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看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7-21 13:25:01  阅读:

【摘 要】本文仅就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制造业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机械制造业企业能够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措施

前言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伴随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新型制造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越来越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少企业,尤其是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已投入到各自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比如国家级示范企业——沈鼓集团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制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网站、产品数据管理(PDM)、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的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并与国际互联网联接。信息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沈鼓集团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设计水平,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质量,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虽然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概念已经不再陌生,但是仍不乏企业没有真正尝试信息化、对信息化缺乏深刻了解和认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仍处在观望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出现了两极现象,像沈鼓集团、机床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正向更高更远迈进,但一部分中小企业还需要迈出信息化的第一步。

据调查统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里没有信息主管的占27.4%,55.4%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技术人员每户企业平均不足16人,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应用水平低,产品编码全部实现的企业仅占7.4%;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全部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占8.8%,部分实现信息化的占61.8%,还有29.4%的企业未着手进行;有50%的企业没有建立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只有18.1%,单项应用的占48.5%。这不单单与企业自身认识有限,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有关,还与软件供应商的现状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随着信息化从单机应用、局域网应用到互联网应用的过渡,信息化的内容从专业应用、业务应用到企业决策管理应用的转变,信息化实施的难度也在增加,这就要求信息化供应商有一定的实施能力和水平。目前本土的软件供应商为数不少,但真正有自主研发产品的供应商少之又少。在自主研发的产品中,适合机械制造业的ERP软件更如同凤毛麟角。

就整体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还处于信息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信息化水平具有发展速度慢,与信息化高水平地区差距大的特点。因此,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落后局面,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然而由于中国企业思想意识的影响,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信息化的实施存在着很多困难与障碍。

(一)观念意识制约导致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成本控制差

相当数量企业受观念意识制约,对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这样造成企业继续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二)管理不规范,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共享

机械制造业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但目前老工业基地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没有完整的供应链,缺乏规范的制度和业务流程,这样大大影响了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缺乏必要的人才

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是购买服务,如果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自身的需求,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单靠系统开发商去开展信息化实施是有困难的。企业需要既懂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又懂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缺乏必要的资金

缺乏充足的可支配资金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障碍,对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实施信息化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基础为前提。

(五)认识上实施上的误区

信息化认识上有两种误区,一种观点是对信息化预期过高,认为引进一套系统企业的效率、经营收益就统统上去了;相反的观点是对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效用没有充分认识,从而以消极的心态对待信息化。贪大求全、追求最好是在实施上较普遍的误区,也是许多企业信息化失败的根源,企业总以为选择最好的方案或软件就是最佳的。但是,未必最贵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当的信息技术对企业将会带来麻烦。

(六)应用的困难

在信息化应用中过于强调技术性因素而对管理性因素重视不够,也是造成系统推进慢的因素之一。实施信息化虽然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了手工操作,但是从习惯了的操作方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操作方式,企业员工心理上会有一种本能的抵触。

(七)供应商的问题

一些供应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供应商选择的不合适,开发出的系统不实用,服务不及时、不到位,不能协助企业很好的使信息系统运行起来,轻者造成项目延期,重者导致项目中途失败。

三、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造业管理水平

上述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信息化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老工业基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基础

信息化的建立不仅要有技术基础,还要有管理基础。企业要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在整顿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用信息化促使企业管理的再造和革新。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需要对信息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有现代化管理的意识,要有信息化的需求欲望,还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稳定合理的管理机构和业务流程。

(二)明确信息化需求,找好信息化切入点

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提高的过程,信息化的启动需要有非常好的信息化切入点,才有利于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这些切入点是也信息化的动力。确定信息化切入点就是找出企业当前急需通过信息化解决的问题,以实用的功能解决企业当前棘手的问题,让企业尽快看到信息化的成果,进一步刺激新的需求,推动信息化的持续提高。

(三)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 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四)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平台上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统一共享,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五)解决信息化人才问题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有精通业务、掌握相关专业、懂得管理、了解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才有可能实施好信息化项目。这些人才甚至是企业信息化项目负责人或者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他们不仅知道通过信息化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且知道需要信息化实现到什么程度。

(六)追求简单实用,确保在运行中发挥作用、逐步升级

信息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实施的信息化系统能否运行起来,简单、实用是企业信息化能顺利运行起来法宝。信息系统只有操作方便、业务处理简单,才有利于各级人员掌握和使用,只有信息系统功能实用、能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才具有使用的动力。要选择适合的供应商和产品,建立良好机制确保信息系统得以运行,发挥系统作用的同时,稳步实施、逐步推进,为企业带来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贾莉,女,1979年出生,籍贯沈阳,工程师,主任科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在该领域已有10余年的丰富经验。本文曾获沈阳市一等优秀论文

推荐访问:工业基地 现状及 信息化 东北老 机械制造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