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核桃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28 09:58:11  阅读:

zoޛ)j馟iKMn'nt^]v^t~5y܆ҺZv^hgjYV)材料。成县主要的经济林有核桃、柿子、花椒、樱桃、桑等,2005年林果业产值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为7.33%,且所占比重上升趋势明显。

1.2.2 社会效益。

核桃仁油脂营养价值极高,且含有优质蛋白;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具有补气养血、温肠补肾、止咳润肤等医疗保健作用,这体现了核桃种植业在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方面最直接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促进了本地劳动就业,转移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核桃种植业的发展牵涉到初级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技术、教育、文化等各行各业,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更为重要。

1.2.3 生态效益。

核桃在保持水土和防尘方面具有很强的功效,是退耕还林中普遍采用的环保树种之一。据统计,成县自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到2005年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7万hm<sup>2</sup>。退耕模式有生态林模式、经济林模式和林草、林药间作模式,探索出“139”模式,即“退耕地实行林草间作,牧草1年见效,花椒3年见效,核桃9年见效发展专业园区”<sup>[2]</sup>。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的成县来说,目前依然没有走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林草比重的增加来恢复生态环境,其中核桃种植业在退耕还林中的地位不言自喻。

2 成县发展核桃种植业适宜性评价

2.1 自然地理条件适宜性评价

甘肃省成县属于西秦岭山地的一部分,中部地区以浅山丘陵为主,盆地气候明显,南北为山区,植被良好,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sup>[3]</sup>。广阔的林地资源是成县发展核桃种植业的基础。一般来说,核桃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目前成县一些核桃种植在零散的地块中,并没有考虑到核桃生长对土壤的严格要求。气候条件是核桃正常生长的主要条件之一。总体来说,核桃喜欢温暖的气候环境,在9~16 ℃可以正常生长。但幼树抗冻能力较弱,冬季温度达到-20  ℃时幼树容易冻死。核桃生长一般要求年降水量为500~1 200 mm,相对湿度为40%~70%,且根系不能长期积水。成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1.9 ℃,最高气温 37 ℃,最低气温-15 ℃,≥10 ℃活动积温3 730 ℃,年均雨量629 mm。山地气候显著,垂直气候差异大。年日照时数1 562.8 h,年日照百分率为37%,属少日照低辐射地区,无霜期205 d。春季易出现春旱和晚霜危害,夏季易出现局地暴雨和冰雹大风及伏旱等气象灾害,秋季易出现阴雨天气<sup>[3]</sup>。成县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能满足核桃生长要求,局部地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满足气温和降水条件。贺春燕根据核桃生长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10  ℃积温等多个指标对甘肃省核桃主产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sup>[4]</sup>,计算结果显示成县的核桃种植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分数达到90分,为适宜主产区;并把成县核桃种植区划分为陇南天水北秦岭山地种植区,属于甘肃省热量、水分条件最好的地区。

2.2 经济地理条件适宜性评价

2011年成县核桃坚果产量9 000 t,产值1.34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6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3%<sup>[1]</sup>。这从侧面反映成县发展核桃种植业的经济地理条件是较好的,表1对成县发展核桃种植业的经济地理条件作了简要的适宜性评价。

3 成县核桃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3.1 良种繁育和病虫害治理等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加以解决

目前成县核桃良种化率还不高,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成县1 100万株核桃中,丰产示范园共1 333.33 hm<sup>2</sup>,40万株为优质良种苗建园,高接换优150万株,实生大树120万株,采穗园等10万株嫁接苗,还有近700万株核桃是以实生苗或点播发展起来的,包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引进的新疆核桃在内,全县核桃良种率为37%。大量实生苗存在,造成产量高低悬殊,品质良莠不齐的现状<sup>[1]</sup>。采取的措施是:继续实施方块芽嫁接技术,以提高成活率;尽量减少对外来苗木的依赖,减少外来病虫害的引入。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品种类型,陇核1号、陇核 2号等品种值得推广。经常发生银杏大蚕蛾、云斑天牛、核桃举肢蛾、核桃根象甲、芳香木蠹蛾及炭疽病、黑斑病、枝枯病、褐斑病等“五虫四病”,还有银杏大蚕蛾病虫害。病虫害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占总产值的20%~30%。防治的总原则:以预防为主,并注意综合防治和群防群治;采取农业、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对重点病虫害区进行监测与预警;注意产卵期喷药、诱杀成虫等多种防治技术的实施。当地果农文化素质低,在育种、管理、专业技术指导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不够。要充分利用好当地剩余劳动力,培训当地果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广开途径引入优良品种。

