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规范gap(4篇)

时间:2023-08-09 16:30:05  阅读:

篇一:中药材种植规范gap篇二:中药材种植规范gap

  

  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我国实施中药材GAP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针对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生产

  GAP

  规范化种植

  对策

  随着生命科学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的药物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医药发展新趋势。为与国际医药产业接轨,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已开始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中药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该项工作已在全国广泛推广。截至目前,天士力药业等国内首批8家企业的中药材基地经过了GAP认证,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但同时我国中药材生产存在基地规划和运作不规范、种子种苗管理混乱、生产技术不规范、药材质量不过关、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已限制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基地规划和运作不规范

  国家颁布中药材实施GAP管理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不甚理想。在基地规划和运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对中药材基地的规划不科学,未能制定相应规章,保证道地药材优先发展,限制道地药材异地引种;未能按要求进行中药材的动态检测和定量的质量标准制订,中药材基地建设科技含量尚处低水平,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面积

  和品种虽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要真正达到GAP规范化生产的实为不多,以致造成了药材质量不稳,品种混乱,“卖难买难”等现象。

  (2)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主要由经销公司和药农参与,由于科研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组织松散,干扰因素多,运作难度大,中药材种植质量并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药材种植基地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如何才能既保证药材质量,又保证企业与药农双方受益,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许多企业建设GAP基地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土地使用权问题。如果企业租用土地,请当地农民按照GAP规范种植,成本会很高。否则只是回收药材,又存在两种风险:药材市场价格高时,药农可能不遵守合同,而把药材高价卖给其他企业;价格低时,药农不愿意种植,建设GAP基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3)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虽进行牵线搭桥,但协调工作不到位,在合同执行中缺少监督方,中药材发展处于重面积、疏管理的广种薄收状态。

  2、种子种苗管理混乱,药材品种退化

  (1)种子、种苗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目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混乱、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劣质种苗坑害药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对坑害药农时间处理不力。

  (2)目前,药材品种大大退化,其已严重制约中药材的健康发展。田间管理过程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物生长素,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

  (3)药农对中药材缺乏科学管理,导致部分道地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减弱,耐药性增强或早熟。如有的药农

  对药材种子种苗搬用薄膜育秧技术,必然使其耐寒性从幼苗开始就减弱。如三七,过去很少发生根腐病,现在不仅根腐病发病率提高,而且对农药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4)不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根本原因。

  (5)“公害”问题较为普遍。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及长期施用农药和无机肥,导致目前道地药材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质下降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生产技术不规范、药材质量不过关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指标成分不明确等已成为中药材基地培植中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成为中药产地发展的瓶颈。如广西地道药材罗汉果曾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在国际市场一度遭到冷落。年产量近万吨的广西水半夏曾被载入1977年版《药典》而畅销日本和东南亚,但因科研滞后、种植不规范,在1985年版《药典》中被取消。目前,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力度不夠,缺乏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药材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药材种植单产低、品质差的情況较为普遍;在中药材加工方面,生产水平仍处于传统工艺,规模小,条件简陋,附加值低。这也是造成药材质量不稳定的因素。大多数药农缺乏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他们多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防治中药材病虫害,造成农药的滥用、误用。有些药农为了眼前利益,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重金属严重超标。有的药农为了逃避国家税收,还没到药材采集期就进行采收,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太低,形成劣品。这些问题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限制着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4、野生资源破坏严重

  对珍贵的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不够,引种栽培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在中药材资源保护方面,执法力度不严,以致造成了农村过度开发,使一些珍贵中药材种质资源(如八角莲,林麝,七叶一枝花等)濒临枯竭。

  二、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为确保道地药材健康稳定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的缺陷。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稳定发展,于是就要求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最好是中药行业协会)能立足在全行业的高度来加以协调,(1)由行业相关管理机构对当地药材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制定相应规章,保证道地药材优先发展,限制道地药材异地引种。

  (2)在道地药材产区组织类似于“药农协会”的组织,向他们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有关市场信息和情报。

  (3)组织制定道地药材定量化的质量标准,对合格的道地药材颁发质量认证书。

  (4)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基地建设运作模式和监督机制,保证基地建设的规范性和市场化。

  2、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许多中药品种濒临灭绝,尤其是生态条件相对脆弱地区的道地药材,滥采滥挖现象使稀缺和濒危的野生植物药材资源急剧减少,并使当地生态环境更趋恶化,最突出的如内蒙的甘草、新疆的雪莲、青藏的冬虫夏草、陕西秦巴山区的八角莲,林麝,七叶一枝花太白七药、红豆杉等。对此,应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特别要注意对濒危和紧

  缺中药材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要寻找新的品系形成互补,要选择那些具有优势的品系,建设天然药源保护基地,保障中药资源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基地的选择原则

  (1)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基地选择应符合以下条款。应科学选择中药材基地。生产基地大气环境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CB3095-82的二级标准;药园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CB15618-1995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执行CB5084-92标准;GAP药材基地远离有大量工业废气、废水排放点;具备良好的灌排条件,地下水水质尽可能达到饮用水最低标准等原则。

  (2)在建设GAP基地时应充分重视地道药材,第一,应科学规划中药材基地。中药材的认证也应强调地域性。一般来说,地道药材的生产区多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土壤好,受污染小,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劳动力低廉,适合企业建立GAP基地。第二,强化科学生产管理措施。种植基地从土壤净化、施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及监测,防止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第三,可尝试中药材立体种植。立体种植可形成复合群体,防止土壤侵蚀,并产生天然抑制害虫的作用。第四,在设计药材基地时,土地、种子种苗、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决定药材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一定要讲究种植规模的适度控制,种植面积最好按年度递增或递减,每年有种植和采收,这样可以使基地财务进入良性循环。

  4、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效益和生存,目前中药材普遍存在种质退化、病虫害严重,优良种苗缺乏,制约了中药材的发展,针对目前优良种质资源匮乏与种子品质低劣等问

  题。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有效解决:

  (1)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收集国内外药用动植物种质原始材料,进行品种选育。

  (2)采用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形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药物新品种,如抗病抗虫新品种,优质高产品种,多倍体、转基因品种等。有计划、有规模地繁殖与供应优良种苗。

  (3)对珍稀、濒危的中药材,大力保护其资源,合理采收,并进行同类新品种资源的开发及其代用品的试制,积极开展生物工程技术等研究,力求中药材可持续生产。

  5、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操作技术

  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各地的基础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品种的中药材GAP种植的操作模式差异很大。因此,通过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规范中药材生产操作方法,发展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药材种植,生产出质量稳定、绿色、无污染的中药材,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1)运用生物技术培养药材活性成分,缩短采收期;也可利用生物技术筛选抗逆性新品种,使药材增加抗病毒、抗虫害、抗重金属、抗污染等能力,还可运用生物技术手段给药材注入新遗传基因,改善其品质和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造就优质药材。全面提高药材质量。

  (2)采用有机耕作法生产药材,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的应用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要做到既控制病虫的危害,又要不降低中药材的品质,避免农药残留及其它污染物对中药材的污染。应重点加强自然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在病虫害发生期,一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虫害防治。二是若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则应选择使用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把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水平,使中药材及其加工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FAO、WHO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3)根据中药材的不同特性,合理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有机复合肥等。严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4)选择适当的品种并在其最适宜生长的地域种植,确定每种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以保证所产的药材原料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低重金属、药效含量稳定,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5)对野生药材应在传统生产基地,建立有药农参与的药业公司,以规模化模式进行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药农按中药材采制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力求药材质量的稳定。

  (6)随着中药材种植、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仓储管理、改善仓库条件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由于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特性各异给仓储养护带来了复杂性。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对药材喷水、浸泡或用硫磺熏,使药材的水分含量严重超标。这就给仓储带来困难。另外一些中药材产地将药材露天存放,有些农民将中药材采收后自由随意存放,有的仓库不符合药典规定等现象。因此,中药材生产地应根据当地所产药材的特性建立规范的中药材储存库房,以保证药材的品质。

  6、建立中药材动态质量监测体系

  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药材生产的质量控制;国际

  市场可接受的中药现代化的制剂;符合国际通行的药品质量标准;用现代医学技术解释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符合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标准等等。其中绿色品质的安全标准只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解决目前在中药进出口的国际贸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重金属及农药的残留对人体有害。绿色品质标准的建立可以说是中药走向世界的众多工作中的第一步,也是当前解决我中药在国际贸易出口中所遇到的药材质量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建立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对中药材实行指纹图谱鉴定,即定品种、定产地、定药用部位、定采收季节和时间、定产地加工。欧洲草药典及美国FDA有关草药的法规,都要求进入该地市场的植物药制剂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以作为监控其内在质量的依据。

  (2)制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使中药材有规可循,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中药材质量的优良、稳定和可靠。

  (3)引入现代管理体制。实施批文管理,让一些合格药材及中药饮片上市流通。让中药有个“国际身份”,顺利走向世界。

  (4)运用先进的红外光谱仪对中药材进行定性分析方法,来鉴定药材品种的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采摘时间的含量,从而达到对中药材的科学化、标准化鉴定。

  (5)尽快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红外光谱数据库”。这是中药国际化和标准化最关键的一步。

  7、强化龙头企业和协会的带动和辐射功能

  (1)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养一些经营

  GAP基地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有选择地建设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引导和带动农民按照技术规范

  种植。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对农户实行利润返还;二是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提供各种服务,按优惠价格或保护价格收购药农的药材产品;三是企业与农民按股分制原则兴建龙头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利益分配要通过市场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管理约束机制的运转来实现。

  通过中药材GAP的实施,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从小农经济模式向产业化、集约化经济模式转化,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运行格局,达到“多赢”的态势。

  (2)成立中药材种植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组织生产、协调、信息反馈及市场化运作的积极作用,采用企业+基地+专家+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通过政府、企业、专家、药农几方面的紧密联系,实行产、供、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使药农的利益落到实处,体现了“订单药业”的新特点。像汇仁集团、云南白药等众多有实力的中药企业就是利用扶贫资金和企业投资,加盟GAP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GAP的深入实施以及药农实惠的增多,协会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租赁或认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土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中药材基地,按照规范化技术规程进行组织生产,对中药材全过程实行动态监控,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实现生产绿色药材的目标。

