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新民学会会员迥异的人生轨迹

时间:2022-07-17 13:35:03  阅读:

新民学会在其存在的3年多时间里,不仅为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挥了领导核心组织的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了思想理论上的探寻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被后人誉为“建党先声”。正如毛泽东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新民学会“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

新民学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前后发展了78名会员。但由于新民学会产生在动荡年代,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复杂,各种思潮的冲击使新民学会会员们人生信仰有很大不同,因此也演绎了他们不同的历史结局。

以毛泽东为代表,多数会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毛泽东是新民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早在1915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征求有志青年做朋友,为“集合同志”组织社团做准备。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一道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要求会友在“学术上互助,行为上互勉”。根据毛泽东的主张,会友应有计划地去俄国或法国,学习新思想,了解各国实情,加以选择采纳,为中国所用。新民学会采取了国内外并重,共同寻求革命道路的办法,一部分人到国外,以蔡和森为首的会员赴法国等地勤工俭学;一部分人在国内,以毛泽东为首在长沙开展各种活动。1919年,蔡和森、李维汉、罗学瓒、张昆弟、向警予、蔡畅及萧子升等一批会员相继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则留在国内以长沙为斗争中心,领导新民学会开展驱张运动,组织湖南学联。他还自己担任总编,创办《湘江评论》。毛泽东成为五四时期湖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旗帜。毛泽东在组织新民学会开展活动中,两次到达北京。第一次是1918年8月,毛泽东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阅读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第二次是1919年12月,为了领导驱张运动,毛泽东率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先后7次到新华门请愿,揭露军阀张敬尧的祸湘罪行,发表“驱张宣言”。1920年1月8日,毛泽东、罗章龙等会员与辅社同仁在北京陶然亭开会,商讨驱张办法。在京期间,毛泽东还参加了李大钊组织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的活动。1920年4月,毛泽东离京赴沪,在上海与陈独秀讨论改造湖南联盟等问题。陈独秀委托他在湖南作好建党准备。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以及到上海接触陈独秀,促使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曾回忆说:“1920年夏,在理论上——某种程度的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在确立了建党主张后,毛泽东与会友创办文化书社,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创办工人夜校,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新民学会内部秘密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

蔡和森是新民学会海外会员的主要领袖和学会的核心理论家。蔡和森和毛泽东为湖南一师同学,两人志趣一致,感情甚笃。杨昌济曾这样评价蔡和森和毛泽东:“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言救国,必重用二子”。新民学会成立后,蔡和森率领部分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蒙达尼,他以湖南人“霸蛮”精神,“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总结了大量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经验,最早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全称就是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来的。蔡和森于1920年8月13日、9月16日和1921年2月11日先后给毛泽东、陈独秀写了三封信,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创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对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及组织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毛泽东回信“表示深切的赞同”。蔡和森在法国还和周恩来等一起筹组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因1921年底参加进驻里昂大学斗争,未能等到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日子,就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蔡和森回国后,曾任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主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在香港被捕,被引渡到广州,遭到反动派残酷杀害。他的妻子向警予是第一批新民学会女会员,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结为“向蔡同盟”后,共同主张建立共产党。向警予1922年回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妇女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向警予任中共武汉市委负责人,因叛徒出卖于1928年在武汉法租界被捕,5月1日壮烈牺牲。

何叔衡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结识了比他年轻17岁的毛泽东,他们志气相投,感情甚深。毛泽东常说:“何胡子是一头牛,是一堆感情。”何叔衡作为第一批会员加入了新民学会,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他遇事善断,备受大家尊重信任。1919年12月,新民学会在长沙发起驱张运动,何叔衡负责衡阳代表团的工作。他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驱张代表团紧密配合,在雁塔寺召开万人驱张大会,揭露张敬尧的祸湘罪行。何叔衡既勇敢又讲究策略,成功地领导了衡阳的驱张运动。毛泽东称赞他说:“叔翁做事可当大局。”经过驱张斗争等洗礼,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他开始走上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成为新民学会中的骨干力量。1920年6月以后,他协助毛泽东在湖南开展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的准备工作。1920年11月,何叔衡与毛泽东等先进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1921年6月29日傍晚,接上海共产党组织发出的召开中共一大的通知,何叔衡与毛泽东一道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踏上了停泊在长沙小西门码头的一艘轮船,奔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935年2月,何叔衡在福建长汀县境内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毛泽东于1915年发出《征友启事》后,罗章龙是前来应征的三个半人之一,由此与毛泽东结为“管鲍之谊”。1918年,罗章龙与毛泽东共同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为策划新民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事宜,罗章龙与毛泽东、萧三等会员一起来到北京。在此期间,罗章龙考入北京大学德文预科,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罗章龙回忆:他们两人“送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友,只有润之和我留在北京。我在学生中积极活动,他在教职员中做联系工作”。罗章龙在北大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参与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的成员。1931年,罗章龙因反对王明的错误路线,采取错误的分裂政策,被王明领导的中央开除党籍。毛泽东对此评价说,罗章龙反对王明路线,在思想上是对的,在组织上是错误的。

新民学会78名会员,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37人,其中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有李维汉、蔡畅、谢觉哉、萧三、熊瑾玎等。著名的革命烈士14人,除以上介绍的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以外,还有李启汉、郭亮、夏曦、罗学瓒、张昆弟、陈章甫、方维夏、傅昌钰、彭平之、彭道良、谢南岭,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张国基为代表,不少会员在科教文领域成就斐然

