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实施小学德育的研究

时间:2022-07-18 12:05:03  阅读:

摘 要:小学生正处在道德培养的黄金阶段,加强德育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中华传统文化孕育数千年,有大量德育素材,这些素材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在进行德育活动中,要注意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渗透。从传统文化品德培养的内涵和意义出发,探讨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实施小学德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内容;素材;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没有因为历史潮流而退出舞台,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发挥着意识能动性的作用,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时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很容易受到外来不正确思想的侵蚀,由于他们缺乏判断力,对流行腐朽思想缺乏抵抗力,所以对小学生的思想开展监管和纠正是必须的[1]。加强小学生道德品質培养,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教育之中是一个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要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一、传统文化品德培养的内涵及意义

1.中华传统文化品德培养的内涵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也是尚存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下来,与其强大的包容接纳能力息息相关。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是善良的。古语有“惩恶扬善”之说,传统文化将“善”定义为正义的,“恶”则是其对立面。正如孟子所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是善良的,从孩子们眼睛中看到的是天真无邪。如何保持善良呢?靠的是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其次,道德修养应从自身做起。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就是最好的说明,做人做事要诚信善良,表里如一。最后,中国人民具有勤劳和坚韧的品质,正如经历千百年岁月洗礼仍屹立不倒的长城,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亿万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毅力筑成的。

2.中华传统文化道德培养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道德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新时代人才建设中,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是重中之重,只有拥有了爱国、健全的人格,才能保证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中华民族对文化的继承向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并被继承的,都是优秀的文化,需要继承和传播。作为华夏子孙,在面对不同价值观冲击时,不是被同化,更不是传统文化的泯灭,而是自始至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崇外[2]。最后,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国家稳定的关键是人民的稳定,除法律准绳的约束外,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提高人的自我约束力,进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

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实施小学德育的具体路径

1.增加传统文化内容

德育教材是德育活动的主要指导文本,其内容的先进性决定了德育质量。德育教材中可加入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将现实文本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教材水平的目的。我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品行道德修养,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等,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优秀品格。当然,丰厚的传统文化需要适当的指引,所以在德育活动中进行合理渗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传统文化与德育活动的整合,重在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在特设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传统文化道德思想的熏陶,促使其讲文明、爱文化,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3]。所以在德育教材中,教师要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时候,能够做到崇德行善,心存善念,乐于奉献,爱好和平,体现出对社会、对国家的爱。传统文化会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影响学生的品格,进而促进道德修养的发展。在教材中应尽可能增加一些宏观思想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是重要的,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培养学生人格的同时,应促使学生形成国家情怀,站在爱国的高度上审视道德品质,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2.选择合理的渗透方式

德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是简单的加入,要注意具体内容和方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些知识是小学生无法理解的,所以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方式进行德育。比如文言文,小学生理解起来是有很大难度的,晦涩难懂的语句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进而降低德育目标的兴趣,但并不是说所有语句都是这样,比如“惩恶扬善”,成语既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又简单易懂。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时,可利用动画、故事、图画等途径,使传统文化更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及德育效果。目前,小学教材在传统文化知识上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

3.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德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法宝,在德育中,实践的价值远大于说教,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提升自身的德育精神。学生的成长会受环境影响,而思想道德品质也会受环境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渗透传统文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校园风气,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修养[4]。比如组织一场朗读活动,主要挑选《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品的内容,让各年级、各班级自由选择和组织,争取每月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朗读比赛活动,为学生精心准备几段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经典之美,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在一些社团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德育,比如组织一次以“孝道”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合唱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获得德育精神的提升。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促使学生培养自身的美德,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国的节日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节日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祭日,通过这一节日主题活动可提高学生宁死不屈、胸怀大志的爱国之情。还有参观烈士陵园,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学习英雄精神,进而使学生养成爱国的品质。在教师节,可组织学生开展感念学校、感念恩师的活动,培养他们尊师重道的品质。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传统文化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4.在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的素材

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之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得到灵活运用,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德育之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将更多的传统文化素材引入进来。比如在“谦让”知识教学时,可以引入“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将梨让给哥哥吃,就有了“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这个故事告訴人们要遵守公序良俗,是典型的道德教育故事。通过这则故事的引入,可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使他们活跃起来。在德育方式上要不断创新,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文言文内容,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当然,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传统文化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将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动态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出来,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多关注社会问题,比如开展以环境保护、和平友善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视频,到附近的科技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学生做榜样,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5.注重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渗透

单凭课堂很难将德育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要想取得理想成果,应将德育意识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对此,除了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以外,还可以在业余生活中引导学生不断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其传统文化理解能力[5]。在德育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里通过互联网了解传统文化,多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德育方面的资料。还可以在校园网站沟通模块中加入传统文化专栏,主要是对具有德育功能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有文化视频、小故事、小动画等,学生还可以在专栏中上传视频,供大家一起参考学习,进而提升小学生德育的效果。

总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提升民族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根基。在小学阶段,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也能为他们认识传统文化,将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晓亮,王海燕.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机融合[J].文教资料,2019(15):145-146.

[2]罗国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5):88-89.

[3]王振,边秀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学周刊,2018(33):110-111.

[4]蒲国平.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6-67.

[5]游爱娇.以主题实践活动形式 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5):137-138.

作者简介:焦新霞(1975.6—),女,汉族,甘肃定西安定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教学研究工作。

编辑 高 琼

推荐访问:中华 德育 传统文化 利用 实施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