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大字行草书溯源

时间:2022-07-09 15:20:02  阅读:

zoޛ)j馝yz߯iiizOizߏii׭馟iuM体会到张旭的颠狂。

董其昌对怀素《自叙帖》的理解是颇为自信的

怀素《自叙帖》真迹……文待诏曾摹刻停云馆行于世。余二十年前在槁李获见真本。年来亦屡得怀素它草书,鉴赏之,惟此为最。本朝学素书者鲜得宗趣,徐武功、祝京兆、张南安、莫方伯各有所入,丰考功亦得一班,然狂怪怒张,失其本矣。余谓张旭之有怀素,犹董源之有巨然,衣钵相承,无复余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人目之为狂,乃不狂也。久不作草,今日临文氏石本,因识之。

董其昌自言屡屡有机会目鉴怀素真迹

“藏真书,余所见有《枯笋帖》《食鱼帖》《天姥吟》《冬热帖》,皆真迹,以淡为宗。”然还是以《自叙帖》为最好。因文徵明曾将《自叙帖》刻石行于世,故彼时师法怀素者甚广,但是在董其昌的视野观照下,徐有贞、祝允明、张弼、莫如忠、丰坊皆“狂怪怒张”,不得宗趣。董其昌对张旭、怀素的授受关系认为是“衣钵相承”,二人都以“平淡天真”为旨归。

万历三十一年(1603)正月人日,由董其昌亲自审定的《戏鸿堂法帖》刊刻完成。这于董氏而言是莫大喜讯——他能一日千载,时时晤对他心摹手追的法书名迹了!是年三月,他写了一个各体书的大长卷——《癸卯行草书卷》,中有大草书《试墨帖》,与他所论“以平淡天真为旨,人目之为狂,乃不狂也”的艺术趋向颇为契合。此卷如散僧入圣,点画间大开大合,而其放纵处又无不合矩,真是狂而不怪,草而不乱。用笔中锋,墨沈酣畅,从怀素《自叙帖》结法,而又能别开生面,真是达到了“平淡天真”的境界。是年立秋,董其昌《癸卯杂书册》中有两开《临怀素白叙帖》,中锋用笔,不作正局,与原帖面貌处于“离合”之间。这一年董其昌四十九岁,正是他转益多师、广收博采的阶段,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强烈个性的进发。

董其昌《仿怀素体书唐人绝句卷》,款署“辛亥腊月廿二日”,时万历三十九年(1611),董其昌五十七岁。董其昌此作结字秀雅道丽,布局疏朗匀豁,风神超逸,清淡幽远,娟妙虚和,用墨亦能于华滋中见苍古。此幅高头长卷,可以说是董氏以怀素体创作的典范之作。另有一卷大草书唐李颀《放歌行》,未纪年。因卷尾余纸甚多,遂背临《自叙帖》一节,款署曰:“因作素草,以《自叙帖》诗系之。”

巧合的是,董其昌将张旭《古诗四帖》《郎官石记》汇集在家刻《戏鸿堂法帖》卷七中,而怀素《自叙帖》文徵明刻本也在董氏手上,故董其昌可以随时把张旭、怀素聚于一处,相互参证。因此,董其昌临摹的《自叙帖》,其笔法并不全是怀素的中锋用笔,而是腕下较多地出现了《古诗四帖》中翻转跌宕的动作,如董其昌《节临怀素自叙帖卷》。此卷逸笔草草,奔腾洒脱,笔势飞扬,似断还连,时出渴笔,淳厚质朴,风神简远,气通隔行。

三、杨凝式对董其昌大字行草书的影响

董其昌于历代法书无所不临,而在众多的古代名家中,对他结字、章法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五代杨凝式。在董氏心目中,右军以后,唯有“颜鲁公、杨景度深得神理”。他笃信孙过庭“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观点,认为“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他从杨凝式《韭花帖》悟得甚多

杨凝式少师《韭花帖》,《宣和谱》载正书。今在嘉禾项氏,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杨凝式《韭花帖》“略带行体”,在“欹侧取态”上与杨氏其他作品不同。体会《韭花帖》,感受最深的是其章法上的萧散。杨凝式深得右军神理,《韭花帖》在结字上略带欹侧而又不失平衡,章法上疏朗通透,随意所适,甚至字距大于行距。这种工稳、精警、内敛的审美趣味及其闲庭信步式的悠闲自在,成为董其昌大字行草书的最主要面目。

对董其昌书法影响深远的另一佳构,是杨凝式的草书《神仙起居法》。此帖下笔凝练,行笔内敛而牵丝流变,点画精巧,转折灵活,节奏明快。董其昌云“书家以险绝为功,惟颜行与景度草得之。”又说

杨景度书,自颜尚书、怀素得笔,而溢为奇怪,无五代衰箭之气。宋苏、黄、米皆宗之。《书谱》曰:“既得平正,须追险绝。”景度之谓也。

大概“风子”的意绪总是令人捉摸不定的。《神仙起居法》老笔纷披、颓然自放,其异常敏感的笔触给人以恍兮惚兮、“溢为奇怪”的感觉,而其整体气息却又是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淡、雅。这种奇特的艺术效果,是孙过庭“务追险绝”后的“复归平正”,是苏东坡“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的佐证,也正是董其昌书法毕生追求的淡远、真率意境的审美理想。

董其昌曾评杨凝式,“其书骞翥简淡,一洗唐朝姿媚之习”,而董氏书法“淡”的审美理想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董其昌对杨凝式《韭花帖》“萧散”的汲取,是对《神仙起居法》“奇怪”的化合。

要之,董其昌大字行草书的艺术成就在晚明很突出。大体上宋元以来,尤其是明代中后期随着书法尺幅的进一步展大,大字行草书在艺术实践上渐渐失去笔法,略有笔法者又疏于荒率。董其昌的大字行草书,在结字上讲究精微,追求险绝,以势为主,章法上则讲究疏密相间,甚至拉大字距、行距以形成疏朗、淡秀的调式。他将结字的精美和行间的空白形成有与无的对比,因此造就了董其昌书法整体上萧散简远的意趣,局部甚至细节上又十分耐看的内涵。同时,董其昌对墨法的刻意追求体现在他的创作中,这固然与其善画有关,更与其目鉴真迹无数有关,这是明代书家为数甚少者所能达到的艺术境地。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学博士

推荐访问:行草 溯源 大字 董其昌

上一篇:手卷欣赏(下)
下一篇:风华绝代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