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民国初期实业教育转型的历史考察

时间:2022-07-19 11:05:02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职业教育思潮的传播,现代技术人才匮乏,实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为实业教育转型创造了条件。实业留学生是推动实业教育转型的主力军,他们怀抱“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国内传播西方职教思想,创新职教理论;投身职业教育实践,推进职业教育本土化;参订新学制,催生职业教育制度转型;推动了实业教育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制度层面成功转型。留学生位居教育改革的决策层,“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目的定位,民间留学生力量的成熟等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留学生;实业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冯莉(1980-),女,汉族,江苏沛县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晚清实业教育转型研究”(编号08SJB8800004)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冯莉。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1-0087-04

近代中国历史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留学运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实业留学生,包括公费留学生、自费留学生和派遣考察游历人员,他们怀抱“实业救国”的信念,学习和考察外国各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宣传实业教育,践行教育改革,成为推动清末实业教育迈向近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本文全面解析留学生在民国初期实业教育转型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

一、民国初期实业教育转型的缘起

实业教育源自英语中的industrial education,本义为工业教育,经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是指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为农业、工业、商业、矿业、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或教育的总称。1904年《钦定学堂章程》颁布,确立实业教育的合法地位,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就其基本功能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而言,人们通常简单地把实业教育看作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其实两者在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推动力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实业教育是在外来刺激下的一种应激反应,通过皇帝下诏书,地方开明官吏和士绅办实业学堂,其要旨为工商各实业培养中坚力量,为国家发展实业服务,实现富民强国,拯救民族危机。职业教育是受过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改革旧教育、旧观念的运动,以解决生计问题为主旨,注重个人的谋生与发展,关注对象主要是无力就学、急于养家糊口的人。职业教育是在实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对近代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一次反思和超越。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职业教育思潮的传播诱发实业教育转型

实业教育是一场实践运动,更是一股强大的思潮,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抱着“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梦想建立的。然而,在实践中实业教育并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导致了实业教育思潮的逐渐瓦解。仍沉醉在“教育救国”迷梦中的教育界,却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来取代实业教育,来继续他们的梦想,因此职业教育思潮应运而生。其基本内涵为:主张沟通教育与实际生活、学校与各行业的联系;强调学校教育应授以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训练,对个人,可以解决生计问题,对国家,可以增进社会生产力。[1]82职业教育思潮增强了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对个性化教育的倡导,引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平民大众享有受教育权利,获得文化知识,有一技之长而安身立命;从而诱发人们反思实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如果教育不能解决个人生计,那么“服务社会”、“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这一思潮为实业教育转型作了思想基础。

(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急需实业教育转型

甲午战后,清政府“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2]1454的经济政策,促进工商业发展;1907年,又颁布了《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以振兴实业,客观上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行业门类呈现多样性,企业数量大大增加,据统计,1913年我国近代工厂数为698家,资本330824千元,1920年工厂数则达1759家,资本500620千元。[3]55-56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急需大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实业发展与人才稀缺的矛盾空前激化。“今职业界亦感人才之难矣。求事者纷纷,合格者绝少。所谓不合格有二,国文不能应用于写信,算术不能应用于记账,则普通知识与其技能之缺乏也。”[4]35实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新学识以应用于实际,无新人才以从事与改良”。[5]学校与社会严重脱节,实业教育实践不实用,普通教育不实用。再加上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知识分子、青年学生鄙视生产劳动,大批实业学堂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赋闲在家,成为“高级游民”。面对社会人才匮乏问题,实业教育转型顺应了时代需求。

(三)实业教育发展困境亟待实业教育转型

实业教育的创办结果与创办初衷存在巨大差异。实业教育作为舶来品,在创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制定的实业教育政策脱离实际,尤其是科举制废除后颁布的实官奖励政策,导致学生把学习作为获得文凭的手段,把文凭作为获取官职的工具。很多学生身在实业学堂心在仕途,只想通过入实业学堂得到实官奖励,毕业后向仕途发展;二是许多学堂学生素质较差,只略懂中文。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许多学生注重理论学习,鄙视劳动,厌恶实习;三是很多实业学堂经费短缺,设备缺乏,师资水平低下,以致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清末新教育制度确立以后,实业教育都有了较大发展,毕业生人数大大增加,但学校教育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的学生不实用,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状。破解实业教育发展困境成为实业教育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留学生在民国初期实业教育转型中的作用和贡献

实业学堂在创办之初,设备缺乏,师资匮乏,教育质量差。鉴于此,1903年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在文部省直辖高等各学堂暨程度相等之各项实业学堂三年毕业得有优等文凭者,给以举人出身,分别录用”[6]56。《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此时各省筹款不易,教员亦难得其人,宜于各项实业中,择本省所急须讲求者,先行选派学生出洋学习”。清末的实业留学潮应运而生。在清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法规指导下,留学实业者络绎不绝,实业留学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就官派留学生统计如下表:

1904—1906年中国各地派遣实业留学生统计一览表

本表资料来源:根据《东方杂志》第1年(1904)至第3年(1906年)各期的“教育”栏资料汇集整理。

从1909年至1911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三届共180名庚款留学生赴美学习,其中习农、工、商、矿、铁路、电机、医学等实业学科者占绝大多数。此后留学欧美的人数不断增加,除官派外,自费留学实业者也不计其数。他们以兼具中西的广博学术视野导入西方职业文化,以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为基础,反思传统封建文化教育,推动了实业教育在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和制度层面向近代职业教育转型。

(一)传播西方职教思想,促进职教理论转型

留学生以翻译西方职教著作和创办刊物为主阵地,传播西方先进职教思想。黄炎培创办《教育与职业》,全面、系统、完整地翻译介绍日本、欧美等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最新动态。教育类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介绍欧美职业教育的文章。庄泽宜留美期间就撰写了数十篇介绍美国职业教育的文章在国内发表,王文培发表了《杜威博士对于实业教育之意见》等。顾树森通过江苏教育研究会出版了若干本专著,如《德美英法四国职业教育》、《各国学制系统图》、《职业教育表解》。朱景宽翻译了《职业教育论》等。这些文章和译著为国人介绍了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使带有传统痕迹的实业教育逐步与世界职业教育接轨,促进新的职业教育理论的传播。

汲取西方职教精华,创新职教理论,促进实业教育理论转型。实业教育面对的是希望由初等到高等一步步递升的少数人士,对社会而言是要传授农工商技术促进实业发展,对学生而言是要提供晋升的阶梯。全盘西化的严复率先对当时流行的实业教育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实业教育理论:实业教育的目标是为振兴实业,培养“心力兼劳者”;教育核心是要学生树立以实业为重,以科技为重,实业科技高于一切的新价值观以及以此为人类服务的理想,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的实业教育体系的“大实业教育说”。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蔡元培认为“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力主义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提出“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有力者,至于普通学术,悉属于林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7]120这一教育方针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奠定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条件。黄炎培汲取了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继承了蔡元培的实用主义思潮并超越实利主义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大职教观”,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强调教育要面向中下层人民,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注重职业道德训练,致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主张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留学生翻译职教著作,创新职教思想和理论,推动职业教育思想层面的成熟,促进了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理论的转型。

(二)投身职教实践,推进职业教育本土化转型

留学生投身教育实践,推进教育改革。针对实业教育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教育“不惟训练人之脑,尤当训练人之手”[4]40的要求,坚持将培养“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人才作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并增加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学校既要让受教育者获得一技之长,能够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更注意养成学生自求知识的能力、坚强的意志、优美的感情”[8]68。“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4]991918年中华职教社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以学校教育的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实验。在办学活动中,从专业设科、课程设置、招生人数、培养规格,直到职业道德标准的制订,都是建立在详细周密的社会调查基础之上,中华职教社还定期邀请工、农、商、金融、教育各界专家集会,随时了解社会需求,征求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反映,对学校的要求,以期改进工作。

同时,借助教育团体亲身践行职业教育理论是留学生推进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主要途径。留学生以职教社为平台,广泛调查中国的教育、经济、社会民情,开展职业教育实践,不遗余力地探索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华职教社成员关注乡村教育运动。留学生在考察时看到当时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认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乡村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并提出一份《试验农村改进计划》,列举了改进农村的21项事业,“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黄炎培亲自来到农村地区,探索“富教政三位一体”乡村改进实验模式。陶行知提出在农村开展与乡村教育相渗透的职业教育活动。这些实验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打破城市对实业教育的垄断,推动了当时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留学生从城市到农村,将职业教育思想融入实践活动,反映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点,推进了职业教育本土化,为实业教育转型打下了实践基础。

(三)参订新学制,催生职业教育制度转型

近代实业教育在向职业教育过渡过程中共颁布了两个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这两个学制从酝酿到实施,留学生发挥了重大作用。1912年9月至1913年8月,教育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学校规程,通称《壬子癸丑学制》。留学生是《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草拟者。蒋维乔回忆说:“当时教育部之重要工作即在草拟新学制。招东西留学生,各就所长,分别撰拟小学、中学、大学规程……”[9]1073可见在草拟《壬子癸丑学制》中留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壬子癸丑学制》对实业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教授农工商知识技能为目的,将原来的初、中、高三级改为甲、乙两种实业学堂,实业教育层次有所下移,学科门类增多。实业教育观念的更新,体现教育改革对教育功效性的追求,为实业教育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学制基础。