  (3)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一方面加强中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术和文化思想素养的教育培训。举办中药材种植学习班,提高药农科学素质,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大力培训中药材栽培人才,注重现有人才的使用,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通过举办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经验交流,田间实践,传帮带等形式,大力普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和中药材基本知识,提高农户技术水平。同时对于外单位或

  外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采用"虽不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的用人方式。注意调动当地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对老药工、熟练加工户登记注册,为国所用,加强科技投入,加强对药农的生产辅导工作。

  (4)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打破原有各涉农科技部门的界线,加强联合与合作,依托各级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中药行业协会、研究会,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对病虫害灾情、市场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市县一般性科技推广机构,采取经营方式,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兴办科技示范场,加强科技服务。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承包、技术服务和兴办各类科技实体。加快发展中药技术市场,促进中药技术交易和推广应用。

  三、结束语

  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努力。以GAP规范化标准指导中药材的培植,使之各项指标符合国际标准和环保要求,以保证中药材质量的优良、稳定和可靠,才能为世界提供绿色中药材。这是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

篇三:中药材种植规范gap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冉懋雄: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发展现状与建议

  冉懋雄

  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究所(贵阳550002,E-mail:ranmoxiong@sina.com)

  摘

  要:

  我国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己将其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以发展,并己取可喜成效。现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己约达100万公顷,种植品种约400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有20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至2007年底止,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认证并正式公告的有4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材种植与GAP实施发展概况,并对当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了6条建议。

  关踺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基地建设

  发展现状

  建议

  近10年来,在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广大中药材产区都将中药材生产(种植与养殖)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以发展。中药材生产得到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开展中药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现特结合笔者对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生产基地建设的了解与检查认证,结合笔者深入我省药材基地的调研与工作,以及长期从事中药民族药资源与中药材种植研究的实践体会,对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实施发展概况加以介绍,并对当前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以供参考。

  1我国中药材种植与GAP的实施发展现状

  近10多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中药材生产为主体的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产业己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国中药产业总产值己达1000多亿元,中药出口也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06年我国中药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中药出口总额达到10.90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31.32%,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1998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中药材GAP概念,并开始着手研究制订中药材GAP。自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普局正式发布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以来,我国中药材生产己进入以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崭新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现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达100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1.7%),种植品种约400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有20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至2007年底止,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中药材GAP检查认证的有8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其涉及21个省(市、区),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检查认证的有6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正式公告的有4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即2004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检查公告(第1号)(国食药监安[2004]59号)至中药材GAP检查公告(第5号)(国食药监安[2006]649号)所公告的具体的品种及GAP基地建设地点是:丹参(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三七(云南省文山县、马关县、砚山县)、山茱萸(河南省西峡县)、鱼腥草(四川省雅安市)、西红花(上海市宝山区长兴岛、崇明岛)、板蓝根(安徽省太和县)、西洋参(吉林省靖宇县)、人参(吉林省靖宇县、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临江县)、麦冬(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栀子(江西省樟树市,新干县)、青蒿(重庆市酉阳县)、罂粟壳(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等)、黄连(重庆市石柱县)、山茱萸(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县)、人参(吉林省长白县宝泉山参场种植区、尼粒河参场种植区、马鹿沟参场种植区)、穿心莲(广东省清远英德市)、灯盏花(云南省泸西县)、山茱萸(陕西省佛坪县)、何首乌(贵州省施秉县、从江县等)、太子参(贵州省施秉县、雷山县等)、桔梗(山东省沂源县)、党参(山西省陵川县)、薏苡仁(浙江省泰顺县)、绞股蓝(陕西安康平利县)、铁皮石斛(浙江天台县丽泽基地、田洋陈基地等)、三七(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马塘镇、德厚乡,马关县夹寒箐乡)、天麻(陕西省略阳县)、山茱萸(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板蓝根(河北省玉田县)、荆芥(河北省玉田县)、黄芪(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贲红)、广藿香(广州经济开发区萝岗区、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川芎(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汶川县水磨镇)、泽泻(福建省建瓯市吉阳镇)、白芷(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新桥镇,射洪县柳树镇,蓬溪县红江镇)、苦地丁(河北省玉田县唐自头镇)、银杏叶(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太子参(福建省柘荣县城郊乡)、龙胆(辽宁省清原县)、玄参(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龙坪乡等)、地黄(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大封镇,温县武德镇、招贤乡等)、山药(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大封镇,温县武德镇、招贤乡等)、当归(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部镇,岷县西寨镇)、款冬花(重庆市巫溪县)、头花蓼(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镇、城关镇、杨柳塘镇、双井镇,贵阳市乌当区新乡)、平贝母(黑龙江省铁力市)、人参(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榆林镇、大路镇、台上镇、清河镇、头道镇),共计40多种(含人参、三七、山茱萸、太子参等不同企业与不同产地申报的品种)。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我省同全国一样,也将中药材GAP作为发展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促进中药现代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贵州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中,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培育药农大户,大户带散户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与其全生产过程,以达生产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坚持突出药材质量第一的原则,整个生产过程中以质量优先,最终生产出质量稳定的药材,为中医临床用药和制药企业提供优质、稳定、无公害的GAP药材;坚持科学、真实的原则,将中药材GAP工作建立在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应用新方法新技术,确保所有结论、数据、规程等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十五”以来,我省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以地道药材和民族药材为重点的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贵州中药材生产以植物药材为主,其种植总面积达7.63万公顷,种植品种100种左右。如天麻、杜仲、黄柏、半夏在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山银花、银杏、五倍子、厚朴、鱼腥草、桔梗、板蓝根、白术、百合等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种植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的有杜仲、黄柏、山银花等19种。同时,我省在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运作模式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模式运营的探索。主要有:政府(干部)+种植大户+农户,如施秉县、安龙县、道真县等;企业+科研+种植大户+农户等。还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推进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

  我省现对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已基本形成,相关部门将管理使用的建设发展资金,按照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的原则,根据项目情况,对中药材种养业项目给予大力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扶持,形成了国家科技部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金、“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金、省发改委与省经贸委的技改资金、省扶贫办的扶贫贷款资金、省农业厅的产业化项目资金,与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省外重点企业联建中药材生产基地等构成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现国家、省、地(州、市)与企业己共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并以无偿资助或政府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为主体地发展中药民族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目前,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已由以往的天麻、石斛、半夏、杜仲、黄柏、淫羊藿、吴茱萸、茯苓、五倍子、白芍等10余个品种增加到有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艾纳香、山银花、天冬、黄精、南沙参、南板蓝、白及、钩藤、昆明山海棠、山慈菇、喜树等40多个品种。其研究层次也在不断深入,己由形态学、栽培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基因工程等多种领域。在进行中药材GAP种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别具特色的中药民族药材GAP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己有天麻、淫羊藿、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石斛、半夏、杜仲、黄柏、吴茱萸等18个品种共约866.7公顷的GAP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并有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3个GAP基地通过国家检查认证并公告。2008年6月,我省又有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的淫羊藿基地和贵州联盛生态发展公司的吴茱萸基地,向国家提出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并己通过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初审,即将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现场检验认证。上述基地都很好地辐射、带动了我省不少地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示范推广成效明显。同时,还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喀斯特生态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推进了贵州中药民族药材生产与GAP基地建设的有力发展。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目前,引领中药农业的发展与GAP基地建设,己成为培育药农大户和山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个亮点。贵州中药材GAP基地分布在全省各地道产区,以点带面,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则有力引导了全省中药材GAP的推行,既培育了药农大户,大户带散户,又使农民增收,现全省共带动10万余农户种植中药材受益,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例如,贵州信邦中药发展公司在施秉和雷山等县建成的中药材GAP示范基地中,施秉GAP示范基地从1998年开发至今,生产面积从35公顷发展到133.3公顷,主要规范化种植何首乌、太子参、毛慈菇、白及、南沙参等15个品种,带动农户种植药材的户均增收己达2000元左右。雷山GAP示范基地以种植太子参“抗毒一号”、组培太子参为主。其施秉的何首乌基地和雷山的太子参基地,已于2004年9月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现场认证,为我省第一家通过国家GAP检查认证并公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该公司在研究建设何首乌、太子参GAP基地的同时,还严格按GAP的要求先后与9个县市通过“订单农业”和2480个农户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以进一步带动贵州山区农民致富。2005年11月,贵州威门药业公司在施秉牛大场镇的苗药头花蓼GAP基地,又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现场检查认证并公告,这是我省中药农业与规范化种植又一新的成果与典范。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为建好“第一车间”,从1999年就开始对淫羊藿进行了资源调查、保护抚育与野生变野种等研究及GAP基地建设,现己在贵州雷山县、龙里县、修文县等地建成了约3万亩的淫羊藿规范化保护抚育与种植GAP基地。更可喜的是,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于2007年3月,己成为我国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中药企业;贵州信邦中药发展公司的何首乌等20多个产品,己于2006年走向了南韩等国际市场。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2中药材种植与GAP实施的主要存在问题

  通过中药农业的发展与中药材GAP基地建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中药规范化生产与GAP的实施,一是调动了地方党政、医药企业、个体药农和相关教育科研院所的积极性,为县域经济发展,山区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二是促进了生态建设,利于生物多样性,利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战略实施;三是培养了一批从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GAP基地建设的人才,有力推进了中药材栽培(养殖)学科的发展;四是更有效保证了中药材的“真实、优质、稳定、可控”,利于中药产业“第一车间”建设,有力促进了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但是,在中药材种植与GAP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结合其主要存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1中药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野生资源量锐减与野生变家种多未很好研究解决

  中药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资源量锐减,面对生态环境恶化,中药材需求日益增加(世界各国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每年呈两位数增长,预计未来10年的需求量将翻3番),给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而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不清,1983年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迄今己相隔20多年。在这期间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药材生产收购统计工作长期中断,生产经营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己造成实际上严重的家底不清。又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缺乏较准确的基础数据与切实可行的规划布局引导中药材生产发展等原因,从而出现了不少无序自发生产与盲目发展等问题。