表1 成县发展核桃种植业的经济地理条件适宜性评价

序号项目评价

1

历史基础

成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当地居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经济林栽培具有较好的生产基础,培育了性状各异的优良品种,如绵仁核桃、薄皮核桃、辽核1号、香玲、清香、陇南15号、陇南755等

2

技术条件

坚持进行嫁接、病虫害、生活史监测等方面的试验和研究,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但很明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3劳动力资源成县目前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有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这为成县核桃种植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现实基础

4

市场潜力

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内和国际市场对核桃的需求量依然强劲,价格依然保持不断上涨的趋势,这对成县核桃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利好

5交通条件具备了一定陆路运输基础,但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助开拓更广的市场

6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果农响应积极。2007年举办了“陇南首届核桃节”,2010年召开了全国园艺协会第十六届干果分会和陇南高层论坛会,同时当地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县核桃产值5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 500元,户均10 000元的奋斗目标

3.2 核桃种植业应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延长核桃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 成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6.75%,但林业产值却只占农业总产值的7.18%,种植业势头不强,是农业中的薄弱环节<sup>[2]</sup>。成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坡耕地所占面积大,产业结构单一,人口素质较低,市场发育不全,农民收入来源较少。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又导致农业收入不断减少,自然灾害加剧,山区农民生活贫困。当地居民为了维持生存增加收入,又不断破坏林草地开垦新的耕地,反过来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进一步加剧,“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形成区域发展中的恶性循环。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涉及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重新布局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使土地配置向更优化、更协调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退耕还林过程还林还草的有力保障。成县退耕还林过程中的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成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民增收较快,有效防止了退耕地复垦,保障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进行,巩固了退耕成效。

成县核桃种植业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管理意识淡薄,只重视栽培不重视管理的观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二是对农民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实用管理技术不够重视,导致核桃单产量低。当前成县核桃精深加工滞后,以初级果品营销为主(80%左右),附加值不高,产业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未能形成产业链规模,没有实现“富民又富县”的目的。对核桃脱青皮、清洗、干燥、分级等各环节均要高度重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树立集约管理的观念;二是从多个角度重视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基地建设、幼苗管理、间作模式管理、寒潮等特殊天气应对、适时采摘)。

3.3 处理好大范围规划和局地园址选择的关系 成县种植核桃时间较长、具有明显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区适宜重点发展优势主产区,在此基础上建设基地和示范园区,并扩大优势产区的范围,提高专业化水平。而在园址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地采用零星栽植、林粮间作和园片式栽植等多种模式,避开通风不畅、湿度过大的水沟渠道旁和坑洼地带,以减少核桃黑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率。

成县气候表现出光热同季、雨热同季的特点,核桃树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因气候变化异常,春季晚霜危害容易发生(如2006和2010年的晚霜导致核桃大减产);有时栽培核桃没有考虑到土层深度、阴阳坡选择、陡缓坡选择、排水灌溉等问题。除了提前预警外,要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实施保温措施;及时改良土壤,使核桃种植在1.5 m以上肥沃、疏松的土壤中;pH为6.5~7.5,地下水位在2 m以下,灌溉条件需要改善;山地选择阳坡或半阳坡的中、下腹,以坡度10°以下的缓坡地为宜。局地园地选址尤为重要。

3.4 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不断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广开销售渠道 总体而言,成县核桃销售模式比较单一;销售不畅,产、供、销严重脱节;商品率下降。要采用多种销售模式:农民专业合作模式、“企业+农户”模式、订单期货模式、组织联合经营模式;大户承包营建模式等。目前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通达性不高,通信设备也有待改进。要充分利用好2010年出台的《甘肃省1000 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强交通运输、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品牌宣传、多渠道建立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步伐。政府、集体、企业、果农要协作同心,规划好发展目标和步骤,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使成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并形成产业链。

4 结语

甘肃省成县发展核桃种植业意义重大,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丰富。无论是从自然地理条来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地理条件来看,甘肃成都都具备了核桃种植的较好区位优势因素。当然,核桃种植业目前依然存在技术上、管理上、理念上诸多制约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需要从加强良种繁育、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注重园地选址、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刚.成县核桃产业开发的优势、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J].甘肃农业,2012(11):23-24.

[2] 张芳芳.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陇南市成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0):165-170.

[3] 陈剑雄,郭新贵,石煜.成县核桃产业开发的气候资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94-13896.

[4] 贺春燕.甘肃省核桃气候适宜性分区评价与种植区划[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4):77-81.

推荐访问:甘肃省 成县 种植业 核桃 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