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三个入口

时间:2022-05-08 18:50:02  阅读:


    摘要: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就业多样化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3个支点。应对人口老龄化:降低缴费负担,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整合养老资源,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启用赡养资源,实现长效解困,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建立老年人自助组织,实现多渠道分流养老负担。应对农村城镇化:整合城乡保障资源,实现城乡统筹保障;集聚农村产业,实现农民充分就业;用农用地入股稳定农民收入,用土地经营权入股消除贫困,以地产权投保反哺农民。应对多样化就业:跟进社会保险个性化缴费办法,实现社会保障动态、网络化弹性管理。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农村;就业;制度创新
 
    我国大量人口游离在社会保障制度以外,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就业多样化3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3个入口。
 
    一、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0美元以上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60岁以上1.49亿人,占总人口11%,已经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退休人员以每年6%速度递增,并与社会转型同步。
 
    (一)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1、覆盖城乡。全国在农村的2/3人口尚未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把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城乡所有劳动人口,低费负、大范围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发挥保障的大数效应。
 
    2、整合资源。整合人口、土地、财力等各种养老资源,现实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方式并举。投入计划经济留存的国有资金和计划生育节约的资源,重点保障城乡困难的老人。
 
    (二)提高支付能力
 
    1、激励缴费。每年以平均工资增幅,确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缴费与待遇挂钩,共享发展成果。个人账户跟个人财产一样,可继承或抵缴保险费。
 
    2、养老专营。兴建退休公寓,开展老年护理,养老行业由社会保障专营,用专营效益,回报投入的养老基金;用增值基金充实养老资源,实现循环发展,优化社会养老环境,向福利国家过渡,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三)多渠道分流养老负担
 
    1、启用赡养资源。人口老龄化与独生子女双重效应,产生“4-2-1”模式的家庭,居家方式养老难以为继。用计划生育减少人口所节约的资源,发放独生子女赡养补贴,建立托老所、老年大学等场馆、设施。建立赡养基金,倡导社会捐款和慈善义举,长效解除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
 
    2、健全养老体系。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加快构建社区服务、机构养老等老年服务体系。在里弄、小区、村落老年协会基础上建立养老协会。对养老保险对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3、组织老人自助。现实以老养老,组织发动退休老人,为高龄特困老人提供管理服务。实现“赡养积分制”,服务高龄老人积分多者,当其达到高龄或特困时,优先获得赡养服务,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二、应对农村城镇化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把数亿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发展空间所在。
 
    (一)城乡统筹保险
 
    1、优先保障民工。着重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险,切实解决其住房和子女教育等焦点问题,增强城镇凝聚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障瓶颈,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
 
    2、衔接城乡保障。衔接城乡统一保障体制,全面布局农村社会保障,及时改革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适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各自特点,便于流动、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社会保障城乡分割、行业分割现象。
 
    3、共享城乡资源。改善农村居住、文化、娱乐、卫生条件,培育农村保障资源,发挥农村自然环境优势,吸引城市老人到近郊、景区安度晚年,减轻城市人口和保障压力,改善农村人口和产业结构,改良农民生活习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就地转移就业
 
    1、拉长产业链,扩大就业。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业,延长农村产业链;发展与城市产业配套的基础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来料加工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培育农村收入来源,保障农民生活。
 
    2、开发旅游业,提高就业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发近郊、旅游景区的旅游、休闲、养生项目,实现乡村市井化、园林化,提高农民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
 
    3、加快信息化,改善就业结构。用信息化手段加速农村文化、科技传播,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经济效率,推广农村信息产业,改善农民就业结构,提升农村保障实力。
 
    (三)农地股份保障农民
 
    1、农用地入股稳定农民收入。目前,城市富裕人口,对农家乐、采摘游等农村旅游需求十分兴旺,城市老人到郊区、景区养生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允许农地投资建立旅游、休闲等产业,消除土地浪费、抛荒现象,产生农业、旅游、休闲等产业集约效应,既能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又能给城市人口提供良好的休闲和发展空间。
 
    2、土地经营权入股消除贫困。农村兴办企业,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企业股东,每年有股利;还可以应聘为企业工人,每个月领工资。如浙江省遂昌县长濂村村民,将自家山林、空置住房、各类古玩甚至居家装饰的根雕等工艺品都折价入股,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当地农家乐接待游客人数的大幅增长。
 
    3、以地产权换取社会保障。按城乡经济供求关系,适当确定农村土地、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价位,对迫切需要保障的特困农民、独生子女多老家庭,无力缴费的农民,以地产权换取社会保障。让他们稳定地取得最基本的生活来源。
 
    三、应对多样化就业
 
    因招工、就业两难,城乡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解决灵活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贴紧民生难点。
 
    (一)跟进个性化缴费办法
 
    灵活就业人员有的共同特点是流动性大,就业不固定:
 
    1、自主选择缴费档资。他们收入有高有低,总体收入较低。社会保障制度应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名义缴费;对大部分收入不稳定、缴费能力不强的灵活就业人员,让他们灵活选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减轻他们的缴费负担;对那些缴不起费,年纪又偏大者,允许延迟退休。
 
    2、自愿选择缴费时间。非全职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时间间隙大,大量临时用工、季节工常常一年做几个月、一个月做几天。社会保险关系很难接续。针对这一特点,社会保障制度应让他们自愿选择缴费期限,选择按月、按季或按年交纳社会保险费。
 
    3、自愿选择缴费网点。灵活就业人员组织松散,经常更换就业岗位,社会保障制度应容许随身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灵活就业人员变更劳动地点,可在职业介绍、人才交流、劳动事务代理机构网点缴费,实现全国联网,做好跨地区衔接工作,各地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利益。
 
    (二)社会保障弹性管理
 
    应对就业多样化,保障制度创新要个性化、弹性化、网络化。
 
    1、保障管理个性化。现行社会保险管理制度针对固定工、合同工等正规就业设定,为管好多样化方式就业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把工作对象单位转向个人,提高个案处理功能。
 
    2、保障制度弹性化。适应灵活就业人员跨单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大的特点,全国应建立弹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卡随人走,随时随地可以办理参保、缴费和待遇申领,消除人力资源流动的社会保障瓶颈。利用银行结算网络,实现保险缴费税务化,随个人收入变动,弹性确定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做到全覆盖、无门槛地保障各类就业人员。
 
    3、保障网络动态管理。对灵活就业人员实现精细的动态管理,要加强社会保险机构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劳动保障服务中介,大力发展职业介绍、劳务代理、劳务派遣等就业保障服务中介,实现军团化、跟踪式管理服务;改变社会保障机构孤守机关的局面,把保障管理服务触角伸向街道、里弄和乡村。
 
    (作者单位:浙江省磐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推荐访问:统筹 城乡 社会保障制度 入口 创新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