  我省也是如此,虽是举世闻名的“川广云贵,地道药材”之乡,但中成药生产,特别是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成方制剂,其使用的原料药材绝大多数乃依赖于野生资源;野生中草药资源是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我省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与中药现代化的基础。而素以野生“小三类药材”著称并为优势的贵州,现在野生中草药资源破坏则甚为严重,储藏量普遍存在下降趋势,如石斛、天麻、毛慈菇、珠子参、金铁锁、三颗针等野生药材己极难采集。野生中药资源保护、抚育的基础研究薄弱,保护、抚育的有效措施与管理及其优质生产更较难施行。加之GAP药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却优质不优价等问题难以解决,故中药民族药资源的保护抚育与中药材生产的成效就极难显现。

  目前,中药材野生变家种等问题也多未研究解决,更难以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生产,而且还有不少野生民族药材尚未按有关规定立项研究上升为国家标准。如据调研统计,我省中成药、民族药成方制剂使用的原料药材有478种,其中,227种为非国家药典标准品种(仅在2003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而上述227种贵州地方标准药材品种中,除极少数品种(如头花蓼、黑骨藤、大果不姜子等)开始进行野变家研究或种植研究外,其余的近200种(如观音草、黑骨藤、岩豇豆、果上叶、八爪金龙、对坐叶、一枝黄花、朱砂莲、千里光、山栀茶等)几无野变家研究与种植生产,全靠野生资源提供原料生产。特别是许多具贵州特色、产量较大,并有较好研究与开发基础的地方标准药材,都面临生物多样性破坏日趋严重、野生变家种与保护抚育研究不够,以及市场无序竞争与管理无力等问题,这必将严重影响我省乃至整个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热潮和中医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中医药需求的不断增加,在给我国中医药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的同时,也给中药资源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冲击。我国虽是世界上中药民族药等天然药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们对合理开发利用中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药民族药资源等天然药物资源的认识不足,滥挖滥采、过度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而普遍,从而导致不少中药民族药资源紧缺,分布范围缩小,甚至有的物种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中药民族药等天然药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研究实施,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建立完善的管理监控体系,以实现中药民族药等天然药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以满足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达到保护资源,永续利用之目的。

  1.2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零星分散,多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缺乏产业化协调机制与有效管理

  我国中药材生产(种植与养殖)长期都处于小农经济状态,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甚为零星分散,旧观念束缚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落后生产方式与习惯难以改变。如据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国家79个重点统计的中药材种类中,全省种植面积33.3~66.7公顷的中药材有50多个,占被统计调查种类的60%以上,可见其种植与基地建设零星分散的这一普遍现象。

  在中药材种植与生产基地建设中,尚存在多头管理、各行其是,分散经营等现象,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联结也比较松散,有的还未完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协调机制。即使在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在政府+公司+协会+农户(大户为主或大户带散户)+科研院所等中药材GAP生产模式营运中,鉴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和发展不平衡,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要求有的还不能很好地长期坚持及认真落实,尚存在缺乏有力的产业化协调机制与有效管理。甚至还有对中药材GAP要求与SOP操作规程,难以得到群众自觉响应和严格认真执行等现象的出现,诸如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的生产计划、生产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日志、生长记录及人员培训考核等,有的也不能很好坚持,不能认真按GAP规范要求严格执行等。

  因此,我们应当切实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生产基地建设,克服有关GAP要求与SOP只能作为实验研究和试验示范生产,无法在规模化基地上全面而认真落实的现象。要切实加强基地统一规划,统一规范要求,加强技术培训,将中药材GAP要求与SOP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生产全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体系建设,这正是保证中药材优质高产与实施中药材GAP的重要内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两大中药生产巨头——津村和CRACIE将开始在我国的原料基地推行可追溯体系,即生产履历管理,拟用2~3年时间对过万家药农实施调查,指导其正确使用肥料和农药等,将安全管理延伸到原料生产阶段。报道尚称,津村制药对约1万家药农进行了调查,并作成数据库,将涵盖其在华供货农户的两成,剩余数万户也将会同当地药材商共同调查。CRACIE公司还对每种中药材逐一规定了种子消毒、农药喷洒、肥料使用等栽培程序,要求农户遵守,并计划先从需求量大的葛根等开始,依次进行。我认为日本企业这种利于提高与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做法,我们应当持欢迎与学习的态度。因为这对于建设中药产业“第一车间”,抓好中药产业源头是极其有利的,这些做法将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与中药外贸的促进有着现实意义。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应从我们国情出发,要切实保护好我们的种质资源与生产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等,不能随意盲从,趋利避害。

  1.3中药材生产技术人才缺乏,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生产关键技术亟待尽快深入研究与切实解决

  中药材生产与其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是一项涉及中医药学、农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系统工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程;中药材质量取决于整个生产全过程的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药材。所谓“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以植物药来说,就是从播种经过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到采收、初加工至形成商品药材为止的整个过程;其系涉及面广,影响因子多。由于中药材生产与GAP基地建设内容广泛,涉及多学科多部门,而我们的基地现都普遍缺乏中药材生产专门人才,生产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尤其是既有医药知识又有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的高层人才更为奇缺,致使有关中药材生物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等生产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药材生产产量与质量相关性等研究均较为薄弱,有关珍稀名贵药材、地道药材与特色民族药材的有效保护、抚育、野变家与有效生产等均较为滞后,与GAP技术规范要求尚存在不小差距。

  特别是中药资源保护与抚育、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种子种苗检测与标准、生产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如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平衡施肥与专用肥、合理采收与产地加工等)、药材优质高产等方面的问题,确实亟待尽快加强研究与切实解决。例如,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尚处于一种自产自销的原始生产状态,现所种植的近160种大宗常用中药材,其种源还停留在使用农家品种或混杂群体阶段,绝大多数中药材种子种苗还没有法定质量标准(经培育并审定或鉴定的中药材品种仅有枸杞、人参、地黄、红花等20余种)。中药材良种对于药材产量与质量改善的贡献率极低,与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如水稻、玉米、油菜等)的选种繁育等研究相比差距甚远,其良种覆盖率己达85%以上,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均基本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种子种苗的独立产业。因此,不能认为我国95%以上的药材栽培技术是规范的,95%以上的产品是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的;更不能认为我们不需要引进国外的标准和技术,我们的中药材栽培技术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己是最先进的了,甚至认为国外根本就没有中药栽培技术和理论,等等。我们应当正视现实,加大研究力度,加大科技技入,尽快切实解决。

  1.4中药产业发展不平衡,中药材市场亟待加强整顿,培育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还不够,还未真正形成中药农业产业的特色与优势

  近10多年来,中药工业发展很快,但中药农业与中药饮片生产却相对较为落后。从生产形态上看,中药农业基本上还是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规范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落后的生产方式影响了中药农业的技术进步。上已提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生产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稳定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旨在切实加强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质量管理与可追溯性,达到药材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与可控,实现“药材好,药才好”目的。而我国中药材生产技术与管理均落后于农业,培育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还不够,还未真正形成中药农业的特色与产业优势。中药材质量标准不少还停留在外观检测水平,药材质量还难以达到优质高产与稳定可控。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有的也甚突出。业内外人士己不禁发出感叹:“中医不灵”之根源在于“中药不灵”。这些都是影响中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我们贵州历来就有“小三类药材”、种质资源丰富优势,而少有或几乎无大品种、乃至能左右中药材市场的品种优势;即使贵州天麻、杜仲之类著名地道药材也面临陕西、湖北、四川等省区的竞争。未形成象四川川芎及云南三七等中药材那样具有地域品牌特色与优势,也少有一个品种成为地区或县域经济的支柱,更没有“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地做出特色,做大做强。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面对西部大开发、中药现代化、中药材GAP实施的难得机遇,我国各地上至各级党政部门,下至基层农村,都将中药民族药材生产发展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药、发展地方经济及富民富县的重要举措。要尽快加强中药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的培育,更好克服与解决盲目快上或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而造成“药多价降,药贱伤农”之忧。目前,中药材市场亟待加强整顿,中药材生产与中药材市场信息还不灵,还不能有效引导生产,药材价格波动大,药材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政策配套支持尚存在一些亟待研究与落实的问题,以致造成优质药材不优价,存在不合理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药材严重短缺,致使企业和药农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受到挫伤。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高度重视与切实解决。

  3对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几点具体建议

  3.1继续认真学习中药材GAP,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药材GAP是一项全新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我们必须继续认真学习GAP,坚持积极稳妥推进中药材GAP。要在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其重大意义,其决非权宜之计,更非政绩工程,必须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理解GAP,认识GAP实施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更进一步学习、认识、深入研究地道药材与中药材GAP的科学内涵,以更好地认识中药材GAP这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全新工作,以更好更快地促进中药材种植与GAP的全面实施。

  3.2认真研究制定中药材GAP规划布局,防止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盲目发展。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应当按照产地适宜区优化原则,合理布局而选定和建立。实践证明,地道药材反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映出的科学内涵与中药区划、中药材GAP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研究中药区划与实施中药材GAP,以地道药材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和遵循原则切实可行,这是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继往开来之举,也是我国全面科学地实施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之关键。

  各地(或以各省、市牵头)要在更深入开展中药材生产区域化的调查与研究基础上,遵循“地区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原则,通过深入调研,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以更好更快地推进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3.3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切实研究与逐步攻克中药材种植关键技术难关。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生产,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要切实研究中药材种植关键技术,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做到在优质基础上高产,在高产基础上优质。建议由各地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牵头,药监、经贸等部门参与,组织有关专家对中药种质资源与良种选育、中药材种植区划与分区布局等进行深入研究及科学评价,并将对中药材种植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研究作为指令性计划与任务,组织产学研的科技人员联合攻关。

