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开放性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课上的运用

湖南郴州 张陟

开放性音乐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努力挖掘音乐教育的内涵,力求实现课堂内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开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不同的学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充分利用青少年对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的特点,目标明确的层层深入,由浅及深,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思考。

教学案例:湘版音乐鉴赏《舞剧的灵魂》

在观看无音乐芭蕾舞剧《鱼美人》片段中提出的问题:这段舞剧中缺少了什么?给我们的感受如何?通过这种有效提问,帮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处处寻疑、析疑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中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丰富、不同的问题情景,又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去实践:提倡学生在自学实践过程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向书本和权威(包括教师)质疑等。对于学生的探索,教师要本着宽容、理解、民主的态度,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推陈出新。要善于发现他们智慧的闪光点予以肯定,使他们获得自信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协作竞赛教学法

发挥所长,团结互助,感受竞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这个动包括:脑动、眼动、手动、心动、行动等),才能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和体验知识,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教学案例:湘版音乐鉴赏《非洲民间音乐》

1、聆听布隆迪《鼓舞》音乐片段,并记住两种以上的节奏。

请同学在准备好的鼓上模击《鼓舞》中的节奏,并谈击鼓感受。

2、小组讨论并展示几种不同的节奏类型,在准备好的鼓上模击。

体验敲击各种不同的节奏类型,并分组比一比。

教师从学生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在课堂上展开协作型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积极地动起来。

竞赛的单位为小组。其划分采用民主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并自选一名负责人。小组负责人负责有效组织小组成员的创作。从准备到小组各成员的协调、分工,全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表演、展示作品交流经验:请每一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展示,并用适当语言描述其特点:其他组的同学对此进行评价并打分。教师对分工、协作、竞赛较好的小组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组织较好的小组长表示赞赏和勉励,并请优胜组和最佳组织小组长介绍获胜经验。

实践证明,协作竞赛教学法大大加强了生生之间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将传统教学的师生、生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变为多向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制作音乐教学课件。

教学案例:湘版音乐鉴赏《培养音乐的耳朵》之《1812年序曲》

1、用Pinnacle视频编辑软件,将描述1812年俄法战争的俄罗斯电影《战争与和平》中相关的影视片段截出,加入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展开部背景音乐,制作出本课导入视频,在提问中引导学生进入本课。

2、用Audition音频编辑软件截出本课所需的主题音乐,让学生选择作答、反复聆听。

3、用作曲大师软件制作出简谱,并用光影魔术手软件截成本课所需图片,供学生读谱视唱。

4、用PowerPoint软件整合这些素材,根据本课的要求制作出《1812年序曲》音乐教学课件。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增进知识和技能。

虽然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排斥其它教学类型的作用。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是为适用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各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事实上我们面临的学生表现的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如果他们每个人都成为卓有成效的学习者,那么这也就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样,不应仅仅追求模式的表象而更应该注重其内涵。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

湖南长沙 陈冰媛

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限定性问题而言的,它主张答案不唯一,思路多元化。在新课程提倡的当前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们在教学中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开放性问题。因为音乐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多解性特征,它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在对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就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因此将开放性问题引入音乐教学当中,能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能鼓励学生对音乐的主动探索与探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实践的能力。

那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呢?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应该符合音乐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音乐教学的方法,为音乐教学服务,以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造的音乐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多样性”、“探索性”等特点来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多样性特点的开放性问题是指解答方法为多样的问题。在回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如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展开想象,说出对音乐独特的感受。如“在音乐当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画面?”“聆听完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随着音乐主题旋律的发展变化,你联想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景?”“请你聆听音乐后,以你对音乐的理解为这个音乐作品取个名字。”这类问题的提出,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当中,不约束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音乐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激起学生主动聆听音乐的兴趣,达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欣赏教学,在音乐的其它教学领域中,凡是对音乐进行欣赏与体验的音乐活动中,都可以使用多样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情境,获得独特的音乐体验。

