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时间:2022-07-11 16:35:03  阅读:

摘要 从六盘水市实际出发,将农业生产中化学品的使用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对其投入情况进行调查,并就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如何防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化学投入品;使用;建议

21世纪是一个经济更为发达、社会更为进步、人类相处更为和谐的全球一体化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向往,珍爱生命、崇尚自然、关注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话题和理想。人口、环境、资源与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环境,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生产的重要基地,其质量状况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工业废水(废渣)、汽车尾气、生活污水、垃圾 …… 这些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与部分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以其短期内即可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河水变质、鱼虾死亡、酸雨频降、农作物减产乃至绝收、人畜健康受损而引起高度重视,在公众的声讨中,产生这些污染物的污染源被勒令停产、整改或搬迁,这些具有排污点位集中、排污途径明确等特征的点源污染逐步得到解决和治理。人们为环境质量得以改善而欢呼,却忽略(准确地说是轻视)了另一个更大的污染隐患,那就是环境面源污染。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般理解为分散的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及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面源污染因其量大面广,短期不易察觉,但危害长期潜伏或积累,一旦明显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而农业面源污染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等3个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土壤质量退化和一系列的农产品安全隐患问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已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1 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

我市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品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3种。本文收集整理了自 1996~2005年10a间全市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情况(见表1),发现总体趋势是:使用总量不断增加,利用率持续偏低,在造成生产资料浪费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化学肥料使用情况和问题

化肥是我市数量最大的农用化学投入品,从1996年起10a间用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5%。2002年全市化肥施用量(实物)达到13.975 2万吨,2003年达到14.644 9万吨,2004年为15.371 6万吨,2005年为16.044 2万吨,与1996年的用量10.241 7万吨相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6.5%、43%、50.1%和56.7%。年使用量持续增加,但与之相配的利用率却一直在20%-30%之间的低水平上徘徊,约70%以各种形式散落流失于环境之中。究其原因,首先是施肥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市在肥料施用上普遍存在着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轻磷轻钾(缺钾)、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的“三轻三重”不合理现象,造成有机与无机之间、氮磷钾之间、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肥料本身和肥料之间应有的互促效应因得不到正常发挥而损失。二是相当部分地区施肥数量凭经验而定,施肥方法原始落后。突出表现在追肥上,据调查,我市大部分地区群众在追肥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数量多凭经验,一般至少600kg/hm2尿素,不分时间,露天撒施,晴天易挥发,雨天被淋失,近80%的养分以各种形式流失,真正发挥作用的不过十之二、三,并对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三是从纯养分上看,2005年全市化肥折纯量为5.322 2万吨,同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479 5万公顷,平均施用量为226.7kg/hm2,在施用总量不足的同时,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设置的肥料施用量225kg/hm2的安全上限,而城郊一些蔬菜种植基地的化肥使用量更高。这些长期偏施、滥施的过量单质肥(主要为氮肥)或不合理施用的化肥不但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也是土壤沙化、次生潜育化、退化、污染和水土流失五大“时代病”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氮磷流失进入水体后,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亚硝酸盐污染,对城市饮水也造成威胁。

1.2 农药使用情况和问题

1996年使用量(实物)为79t,其后逐年上升,到2002年达到135t,2003年144t,2004年最高达到271t,2005年为135t,年增长率高达71%-243%。最近3a年均使用量为183t,与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相比,用量不足1kg/hm2,从数量看远远低于2005年全国农药平均7.5kg/hm2的水平。但其中的问题不可忽视:①施药器械质量差。器具陈旧老化,跑、冒、漏、飘现象严重。多数农民认为能用就行,更新换代缓慢,在农药的配置与灌装上不易操作,药液易溢出,造成污染和浪费。②配药技术落后。部分农户在配药时不用配套量杯,有的是看不懂,有的是怕麻烦,造成药液浓度不准确,过大或过稀,均不利于效果的发挥。③施药时间随意,方法不当。易受风力影响造成药液飘浮污染空气,或在雨后冲刷污染土壤和水源。④施药水平差异较大,药残严重。随着农药登记管理的日趋完善,我市农药的推广与使用逐步向中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但仍有部分菜农果农选择高毒高残留有机磷杀虫剂,并且施药频繁,未过安全期即采摘收获,间隔过短,不但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还导致蔬菜、水果药残严重,特别是蔬菜中的叶菜类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危害人们身体健康。⑤药具器械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农户轻视农药的危害性,配置地点随意选择,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后不洗手、不清洁器械,并将药瓶胡乱丢弃于田间地头或水中,引发二次污染。

1.3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情况和问题

地膜因其特有的抵御干旱、保温、保湿、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保苗率、节约灌溉用水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被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但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大量不可降解塑料残余物也逐年上升,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土壤透气性,妨碍水分流动,不利于次年的农业生产,并对生态平衡形成不良影响。我市在农用塑料的使用上数量逐年增加,覆盖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使用量为254t,其中地膜198t,覆盖面积3 043hm2;2003年增加到618t,其中地膜使用量558t,覆盖面积7 586 hm2;2004年732t,其中地膜642t,覆盖面积7 509hm2;2005年755t,其中地膜657t,覆盖面积6 663hm2。与1996年相比,使用量增长了1 433%-1 972%,覆盖面积增长了119%-149.3%。而与此相反的是废旧地膜的回收处理,10a来未有新的进展。经初步计算,2005年我市废旧地膜残留平均85.5kg/hm2,既污染耕层又破坏土壤结构,“白色革命”在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白色污染”。

2 思考与建议

如果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最终目标,那么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早在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的《登博斯宣言》就倡导通过努力开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促使资源和环境处于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之中,使之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保持和谐统一。农用化学品做为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由其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却倍受冷落或忽视,这首先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和谐。并且我国在农业环境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土壤)上,直至目前也没有明确有效的方法。因此,农业环境污染的预防就远比治理更为重要,实践也多次表明:污染源的控制是避免环境污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结合我市实际,污染的防治重点仍局限在以煤电工矿大企业为主的点源污染上,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够、宣传不力、监测滞后、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公众意识薄弱等问题,与之相关的农业和环保部门之间缺乏衔接,配合不够。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各级地方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工作,结合本市实际,加强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化、规范化。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提高人们对保护农业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重点帮助和引导农民朋友科学合理地使用农用化学品,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

(3)完善和强化监测体系,尽快摸清农业面源污染底数。农业环境监测是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农业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对全市农用化学品使用及污染情况及时进行掌握和动态分析,与环保部门配合,有的放矢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4)积极探索、推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及技术组装配套。积极推广有机肥积制、绿肥种植、秸秆直接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在增加有机肥使用的基础上,推广平衡施肥,提倡化肥深施,减少化肥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改进施药器械,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防治农药污染。按照谁使用、谁回收、谁处理的原则,加大农用薄膜利用后的回收管理力度。此外,还要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推广生活垃圾净化沼气池技术,与农村“改厕、改圈、改灶”相结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控制和减轻农药和化肥污染。通过这些措施,从源 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构筑起预防、控制面源污染发生的农业生产体系,确保我市农业生产环境走向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高度重视 防治 污染 农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