  尤其要以质量第一、生产第一的观点,更全面更深入地探索与研究地道药材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赋予这一古老的传统中药材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定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新的或量化的科学内涵,以更好阐明其与中药区划、中药材生产共性关键技术与中药材GAP的科学性、相关性和实用性。切实将地道药材、中药区划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纳入现代中药资源学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要更深入研究探索其与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类型、生物有效成分或部位的动态积累等的相关性,以更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好更快地推进中药材种植与GAP的全面实施及中药学科的深化发展,以达到建好我国中药产业优质高产“第一车间”的目的,以更切实地提高中药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3.4充分发挥中药协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组织与促进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与品牌化。为推进我国中药材生产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与品牌化工作,推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中药协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谋我国中药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据悉,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决定,将在会员企业内部开展“优质地道药材示范基地”评选与授牌工作,并己研究制定了《“优质地道药材示范基地”评选标准(试行)》;对符合评选标准规定要求的优质地道药材示范基地,由专业委员会予以评选与授牌(目前的“优质地道药材示范基地”的评选与授牌工作,暂仅对优质地道植物药材基地进行评选与授牌)。这是很利于我国中药农业发展的大好事情,其将利于宣传推广在我国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与品牌化的基地建设工作中己取得优异成果的会员企业,以树立中药行业的标杆企业,提升会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更有利于推进中国中医药事业与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各地(或以各省、市牵头)要加强培育扶持有丰富种植与加工中药材经验的药农大户,组成有广大药农参加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加工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以更好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特别是地道药材产区,更可大力推广,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例如,我省施秉县根据中药材种植发展的需要,从2001年起就相继在牛大场镇等主要药材种植区成立了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中药材种植协会;2006年又进一步发展成为施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药农大户、全国劳模张代金同志带领广大药农进行以太子参、头花蓼等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并专门负责中药材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市场与信息等相关服务工作,以更好学习、传播科学种药,更好保障广大种植药材农户经济效益的实现。他们还特别注意培育药农大户与广大药农散户的“结对子”,切实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具体困难,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并己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施秉县现己成为贵州省内外闻名的药材种植大县。如其中药材种植发展最好的牛大场镇的5000多农户中,就有3000多户种植中药材,形成了以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等为主导产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其中太子参占全国1/3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新兴的太子参药材基地。2006年全县中药材总产值己达39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3.74%(其中,牛大场镇的药材总产值,己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十五”期末,施秉全县就己出现了不少因种植中药材而致富的10万元户乃至100万元户(药材种植大户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有2户,10万至100万元的有30户),有的己提前进入了小康。施秉县现已成为上海华宇、江西江中、贵州信邦、贵州威门等多家制药企业的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并通过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既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又提高了农民商品经营水平和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这是我省发展中药材生产,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个典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可喜贡献。

  3.5认真研究修订《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和《中药材GAP检查评定标准》,以利公平公正公开依法进行中药材GAP检查认证。在认真总结近几年实施中药材GAP与检查认证工作的经验教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训基础上,要进一步坚持实施与搞好中药材GAP检查认证工作。为此,特提出如下6条具体建议:

  3.5.1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修订《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和《中药材GAP检查评定标准》,研究编制《中药材GAP检查评定标准》细则,并按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分类分目分条说明其具体检查评定标准与有关指标等。对属野生资源保护、抚育或与规范化种植相结合的中药材GAP检查评定标准,亦应单列并编制其细则(此检查评定标准2004年西安会议曾研究讨论,建议再进一步研讨编制之)。

  3.5.2环境检测评价应与中药材野生保护抚育、地道产区及基地选择等基地实际结合进行检查考量(如灌溉水可否改为至少每2年一次);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药材质量检测标准规定,除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外,也应与生产实际结合考量(如原检查评定标准中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则宜删除,此规定要求不符合生产实际)。

  3.5.3国家和各省市药监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引导与服务意识,尽量简化中药材GAP认证检查程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文件管理资料,更不应完全硬套GMP的检查认证与管理要求;有的品种(特别是地域性强的药材或民族药材等),可否由各省(市、区)药监部门组织检查认证,再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审定与公告。同时,对凡通过检查证并公告的中药材GAP基地应予及时授牌,以利其品牌化与提升竞争力。

  3.5.4中药材GAP检查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现场检查方案,自主地对企业实施中药材GAP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应坚持中药材GAP基地的现场检查认证形式,检查员应由具有中药材生产实践经验的药学、农学、生物学和药检、药监管理等多学科的专家组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成,尤其要注意中药材生产的地域性与品种的特殊性,以选派适宜的检查员。

  3.5.5对现场检查并获得认证通过的中药材GAP基地,应定期或不定期由省市(地、州)药监部门组织医药、农林、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监管与现场检查等工作,以保证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的规范化标准化。

  3.5.6国家和省市药监等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中药材市场管理与整顿,加强中药材GAP宣传,出台利于中药材GAP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打造中药材GAP品牌,对通过中药材GAP认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给予注册和统一标志,并推行药材优质优价,以有利于中药材生产与GAP基地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4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发展前景

  中药资源、中药材生产与中药材GAP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与继承性,应运用生态学观点,以地道药材为主体开展中药材区域特征研究与中药材生产区域化,以研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药资源及中药材生产的品种适宜区进行分析,合理分区划片,揭示了中药资源与中药材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与中药资源保护抚育、中药材种植(养殖)与GAP生产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及全面实施。这是在我们伟大祖国医药科学长期实践基础上与现代科学及法制管理成功的有机结合及新进展,是我们伟大祖国医药科学这一古老而又新兴领域的可喜成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它赋予了我们中药研究与生产领域继往开来的更大推动力和引导力,并将对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药现代化及祖国医药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推进作用。面对世界“回归自然”热潮和中医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将更有利于人们对中医药不断增加需求的适应,更有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利于中药更好更快地走向优质化、标准化、现代化与国际化,更有利于为人类防治疾病、保健康复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冉懋雄研究员简介

  冉懋雄研究员,土家族,男,1965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并自愿赴贵州省参加“三线”建设。曾任贵州省中药研究所业务所长;现任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贵阳医学院研究员(教授)、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主建国会贵州省委社会科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检查认证员、贵州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贵州省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以及贵州省中药现代化办公室成员及专家、贵州省绿色产业专家、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咨询专委会专家、贵阳市专家咨询团专家、贵州省新药民族药评委、贵州省高级职称评委、贵州省药学科技基金评委、贵州省开发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知识经济促进会常务理事等职,并任《中药材》杂志、《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华现代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贵州医药》杂志的编委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

  简

  历:冉懋雄研究员赴贵州工作后,曾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县虎庄公社、遵义地区绥阳县太白公社参加“四清”、劳动锻炼、巡回医疗及灭疟等(1965.7.~1966.7.),贵州省遵义地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区医院(1966.7.~1967.11.),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1967.11.~1979.4.),贵州省药品检验所(1979.4.~1984.4.)及贵州省医药管理局(1984.4.~1984.11)工作;1984年11月奉调创建贵州省中药研究所(该所现名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并己合并到贵阳中医学院)等工作,直至现今。

  专业方向与主要成果:冉懋雄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区划、中药材生产与GAP基地建设、中药制剂与分析、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共24项;获国家科委、卫生部及贵州省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如“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95年获国家科委“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96年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997年再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银花新资源黄褐毛忍冬研究”,获199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获1993年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等。

  开发研制国家级新药和苗药新药并己获证书的有6种,如治疗尘肺的“千金藤素片”、治疗偏头痛等的“全天麻胶囊”治疗等;在研的尚有“川天康胶囊”等。

  出版专著与发表论文:冉懋雄研究员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的专著,主要有《医院药剂分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47.8万字)、《贵州中药资源》(总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160.9万字)、《中国中药区划》(主编,科学出版社,1995年,94.0万字)、《中华本草》(编委,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2000年,2000.0万字)、《药剂辅料大全》(副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160.0万字)、《现代中药栽培养殖与加工手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271.0万字)、《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90.0万字)、《中药栽培学》(主编,贵州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科技出版社,2001年,80.0万字)、《现代中药炮制手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182.4万字)、《中国药用动物养殖与开发》(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年,87.6万字)、《名贵中药材绿色栽培技术丛书》(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102.9万字)、《中药组织培养实用技术》(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49万字)、《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编委,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80万字)、《中华本草(苗药卷)》(副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148.4万字)、《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80.4万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指南》(编委,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20.0万字)、《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副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年,35万字,1200幅图)、《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编委,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年,186.00万字)等共44部,其中主编16部;执笔1000万字以上。

  在专业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20多篇、译文10多篇;在有关报刊公开发表的医药科普作品110多篇。

  科技创新与突出贡献:冉懋雄研究员在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国中药区划研究与建立、中药制剂与分析、中药栽培与养殖、药学史研究与民族药研究开发及中药现代化等方面均有贡献。例如,在我国率先提出了“中药区划学”和“中药区认识论”,积极为“中药区划学”这一新学科立论,填补了我国中药区划和农业区划的空白,丰富和发展了中药认识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在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生产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上尽心尽力并卓有成效。在以贵州苗族医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族源探索、苗医药史分期及研究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与做出贡献。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冉懋雄研究员为了更好将贵州丰富中药民族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省政协积极参政议,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曾先后参与并完成了国家或省级多项重大项目和规划等软课题研究。如在全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贵州中药现代化、省医药“十五”规划、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规划、省中药产业化发展规划、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贵州省医药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贵阳市医药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为主要参加者和撰稿者;共研究编制了《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与可行性报告》、《贵州省医药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贵州天然药业发展研究》、《贵州省医药工业“十五”发展规划》、《贵州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贵州省生物技术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贵阳市医药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40多个重大项目与软课题的总结报告或专题资料(约500万)。同时,尚主持或参加编写了《中药材GAP培训班讲义》、《贵州省重点中药材GAP种植技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检查培训班资料汇编》、《贵州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班资料汇编》、《全省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项目培训会资料》等20多种的学习培训教材或资料(约200万字)。其均具前瞻性和实用性,有力地推进了中药现代化和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冉懋雄研究员特别在贵州苗药研究开发与上升为国家标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等工作中,更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他在以贵州苗族医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族源探索、苗医药史分期及研究开发等方面,不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提出了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新的见解,在实践上主持研究开发了“圣宁感冒液”等3个苗药新药,还主编了《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全面总结了我省苗药研发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又担任省苗药新药评审推荐专家,促使我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与独家产品优势的150多种苗药顺利地上升为国家标准。