探索性特点的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回答的途径是开放性的,具有探索性特点。这样的问题我们多可以使用在音乐创作教学中,如在低年级音乐创作教学中常见的探索音响与音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在生活当中你还能找到哪些物品能够模拟这些乐器的声音?”“试一试,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这样的小乐器?”等,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及生活当中的一些设备或物品的寻找、探索式的实践方式来寻找适合模拟各种乐器的音源,得出自己的答案与结论。在中、高年级的音乐创作教学当中,对节奏的创编和对简单旋律的创编,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如“试一试,这几种节奏型你还能组成几条节奏?”等。这探索性特点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想、去查、去试,通过亲身探索进行音乐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探索与实践的能力。在音乐唱歌教学中,歌曲表演的环节中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问题,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歌唱表演的兴趣。如在学生已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进行歌曲演唱之后,教师提出“你们小组还能用什么样的表演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在这类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对歌唱的表演形式进行主动的探索,激起了学生对表演的兴趣,其表演也能呈现出多样、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表演当中来。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在音乐课堂中,开放性问题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问得巧妙,要力求问到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的共鸣点、思维的兴奋点上,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积极体验音乐的教学目的。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长沙市天心区 陈正明

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G.卡尔汉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音乐课堂中创设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立体的开放性空间,更能让学生在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愿望,更能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所以,在中学音乐课堂设计适当的开放性问题也显的尤为重要。现在就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来谈谈笔者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开放性问题设计在音乐课堂的应用

1、开放性问题设计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的应用

乐理是音乐的细胞,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就决定了音乐基础知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但如果强行地将一些基础知识概念灌输给学生,枯燥的教学内容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学习热情。在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开放性问题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乐理知识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对乐理的认识水平、掌握规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在参加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时,国外的音乐老师教授学生乐理知识的场面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们不是很生硬的灌输知识,而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来启发学运用肢体、动作、歌唱的行为来体验音乐的时值、节拍、音的高低等。

例如: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老师会事先准备4个同样大小的杯子,代表4个四分音符,提示大家用击掌来演示四分音符,然后将其中一个杯子换成两个小一些的杯子,“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两只小杯子呢?”提问启发学生动脑筋来表现八分音符,休止符就是将其中的一个杯子拿走,让学生自主寻找音符时值的相关规律。在乐句填空的活动中,会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乐句中的节奏特点。例如“你会怎样表现大海波浪起伏的感觉,7”让学生在律动中体验三拍子的感觉,在简单的音乐创作游戏中,通过用不同的简单的乐器有规律的演奏不同的旋律来进行合奏练习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开放性问题设计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把人的喉咙比作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最易普及、最为简便,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歌唱也是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在整个歌唱教学中,歌曲开始部分的聆听非常关键,如果教师的提问有效、有趣,音乐指向性明确,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中间学唱部分的提问设计也非常重要,要在能引领学生学习、思考的同时还要合理的调控教学节奏。最后表现歌曲部分的提问则起到画龙点睛总结性的作用,有创意的设问能在一定程度上升华歌曲的人文内涵和拓展课堂。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要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愿意再来听一次吗?”这样的问题,过多的类似于这种选择性提问会导致学生依赖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压抑思维的火花。笔者上过一堂英文唱歌课《IWILLFOL-LOW HIM》,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福音歌曲,结合了美国宗教音乐和当时的流行音乐风格,对后来美国的流行音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堂课的设计中,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而是启发他们在学唱的过程中更

多的去思考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情感来演唱歌曲,歌曲的这种风格特点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如“你们认为歌曲中有几种情感的变化?为什么?”“你们认为这首歌曲前后两段的情绪应该怎样把握?”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时代背景是宗教音乐发展与流行音乐的碰撞,从而让学生们从思想情感上理解歌曲,也便于他们更好的演绎歌曲。唱歌课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同时由于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份成功的乐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

3、开放性问题情境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欣赏是通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在音乐欣赏课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欣赏课的重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作品背景、内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是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进行介绍,然后欣赏;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学生并不能很全面的体验音乐情感,这个时候老师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认知水平,有目的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开放性问题,比如在笔者上过的《通俗音乐掠影》一课中,其中一个环节是讲“乡村音乐”,因为学生大多对乡村音乐不太了解,之前的设计就是比较直接告诉学生有关乡村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但发现学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于是上课之前笔者提前调查学生对乡村音乐的了解情况,从学生真正想要了解什么是乡村音乐的角度去设定提问,如“你们最想了解乡村音乐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关注问题,从而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通过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视频进行比较音乐风格特点,“你们觉得乡村音乐哪有些独特的音乐风格?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思考、发现音乐的特点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开放性提问要有技巧,每个学生都有他个人不同的音乐体验,如何去引导大方向是老师设问的关键。开放性问题也更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挖掘作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动性,有目的的去听。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的原则和要求

