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语文教育史硕博论文综述

时间:2022-07-19 10:05:03  阅读:

摘要:总观2009——2010年硕博论文,语文教育史方面的研究可分为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教育观念的研究,语文教育专题的研究三个方面。三個领域的研究各具特色,优秀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对今天的语文教育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专题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96-01

在语文教育界不断呼吁改革创新的今天,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仍然十分必要。回过头去审视语文教育历史,择其精华为今所用,必定会对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总观2009——2010年硕博论文,在语文教育史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上,朱自清、夏丏尊、陶行知等人的名字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肩负文学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以振兴国文教育为己任,扎实的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颇丰。

尹艳瑚在《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中,对朱自清著作、文章中的语文教育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教育哲学”和“语文教学”两方面,揭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即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魅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影响力。

黄贺在《夏丏尊语感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一文中,阐释了夏丏尊的语感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本文不仅是对夏丏尊先生的“语感”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经验进行梳理,也与当代语感论学者的语感及语感教学相比较,颇具有现实意义。

李怀源的《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进行了研究。“读整本书”思想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构想,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尝试“读整本书”是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的实践探索。

程洁《陶行知关于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尝试从陶行知的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的角度,针对当前农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来探讨他的“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从做中学——行是知之始”、“有教先学——以教人者教己”、“有学有教——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的教学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来源,以及在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等。

二、不同历史时期教育观念的研究

除了对个别教育家的思想的回顾,有的学者着眼于大的时代背景,对某一时代的语文教育观念和潮流进行研究。

葛雨菲在《浅论东晋时期的人格教育》中,对《世说新语》中有关东晋时期人格教育的记载进行梳理,将东晋时期人格教育与当代人格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探讨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格培养出现的问题,希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吴黎《宋代三次宰相兴学及其现代启示》中,研究了宋代三次兴学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及其结果。总结其对后世教育影响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税锐华《清末民初语文教育研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语文教育、晚清“变局”下的语文教育、国语科的诞生和经学教育的淡出。并在结语部分提出语文教育天然受制于时代和政治及如何对待经学教育传统的观点。

正如作者结尾所写到的,尽管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传统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不假辨别地将其同封建时代一起抛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尤其当下,语文教育处于新一轮改革时期,总结和借鉴本国固有的语文教育经验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切忌完全照搬传统,否则就会陷入倒退。

三、语文教育专题的研究

作文命题方面,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时间跨度长,梳理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构想。历史资料考证严谨,论述全面系统。而郑研科《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之人文价值探究》以人文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对1999年至2009年间出现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的梳理,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发展的轨迹,力求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四、小结

我国的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历经百年历史。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以上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涵盖了教师素质、语感教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农村教育、人格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今天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尹艳瑚.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

[2]黄贺.夏丏尊语感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

[3]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推荐访问:教育史 综述 语文 论文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