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手法

时间:2022-07-04 11:30:02  阅读:

zoޛ)j首总结归纳其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手法,为同类园林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月季专类园;设计手法;植物配置

1.北京植物园月季园简介

1.1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位于燕山余脉香山脚下,面积超过200hmz,是北京市园林局指定的新优植物引种、驯化、繁育基地。是一个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其科普、科研、游览价值表现在以园林的外貌,收集、展示、保存植物资源。

1.2北京植物园月季园简介

月季园位于北京植物园南部,南邻香山路,北靠杨树区,西至植物园南门,东至植物园东南门,总面积7 hm2,建成于1993年5月。该月季园是北京现有最大的月季专类园,兼具搜集保存月季品种资源、展示品种多样性的功能,为月季品种的开发、科研、育种提供基地,为市民科普、游赏提供场所。

2003年,月季园在澳大利亚著名月季育种家劳瑞·纽曼(Laurie Newman)先生捐赠的部分月季品种的基础上,为北京植物园累计收集的200多个月季品种,于月季园西南辟地600m2,建设“中澳友谊月季园”;至此,月季园增加了新功能:展示月季的发展历史。

2.月季园设计要点分析

2.1月季园的设计定位

北京植物园月季园作为北京市花月季的专类园,于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设计建设。该园的功能定位为:“展示市花月季的风采和品种多样性,搜集保存月季的品种资源,为月季品种的开发、科研、育种奠定基础。”

2.2月季园的设计理念

月季园原有场地地势中东部较低,西部较高,北部有洼地,南临城市道路,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树木,尤其以圆柏、侧柏、国槐、刺槐、毛白杨为主。

月季园的设计理念可归纳为“尊重自热,中西合璧”。其“尊重自然”体现在对原有地形的利用、对原有植物的保留,以较小的土石方量完成设计建设。其“中西合璧”体现在轴线的控制与各功能分区的设计上。

2.3月季园的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月季园运用“中西合璧”的概念,采用“一轴三区”的规划结构。“一轴”是为“月季走廊”,“三区”分别指沉床园、自然种植区、盆栽月季展区(图1)。

月季走廊作为核心景区,诠释了其设计中的“中西合璧”概念。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为月季园确定了中轴线位置与方向;沿轴线方向,东望玉泉山塔,西看香炉峰重阳阁,宛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天然图画”般的意境。

月季走廊东西向连接月季园主入口与沉床园,以西方园林的营造手法,采用轴线的对称方式,并于轴线尽端以“花魂”雕塑对景;利用雕塑的节点空间功能,使轴线转向东北方向,联结巨大的沉床式喷泉.广场。走廊中间以种植区分隔游路,强调轴线关系,草坪上种植条带状的微型月季和地被月季;走廊两侧栽植地被月季、灌木状月季、树状月季,以后方上层的乔木作为背景,形成层次分明、变化多样的植物竖向搭配。中轴环境序列感强,运用透视手法有效增加景深,使得视觉空间得以放大。

沉床园位于月季园北部,呈圆形,中心是大型喷泉广场;沉床落差5m,上宽下窄,以3层月季花形图案铺装的缓坡台地式花环,逐渐向底部过渡;每1层种植区都以绿篱为背景;中间多栽植杂种香水月季;在沉床园的最外围布置花架,为藤本月季展示区。

自然种植区大部位于月季园的轴线南侧,以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以起伏的疏林草地为基调,其间利用曲径、障景等手法,依照不同月季品种的习性与类别,进行月季展示,将各类型的月季品种安排在适宜的地形中。多以月季和其他植物的组合,为游人提供一个游玩、休憩的环境。并在南侧边界依地形种植密林,阻碍外界道路的噪声与视线干扰。

盆栽月季展区在沉床园的西侧,约有900m2,为展示盆栽月季的临时展区,形式较为灵活。其间不乏月季栽培大师的作品和月季新品种。

2.4月季园竖向设计分析

结合原有的地形,月季园由西向东竖向高程逐渐降低,用坡道、台阶等方式适应原状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在北部设置沉床式广场,适应北部的洼地;在南部临近香山路的自然种植区域,设置起伏地形,高差控制在2m左右,为场地增加空间层次,为喜光的月季提供阳坡的适宜生长环境,同时隔绝外部噪声与视线的干扰。

2.5月季园软硬质关系分析

笔者利用2014年的卫星影像图,计算月季园的绿化覆盖率约为91%;利用2013年的月季园植物调查测绘图,计算月季园的绿地率约为86.31%;可知月季园的铺装软硬比约为17:3,软质比例高,植物覆盖率高。