  近10年多来,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中,冉懋雄研究员更坚持深入第一线并做了大量工作与突出贡献。他自1998年以来就一直深入到施秉、雷山、剑河、黎平、兴义、安龙、遵义、赤水、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毕节、大方、赫章、威宁、息烽、清镇、乌当、修文、龙里、长顺、罗甸、荔波、紫云、关岭、六枝、水城、盘县等中药材生产基地,其足迹几乎踏遍贵州全省各地,向县、乡党政领导与广大药农宣传讲解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向他们传授有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知识,不辞辛劳地直接参与并具体指导贵州信邦、同济堂、威门、宏宇等有关制药企业在抓好药材种植这一源头,建好中药产业这一“第一车间”。在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天麻、杜仲、石斛、半夏、吴茱萸、黄柏、钩藤、金银花等20多种贵州地道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他的具体参与和悉心指导下,施秉县的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于2004年、2005年相继在贵州率先通过了国家GAP检查认证并公告。又具体指导了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的淫羊藿基地和贵州联盛生态发展公司的吴茱萸基地建设,于2008年6月,向国家提出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并己通过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初审,即将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现场检验认证。贵州信邦、同济堂、威门、宏宇等药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农户等模式,以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了稳定利益的共同合作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农民增收与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仅贵州信邦药业公司在施秉县就建成了3800多亩中药材GAP基地,每年向基地周边的农户发放劳务费220多万元;每年基地聘请的农民工的人均收入达8000~10000元。自2001年开始,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的5000多农户中,就有3000多户种植中药材,形成了以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等为主导产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其中太子参占全国1/3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新兴的太子参药材基地。该县的药农们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逐年增加收入,药材种植大户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有2户,10万至100万元的有30户,有的己提前进入了小康。该镇现已成为上海华宇、江西江中、贵州信邦、贵州威门等多家制药企业的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并通过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既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又提高了农民商品经营水平和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该县种药大户、农民企业家张代金和贵州信邦中药发展公司总经理贺定翔同志,在2005年还分别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贵州省劳动模范。这是我省发展中药材生产,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个典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可喜贡献。同时,冉懋雄研究员还应邀到四川、重庆、云南、陕西、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吉林、安徽、浙江、广州及上海等省市的中药材基地去进行了有关学术讲座、技术指导或中药材GAP基地检查认证等。

  现在,冉懋雄研究员还继续在为中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与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而壮心不己,而努力勤奋工作。

篇四:中药材种植规范gap

  

  中药材GAP种植技术

  一、中药材GAP种植的实施意义

  实施中药材GAP种植是促进中药材产业化的重要措施,目前,农业结构正在调整,中药材生产是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中药材生产,使之走向产业化,不仅仅是制药企业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更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不少企业试图打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不少外国制药企业也要求供应标准化的中药原料。这些都要求中药材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GAP生产药材。

  二、中药材GAP种植技术(总论)

  (一)中药材的种植分类

  在我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中,尤其是植物药种类最多,既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又有众多的木本植物、藤本植物、蕨类植物和低等植物菌藻类,而且种植方式和利用部位各不相同。因此,中药材的种植分类方法亦多种多样,可依照植物科属、生态习性、自然分布分类,也可按种植方式、利用部位或不同的性能功效来分类。了解中药材的种植分类,将有利于掌握其生长发育特性,以便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目前,各地的药用植物园,一般按照药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进行种植分类。

  1、按药用部位的不同分类

  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种子)以及全株均可加工供药用。按其不同入药部位,可分为下列几类:

  1、根及地下茎类

  其药用部位为地下的根茎、鳞茎、球茎、块茎和块根,如人参、百合、贝母、山药、延胡萦、射干、半夏等。

  2、全草类

  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茎叶或全株,如薄荷、绞股蓝、肾茶、甜叶菊等。

  3、花类

  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花、花蕾、花柱,如菊花、红花、金银花、西红花、辛夷等。

  4、果实及种子类

  其药用部位为植物成熟或未盛衰的果皮、果肉、果核,如桥楼、山茱、木瓜、枸杞、白扁豆、酸枣仁等。

  5、皮类

  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根皮、树皮,如丹皮、地骨皮、杜仲、厚朴、黄柏等。

  6、真菌类

  为药用真菌,如茯苓、猪苓、灵芝、猴头、冬虫夏草等。

  2、按中药性能功效不同分类

  中药由于含有多种复杂的有机、无机化学成分,决定了每种中药材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和功效。在种植上常按其不同的性能、功效分为以下几类:

  1、解表药类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中药,称解表药。如麻黄、防风、细辛、薄荷、菊花、柴胡等。

  2、泻下药类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中药,称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

  3、清热药类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中药,称清热药。如知母、栀子,玄参、黄连、金银花、地骨皮等。

  4、化痰止咳药类

  凡能消除痰涎或减轻和制止咳嗽、气喘的中药,称化痰止咳药。如半夏、贝母、杏仁、桔梗、枇杷叶、罗汉果等。

  5、利水渗湿药类

  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称利水渗湿药。如茯苓、泽泻、金钱草、海金沙,石苇、萆等。

  6、祛风湿药类

  凡以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风湿之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中药,称祛风湿药。如木瓜、秦艽、威灵仙、海风藤、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络石藤、徐长卿等。

  7、安神药类

  凡以镇静安神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称安神药。如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远志等。

  8、活血祛淤药类

  凡以通行血脉、消除淤血为主要作用的中药,称活血祛瘀药。如鸡血藤、丹参、川芎、牛膝、益母草、红花、西红花等。

  9、止血药类

  凡具有制止体内外出血作用的中药,称止血药。如三七、仙鹤草、地榆、不蓟、白茅根、藕节、断血流等。

  10、补益药类

  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以治疗各种虚症的中药,称补益药。如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当归、白术、沙参、补骨脂、女贞子、绞股蓝等。

  11、治癌药类

  凡用于试治各种肿瘤、癌症,并有一定疗效的中药,称治癌药。如长春花、喜树、茜草、白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独、七叶一枝花等。

  (二)中药材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药用植物栽培品种现已达200多种,遍及全国各地。各类药用植物对自然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主要因子的要求,往往有所差异。如人参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宜在我国北方生长;砂仁喜温热气候,不耐寒冷,宜在我国南方生长。因此,本地区适宜种植哪些药材,首先要摸清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其次根据供需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切忌贪大求贵,盲目种植。

  1、光照

  大多数绿色药植,必须在一定的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全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积累有效成分,如脂类、蛋白质、核酸、挥发油等。而各类药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亦各不相同,如薏苡、薄荷、菊花、山药、川芎、丹参、白芍、地黄、防风、元胡等宜种植在向阳的环境,称阳生植物;而人参、三七、黄连、黄精、玉竹、八角莲、细辛等宜种植在荫凉的环境,称阴生植物;还有许多药植,如贝母,郁金、百合、麦冬、莪术、白姜、党参、白术、牛膝等在向阳或稍荫蔽的环境下均能生长,称中生植物。因此,喜光的阳生植物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使枝条生长充实,茎杆粗壮,叶片肥厚,干物质积累也较多。若光照不足,则茎杆细长,叶片嫩黄,容易倒伏,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而喜阴的药植,不耐强光直射,因此,人工栽培必须搭设棚架来调节荫蔽度,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2、温度

  药用植物从种子萌发、出苗、生长、发育直至开花结果,都要求

  有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和药植对温度的要求亦各不相同。如亚热带中药材砂仁,喜高温,生长适温为22-23°C;又如吉林人参,性耐寒,在冬季—40°C的严寒条件下,不致冻死,仍能保持生命力。一般药植在低于0°C时,不能生长,在0°C以上时,生长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高于35°C,生长期渐趋停止,甚至死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C左右。

  3、水分

  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水分最重要。因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水分在植物体中含量最丰富,据测定约占植物体总重量的80-90%。但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物生长发育均不利,严重时造成死亡。

  不同种类的药植,对水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台甘草、麻黄、芦荟、景天等有发达的根系或茎叶呈肉质,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能贮藏大量的水分,称为旱生植物;又如莲藕、芡实、泽泻等因输导组织简单,根的吸收能力很弱,宜在水田或池塘中生长,称为水生植物;而黄连、细辛、秋海棠、蕨类药植等抗旱能力较差,缺水就影响其生长发育,必须在湿润或阴湿的环境中栽培,称为湿生植物;大多数药植宜生长在干湿适中的环境,如白芷、白术、红花、牛膝、地黄、山药、丹参等,称为沉水植物。因此,在发展中药材生产时,要掌握各类药植对水的适应性能,就是同一种类的药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薏苡在苗期、拔节、抽穗、灌浆时要求有足够的水分,遇干旱,会造成严重减产。

  4、土壤

  土壤是药植生长发育的场所和基础。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因此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等营养物质。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有机整体。固体部分,是组成土壤的“骨架”。根据土壤粘性和砂性程度的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粘土、砂土和壤土。

  1、粘土

  土壤中粘粒占60%以上的为粘土。粘土通气、透水性能差,结构致密,易板结,一般药用植物都不适宜种植。简易鉴别方法:将土壤用适量的水调和,能搓成条,可弯曲成环状,加压无裂痕者为粘土。

  2、砂土

  土壤中含砂粒占90%以上的为砂土。砂土疏松粗糙,通气透水性强,因此,保水保肥能力差,且土温变化剧烈。一般药植也不宜种植。简易鉴别方法:土壤用水浸湿后,不能捏成团。一松即散。

  3、壤土

  土壤中含砂粒或粘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壤土。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肥、供水供肥以及耕作性能都较好。最适宜种植大多数药用植物,尤其是根和地下茎类中药材,如丹参、沙参、桔梗、贝母、元胡、山药、地黄、白术、牛膝等。简易鉴别方法:将土壤加适量水调和,可捏成团,不能搓成条的为壤土。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通常用pH值表示。简易测定方法是,将土壤加适量水溶解成土壤溶液,用广泛石蕊试纸测定,再与比色板对照:凡pH值大于7的为碱性土,尝之有涩味;凡pH值

  小于7的酸性土,尝之有酸味;pH值等于7时为中性土,不涩也不酸。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性土壤中生长。但少数药植,如厚朴、栀子、肉桂等喜在酸性土中生长;而枸杞、酸枣、甘草等则宜在碱性土中生长。

