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时间:2022-05-03 08:05:28  阅读:

    竹溪县公路管理局管养着全县13条539.42公里的公路, 管养线路最远至鄂渝交界处,距县城200余公里,为全县15个乡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公路沿线的集镇成为公路网链接上具有辐射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作用的经济网点。由于公路沿线交通运输方便,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使人们都往公路沿线迁徙,造成村镇众多人口密集,其生产生活都无不与公路发生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危害公路路产、路权的违章、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根据当前我县公路路政管理面临的一些实际情况,下面就如何做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浅谈一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公路点多、线长、面广,人员装备不足。我局路政人员共有8人,具体负责我县539.42公里的路政管理工作。在处理沿线群众违章、违法行为时往往力不从心、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违章、违法现象极为普遍,处理不能及时到位,以致于产生不良影响而使违章、违法现象更趋蔓延。
    2、沿线村民爱路护路意识淡薄。一是涉路单位或群众在公路两侧建筑红线范围内修建建筑物,使多数路段呈街道化发展。特别是事先未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往往连起码的下水道设施都没有,地表水无处排泄,在路面肆意漫流,损害公路路面。二是公路旁建房户为方便自己,在公路边堆放砂石、砖头、木料等建筑材料污染路面常年发生;一些商贩占道经营,任意停放车辆在过境路段上揽客、装卸物品;还有一些农民为图方便,到公路上打场晒粮。三是有的村民无视公路法规,任意倾倒垃圾堵塞公路边沟、在路肩上种植作物,损毁公路设施,严重的影响了公路的通行能力。
    二、做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大公路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政务公开栏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路政管理宣传,开展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沿线群众更加了解公路,理解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如采取在公路两旁的挡土墙、民房等建筑上刷写标语和散发资料等形式;设立永久性政务公开栏,将执法人员、处罚程序、管理职责、处罚法律依据、处罚金额等内容进行公开。二是把创建文明村组、文明卫生集镇与文明线路有机结合起来,与沿线各经营户、住户签订公路设施管护和爱路护路协议,促使群众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爱路护路活动中。
    2、加强部门联系与协作,从源头上查处违章违法行为。依法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路政管理工作同时纳入地方政府特别是公路沿线乡镇的日常工作,主动与公安交警、土管、城建、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建立齐抓共管工作网络,有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将路政执法的部门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
    3、加大路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文明服务与严明执法活动,实现以法治路的目的。一是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和密度,提高巡查质量。采取全线巡查与重点路段检查、蹲点守候与流动巡查、日查与夜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违法建筑、乱堆乱放、公路集市贸易、摆摊设点等公路“顽症”进行了专项治理。坚决遏止公路两侧马路市场蔓延,为干线公路畅通打造安全通道。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工作,杜绝新的违章建筑出现,严格实行集镇路段两旁房屋的“一低三化”和门前“三包”工作,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出重拳整治集镇路段“脏、乱、差”现象。二是分工明确,提高效率。根据责任路段的分工,发挥路政管理责任路段责任人的作用,并与每一位路政巡查员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整治工作任务,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解决。三是文明执法,大力推行路政服务零距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思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坚持365天工作日,做到微笑服务、温馨服务,热情解答广大咨询者的问题,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举报,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
    4、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路政队伍执法水平。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里程不断增加,路政管理的任务也不断加重,就必须加强路政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路政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效率。一是要抓好人员学习培训。首先路政人员必须经过统一的半军事化上岗培训,考试成绩合格,方能上岗。再是路政人员经常学习公路法律法规知识,路政管理业务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为严格执法、正确执法奠定基础。二是建立一支上下联动的路政管理队伍。把路政管理工作和公路养护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养护工人参与路政管理的积极性。路政工作人员少,但是公路一线的养护人员多,要充分发挥养护人员护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一线养护人员中抽调尽可能多的较高素质的人员为路政协管员,并对其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办理执法证件,在从事公路养护作业同时,制止一些危害路产路权现象的发生。 

推荐访问:路政 浅谈 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 公路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