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模拟训练在交通运输专业师资培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4 18:30:03  阅读:

摘要: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一线管制人员的要求逐渐严格。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民航交通运输专业的特殊性,对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师资构成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在师资培养中进行飞行模拟训练的优点,最后提出构建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飞行模拟训练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师资培养;飞行模拟;交通运输;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5-0015-03

近几年来,我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民航安全保障飞行架次550万,同比增长15.9%;全年旅客运输量2.3亿人次,同比增长19.7%;运输总周转量4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4%;货邮运输量440万吨,同比增长9.3%。2010年依然能保持稳步上扬态势,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民航在整个交通运输方式中,比重上升到了12%以上。快速增长的航班架次与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和管制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作为民航飞行运行安全的主要保障单位,所承担的安全压力也与日俱增。

交通运输专业的特殊性,决定在其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专业领域知识广泛。管制员在实施管制时,必须熟练掌握气象、领航、飞机性能等多学科理论知识;[1]另一方面,注重学员实践能力培养。管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多学科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冲突调配方案,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要求较高。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在整个人员培养体系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交通运输专业师资现状分析

目前,培养民航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的高等院校有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管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现有专业教师约200名左右。在一线承担管制教学任务的教师来源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来自于民航院校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的人员,约占师资总量的30%左右。他们经过几年的系统专业学习以及岗位实习,对实际飞行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二是由于受全国面向交通运输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院校相对较少的限制,目前充斥在管制教学一线的70%以上的师资力量均为面向全国各大重点大学招收的非民航类或民航相似专业毕业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为期1年的交通运输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与3个月的岗位实习后,便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一线,很多教师缺乏对飞行的整体意识,个别人对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纸面上,对飞行过程的整个实施过程没有全面的感性认识。因此,有必要对非民航专业毕业师资进行飞行认知训练,对民航专业毕业师资进行飞行强化训练,采用飞行模拟训练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二、在师资培养中引入飞行模拟训练的必要性

飞行模拟器与飞行训练装置已经在航空、航天飞行训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飞行训练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良好的训练效果已经得到一致的认可,目前在航空、航天飞行训练中,在驾驶真实飞行器之前,必须通过相应模拟器的训练和考核。在空管专业师资培养中添加飞行模拟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提高教师的飞行认知水平

在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注重管制规章和管制流程的传授,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解规章和流程,学生对于领航、飞机性能和飞机系统的知识不能综合应用,导致毕业后不了解飞行操纵和飞机性能,所发的管制指令给飞行员造成很大的操纵难度,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管制指令。对这类师资人员实施飞行模拟机训练,可以让他们对飞行的了解更深一个层次。所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知识。

2.促使教师有效理解正常飞行操纵流程

目前的管制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其对飞行操纵流程了解程度的限制,往往对管制指令发布的时机认识不足,使多数学员毕业后掌握不好发放管制指令的有效时机,在起飞等需要飞行员多项操纵和检查的阶段,频繁发布和变更管制指令,干扰正常的飞行操纵。通过在飞行模拟机上进行飞行全过程的实时模拟飞行,使教师能够了解飞机的APU启动、开车、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落地、关车的全过程,切实了解在各阶段的飞行员工作负荷,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讲授陆空通话与管制调配时,可以结合自身模拟飞行的实际感受,有针对性地强化管制指令发布时机方面的讲授,增加学员的“管制服务意识”与“空地配合意识”。

3.有效理解非正常处理流程

通过在飞行模拟过程中设定发动机空中停车、中断起飞、座舱失压与着陆复飞等特殊情况及多种气象环境,使教师在模拟飞行中能对特殊情况下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和技术动作情况有准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提供新条件,并可充分理解特殊情况处置程序。只有教师能切实理解特殊情况处置程序与机组压力,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应急状态下飞行机组最需要来自ATC的什么援助和安全引导。

4.缩短新技术的学习时间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已纳入国家863项目,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已拟定,运行概念已完成,正准备过渡计划,针对与新一代ATM系统相关的新技术研究、实验和应用工作也在开展。通信正从日前的话音为主向数据链过渡;导航从以陆基为主向以机载设备自主领航和以卫星导航方向过渡,不断满足RNP/RNAV高精度运行要求;监视从以雷达为主向ADS-B及S模式过渡。通过在飞行模拟机上有条件的应用一些诸如区域导航、RVSM、RNP等新技术进行培训,有助于教师对新技术在设备要求、运行限制以及运行方法等多角度实现从书本上的“纸面了解”过渡到“实践理解”,并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加入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了解行业最新技术。

三、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飞行模拟训练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通过在一线单位调研,并借鉴飞行人员培训体系,结合空中交通管理学院自身设备设施情况,建立适合交通运输专业师资现状的飞行模拟训练体系内容,见图1、图2、图3和图4。

飞行模拟训练拟分三个层次进行:

1.认知训练

由于进行全动式飞行模拟训练的费用较高,因此初期的认知训练宜安排在学院现有的“飞行模拟实验室”进行,设备维护成本与使用成本可以有效降低。该实验室目前已配备有“微软飞行模拟软件”与简易飞行操纵杆,可以满足初步飞行训练的要求。该层次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Cessna Skyhaw172机型为例,进行初步的基本飞行仪表学习,学习内容包含起飞着陆、转弯、起飞与着陆,等待与VOR、ILS进近;第二阶段,以B737-400机型为例,了解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飞行仪表,进行大型喷气客机的起飞、着陆、转弯等正常情况训练;第三阶段,以B737-400机型为例,进行中断起飞、紧急下降等特殊情况处置训练。

2.强化训练

进行过认知性训练的教师,通过简易飞行模拟软件与飞行操纵杆,已经基本能够了解飞行操纵的整体过程。通过使用学院实验室未来购进的全动式模拟机,或现阶段分批次到航空公司飞行培训机构进行全动式模拟机训练,强化大型喷气客机的正常情况与特殊情况处置训练,根据实际条件,适时增加新技术应用部分训练。

3.实际观摩

由于交通运输专业教师90%以上均具有空中交通管制或飞行签派执照,可采用“航空公司航线实习”的方式,进行驾驶舱的实际操纵观摩。各指标权重与训练机时,应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总体训练原则为“先一般后特殊,先简单后复杂”。

四、结论

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当代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培养大批民航发展急需的空管高技能人才,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培养,而应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与发展。通过在交通运输专业师资培养过程中实行飞行模拟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毕业生质量,为管制一线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卫贞,陈亚青.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教学有效性研究[M].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vol,(20).

推荐访问:师资 飞行 交通运输 培养 训练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