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时间:2022-07-18 09:05:03  阅读:

摘要:抗震救灾精神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迎难而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百倍努力、争分夺秒、不言放弃、战斗到底;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乐善好施、大爱无边;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仁民爱物、生命至上、人命关天、抢救到底;无私奉献、勇于牺牲、敢于战斗、夺取胜利;同心同德、患难与共、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实质; 特征; 内涵; 意义

中图分类号:D6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9-0113-05

一、 抗震救灾精神的实质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的实质是: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为灵魂;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贵公重义、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坚韧不拔、自尊自励等传统美德为血脉和营养。抗震救灾精神这种崇高美好的品格,是中华民族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集合体,具有十分丰富的深刻内涵。

1.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次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中国人民遇到的一次自然灾害的大灾难。在大灾难面前,党中央和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分你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携手共赴国难,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精神的赞歌。灾难发生后几个小时,温总理就赶赴灾区,召开抗震救灾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灾区党政领导,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军民抗震救灾;受灾群众,迅速自救;灾区部队官兵,不顾生命危险,立刻投入战斗;中央军委迅速调动13万大军,投入抗震救灾;许多出租车司机自发到灾区接运受伤民众;无数自愿者,加入到了抗震救灾队伍。地震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海外华人情系灾区,一份份捐款、一列列火车、一架架飞机、一队队汽车满载着物资、食品,满载着各地群众的深情厚意,从各个方向往灾区集结。所有这一切,都突出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分老幼、不分远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团结协作精神,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2. 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互助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对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笔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曲友爱互助精神的赞歌。8级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中国人民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一致、奋力抗灾,与灾区人民共患难、同呼吸、心连心,展现了一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壮观画卷 。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国民众、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和世界友好国家的政府、组织,纷纷自发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积极捐款捐物。中国政府和灾区人民先后共收到捐款高达400多亿元,以及成百上千万件救灾物资。这些款物,表达了全国民众和全世界人民对灾区同胞的一片诚挚爱心和深情厚谊,它代表的情意,决不只是这400多亿元捐款和成百上千万件救灾物资所能够衡量的。黄金有价情无价,它体现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群众救援的爱心,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它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华夏子孙和全世界人民的一颗金子般的心,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同根同种、血脉相通、心手相连、血浓于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互助精神。

3. 迎难而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顽强拼搏精神。中华民族向来就具有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具有不怕一切艰难困苦的壮志雄心,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具有勇往直前的顽强拼搏精神。在重大地震灾害面前,党和国家、全体人民,勇敢面对,与地震灾害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大搏斗,并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许多干部战士家里遭灾、失去亲人,仍顽强战斗在自己的抗震救灾岗位;无数灾区干部群众,面对家乡废墟,不弃不离;许多幸存者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仍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烈火炼真金,多难可兴邦。可以相信,历经这次危难考验的中华民族,意志一定会更加坚强,精神一定会更加振奋,也一定能够战胜前进路上遇到的任何困难和艰难险阻,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事实证明,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是任何灾害和危难都压不倒的。

4. 百倍努力、争分夺秒、不言放弃、战斗到底的坚韧抗争精神。参加抗震救灾的全体官兵,把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褒奖和厚爱,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困难、争分夺秒,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地震灾害,广大官兵显示了不怕艰险、排除万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面对一万多次余震危险,许多干部战士轻伤不下火线,争分夺秒战斗;70多位将军、13万官兵,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为抢救每一个生命,做出百倍的努力;为救出每一名受灾群众,从不轻言放弃;为救治每一个伤者,付出辛勤汗水。一幕幕、一桩桩、一件件撼人心魄的事例,无不显示出我军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战斗到底的坚忍不拔精神,无不体现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5.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乐善好施、大爱无边的传统道德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精神。德阳市中学教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倒塌的刹那,紧紧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住4名学生,硬是用身躯挡住了死神,而他却离开了他所深爱的学生;都江堰一处倒塌的民宅里,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自己幼小的婴儿,临死前掀开自己的上衣,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孩子,被发现时婴儿毫发未伤,怀里的女婴仍在吮吸母亲的乳头,而妈妈却早已停止了呼吸,离开了她用生命呵护的孩子;还有一位母亲,临死时用身体紧紧护住三个月大的孩子,救援人员在她的手机屏幕上,看到她写给自己孩子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彭州市公安局女警官蒋敏,在爷爷、奶奶、母亲、女儿等10位亲人全部遇难的情形下,强忍悲痛,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劳累加悲伤,导致几度晕倒;成都数百名的哥从电台得知灾情后,打着应急灯,冒着余震,自发赶往都江堰运送伤员,等等。他们的一举一动,动天地、泣鬼神;他们的英雄形象,散发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的光辉。