软硬边界的处理中,月季园主要应用了可进入性边界与非进入性边界两种。园路与绿地间常利用低矮的路缘石进行分隔,使游人可以走进草坪进行游览与观赏,具有可进入性。少数园路两侧利用原木与麻绳绑扎的方式进行软硬质的分隔,成为一种非进入性边界,但内部植物景观仍具有观赏性;这里并未用绿篱进行边界分隔,可见这是后期利用设施来阻隔游人进入的一种方式。月季园中几乎不存在纯粹阻隔游人视线的高绿篱边界,使得视觉开阔。

分析其原因,从功能角度出发,月季园的一大功能是展示月季品种,供游人观赏,因而其植物景观的可观赏性要很强,局部空间需要为游客提供可进人性的与植物紧密接触的景观空间。其次从空间感受出发,开敞性的空间,给人以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放松的心情;围合的空间,给人增加私密感与趣味性。显而易见,月季园运用进入性与观赏性边界处理植物景观,在功能与空间营造上均起到良好效果。

3.月季园的月季特色

按照世界园艺联合会的分类方法,月季常见的类型有杂种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壮花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和灌木月季等;形态上包括了灌木状、蔓状、攀援或匍匐状、树状等类型。(朱铮,2013)北京植物园月季园包含了以上各类月季的代表品种。其中杂种香水月季有古龙、和平、摩纳哥公主、粉和平、绿野等代表品种,丰花月季有杏花村、冰山等代表品种,藤本月季有多特蒙德等代表品种,微型月季有红宝石等品种。

自2009~2014年底,北京植物园月季园连续6年举办“北京月季文化节”,进行月季展览。2014年5月的月季文化节,北京植物园更是联合北京天坛公园、北京陶然亭公园、房山的繁花世金玫瑰谷休闲观光园、密云的蔡家洼玫瑰情园等6个展区同时进行种类丰富的月季展览与休闲体验活动。作为此次月季节主会场的北京市植物园,在7hm2的月季专类园集中展示各类地栽月季1000余个品种,共计10万余株。在月季品种的科普、收集、展示、保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4.月季园植物配置分析

在月季园的设计中,作为专类园,除月季作为主体植物外,还要兼顾月季与其他植物的多样性景观效果。植物园月季园中的植物配置种类丰富,通过观察与记录,得出植物园月季园中配置植物类型共有57种,其中常绿乔木8种,落叶乔木27种,常绿灌木4种,落叶灌木18种,常绿乔木主要有油松、雪松、白皮松、侧柏、圆柏、白扦等,落叶乔木主要有银杏、毛白杨、旱柳、国槐、白玉兰等,常绿灌木主要有小叶黄杨、矮紫杉、沙地柏等,落叶灌木主要有连翘、紫叶小檗、贴梗海棠、榆叶梅、华北珍珠梅、黄刺玫等。

北京植物园月季园内,主要植物群落模式有乔-灌-草结构、乔-灌结构。其中,乔-灌-草结构多数运用于自然种植区,常见的植物搭配有:油松+玉兰+紫叶李-紫叶小檗+月季-草坪;乔-灌结构多运用于越级产品展示区,第1层以常绿乔木居多,常见的搭配有:油松-月季、圆柏-月季。

5.月季园的文化特征

北京植物园月季园,作为北京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不仅承担着月季品种的收集与栽培功能,月季的展示与科普功能同样重要。除每年举办的月季文化节外,月季园本身在设计与管理上具有文化特色。

月季园主人口,轴线尽端的“花魂”雕塑,利用月季花的造型,将其花瓣分离,加以抽象,用多根花柱支撑,形成散而不乱、中心集聚的雕塑形象。此雕塑在景观上起到节点对景作用,以植物衬为背景,凸显月季的主题

月季园的中澳友谊林,是为纪念澳大利亚著名月季育种家劳瑞·纽曼(Laur/eNewman)先生捐赠北京植物园月季品种而建立的专门展示区域;其中包括其收集的各类古老月季品种和原始种,累计200多个品种。中澳友谊林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中澳两国的友谊年深日久,更是对月季古老品种的保护,对月季育种历史、月季文化传承起到重要的宣传与科普作用。

6.小结

北京植物园月季园,作为北京规模最大、建设较为成熟的月季专类园,本着“尊重自热,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尊重场地原状,合理分区。植物景观层次丰富、类型多样,为市花月季的栽培与展示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与场地,并在其中突出月季的文化内涵。为同类园林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范例。

作为月季专类园,在景观序列的安排上进行了功能分区,将不同类型的月季分区展示,月季品种涵盖面广;但月季品种的收集与开发工作仍有很大空间,现有月季的栽培养护仍需加强;作为以科普为目的的月季专类园,其标志牌设置与内容仍需完善。

(责任编辑 张芝)

推荐访问:月季 植物园 北京 手法 景观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