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7-17 10:05:02  阅读:

[摘 要]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更添加了传奇色彩。到了元代,纪君祥以此为蓝本创作了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使这个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也更突出了人物的善恶是非。明代徐元的传奇《八义记》则取得了表演性与舞台性的超越性进展。陈凯歌拍摄的电影《赵氏孤儿》大体上参照了元代纪君祥的版本,并对其进行了贴近现实的改进。

[关键词] 《赵氏孤儿》;改编;比较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已然流传了千年,其间经历了从《左传》《史记》到元杂剧的不同版本的呈现以及从京剧、越剧、川剧等各种地方剧种到现代话剧的舞台演绎。比如,京剧有《赵氏孤儿》《搜孤救孤》《兴赵灭屠》,秦腔、川剧有《赵氏孤儿》《八义图》等,都是重要戏码。电影版的《赵氏孤儿》的出现才让大家真正领略了中国这部经典悲剧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能流传至今的价值所在。影片上映以来,对其褒贬不一,不少人对电影情节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说“陈凯歌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破坏了这个悲剧;或者说,他没有读懂这个悲剧。”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就其君夷皋(晋灵公名)。” “(《春秋左氏传》成公八年)晋杀大夫赵同、赵括。”后世的戏曲和小说对此事有过各种演绎。从上述记载可知,这段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讲的是晋国赵盾祖孙三代与晋国国君的矛盾。如今常见于高中阅读课本的《左传》节选《晋灵公不君》,详述了晋灵公骄奢淫逸的种种作为,但与其后的诸多暴政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比如从高台上用弹弓打行人并以观看人躲避的样子为乐趣、因为厨师蒸不熟熊掌就大怒杀人等。赵盾多次劝谏,激怒了晋灵公,晋灵公便派人刺杀赵盾,赵盾都化险为夷。赵盾死后,儿子赵朔承袭了他的爵位。赵朔死后,他的妻子赵庄姬和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婴齐有私情,引起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的不满,便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这件事引起了庄姬的不满并联合与赵氏有矛盾的栾氏、郤氏对付赵氏,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氏,晋景公信以为真,杀了赵括、赵同。这时候,庄姬才意识到赵家只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了,便把赵武带到宫中保护了起来。晋景公杀死赵氏后,想把赵氏的土地封给别人,后因大将韩厥对晋侯说的一句话挽救了赵氏。他说:“成季(赵衰)之勋,宣孟(赵盾)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其实,春秋之际的社会已经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所以,晋景公有感于韩厥的话,恢复了赵氏的封地。希望能达到孔子所谓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仁政治国的目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一个史学家的身份重新创造和演绎了这个故事。在《史记——赵世家》中,他采取其一贯如临其境的笔法,丰富了这个故事的爱恨情仇,其中精彩段落令读者过目难忘。在其改写中,最为突出的是,为故事增加了几个形象鲜明的关键人物,如屠岸贾、公孙杵臼、程婴。故事的主线也由君臣对立转变为赵氏孤儿向屠岸贾复仇,在君臣矛盾之外加进新的忠奸斗争,明确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戏剧冲突也转到“搜孤救孤”这个核心事件上。程婴、公孙杵臼也因此事件而成为“忠、义”二字的代名词,不断受到后人的追捧。汉代刘向在《新序•节士》中认为:“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义厚士矣!”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吴敢认为,《史记》给出了故事全貌并定下立意主旨,“赵氏孤儿”故事于此便已基本形成。比如将赵朔妻庄姬更淫为贞,从而改变了赵氏被灭的直接原因与矛盾冲突的对象。只不过这部定调之作仍与后来的版本有重大差异,比如程婴用以顶替赵氏孤儿的孩子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只是“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赵武成人后也没有凭借一己之力复仇,而是在国君重新封赏之后以君命攻打屠岸贾;更没有赵武寄居屠家认贼作父等故事。