6. 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他们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维护和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灾区为家乡、视灾民为亲人,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光荣传统和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哪里最危险就最先冲向哪里,哪里任务最艰巨、最艰苦,就英勇顽强地坚持战斗在哪里。广大官兵在关键时刻冲得上、过得硬,在危险之际打得赢、靠得住,起到了抢险突击队和中坚力量的作用,为人民立下了新的功劳,不愧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爱民之师,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不愧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热爱和拥戴。人民子弟兵在夺取抗震救灾胜利中的英雄群像和突出贡献,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不愧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对党和人民忠诚信赖的队伍,是捍卫祖国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是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柱石。

7. 仁民爱物、生命至上、人命关天、抢救到底的以人为本精神。“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德和风尚,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大厦的基准和标尺,《易经》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历经千秋于不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并使这种仁爱思想,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善与美得到尽情释放,灾区无处不有爱,灾区无处不感人。地震发生后,抢救人,挽救生命,一直是最强烈的呼声。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多次亲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指示抗震救灾部队“救人是第一位的”,“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他们辗转灾区各地,亲历亲为,体恤抚慰灾区人民,用“我们要关心大家的生活,我们还要重建家园”,“你们幸存活了下来,就要好好的活下去”的温暖话语,激励受灾民众战胜灾害,激发全国人民抗震救灾斗争信心和决心,展现了共和国主席和总理一颗拳拳的爱民之心。在抗震救灾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出现:灾后179小时,汶川县映秀镇电厂职工马元江获救;灾后196小时,彭州市60岁老人王友琼获救;灾后216小时,金河电厂被困女工崔昌会获救。在灾区,到处都涌动着亲情、友情、爱情、同胞之情,到处都闪现着同舟共济、互助互爱、大仁大义、宽厚博爱、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温暖心田的故事,都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壮志雄心,也真正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8. 无私奉献、勇于牺牲、敢于战斗、夺取胜利的奉献牺牲精神。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是伟大的生机蓬勃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崇尚英雄的民族,是前途灿烂、不可战胜的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广大官兵把灾区当作战场,把抗震救灾当成一场检验战斗力的战斗,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拚搏,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树立了人民军队的钢铁形象。他们的行为,荡气回肠;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光耀千秋。成都军区某装甲团18岁战士严情勇,大网膜穿孔3天,忍着剧痛,仍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被抬到第二军医大学医疗队的手术台上时,主刀的两位教授大吃一惊:再晚几分钟就没救了。武警绵竹市消防大队的新兵荆利杰,面对余震,跪求战友:“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去救一个!”他跪下的是男儿双膝,挺起的是民族脊梁。第二炮兵某旅技术营排长陈大桂,家在北川县擂鼓镇,他本不是救灾部队成员,休假探家突遇地震,奋不顾身地主动组织村民疏散转移,在山体滑坡时他接连救出7名村民,最后被泥石流卷走,英勇牺牲。青川县人武部长袁仕聪,身先士卒,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官兵抗震救灾,抢救无数普通群众,却顾不上营救被压在废墟中的母亲,最后母亲和侄女被地震夺去生命。副师职特级飞行员、直升机机长邱光华,在执行抗震救灾飞行任务时,壮烈牺牲。一个个英雄的群像,一个个英雄的战士,他们都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是党和人民的骄傲,是军队的光荣。

9. 同心同德、患难与共、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同心同德、顽强奋战,凭借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经受住了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在地震灾害面前,灾区人民咬紧牙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勤劳双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搭建帐蓬和活动板房,接水安电,修路建桥,积极重建自己的家园,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特别是广大灾区干部群众,有的失去亲人,擦干眼泪立即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有的把家中的粮食和水,拿出来接济受灾乡亲;受灾工厂积极维修扩建受损厂房,组织生产自救;灾区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收割栽种插秧;灾区学生有的在帐篷里认真学习、温习功课,有的在“灾区学校”发愤苦读、迎接高考。这一切的一切,都突出显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患难与共、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特征

