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毕节试验区乌江支流六冲河流域水土保持成效综合分析(陈永康)

时间:2022-05-05 13:10:11  阅读:

 

摘 要:六冲河是中国毕节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试验区内最大河流,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以及“长治”工程、“天保工程”的启动,特别在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后流失情况逐步得到控制、流失量逐渐减少。通过对流域内泥沙监测站点历年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段的泥沙流失变化情况,切实反映了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效果和成绩,同时也发现了流域水保措施及监测网络的缺陷,为进一步补充完善治理方案和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土流失 泥沙输沙量 水文站监测

 

一、流域水系概况

 

六冲河是乌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老水营,流域呈西北东南走向,长宽比1:2,蘑菇状扇形水系,是毕节地区境内最大的河流,经毕节市、纳雍、大方、织金、黔西等县汇入乌江,干流全长273.4km,天然落差1243m,河床平均坡降4.6‰。伏流河段较多,盆地较少,河谷深切,河道沿途多为峡谷。主要支流有15条,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分别是:妈姑河、六曲河、野马川河、岔河、红岩河、马场河、引底河、后河、伍佐河、白甫河、木白河、凹水河、班家寨河、织金河、普翁河,从左岸汇流的有七条,右岸的有八条,其中较大的支流是白甫河和红岩河。流域总面积10874km2,其中毕节地区境内10224km2。流域内中上游为高寒山区,气温低,年雨量较少,雨季较迟,是贵州省的少雨干旱区。

 

白甫河发源于贵州省毕节市;不过长春镇黄泥大娄山脉南麓,为六冲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267km2,毕节地区境内面积2123km2,河流全长105km,落差796m,河流平均坡降7.6‰。

 

二、水保措施实施及泥沙监测站布设情况

 

毕节地区由于山高坡陡,经济文化落后,自然条件差,人口密度过大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贫困面广,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6830km2,水土保持工程和措施主要是在毕节试验区建立后以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治”工程为主,其次是近年实施的“天保”工程。至2005年,“长治”工程共在全地区336个小流域内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470km2,占全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3%,并配套建设蓄水工程1855座,引水渠堤169km,谷坊、拦沙坝1624座,沉沙凼、蓄水池877个,拦山沟、排水沟997km,河堤2.3km,总投资达到19539万元,治理面积主要集中在乌江六冲河流域。

 

干流自下而上原设有泥沙监测站两个,分别为洪家渡水文站和七星关水文站。洪家渡水文站1957年建站,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2′、北纬26°52′,集水面积9656km2;七星关水文站1971年建站,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7′、北纬27°09′,1983年汛期被洪水冲毁,1998年恢复除泥沙监测以外的测验设施。2003年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根据毕节地区水土保持监测站要求恢复泥沙监测设施设备,集水面积2999km2。流域内还基本均匀地布设有20个雨量站,最早的建于1964年,最晚的建于1985年,雨量站网密度为544km2/站,对泥沙分析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三、历年泥沙监测成果分析

 

1.历年泥沙监测情况

 

七星关监测站自1972年开始泥沙监测,至1983年水毁后终止,2004年重新恢复泥沙监测。洪家渡站自建站始至今一直进行不间断监测,由于水库蓄水沉留改变了河道输沙的天然规律,水库2004年蓄水后的监测资料与前期资料明显不属于同一系列,输沙量显著急剧变小。

 

2.历年泥沙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七星关水文站1983年以前的监测资料分析,控制断面以上流域平均年输沙量达315.6万t,侵蚀模数达到1050t/km2,土壤侵蚀厚度达到78mm/a,为毕节地区最高值。洪家渡站不考虑电站水库蓄水后的监测成果,控制断面以上流域平均年输沙量达675万t,侵蚀模数达到714t/km2,土壤侵蚀厚度为53mm/a。按与七星关站同步资料计算分析,七星关至洪家渡站区间多年平均输沙量359万t,侵蚀模数达到786t/km2,土壤侵蚀厚度为58mm/a。整个流域由下游向上游侵蚀模数变大,与流域河流特性及域内人类活动情况相一致。通过比较不同区域侵蚀模数、结合历年来水量变化过程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泥沙流失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洪家渡控制断面以上历年来水量及侵蚀模数变化情况。明显看出,2004年侵蚀模数过小,与前期资料不成系列,为上游水库蓄水沉沙影响所致。