  (三)繁殖方法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种子播种,繁殖形成新个体的方法,称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培育形成的苗木叫实生苗;另一类是利用植物的茎、芽、叶、根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进行繁殖,培育成新个体的方法,称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所取得的苗木叫营养苗。此外,孢子药用植物如贯众、海金沙、紫萁、狗脊、卷柏、石苇等,在其叶片背面有孢子囊,成熟时能自行散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长成新植株,这种方法称孢子繁殖。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采用药用植物的茎尖、根尖、花药、未分化的花芽或叶肉细胞等通过人工无菌离体培养,能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天然药物的有效物质,此法称组织培养。如贝母、霍山石斛、喜树碱、甘草甜互素、人参皂等,组织培养都已获得成功。组织培养法主要特点是:不受季节、区域的限制,环境条件可由人工控制,可以大量繁殖药用植物,便于工厂化生产。但当前中药材生产上,一般还是采用用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最基本的传统方法。

  1、有性繁殖

  指直接利用种子进行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成独立生存的幼苗的过程。由于药用植物产生和种子量大,故繁殖系数高,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中药材种苗。其方法简单易行,是发展中药材生产的主要繁殖方法。

  (1)种子的特性

  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其主要营养物质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它的最基本特性:处于休眠状态时还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由于种子的营养成分、构造和贮藏条件的不同,它们的生命力也有长短之分:最短的是兰花的种子,只有几个小时的生命力;肉桂种子的寿命只有几天;辽细辛种子约1个月左右;当归、桔梗、紫菀、杜仲、黄柏等腰三角形多数药植的种子,生命力不超过1年;百合、牵牛、藿香、长春花、半枝莲等的种子寿命为2-3年;生命力最长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古莲子,长达千年以上。但种子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可以“延年益寿”,如桔梗、白术、白芷、补骨脂等的种子,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15%、温度在-20°C左右,空气中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贮藏在无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延长其生命力的年限。但是,在生产上还是以新鲜种子为好,隔年陈种往往降低发芽率,甚至不发芽。

  (2)选种和采种

  选择优良的种子,是种植中药材夺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决定优良种子的品质是什么呢?首先,要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发育健壮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株。其次,对留种的母株,要加强水肥管理。再次,为防止品种混杂,还要进行单育、单采、单藏。最后,要及时采收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而重的种子作种。

  采集时期,一般于种子或果实自然成熟,或自然脱落、飞散之前为宜。木本药用植物应选择形态、品质兼优,无病虫害而结实良好的壮龄母树采集,如银杏要采集30年生以上母树的种子;杜仲要采集20年以上、没有剥过皮的母树种子。

  (3)种子的贮藏

  采收后的种子或果实,因含水量较大,容易霉烂及感染病虫危害,往往丧失萌发力。因此,必须首先进行干燥。一般种子以阴干为宜,待干后即装入种子瓶、铁罐、纸袋内,置于通风凉爽处贮藏。切忌用塑料袋装种子。贮藏的种子还要标品种及采收日期。

  种子的贮藏方法,可分为干藏法和湿藏法两种。

  ①干藏法:对自然寿命长,而又不因干燥而损害种子生活力的种子,如板蓝根、党参、百合、鸡冠花、凤仙花、知母、百部等宜于干藏。先把种子精选、晒干,然后贮藏在干燥、通风、凉爽的室内即可。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注意防止霉变、虫蛀及鼠害。

  ②湿藏法:凡含水量较高,种壳坚硬,休眠期长,而又在干燥的条件下容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一般宜湿藏,可打破其休眠期或延长其寿命。其做法是: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背阴向阳处,挖一大小适中的坑,坑底铺一层石子和细河砂,然后将种子和湿砂以1:2-3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坑内。或用10-15厘米厚的湿砂。砂的湿度以用手握之成团,松开即散为度。坑的中间立放一把秸杆,高出地面,以利通气,避免霉烂。少量种子可用木箱、缸或花盆,将种子与湿砂按比例混拌均匀装好,上加盖并留小孔通气,置室内通风

  阴凉处贮藏。如辛夷、射干、贝母、人参、黄连等的种子,宜贮藏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其活力。

  (4)播种前种子的处理

  为了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和预防病虫危害,在播前常采用下列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和消毒:

  ①浸种催芽法:大多数种类的种子,如大黄白术、防风、泽泻等,宜采用冷水或温水(40-50oC)浸种12-24小时后播种,可提高发芽率。

  ②机械损伤法:对一些种皮含胶质或蜡质的种子,如辛夷、穿心莲、黄芪、杜仲、党参等,因吸水能力差,可采用碱液浸洗,或反复搓擦,除去胶(蜡)质后播种,可提高发芽率。

  ③化学药剂处理法:一些种皮坚硬的种子,如女贞子、侧柏、白蜡树等,常采用硫酸、溴化钾、赤霉素等药剂进行处理,亦能提高其发芽率。

  ④种子的消毒:普通种子在播前不必消毒,对一些易感染病虫危害的无性繁殖材料,如贝母鳞茎,播前如用50%多菌灵250倍液浸种,可防止腐烂病的发生。多数药用植物和种子,可用1‰的升汞,或1%的福尔马林浸种5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行播种,均能达到消毒作用。

  (5)播种期

  多数种类的药用植物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药植,如板蓝根、半枝莲等,通常在春季晚霜过后白茫茫播种;二年生和多数种皮坚硬而厚或大、中粒种子,如牛蒡、红花等宜在酷暑过后秋凉时播种;木本药植一般宜春播,但一些硬粒种子,如

  乌梅、酸枣等以冬播为好。种子微小和生命力短的种类,如细辛、板蓝根等种子宜随采随播。总之,应根据药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做到适时播种。

  春播,在不致晚霜危害的前提下,播种期宜早不宜迟。早播种子早出土,可增长幼苗生长期,提高幼苗的生长量。

  秋播,则不宜过早,早播种子发芽早,出土快,易遭冻害。但最迟要在土壤封冻前播完。

  (6)播种方式

  药用植物的播种方式,应根据种子特性、幼苗生长习性、苗床土质以及环境条件而定。一般分为撒播、条播和穴播三种方式。

  ①撒播法:指将种子均匀地撒于苗床畦面上的方法。

  ②条播法:指将种子成行、均匀地播入苗床畦面上的方法。

  ③穴播法:指按一定的行株距挖穴,直接将种子播入穴内的方法,又称点播。

  (7)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是指种子播后覆土的厚度。它常决定播种的成败,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该种子直径的2-3倍。但应根据种子特性、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灵活掌握。砂质土壤宜深,粘质土壤宜浅;干旱季节宜深播,多雨湿润时宜浅播;易发芽的种子宜浅播,难发芽的种子宜深播;催芽籽宜浅播,未经催芽的种子宜深播;大粒种子宜深,细小种子宜浅;同样大小的种子,单子叶植物宜深,双子叶植物园宜浅;种子播后盖草的宜浅,否则应深播。

  (8)播种量

  指单位面积上播种时所需种子或种栽的数量。应

  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等情况而定。一般种植密度密、千粒重高而发芽率低、净度差的种子,播种量要大一些,否则可少一些。

  (9)播后的管理

  种子播后,要经常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不致使床土有过干或过湿的现象。对于细小种子,如党参等,应于播前先灌足底水,再行播种,或覆土后用细孔喷壶浇水,切不可直接往上灌水。大粒种子,浇水可粗放些。

  播种初期,床土可稍湿润,以供种子吸收水分,有利长根;中后期水分不可过多,否则,影响幼苗出土生长。对幼苗期喜阴的药植,在苗期应搭棚遮荫,防止强光直射,降低地面土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减少苗期病害。早春低温或多雨季节,播后应覆盖杂草,以防雨水冲刷。待种子萌发出土时,应立即除去覆盖物,以利幼苗茁壮成长。

  2、无性繁殖

  指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脱离母体后,能重新分化发育成1个完整的植株,或利用植物器官的再生能力,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种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因此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长期进行无性繁殖,会引起品种退化,如地黄、半夏等。因此,在生产上应采用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交替进行。

  在中药材生产上,我们常将药植的茎、地下根茎或鳞茎、块根等作无性繁殖的材料,称种茎、种根、种栽,如白术称“术栽”;人参称“栽子”;广义地亦称为“种子”。

  无性繁殖最常用的有分离、扦插、压条、嫁接等繁殖技术,现分述如下:

  (1)分离繁殖

  指将植株的萌蘖、球茎、鳞茎、块茎、根茎或珠芽等营养器官,自母体上分离出来,繁殖成新个体的方法。分离时期,因药植种类和气候条件而异,一般在秋末或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常用的分离繁殖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分株:指将药植从茎基或根部产生的小苗连同一部分根系,切离母体,另行栽植的方法。

  ②分球茎:如西红花、慈姑等,1个老球茎可产生许多人大小的子球茎,待地上部分枯黄后,挖出球茎,将小球茎分开栽种即可培养成新个体。

  ③分块茎:如半夏、延胡索等药植,可将地下新生的小块茎挖出,另行栽植,培育成新个体。

  ④分鳞茎:如百合、贝母等药植,常形成1个大鳞茎和多数小鳞茎。大鳞茎提供商品,小鳞茎用来作繁殖材料,2-3年后即可形成大鳞茎而开花。

  ⑤分根茎:如射干、玉竹等药植可利用地下横走的根茎或主根,依其上的芽数,切成数段,进行繁殖,可形成

  新个体。

  ⑥分珠芽:如半夏、黄独等药植的叶腋部位长有珠芽,取下或落地培土,即可形成新个体。

  (2)扦插繁殖

  利用药植枝(茎)、叶或根等营养器官能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的性能,将其截离母体,插入生根基质中,使其生根

  或发芽,形成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凡容易产生不定根、不定芽的药用植物,如丹参、金银花、菊花等大多数木本和木质藤本药植均可采用此法繁殖。

  扦插时期和方法:各类药植的扦插适期,主要是决定于枝芽萌动的时机。常用的扦插方法有:嫩枝插、硬枝插、根插、茎节扦插。

  (3)压条繁殖

  对于生根缓慢或困难的药植,可采用压条繁殖,如杜仲、大血藤等。压条可分为低压和高压两种。

  (4)嫁接繁殖

  是指人为地将一植株的枝或芽(称接穗),接到另一带根植物的茎(称砧木)上,由于双方的形成层薄壁细胞同时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彼此长在一起,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称嫁接。

  嫁接方法,常用的有枝接和芽接两种方法。

  (四)种植管理技术措施

  “三分种,七分管”。药用植物从种子播种到采收加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在田间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其整个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整地、育苗、中根除草、施肥、灌溉、整形与修剪、搭棚支架、防寒越冬等各个重要环节。