5.12汶川8.0级大地震,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余震次数之多,世所罕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下,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华民族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抗震救灾壮歌。

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诞生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十分突出的“八性”。

1. 强烈的爱国性。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遇到的一次大浩劫、大灾难。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压垮、被吓倒,而是顽强地挺立起来,并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敬仰,它所体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抢险救灾行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义善、义捐、义举,而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和爱国主义大活动、大动员、大行动、大手笔、大展示,它体现了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2. 严密的组织性。震灾发生后,党和政府反应敏捷、迅速,国务院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灾区各级党政机关,也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相应的抗震救灾组织机构,显示了抗震救灾指挥上的系统性、统一性、集中性和高度的组织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3. 高度的团结性。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没有震垮人们的精神。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积极行动起来抗震救灾。通过抗震救灾,不仅使全国人民更加团结,而且使各族人民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关系更好。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灾区到处传颂着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赞歌。

4. 突出的战斗性。震灾发生后,人民解放军13万大军在党中央的一声号令下,迅速开赴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面对特大自然灾害,面对个人生命危险,广大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在废墟里抢救生命,在灾区救死扶伤,在医院里看护伤者,在堰塞湖堤上掘渠排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由他们来完成。广大官兵不负重托,顽强拼搏,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冲锋战斗,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抗震救灾任务,展现了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品格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5. 深刻的民族性。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整个中华民族都积极行动起来,全国民众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也纷纷参与到抗震救灾当中,积极捐款捐物,数额之大之多,史上未有;外国其他民族也加入到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行动之中,韩国、日本、俄罗斯分别派出了救援队,许多国家的政府、慈善组织和人道机构,也都直接和间接地参加到抗震救灾行列,充分展示了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6. 广泛的群众性。震灾发生后,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震救灾运动,在全国人民心中形成了以抗震救灾为荣的良好氛围。大家以捐款捐物为荣,以献血抢救生命为荣,以奉献爱心为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捐赠的热潮,一时间演艺界义演,商界赈灾义卖,普通民众义捐,志愿者义务劳动,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和机构纷纷捐助灾区人民,显现出广泛的群众性、群体性和参与性。

7. 丰厚的人文性。“人是最可宝贵的”。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党和政府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精神,把人命关天,救命为上,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作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积极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灾区多次发出“救人是第一位的”、“救人是重中之重”的指示和号召,对生命不言放弃,对受伤群众治疗倾尽全力,对受灾群众生活呵护有加、关爱倍至、悉心安置,等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的珍爱和重视,充分显示了丰厚、慈爱的人文特性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8. 鲜明的时代性。抗震救灾精神是在中国人民抗击地震自然灾害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昂首阔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奔小康的道路上突发的。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殊性和过程性,是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困难是暂时的、短暂的,时间会弥合地震带给中华民族的阵痛和伤痕。但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却是伟大的、崇高的,它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中必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时间愈久,愈显得弥足珍贵。

三、 抗震救灾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及其时代价值

抗震救灾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十分突出的时代价值。

1.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突出展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

在五千年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勤劳、勇敢、善良,乐群、为公、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好仁、知义、达礼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诸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等等,都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无论是写好遗书毅然从五千米高空跳下的空降兵,还是身在异国他乡、情牵故土、踊跃捐赠的海外华侨;无论是隔海相望、心系灾区的台湾同胞,还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普通大众,都真实地流露出拳拳爱国之心,都真挚地表现出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对家国的热爱,对“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使整个中华民族在任何灾难面前,都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亲密。这种民族精神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紧密地团结起来,凝为一体。在这次地震中,所有中华儿女都视灾区同胞为自己的亲人,视灾区人民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不分老幼,不分远近,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是炎皇子孙,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血浓于水、空前团结的局面,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这次大地震,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江泽民同志早在1998年抗洪抢险全国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胡锦涛总书记在成都指挥抗震救灾时,号召全国人民,一定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国人民积极捐款捐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高尚情怀和崇高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2.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党我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是党性的集中表现。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大会上,作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从此,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明确地写入党章之中。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党的宗旨,就是军队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关系,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震灾发生后,党中央一声令下,13万大军立刻开赴灾区,舍生忘死,抢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赢得了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等一个个鲜活的光辉典范,就是最好的例证。