到了元代,做出最大贡献的便是纪君祥的杂剧本,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故事始于屠岸贾灭门赵氏300余口,终于屠岸贾九族被诛。在元杂剧版本中,复仇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剧中也涌现了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剧中,死亡的一次次叠加,让这个悲剧的氛围异常恐怖。纪君祥改变了原有故事的风格,增加了程婴忍辱负重带着赵武投奔屠岸贾门下、让赵武认屠岸贾为干爹等情节。并把故事背景由晋景公改为晋灵公;把孤儿宫中藏改为宫外抚养;把孤儿深山长大改为仇人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府长大后杀屠报仇;把被请封的韩厥改为放孤后自杀;把赵盾门客公孙杵臼、程婴改为老宰辅和草泽医生。从这时候开始,《赵氏孤儿》的故事其实才真正围绕孤儿展开,即救出孤儿的惊险、辅佐孤儿成长的辛苦及结尾处孤儿复仇的痛快。此后,《赵氏孤儿》就被各戏曲种类不断搬演,流传至今,成为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被王国维誉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把其改编为《中国孤儿》,在英国文化界引起了重大反响。他在献词中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赵氏孤儿》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于1775年翻译成《中国孤儿》,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及至明清期间,“赵氏孤儿”的故事衍生出更多版本。明朝徐元的《八义记》可谓“赵氏孤儿”故事的集大成者。徐元将它改编成了四十一出的连台传奇大戏。《八义记》的改编成就见仁见智,就戏剧性而言,其水准是很高的。一方面,它不仅有效提升了本故事的戏剧性,使情节更为曲折、流畅,人物更为复杂、多变、富有巧合性。另一方面,该戏剧的台词更为通俗、本色,便于舞台演,过渡也更为合理、周致,大大吸引了观众注意力。

电影版的《赵氏孤儿》一经公映,观众对其就贬褒不一,有人甚至说陈凯歌破坏了中国的这部伟大的悲剧。电影作为大众流行文化产品,在社会中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为了能让多数观众接受电影改编,不难发现,陈凯歌选择了保留传统故事的基本框架,并尽量按照“人之常情”重新揣摩人物的行动和内心,让故事符合人性,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但是,与其他版本相比较而言,陈凯歌还是对这部经典作品做出了改动。比如,把赵氏孤儿的复仇年龄改到15岁,取消了韩厥的自杀,让他像幽灵般活着;让公孙杵臼由自杀改成被他杀,同时省略了程婴与公孙杵臼策划的献子拯救全国婴儿之计谋。

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典型的类型剧,前半段它只有一个循环的戏剧动作——自杀。从公主自杀、到韩厥自杀、再到公孙杵臼自杀。在影片中赵氏孤儿便成了正义的象征,同时也预示着死亡。每个跟婴儿有关联的人,都通过自己壮烈的行为——自杀对婴儿进行了竭尽全力的拯救,并且丰满了自身的形象。程婴忍痛献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忍辱将孤儿抚养长大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自杀行为。

影片中,程婴虽然是冒着生命危险带走了赵氏孤儿,但却没想过要主动牺牲自己的孩子,只是为了不想连累全城的其他的婴儿,才不得不说出“多出来的孩子”被公孙杵臼抱走了,自己的妻儿也因此遭遇不幸。在整个过程中,程婴都不是主动作为的,一开始是受了庄姬夫人所托把婴儿送给公孙杵臼,没想事情竟发生如此变化。这和元杂剧中程婴的“忠义”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的形象从天上掉到了人间,但也同时表现了程婴善良和可靠的一面,增添了几分人之常情。

影片中的屠岸贾依然是反面角色,但是性格和内心世界发生了改变,使得他的形象更加丰满。比如在程勃无法冲出敌军包围时,屠岸贾在内心充满矛盾中离去。但当程勃连呼“干爹救我”时,屠岸贾终究还是不忍,转身去救程勃。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到屠岸贾对与之朝夕相处的程勃产生的亲情,与影片开始屠杀赵氏全族的冷酷决绝形成了对比。屠岸贾内心的善恶交织,给人深刻的印象。