从教学实例中,不难看出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难易适度、目标明确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符合初中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规律,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例如:欣赏交响乐《日出》时,就要学生说出音乐的风格特点,会让学生无所是从,可以从音乐的情绪色彩去引导学生“你觉得音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你听了这段音乐脑海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对初中生来说问题设计时还要明确目的,尽可能剔除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保留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开放性提问。

2、科学有效、注重启发

老师所提问题要富有层次感,由浅入深,注重教育规律,入手较易,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要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悬念,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例如:当欣赏《跳蚤之歌》时,学生们都会哄堂大笑,这时启发学生“你觉得这段音乐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味性?是通过什么表现的?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让学生由欣赏到思考再到理解歌曲的真正含义。

3、设计源于生活,答案在于体验

教师的设问可多与生活中的事物、学生周边的事物相结合,更能给予学生启发和体验,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去发现、体验音乐中的美。例如:在欣赏一首有关草原的歌曲,笔者会启发学生,“如果要你用颜色来形容歌曲的情绪,你会用什么颜色?”学生可以回答很多,比如草原的绿色,蓝天白云,羊群等,让学生在歌曲的欣赏的过程中融入对生活的体验,这些都能启发他对身边音乐生活的关注。

总之,笔者认为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使课堂教学立体化,给学生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空间,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在这样的自由状态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湖南株洲 赵亮

在高中的音乐课堂中,相信很多老师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课堂中觉得学生不够活跃,老师提问题,没人愿意回答,或者回答得非常简短,对比初中、小学,高中生都更加成熟,要让高中的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问题的设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学当中所提出的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即需要被问的人回答自己对某事的看法、意见,核心是主观的意见。如:欣赏这段音乐时你想像到什么场景?答案因人而异,学生想到什么就可以回答什么:每个学生都可以与老师交流自己内心的感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封闭性问题,对比开放性问题,不需要有意见或看法,答案只能是肯定或否定。如:欣赏这段音乐感觉到少女的祈祷吗?学生的答案就是有或没有。就像积极倾听一样,开放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交流,而封闭性的问题则切断了师生间的交流,高中生是渴望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在音乐教学目标中我们不再停留于让学生了解“音乐是什么风格的”,而是让学生探讨“音乐为什么是这种风格的”,而只有老师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进来,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更应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下面就个人的浅薄经验来谈一谈如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一、紧扣教学目标,保证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中的问题与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思考什么,围绕着目标来设定,如在《汉族民歌》一课当中,导入采用播放三首歌曲:台湾童谣《天黑黑》、宋祖英演唱《大地飞歌》及《绣荷包》,提出问题:猜一猜哪些是民歌?你认为什么样的歌曲是民歌?设计这类问题是让学生了解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把民歌区别于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紧扣教学目标。“你认为”这种问法,体现开放性,他此刻的任何看法都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学生不用担心错与对,这样对民歌的概念将更加清晰,比起教师直接展示民歌的概念,要更生动有效。相比之下,有的老师一开始提这样的问题:你喜欢民歌吗?为什么?通常一般情况下,在听流行歌曲为主流的高中生中,说喜欢的学生少之又少,老师会痛心于学生的想法,而问题的答案离我们想要的目标越来越远,要强调的是,高中的鉴赏,不能让学生“被”喜欢我们所介绍的音乐,即使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有些问题注意不宜太早提出,在学生还没有真正了解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问学生为什么喜欢或为什么不喜欢该类音乐,“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