3. 抗震救灾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抵御自然灾害高尚爱国主义行为的生动展现。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华;教育了人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热爱我们伟大的军队,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大大增强。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对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各族各界人民自发行动,积极捐助灾区人民,其内涵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慈善行为的范畴,而是上升到一种爱国主义的高度。无论是全体中国人民,还是海外华人华侨,都把国家的灾难和灾区人民的灾难当成自己的灾难,都把灾区人民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都把灾区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都把自己的抗震救灾行为当成一次爱国的实际行动,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时间先后,以实际行动抗震救灾,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可以说,抗震救灾现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所有炎皇子孙的抗震救灾行为,就是一次爱国主义的生动实践,是一次爱国主义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升华,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

4. 抗震救灾精神是对我党我军一系列精神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展。在人民军队80多年的奋斗征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军培养和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部队特色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广大官兵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精神宝库包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渡河精神、铁军精神、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狼牙山精神、老航校精神、团结互助精神、塔山精神、白老虎精神、二郎山精神、上甘岭精神、空中铁拳精神、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硬骨头精神、神枪精神、海上先锋精神、海上猛虎精神、神威精神、“两不怕”精神、“两山”精神、南沙精神、红旗拉甫精神、老西藏精神、“三个特别”精神、喀喇昆仑精神、马兰精神、银河精神、老高原精神、高原火箭兵精神、甘巴拉精神、贺兰山精神、老海岛精神、勇攀高峰精神、风雷精神、红川精神、丈量世界屋脊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忠诚卫士精神,等等。

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军在抗击地震灾害过程中缔造出来的又一伟大精神,这一精神,是对我党我军精神宝库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展,是新的时代精神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是我军伟大精神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必将对我军的革命和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 抗震救灾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最后胜利的强有力武器。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击这场重大自然灾害中形成的,这种精神也必将鼓舞我们刻苦努力地加倍工作,并用这种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凝结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励我们坚定战胜自然灾害的伟大信念,树立必胜坚强信心和决心,重建自己的美好家园。面对这场建国以来破坏性及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灾区各级党的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组织抗震救灾,部队广大官兵冲锋在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炎黄子孙同舟共济,打响了抗震救灾的攻坚战斗。

抗震救灾造就了抗震救灾精神,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离不开抗震救灾精神,重建家园需要抗震救灾精神,时代呼唤抗震救灾精神。但是,要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不能空喊口号,不能光唱高调,不能光表表决心,而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付诸行动。我们所能做的不只是捐钱、献血,还包括理性面对、沉着处理震灾的善后工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各项抗震救灾工作落到实处,做得扎扎实实。虽然我们不能每个人都到灾区救援,但我们每个人可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奉献爱心,和灾区人民一起肩并肩,手牵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灾区广大同胞,面对巨大灾难,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巨大的灾难过后,立即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种田插秧,毅然决然地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我们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政府的积极组织,有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的无私相助,有灾区人民群众的勤劳勇敢和团结奋斗,有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一定能够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最后胜利。

6.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重要法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经历过无数磨难,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在这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再次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用坚强和团结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壮丽史诗。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指挥抗震救灾时指出的那样:“多难可兴邦”。只要我们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爬不过去的山,都没有趟不过去的河,都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都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可以说,抗震救灾精神是当前我们克服时艰、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思想武器和重要精神法宝。

7. 抗震救灾精神是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英勇的抗震救灾壮举孕育着伟大的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抗震救灾精神,不只产生于这次抗震救灾斗争,而是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根植于我们党、政府和军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是和我们的国情和奋斗目标相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现在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需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党魂、军魂和国魂的内涵,将成为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精神动力。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所指引的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美好生活蓝图的实现,要靠我们脚踏实地去建设,去拼搏,去奋斗,而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有曲折,有反复,有挫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革命军人,有时甚至需要流血牺牲。这就需要我们用抗震救灾精神来鼓舞斗志,激发工作热情和革命干劲,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

8. 抗震救灾精神是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基本保证。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伟大时代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内涵、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对推动我军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军正处在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时期,各项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在这种特殊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双重使命,必须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抗震救灾精神相结合,从而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增添新的精神动力,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李 萍

推荐访问:抗震 救灾 现实意义 内涵 精神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