在新民学会会员中,不少会员在科教文领域成就斐然。他们中有蜚声南洋的华侨教育家张国基、被誉为“科学医星”的美籍学者李振翩、知名学者劳君展、教育家周世钊、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际诗人和《国际歌》的翻译者萧三;有资深的学者魏壁、邹蕴珍、陈书农和杨润余;有新闻战线的著名记者黄醒和唐耀章以及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周敦祥、李思安、蒋竹如、吴家瑛等。这些会员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选择了科学教育作为自己的成才之路。在新民学会1921年新年大会上讨论个人进行计划时,不少会员认为“教育是为人类的、为社会的”,将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这一选择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著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结识了毛泽东,积极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五四运动时,张国基任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成为当时学生运动的领袖。1919年5月,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领袖邓中夏来到长沙,毛泽东带邓中夏找到张国基,在一师后山操坪,共议推动五四运动在湖南的深入发展。1920年从一师毕业后,根据新民学会向外发展的要求,张国基赴新加坡。毛泽东为他送别,嘱咐他要以“世界主义精神帮助东南亚诸国人民”。1926年回国后,张国基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派他再度出国,继续从事华侨教育工作,直到1958年。张国基在华侨集中的东南亚各国,从教30多年,桃李满天下。1958年10月,应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回国。次年出任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校长,后任该校名誉校长直到逝世,培养了一大批归国华侨青年。

周世钊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与毛泽东同班同室五年半,其友谊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理想上。他俩都爱好文学,常赋诗作文,相互品评。1917年全校开展“人物互选”活动,毛泽东为第一,周世钊列第二。毛泽东主办工人夜学,周世钊任国文教员。毛泽东组建新民学会,周世钊为第一批基本会员。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周世钊鼎力相助。1920年7月,毛泽东从北京经上海回到长沙,相继创办长沙文学社、湖南俄罗斯研究会,领导湖南人民自治运动,协助何叔衡改组湖南通俗报编委会。周世钊都积极参加了这一系列活动,并担任湖南通俗报编辑。1927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周世钊回湖南任教,先后在长沙明德中学、长郡中学、湖南一师执教。解放后,周世钊一直担任湖南一师校长,为湖南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了大批人才。

以萧子升为代表,极个别会员走上无政府主义道路

萧子升在组织湖南青年对抗旧势力、追求新思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他为赴法会员在华法教育会筹集经费,积极组织留法预备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信仰上,他与毛泽东、蔡和森迥然不同。在改造中国方法问题的认识上,他经历了从推崇教育救国到无政府主义和蒲鲁东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幻想凭感化来改造社会等过程。他既不满旧势力,又希望凭借旧势力跻身仕途。毛泽东和蔡和森为了说服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之间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争执,经常争得面红耳赤。用萧子升的话说:“经常谈到深夜,谁也说服不了谁,却又互相痛心地流着泪。双方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又在感情上分割不了多年的手足情谊。在政治上他们分道扬镳了,在个人的友谊上,还持续了好几年。” 1921年,毛泽东与萧子升在湖南通俗教育馆何叔衡住处,再次发生激烈争论。毛泽东恼怒地说:“你当你的绅士,我走我的独木桥。”至此,萧子升与毛泽东、蔡和森分道扬镳,同时也标志了新民学会的解体。萧子升一生坚持自由主义立场,成了国民党的幕僚,在留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加入了国民党,以后长期旅居国外,从事汉学教育工作。1976年在南美洲乌拉圭去世。

匡互生,湖南邵东人,1915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信仰无政府主义。1919年4月底,巴黎和会将使中国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匡互生等认为只有采取暴力行动,才能制裁国贼,收回胶济铁路,于是成立秘密行动小组,与罗汉、罗章龙被推举为负责人。5月4日下午,北京各校学生3000多人在北京天安门集会,提出“外御强敌,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整队行进,匡互生走在最前列。后到曹汝霖住宅,匡互生又带头取出曹宅被褥等物,举火焚烧,演出了火烧赵家楼最壮烈的一幕,成为五四运动的闯将。同年夏,匡互生回长沙楚怡学校任教,积极参加驱张运动。1920年夏,匡互生任湖南第一师范教务主任。他还与贺民范在宝庆创办了长沙文化书社宝庆分社,传播新思想。后在上海创办立达学院,献身教育事业。

熊梦飞,曾三度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信仰无政府主义。191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1915年考入北师大,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积极投入五四运动。熊梦飞与匡互生等一起参与捉拿卖国贼曹汝霖等的爱国活动,并与邓中夏返湘,找到毛泽东、陈书农、张国基等会员报告北京五四运动的情况。1919年,熊梦飞参加新民学会组织的驱张运动。1925年,熊梦飞在河南开封任教时,加入国民党,是国民党CC派湖南骨干分子之一。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时,熊梦飞参与起义,解放后被捕判刑后假释。1962年4月病故。

新民学会会员由于信仰差别导致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从总体上讲,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会员都是满怀爱国热情,矢志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投身社会变革,推进人类进步。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的众多的进步团体中实属罕见……

推荐访问:新民 迥异 轨迹 追踪 学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