  1、整地与作畦

  药植播种或移植之前,必须将土壤翻耕,然后整平耙细。通过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使土壤疏松通气,有利种子发芽长根;整地可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和活动,可增加土壤养分的贮藏与释施;通过整地还可将藏在土中的病菌、虫卵暴露于阳光中,加以杀灭。

  整地时期:一般于春、秋两季进行,但以秋耕为好。

  整地深度:视药植种类、土壤状况而定。一般原则是:1-2年生草本药植宜浅;根及地下茎类以及木本药植宜深。

  整地要结合施基肥,尤其是要施足农家肥,可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状。同时,还要结合施农药进行土壤消毒。

  土壤整平耙细后,要根据药植种类、重重特性、地区及地势等条件情况分别作畦,畦的形状可分为下列三种:

  高畦

  其畦面高出地面约30厘米左右,两侧为排水沟。适用于南方多雨及低湿地区,尤其是栽培根及地下茎类药材,多采用高畦。

  平畦

  畦面与步道相平,四周作成小土埂,保水性能较好,适于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

  低畦

  畦低于步道约10-15厘米。适于地下水位高及干旱地区。一般喜湿润的药植多采用低畦。

  2、苗期管理

  无论是采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等方式培养幼苗,在苗期均需进行精心管理。

  (1)遮荫

  在幼苗出土后,为了防止日晒及保持苗床湿度,必须架高棚帘进行遮荫。当阴雨天及夜间,需将荫帘揭去,使幼苗接受露水。幼苗的荫蔽度以50%左右为好。

  (2)间苗

  又称疏苗。通常在播种出苗后,当幼苗太拥挤时,可将过密的幼苗拔除一些,使幼苗之间空气流通,光照充足,生长健壮。一般在子叶出现后,即可进行间苗。经过2-3次间苗,最后1次

  就叫定苗。间苗宜早不宜迟,否则易造成幼苗徙长,生长柔弱,且易遭病虫害。

  (3)中耕除草

  幼苗出土后,杂草也随即生长起来。由于杂草与幼苗争夺水肥等营养物质,必须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及防止病虫的滋生和蔓延。有些种类药植在中耕除草后,还要结合培土。

  (4)灌水

  苗期要控制灌水,以促根系生长。

  (5)防寒越冬

  为防止幼苗遭受冻害,在严冬来临之前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寒防冻。

  3、移栽与定植

  药用植物除直播外,一般先经育苗,再经1-2次移植,最后定植于田间。一般药用植物播后当出现5-6枚真叶,即可进行第1次移植。

  移植或定植的时间宜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的午后和傍晚进行,雨后移植成活率较高。幼苗移植皮或定植后,应立即灌水或喷水,并适当遮荫,以利成活。

  4、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据测定,药用植物在整个生育期中,所需的营养元素有70多种。其中氮、磷、钾等是需要量较大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铁、硼、铜、锌、锰、钼等元素需要量较少,称为微量元素。

  施肥原则:结合整地施足基肥,生长期至少要追肥3次:第1次在春季萌发生长后,第2次在开花前,第3次在开花后、结果前,冬

  季还要重施1次“腊肥”;有的药植需采用根处追肥。根外追肥:将肥料溶解于水中,用喷雾器喷洒在药植叶面上的方法,称为根外追肥,又称叶面施肥。(注:根外追肥的时间,应选择晴天的傍晚和阴天喷洒在药植的茎叶上)。

  5、整形与修剪

  整形的目的是调节药植生长发育与开花结果的平衡,使之有坚实的枝干和宽广的树体结构,再通过修剪彩,使枝条颁布均匀,通风透光,生长健壮,在树冠的上下里外都能结果。

  6、搭棚支架

  对于一些攀缘、缠绕和蔓生性的药用藤本植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时,需搭棚支架,以牵引藤蔓上架生长,可增加光全面积,流通空气,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危害。

  (五)中药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害及其防治

  药用植物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常遭受不良环境如水分

  过多或过少,温度过主或过低以及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等因子影响,造成药植害病。因这类病害不具传染性,故称为非侵染性病害。而由真菌、细菌、病毒、施线菌、线虫等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因具有传染性,故称为侵染性病害。在药用村物的病害中,绝大多数为侵染性病害,其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约占80%以上。

  药植的每个器官和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病原物侵染,或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生病”,有时一种药植能生几种病。

  现将药用植物常见病害及基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叶部病害

  ①霜霉病:植株发病时,叶片背面有一层霜状霉层为主要特征。霉层初为白色,后普为灰黑色,致使叶片枯黄而死。常在早春或晚秋低温多雨多湿时,发病迅速而严重。

  被害药植:有元胡、菊花、党参等。

  防治农药:有40%霜疫灵、40%乙磷铝、25%瑞毒霉、50%甲基托布津等。

  ②白锈病:植株发病时叶片背面有白色疱斑,后破裂散发出白色粉末,此为病菌的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大斑,叶片干枯死亡。本病常在初夏或秋季高温高湿时发生严重。

  被害药植:有牛膝、板蓝根、山药等。

  防治农药:有65%代森锌、25%瑞毒霉、50%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③白粉病:植株叶片被危害时,初期出现圆形白色绒状霉斑,后扩大连片,使叶面布满一层象白面状的霉层。本病通常在温暖干燥季节或因施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茂密,株间不通风透光时发生严重。

  被害药植:有三七、黄连、红花等。

  防治农药:有25%粉锈宁、50%甲基托布津等。

  ④锈病:植株发病时,叶片病斑上有疱状或刺毛状物,黄色至锈褐色。常在阴雨连绵的季节发生严重。

  被害药植:有元胡、白术、党参、白芷、当归药等。

  防治农药:有15%粉锈宁、20%萎锈灵、65%代森锌等。

  ⑤叶斑病:植株发病时,叶片上产生枯死斑点。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分生孢子,在潮湿的条件下萌发危害新叶,使叶片枯死。

  被害药植:有白术、太子参、桔梗等。

  防治农药:有65%代森锌、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⑥叶枯病:植株发病时,叶片上产生较大的病斑,而后连成片,叶片枯死,呈焦枯状或枯死脱落。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菌核等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多雨季节或植株生衰弱时侵染危害。

  被害药植:有芍药、板蓝根等。

  防治农药:有65%代森锌、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⑦炭疽病:植株发病时,叶片上产生枯死病斑。病斑上生有小黑点,有时排列成轮纹状。常在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被害药植:有人参、山药、红花等。

  防治农药:有65%代森锌、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等。

  ⑧病毒病:植株发病时,有的叶片变色,有的变形,其病原物多为病毒。药植发生病毒病后,植株矮小,生长衰弱,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枯死,植株死亡。

  被害药植:有白术、太子参等。

  防治方法:主要是选育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

  力;及时消灭害虫。

  (2)根部病害

  ①根腐病:植株发病初期,先由须根、支根变褐色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最后导致全根腐烂。

  ②白绢病:常发生于近地面处的根部或茎基部,出现1层白色绢丝状物,严重时腐烂成乱麻状。最后叶片自下面一逐渐枯萎导致全株枯死。

  ③线虫病:线虫危害药植根部。根部发病后,地上植株生长受抑制,使叶色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

  以上这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实行轮作。

  (3)茎部病害

  ①立枯病害:立枯病是药植幼苗期病害。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湿润状长形病斑,继而向茎部周围扩展,形成绕茎病斑。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降低土壤湿度;进行土壤消毒;发病时,及时拔除病苗,苗床进行消毒。

  ②枯萎病:由于病原菌侵入药植的导管,并堵塞产生毒素,破坏导管输送功能,引起全株发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失绿,继而变黄枯死。常在重茬地、排水不良以及粘重地上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时喷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

  ③菌核病:发病幼苗,在茎基部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幼茎很快

  腐烂,造成倒苗死亡。在病部出现的白色丝状物为病原菌的菌丝;后期病部出现黑褐色的颗粒,为病原菌的菌核。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还在发病时,在发病中心撒施石灰粉,喷40%纹枯利或50%托布津。

  (4)果实、种子病害

  ①枸杞黑果病:果实发病,先产生圆形褐色凹陷的病斑,上有小黑点,致使果实变黑。

  防治药剂:有50%退菌灵、50%多菌灵、65%代森锌等。

  ②薏苡黑穗病:又称黑粉病。植株发病时,在叶片,叶鞘上形成一串小型的瘤状突起,紫红色,内有黑色粉末,此为病菌的冬孢子。

  防治方法:播前,种子用7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拌种。

  2、虫害及其防治

  害虫危害药植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常见的害虫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根部害虫

  ①蝼蛄:俗名土狗。昼伏土中,夜出地面活动,食性很杂,有趋光性。若虫和成虫均能啮食嫩茎、幼根。

  ②蛴螬:俗名地蚕、白地蚕,为金龟子的幼虫。为植食性害虫,在地下取食多种药植的根茎。在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生荒地以及厩肥施用较多时,危害严重。

  ③地老虎:俗名乌地蚕、切根虫。以幼虫危害药植的幼苗。

  ④拟地甲: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多种药用植物。幼虫主要危害种子、未出土嫩芽和刚出土的幼苗;成虫主要咬食幼苗的幼嫩茎叶和近表土根茎部皮层。

  防治方法:播前进行土壤消毒,药剂拌种;用灯光诱杀和毒饵杀;用触杀剂、胃毒剂喷杀。

  (2)茎干害虫:

  ①天牛;俗名钻木虫。以幼虫钻蛀药植的茎干内取食,被害枝下不能开花,甚至全株折断或枯死。

  防治方法:在成虫发生期捕杀成虫;在天牛产卵期,将卵挖出灭杀;在幼虫期用40%乐果或50%杀螟松等注身入孔道内,再用毒泥封杀幼虫。

  ②玉米螟:以幼虫取食危害。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交尾产卵。

  防治方法:将寄主药植的秸杆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口;或用40氧乐果、10%杀灭菊酯等喷杀。