作,最后才能自己去评价。

二、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问题的难易度要适中

高中生有着比小学初中生更成熟的思想,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连简谱都唱不准,更不用说五线谱,但不识谱并不意味着不会唱歌、不会欣赏、不会评价,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问题学生甚至不予理睬,但问题也不能太专业化,即使学生想回答也不知道怎么样答,教材不是教学唯一的资料,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由于开放性的问题必然有很多主观的答案,教师引导很重要,如在介绍“中世纪宗教音乐”时,学生对这类音乐很陌生,笔者找了一个关键词“教堂”,这是学生不陌生的,提出问题:教堂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教堂当中的音乐是什么感觉的?给学生充分讨论和想象的空间,即使学生没听过这类音乐,但学生会说:我想象那应该是神圣的、庄严的、神秘的等,这样比老师直接介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出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听赏,会获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兴趣方向,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上很多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口若悬河地介绍,不感兴趣的他会心不在焉,因此,从学生的兴趣上找突破口尤为重要。首先,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介绍京剧时就可设计:“你听过哪一些有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下拉近学生与传统京剧的距离:介绍日本的音乐,可设计与日本的动漫音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介绍肖邦的作品,则围绕歌星周杰伦的流行歌曲设计问题导入也有不错的效果。

其次,还可以把一些听辨活动巧妙地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音乐,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如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笔者曾尝试过先让学生哼唱熟悉的主部主题,再试着跟音乐哼唱副部主题,两个主题熟悉之后,给学生欣赏第一乐章,以小组接力的游戏形式,听到哪个主题出现就上黑板写下“主”或“副”代替,这样一来不仅课堂氛围非常好,而且学生“听”得更加认真,讨论也越发热烈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视频资料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宝贵,学生“百度”一下能找到很多歌唱家、音乐家的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但“百度”不到的是教师的演唱、演奏和表演,教师的表演其实是学生最感兴趣和想欣赏到的,在教师能基本把握的情况下,自己的示范往往能让学生感觉更加亲切,不要担心自己没有歌唱家没有演奏家的水平,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不管唱得好不好,敢唱就是好的,对于自己也应该如此,如果教师都怕出丑,又怎能去要求学生、邀请学生表演呢?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湖南株洲 李卉

当老师在课堂中提出开放式问题时,学生会感到放松,通常他们能参与进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笔者认为:

一、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基础。

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更要注意这一点。《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要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的联系。”

在上《培养音乐的耳朵》这一课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认为自己有听懂大型的器乐作品的能力。不要说“你们一定能听懂”之类的空话,而是给学生两个音乐形象:“骑兵”与“祈祷”,让学生自己来当一回作曲家,设计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是争执后,会形成一个意见基本一致的答案,毕竟这两个形象鲜明,对比较大。接下来,让学生一起来欣赏《1812年序曲》中这两个音乐主题,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设计与作曲家不谋而合时,非常兴奋,体验与感受都比较深刻。这时,再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能听懂大型的音乐作品,只是大家要做一个有意识的聆听者”,他们就很容易接受,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悟生活、体验音乐的美。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老师可将一些现实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紧密地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旋律优美,学生非常喜欢,大多数学生会演唱这首歌曲。但在许多学生的印象中,这是一首对唱歌曲,而没有注意到歌曲里还有合唱部分。在鉴赏这首歌曲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请关注歌曲中的合唱部分,你认为这一部分用得合适吗?”这样的问题既引导学生注意了歌曲中平常没有留意的部分,又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思考作曲家为什么在这用上合唱部分呢?

二、开放性的问题应当是在有针对性基础上的开放。

在音乐课堂中,有一个问题音乐老师问得最多,学生却最害怕或是最不想回答,那就是:“你对音乐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学生最害怕或是最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是因为这个问题太开放,有许多学生不知从何谈起,通常学生会回答:“很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等。老师在问此问题时,应针对不同的音乐作品给予进一步的提问说明。其实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不如换成:“请给所听的音乐作品命名,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为音乐作品命名,当然是根据自己听音乐以后的感受来进行的,而学生说明理由的过程也就是分析音乐要素的过程。而类似的如“请根据你的感受与分析来处理歌曲”、“请根据你的感受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等开放性的问题都要比问学生“对音乐有什么感受”要有针对性,也便于学生有的放矢。

推荐访问:性问题 开放 设计 教学中 音乐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