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中结肠镜的应用分析(附9例报告)

时间:2022-04-03 10:06:33  阅读:

关键词 急诊手术 结肠镜 小肠疾病小肠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44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我院9例病例主要为下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两大类型;其中下消化道出血6例(66.7%),肠梗阻3例(33.3%),同时合并不全梗阻及出血2例(22.2%);年龄36~72岁,平均56岁,男5例(55.6%),女4例(44.4%)。

术前检查: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胃、肠镜检查(患者因梗阻后肠道准备差、体质差,检查中疼痛等因素无法正常完成全结肠检查),X线腹部平片,腹部B超及三大常规,大便隐血,血液生化检查,术前均未能确诊。

术前诊断:结合上述检查及临床资料分析,术前高度怀疑结肠梗阻3例,下消化道出血6例,其中高度怀疑小肠出血4例。全部病例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外科手术探察及术中肠镜应用配合诊断治疗。

方法:外科开腹手术中依据术前评估并结合术中具体情况在结肠或小肠上选择适当部位开口后,运用结肠镜从开口处进入肠管对开口上下端肠管进行检查并锁定病变部位,一一标记,最后由内镜检查病变性质由外科医生执行相应手术治疗。

结 果

术中肠镜诊断及术后诊断:13例病例中术中肠镜诊断为结肠新生物出血并不全肠梗阻5例(升结肠3例,回盲部2例),小肠血管畸形出血2例,小肠肿瘤出血2例;术后经病理活检证实所有结肠新生物性质为“高分化腺癌”,小肠肿瘤1例为良性肿瘤,1例为恶性肿瘤(病理分型不确切,建议送上级医院病理科会诊,后未能随访到结果)。从术中肠镜诊断至术后病理诊断,诊断符合率100%。

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都在术中肠镜诊断定位后手术切除病灶及对肠系膜及周边进行清扫根治。术后所有病例均生存;术后对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大便检查并针对性复查X线腹部平片,下消化道出血6例病例于手术后7天检查大便正常,大便隐血阴性;肠梗阻3例术后4~7天肛门开始排气排便,复查X线提示梗阻解除。

讨 论

分析:目前在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中常常依靠结肠镜、小肠镜及胶囊内镜,还有出血活动期放射性核素造影,以及CT的应用,大都能诊断出血的部位及其性质;而肠梗阻则多依靠放射(X线腹部平片,CT)作为主要诊断手段。本组9例病例基本属于急诊手术病例类型,本文中有3例升结肠肿瘤患者术前均有肠梗阻及下消化道出血,术前无法肠镜检查导致术前无法确诊而入选本文病例;其余病例均在无法术前确诊情况下,病情危急(反复大出血)紧急手术抢救生命而入选。在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如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及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检查设备,常常无法及时确诊下消化道出血的一些病变(如小肠疾病),治疗中只能进行如扩容对症止血治疗,疗效常不确定,最后转外科急诊手治疗,而既往单纯的外科手术中曾出现在手术过程寻找病变困难甚至遗漏病变,造成手术治疗失败甚至危及生命,一直成为临床急诊手术的一个顾虑和难题。

本文9例病例术中肠镜诊断及术后诊断(病理)符合率100%;术后症状缓解率100%;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通过我们近两年时间内与外科的合作中发现:手术中结合肠镜的应用较单纯手术有明显优势,明显增加了急诊手术中对肠腔内病灶迅速确定的判断,并能对手术中一些不容易探察发现的病灶以及多发病灶能作出定位诊断及标记提示,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难度,减少漏诊。

参考文献

1 刘凤军,智绪亭.小肠出血67例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12).

2 刘永合,刘智慧.术中内镜诊断少见原因消化道大出血三例报道.腹部外科, 2007,(5).

3 王崇文,黄缘.小肠疾病的诊断方法与评价.中华消化内科杂志,2006,(1).

4 徐春红,戈之铮.以血管发育不良为主要病因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胃肠病学,2007,(4).

推荐访问:急诊 手术 报告 分析 结肠镜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