  (3)叶部害虫

  ①蚜虫:俗名腻虫、蜜虫。以刺吸式的口器,插入药植的叶片内吸取汁液,使叶色变黄或发红,枯焦脱落。

  ②介壳虫:又称蚧。主要危害木本药植。以2龄若虫触角和足已退化,不能行动,以发达的刺吸式口器插入药植组织,危害药植。

  ③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式口器插入叶片吸取汁液,使叶色变淡,植株生长衰弱。

  ④蝽类:多娄种类以成虫越科。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药植茎叶的汁

  液,还能传播病毒。

  ⑤螨类:体微小,形似蜘蛛,又称红蜘蛛。春季幼苗出土后即迁移危害药植。

  ⑥蛾类:以幼虫咬食叶片,有的将叶片卷起或缀合在一起,裹在里面取食有的吐丝成囊袋,外部粘着枯叶,躲在囊袋里越冬,6月幼虫出囊,吐丝随风扩散,取食时肉。

  ⑦蝶类:以幼虫取食药植叶片,老熟后即在寄主植株上化蛹。

  防治方法:选用内吸杀虫剂和触杀剂,如用40%乐果或50%杀螟松、10%杀灭菊酯、90%敌百虫等。

  (4)花果害虫

  主要为鳞翅目钻蛀性害虫。以幼虫危害药植的花蕾、花瓣、果实及种子,直接造成损失或降低药材质量。常见的有:

  ①白术术籽虫:专门危害白术。

  防治方法:在白术初花期或成虫产卵期,喷10%杀灭菊酯,40%乐果或50%杀螟松等。

  ②棉铃虫:经幼虫取食花蕾、花朵,随着龄期长大,钻入果荚内,取食种子。

  防治方法: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喷10%杀灭菊酯,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等。

  ③豆荚螟:以幼虫钻入荚内取食种子,造成种子缺刻,严重时籽粒被吃光。

  防治方法: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喷10%杀灭菊酯,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等。

  ④梨小食心虫:以孵化后的幼虫蛀入果内,取食果肉,进而钻入果心取食种子。果实被害后变黑腐烂。

  防治方法:在白术初花期或成虫产卵期,喷10%杀灭菊酯,40%乐果或98%敌百虫等。

  (六)中药材的采收与与加工

  俗话说:“春采茵陈夏成蒿,秋天采了当柴烧”。说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性是很严格的。因此,做到适时和合理采收中药材,是关系到中药品质优劣、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以及保护和扩大药材资源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合理采制中药材,不但与采收时期有关,而且与药用植物的种类、供药用的部位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等亦有密切关系。如杜仲要在定植15-20年后剥皮,质量才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因此,合理、适时采收中药材不仅要考虑到单位面积的产量,而且还要了解药植生长发育特性、生长年限、有效成分积累变化规律以及加工方法等条件,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1、中药材的采收时期和方法

  (1)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

  根为药植的贮藏器官,当植物正在生长发育时,需消耗根部贮藏的养分,因此,一般多在植物休眠期采挖,即秋冬落叶后到翌年早春萌发前,是采收的适期。如适期采收的党参、黄芪、丹参等,此时其地下根和根皮组织最充实,贮藏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有少数药材,如白芷、当归、等,为了避免抽薹开花,使其空心或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应在生长期

  采收。采收的年限,因种类和生长习性等不同而异,如板篮根等,当年栽种当年即可采挖,而人参、西洋参、黄连等要栽培4-6年才能收获。采收方法选雨后的阴天或晴天,在土壤较湿润时用锄头或特制的工具挖取。采挖时要注意保持根皮的完整,避免损伤影响药材质量。

  (2)皮类药材的采收

  分树皮和根皮两类。

  ①树皮药材的采收:通常是在春夏之交、植物生长旺盛期、树液流动最快时采剥。因此时树皮内汁液充足,形成层生长最活跃,皮部与木质部最易分离,伤口也最易愈合,树皮内有效成分含量亦最高。如杜仲的树皮。采收方法:剥取或环状剥皮。

  ②根皮药材的采收:采收时期同根茎类。先将根部从土中挖出,然后进行砸打或搓揉使皮肉与木心分离。如土枸杞、五加等。

  (3)花类药材的采收

  此类药材采摘季节性强,要求较严格。如金银花、月季花等要采集刚开放的花朵入药;石景山菊花、红花等则要采集盛开的花或花术供药用。

  采集方法:选睛天分期分批采摘。采后必须放入筐内,避免挤压。并注意遮荫,避免日晒变色。

  (4)全草类药材的采收

  通常多在枝叶生长茂盛、花初开时收割,如益母草、穿心莲等。但有些种类,如佩兰、青蒿等应在开花前采;而马鞭等要在花开后采。也有些要采集嫩苗,如春柴胡等。有的1年能割采几次,如薄荷等。极少数还要连根挖取入药,如细辛等。

  采收方法:割取或挖取。

  (5)叶类药材的采收

  一般于药植的叶片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蕾未开放前采收。如大表叶、紫苏时等。植物一旦开花结果,叶肉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就向花、果转移,从而降低药材质量。介极少数时类药材宜在秋后经霜打才采摘,如桑叶、银杏等。枇杷则要求在落叶后采。

  采收方法:摘取、割取或拾取。

  (6)果实类药村的采收

  多数果实类药材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再经霜打后采,如山茱萸秋霜后变红时采。但少数种类要求果实未成熟时采,如青皮、乌梅等。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的药材,如山楂等要随熟随采。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松泡,质量差。多汁浆果,如枸杞子等采摘后应避免挤压和翻动。

  采收方法:摘取或剪取。但对同一果序上的果实而成熟期一致的,如女贞子、五味子等,可将整个果剪取,放置若干天后摘取果实。

  (7)种子类药材的采收

  多数种子类药材要在果实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时采收。如牵牛、决明子等。一些蒴果类的种子,若待果实完全成熟,则蒴果开裂,种子散失,难以收集,须稍提早采收,如急性子、牵牛子等。对种子成熟期不一致,成熟即脱落的药材如补骨脂等,应随熟随采。

  采收方法:摘取或割取后脱粒。干果类一般在干燥后取出种子;蒴果类通常敲打脱粒后收集;肉质果,如果皮亦作药用的,可先剥取果皮,留下种子或果核,如栝楼子等。如核果类果肉不能作药用的,即可堆积发酵或蒸煮后去果肉,压碎种壳取出种仁,如郁李仁等。

  2、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

  采收后的中药材,除少数种类,如鲜芦根等供鲜药用外,大多数药材须在产地经过初步加工,然后才能出售。其目的,一是为了防止药材霉烂变质,二是便于分级、包装、贮藏、调动,三是为了进一步加工炮制所饮片供临床药用。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规格和地区用药习惯的不同,加工方法也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现将一般常规产地初加工方法简介如下:

  (1)根及地下茎类药材的加工

  此类药材收获后,一般须冼净泥土,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即成,如丹参、白芷、射干等。对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百部等,应先用沸水稍烫一下,然后再切成片晒干或烘干;对于质坚难以干燥的粗大根茎类药材,如玄参等应趁鲜切片,再行干燥;对于干燥塔后难以去皮的药材,如桔梗、半夏等应趁鲜刮去栓皮;对那些含浆汁、淀粉足的药材,如何首乌、玉竹、天麻等应趁鲜蒸制,然后切成片晒干。有些种类如党参等应先投入沸水中略烫一下,再行刮皮、洗净干燥;此外,如玄参、丹参等药材先要经沸水煮,再经反复“发汗”,才能完全干燥。还有些种类的药材,如山药、贝母等须用硫磺熏蒸,才能干燥较快,保持色泽洁白,粉性足,且能消毒、杀虫、防霉,有利药材贮藏。

  (2)果实类药材的加工

  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烘干即成。但果实大又不易干透的药材,如木瓜、酸橙等,应先切开后干燥;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山茱萸等,应去去核或剥皮后干燥;此外,有极少数药材如乌梅等,需经烘烤、烟熏等方法加工。

  (3)种子类药材的加工

  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要去果皮或种皮,有的要打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有些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女贞子、五味子等。

  (4)花类药材的加工

  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置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浓郁的香气。如月季花、金银花、红花等。极少数种类需先蒸后再行干燥,如杭白菊等。

  (5)全草和叶类药材的加工

  采收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芳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如薄荷等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有些全草类药材在未干透前就要扎成小捆,再晾到全干,避免散失,如紫苏等。对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肉质叶类,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再行干燥。

  (6)皮类药材的加工

  一般采后趁鲜切成块或片,再晒干即成。但有些种类在采收后应趁鲜刮去外层的栓皮,再行干燥,如黄柏皮等。有些树皮类药材采后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加码叠施,使其“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再行干燥,如杜仲等。

  3、中药材的贮藏保管

  中药材采收加工后,应及时进行包装、贮藏。药材常因包装、贮藏不当,造成虫蛀、霉烂、变色、走油、变味等败坏变质现象,不仅失去了疗效,而且服后还有毒副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包装、贮藏、保管工作

  (1)含淀粉类药材的贮藏保管

  此类中药材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如山药、何首乌等,通常采用双层无毒塑料袋密封,置石灰缸或罐、坛内贮藏,可防止虫蛀、霉烂、变质。

  (2)含糖分类药材的贮藏

  含糖类高的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且不易干燥,以致遭受霉菌侵染而发生霉烂变质。如玉竹、党参首乌等。应先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塑料袋内,置密封的缸或罐、坛内贮藏亦可置冰柜内冷藏。

  (3)含挥发性物质类药材的贮藏

  此类药材多含挥发油,气味芳香浓郁,且色泽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湿、氧气和光线等影响,否则容易引起变色、走气、走油、质脆易碎如月季花、川芎等,宜用双层无毒塑料袋,袋中放入少量木炭或明矾,与花共存施,置避光、干燥处贮藏。或置容器内密封贮藏,以防潮、防干燥走油、防虫蛀霉变。

  (4)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贮藏

  此类药材多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如杏仁、连子肉等,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油分容易外渗,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迹,引起变质、败坏和走油。因此,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置于陶瓷、金属盒,玻璃瓶内贮藏。有的在贮藏前,应加热清炒或用沸水烫掠等消毒灭菌后,再装入木箱、铁盒内加盖密封贮藏,可防止虫蛀和霉变。

  三、中药材GAP种植技术(各论)

推荐访问:中药材种植规范gap 中药材 种植 规范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