整个故事的核心部分便是程婴舍子和赵孤复仇这两个情节。古代的版本,核心意在表现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忠义”。而在当代,这种“忠义”似乎和现实不太贴切。陈凯歌于是在保持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了合乎现代价值的变通,给人们呈现了一个既古典又合乎人性的故事。将传统故事里面爱憎分明、正邪等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得更加真实、形象,使人读来更觉“可信”。同时,电影也完成了古今价值观的转换,从忠义到善良、诚信等。

陈凯歌的用心可谓良苦,他希望自己的改编既能保存古典故事的风骨,又能兼顾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在2010年11月24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访谈中,陈凯歌陈述了他自己编剧和导演意图:人不管有多弱,他都有力量站起来说“不”。我觉得程婴最大的成功是,用15年对屠岸贾说“不”。所以我们的广告词是:“最狠的复仇不是杀人,是杀心”。屠岸贾最后所受到的是最大的羞辱,你想斩尽杀绝,我告诉你,这小孩就站在你面前,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程婴最后虽然死了,但是我觉得他是胜利者。我没有把《赵氏孤儿》完全看成是一个悲剧,也不把感动作为电影追求的目标。

我觉得程婴虽然是个小人物,但他的心不小。在搜孤、救孤这个阶段,在没有任何危险的前提下,救一个孩子,常人也能做到。可是程婴15年抚养孩子报仇,未必人人都能做。从头到尾他没以一个英雄姿态出现,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复仇者,原来怎么活着,现在还怎么活着,这个太难了。

此外,我们在影片中应该注意到程婴形象的变化,他的变化折射出了内心世界。在影片开始时,程婴一直穿着一件红色坎肩,命运出现转折后,衣服的颜色也转成了全黑,后来的15年,他的服装又变成黑白相间再转为灰色。服饰的变化其实在陈凯歌这里也是独具匠心的安排,那些衣服“有页岩一样层层叠叠的褶皱,寓意沉淀已久,并遭到外界扭曲”。

昏君当道,忠良灭门,义士救主,正义重申。《赵氏孤儿》剧情里隐含的忠奸善恶之辨,几乎符合中国人全部心理接受规律和伦理标准,以至于重新审视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好人、英雄故事,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不能例外。 《赵氏孤儿》的脱颖而出,在于它后期经不断改编、完善后,还加上更为煽情的因素:大义灭亲、认贼作父。于此,儒家提倡的君臣父子、仁义忠信,全部在这样一个故事里得到了诠释。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舍生取义的“义仆”形象,使“赵氏孤儿”故事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文学艺术的宠儿,使它能够长久不衰。时代不同,所强调的核心价值有所不同。后世经历了大幅的增删更改,每一次都隐隐现出其时官方或民间的诸多精神诉求,这种诉求都是迎合时代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芳.《赵氏孤儿》寻找“中国好人”[N].瞭望东方周刊,2010-12-06.

[2] 解玺璋.《赵氏孤儿》道德感与人性论的二律背反[N].中国青年报,2010-12-07.

[3] 叶匡政.《赵氏孤儿》:陈凯歌没读懂的书[N].新京报,2010-12-07.

[4] 路云亭.《赵氏孤儿》与暴力美学[J].长治学院学报,2006(03).

[5] 叶匡政.《赵氏孤儿》大悲剧的味道如何不见了[N].新京报,2010-12-07.

[6] 陈凯歌.别让那些“高调”继续毒害观众——站在价值观十字路口的《赵氏孤儿》[N].南方周末,2010-11-04.

[7] 董阳.电影《赵氏孤儿》通古今之变[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3411640.html.

[作者简介] 白念文(1984— ),女,山东章丘人,徐州空军学院后勤指挥系军事基础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吕莹莹(1985—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空军学院后勤指挥系军事基础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推荐访问:孤儿 前世 赵氏 今生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