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把职业教育的实施分作两途:一是单独设置;二是与普通教育混和,分别于高级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斟酌各地具体情况实施,实行所谓综合制,既确立和加强了职业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的地位和比重,又注意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体现了中学教育兼顾升学与就业的双重职能,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处于同一基础线上。在该新学制拟定过程中,很多留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特别是关于新学中的职业教育部分的确立,留学生充分重视,并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他们纷纷发表一些关于新学制的评论性文章,借此发表关于新学制中职业教育的观点。胡适、陶行知、黄炎培、蒋梦麟等直接参与并主导了这次新学制的制定,蔡元培、陈独秀等也间接地参与其中,均在当时作为学制改革喉舌的《新教育》杂志上撰文发表意见。陶行知主张用欧美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以改造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的状况,他说:“欧美之职业教育,吾国囊未之行,此则急宜酌采者也”。[10]598廖世承在其《关于新学制一个紧急的问题》中谈及:“因新学制要顾全升学和职业两种,所以不单是高级中学,应该设立职业科和普通科;就是初级中学,也应该这样”。[11]49顾树森同样感到“改革中国现行学制,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制度列入学制适当位置”。[12]148留学生将其所学所知渗透入新学制中,促进了实业教育制度的转型。

三、留学生推进民国初期实业教育转型的启示

由于近代中国命运多舛,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更是举步维艰。在这场除旧布新的教育改革中,留学生充当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主力军,发挥了巨大作用,留给后人许多思考。

其一,留学生位居教育改革的决策层为实业教育转型提供了组织保障。实业教育转型恰是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尤其在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中,留学生处于无可争议的指导者、决策者的地位。当时,主持教育改革的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历任教育总长、次长——蔡元培、范源濂、景耀月、董鸿祎、刘冠雄、陈振先等八人次(实际上是六个人),全有留学经历。此外,教育部由一厅(承政厅)、三司(普通、专门、社会)和三位参事组成,共75人,从人事结构看,根据蔡元培的说法,这些部员“一半是我所提出的,大约留学欧美或日本的多一点;一半是范君静生所提出的,教育行政上有经验的多一点。”实际上后者提出的人员,也仍是以有留学经历者为主。在蔡元培“能者在职”思想指导下,民国初年的教育部,聚集了一大批有学识、有能力、积极能干、朝气蓬勃的热心教育人士,成为东西洋归国留学的大本营,形成了民主、高效、廉洁、认真的办事作风。以蔡元培为首的一批留学生凭借自身的政治地位、社会联系、个人声望制宁教育宗旨,主持教育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提倡和表率保证了教育理念自上而下的贯彻,为近代实业教育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二,留学生确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目的定位。教育本以适应需要为主,职业教育更不能离此原则。[4]45近代实业教育主要目的是摆脱民族危难,求强求富,而非为接受实业教育的人谋前途。实业教育的“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导致教育与社会分离、学校与社会脱节。教育培养的目标和社会现实需要的矛盾,引起教育界和实业界众多有志之士的思索。为改变学校与社会相互脱节和教育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现状,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重新审视实业教育的价值定位。教育部率先提出“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1917年,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核心是: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8]681922年颁布新学制关于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七条,全面揭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个人的关系。第一条称“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是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涉及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层次;第四条、第五条“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指出了社会经济与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和第三条“谋个性之发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教育人本主义思想和教育普及化、教育是普遍权利的理念,把个人生计提到教育目标的重要位置。留学生确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目的,使职业教育突出“社会化”和“科学化”的办学方针,强调习行相成、“手脑并用”的教学原则,力匡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和经济生活的顽弊,强调职业教育训练,并且兼顾升学与就业,进一步深化了职业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其三,民间留学生力量的成熟为近代实业教育转型提供了长效动力。在留学潮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的留学生,但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跻身于政治家群体。更多的留学生加入教育家群体或实业家群体,在民间就有丰富学识并有志于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有识之士,他们成立自己的教育社团,针对中国的实业教育针砭时弊,引进外国各种职业教育思想,创建中国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和职业教育实践模式,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近代实业教育转型的中坚力量。1917年5月6日,黄炎培联络国内各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其中36人是从国外留学或游历考察回国人员,很多社员也是留学生。中华职教社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研究、提倡、实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机构,是沟通与交流中外职业教育的主要枢机,留学生是中华职教社的决策、参谋机构的主要成员,是中华职教社中层事业机构的主持者,是中华职教社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在中华职教社的带动下,以留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社团相继成立,如江苏省教育会、中华教育改进会、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平民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全国省教育联合会等。据统计,1918年全国有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1个(当时称实业教育机构),到1922年“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时,职业教育机构增至822个。[13]142留学生自觉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改变了开明官吏和士绅办实业学堂的办学主体。在近代命运多舛的中国,正是这些民间力量为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提供了长效动力。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型,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留学生群体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肩负历史使命感,通过对下层民众受教育状况的调查,对广大失学青年的关注以及对旧教育弊病根源的探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发展特色。留学生在近代实业教育转型中承担的历史使命、发挥的作用以及积累的经验,为今天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六)[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C].北京:三联书店.1957.

[4]成思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5]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J].教育杂志,第九卷第七号.

[6]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2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8]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9]鐻鑫奎,唐良炎.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第3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0]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卷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11]谢长法.廖世承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3(5).

[1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王春桂

推荐访问:民国 转型 初期 考察 生与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