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

时间:2022-07-23 16:55:03  阅读: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面临着灭绝性的危机,本文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分析了当前民间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体制落后、供需脱节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甘肃通渭 民俗文化 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孙耀祖,男(1980-),甘肃通渭人,助教,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185-02

通渭是西北民俗文化的极盛区之一,也是陇上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聪慧的通渭人民在与贫穷落后的不懈抗争中,孕育了丰厚的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体系。正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彰显了通渭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底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广泛流行于通渭县境内的民间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和青睐。

一、通渭民间民俗文化概况

甘肃通渭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一是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和传统手工艺,有剪纸、皮影、秦腔脸谱、雕刻、宫灯、彩灯、刺绣、草编、人造花、纸火、玻璃画、烙画及编织、烧造制作技艺等。二是内容丰富、生动诙谐的民间文学,有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对联、民间小戏等。三是特色鲜明、优美动听的民间音乐,有民歌、影子腔、小曲、民间器乐曲、秦腔唢呐曲牌、佛道教音乐等。四是地域特色浓厚的民俗风情,有祭祀礼仪、民间小吃、社火、地方方言,以庙会为主要形式的民间信仰活动等。五是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民间社火、舞蹈,有跑旱船、纸马舞、耍狮子、扭秧歌、跑场子、腊花舞、赶黑驴、小唱、小戏、高台、平台、踩高跷等。作为民间艺术瑰宝的社火等,以其诙谐生动的表演和传统民俗风情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①。进入新世纪后,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民俗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保护不力,甘肃通渭民间艺术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有的种类已经濒临失传的状态,具体表现在: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通渭原有众多民间皮影剧团,小曲曲艺剧团等,这些被电影、电视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正在逐步变小,现这些剧团大部分已基本解体。

(二)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项目,如剪纸、皮影、雕刻、宫灯、彩灯、刺绣、人造花、烙画及编织、烧造制作技艺等,其制作技能和表演技艺的掌握者,大多人到老年,普遍面临技艺失传、徒弟来源短缺的境地。其中,皮影已处于濒危状态,即将失传。大多数民间艺术处于自生自灭的“瘫痪”状态。

(三)研究人员和经费短缺制约民俗文化保护

由于民间艺术保护经费不足,造成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无法开展紧急抢救而带来湮灭的危险。缺乏研究人员,民间艺术既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也难以形成精品,直接影响民间艺术的后续开发和合理利用,加强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是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政府文化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之间的脱节

受经济及政府财力有限等客观因素制约,农村文化设施本身就极为短缺,即使现有的、能提供的文化设施也和农民最需求的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农村文化站和农业技术培训班,都未能进入政府提供设施最多的前五名,这就出现了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农民最急切的需要又得不到满足的畸形现象。

我们看到,近年来,“文化下乡”、“电影进村”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喂食”式的文化建设机制,往往是政府唱独角戏,难以有效地激发群众心中的热情,也没有点燃农村的文化火种,没有培养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同时,随着政府对农村基层介入程度的逐步降低,集体化时代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网在解体,政府文化服务阵地在萎缩。

二、保护发展情况综述

当前,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令人担忧,急需政府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以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温家宝总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1、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2、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3、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不单单是为了告慰我们的祖先和无愧于我们的子孙后代,而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抢救挖掘整理 传承弘扬发展

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思路,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真正把民间艺术资源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对一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典型民间艺术,建立健全资料档案,列入《保护名录》,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和经费,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绝技、绝艺、绝活,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对长期从事优秀民间艺术制作、表演,形成风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要创造条件,促使民族民间艺术进学校、进课堂,在中小学倡导成立兴趣班,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促进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二)注重存在问题 加大保护力度

提供民间传统文化的坚强保障。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省、市、县三级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为民间艺术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及重要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立国有和民间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创造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挖掘一批文化艺术资源,参与到旅游和经济活动中去,走边保护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创新农村文化活动载体,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参与面广、影响深刻的节庆活动,引导这些活动之与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挥相结合,既满足群众“求美、求乐”的需求,又为民间艺术资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实施精品战略

提高全民保护意识,迫在眉睫。劳动人民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者,是她的真正主人,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积极宣传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软实力标志的高度,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资源,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增强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觉性,培养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感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我们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加大宣传与呼吁的力度,解除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的自我封闭意识,使得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音乐现象实现全民共享;又要唤起人民群众自觉约束的意识,力除不当保护行为,使他们投入到合理、有序而规范的保护与发展的轨道上来。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构成我们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文化大观。然而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容不得我们沉浸在丰富多彩、涵养深刻的文化景观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进行发掘整合的时代,这种所谓的发掘整合正有利于拯救濒危的民间艺术文化、音乐现象,有利于他们的进一步传承。但我们仍有必要拿出某些民间艺术作为创作素材,通过精心创编与打造,使得原本土得掉渣的民族民间音乐上升为精品或是经典,使之被纳入到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取向获趣味上来,摆脱仅局限于某一定地域的审美观念这一束缚。

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如甘肃通渭的小曲、皮影等,是一个民族的识别标志和“文化基因”,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是民族文化之根。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民俗文化,婚丧嫁娶、雕塑、石刻、泥人、皮影、碑刻、剪纸、谚语、民歌、民间信仰、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银链,闪耀着独特的光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已经灭绝了。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保护民间民俗文化,已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了。若再不发动全民全社会加以抢救保护,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将遭遇灭顶之灾。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国民间民俗文化所面临的真实境况。

参考文献:

[1] 张尚志 通渭县志[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陶立璠 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7年八月版

[3] 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我见 传承 民俗文化 民间 我国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