 

从逐年侵蚀模数变化过程来看,洪家渡站侵蚀模数变化明显存在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年侵蚀模数均值为1150t/km2,1983年达到最大2050t/km2,80年代早期至90年代初期逐年降低至238t/km2,90年代初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达到1110t/km2,但幅度小,90年代早期至90年代末期出现小幅增长后继续减小,到1999年后则出现了大幅下降,侵蚀模数接近200t/km2,土壤侵蚀厚度降低至约1.5mm/a。

 

从历年输沙量累积曲线来看,根据曲线转折变化趋势,可以按不同增长率变化情况总体上分为6个时段,即1970~1980、1980~1983、1983~1990、1990~1992、1992~1998、1998~2003年,由于1983~1998年的趋势基本一致,增长率接近,故将其合并为一个时段考虑。1970~1980年悬移质输沙量累积曲线增长率基本稳定,无明显突变现象,为880万t/年;1980~1983年出现明显突变转折,增长率增大到1053万t/年;1983~1998年再次趋于平稳,并且增长率减小且小于第一时段,为490万t/年;1998~2003年,再次出现大幅减小,达到230万t/年,其值小于以前所有时段。该站不同时段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的。

 

按历年侵蚀模数变化过程及历年输沙量累积曲线进行划分的几个变化阶段相同。

 

七星关水文站在洪家渡站失去原有泥沙监测功能后成为六冲河流域上唯一的水土流失泥沙监测站,由于1983年洪水毁坏监测设施,2003年复建后恢复监测,资料不连续,因此无法利用连续资料进行分析,仅作恢复监测后的资料分析。从2004、2005两年的监测结果来看,侵蚀模数较1983年以前大幅度减小,其中2004年为337t/km2,土壤侵蚀厚度为2.5mm/a,2005年为124t/km2,土壤侵蚀厚度为1mm/a,远小于1983年以前1050t/km2的均值水平。

 

四、生态建设及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评价

 

从历年泥沙监测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六冲河流域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特别在七星关水文站以上,多年平均含沙量大于2.0kg/m3,在毕节试验区成立以后,随着“长治”等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逐渐好转,其变化与人类活动情况及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相符合。八十年代以前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少,因而侵蚀模数较低,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及经济发展、加之政府及国民环保意识薄弱引起环境保护措施不力,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因而较大,八十年代后期由于试验区建设拉开帷幕,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含沙量明显减小,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也初见成效,含沙量下降幅度较大,洪家渡2002年实测年平均含沙量已降至0.45kg/m3,七星关站2005年平均含沙量降至0.46kg/m3。

从整体监测情况来看,泥沙监测站能够全面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泥沙输移过程和流失量的大小,为各项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价提供准确的信息。

 

五、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监测情况来看,在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长治”工程六冲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明显,作用显著。域内水文监测站监测结果基本能够满足总体要求,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1)从监测资料来看,部分时段还存在高含沙量洪水,说明域内还有未治理或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带,需进行补充治理完善。

 

(2)目前所设泥沙监测站点过少,大部分中小河流未设有监测站点,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局部效果评价要求无法满足,需增设一定数量的小流域监测代表站。

 

(3)悬移质泥沙采样器研制落后于应用要求,目前的采样器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无论是采样器本身还是附属组件均需进一步改进。

 

(4)推移质测验工作由于缺少应有的设施设备不能开展,需要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配置以便推进推移质监测工作。

 

(5)泥沙颗粒级配及矿物质成分分析由于设备限制无法开展,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补充配置。

 

作者简介

陈永康,男,1968.8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地区水文水资源局工作,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监测和水文分析计算工作。

    

推荐访问:毕节 乌江 试验区 水土保持 支流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