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忆中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间:2022-04-02 09:40:45  阅读:

zoޛ)j馟i}޵uu8]v~ݶ]ێ4_ymNzӽmz}ӭvۭ6׮9ӭӮ_xm^}_yi޴ݼ}}޴M8MzNu~M7N8޹N<]tӝw]4]7ߞ9w}yMO_z׿;M<N4޵My߭{w~^^<~;<4}}]}v׮N_zy]7_z^߽_z_y_zi}ߍZ工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的策略,根据“上蓄、中疏、下排”的治理方针,自1950年代初,对漳卫南运河系、子牙河系、大清河系、永定河系、北三河系、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组织了大规模的治理。在上游山区和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修建大中型水库等,并相应完成与水库配套的水电站、灌区引水及平原区与灌渠配套的排水渠道工程,先后上马了岗南、黄壁庄、王快等10多座大型水库,20多座中型水库,近千座小型水库,施工高峰时动员民工达200多万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大规模疏挖治理河道,修筑和加固堤防,修筑节制和调洪枢纽工程,建设滞、蓄洪洼淀工程,设有白洋淀等蓄水1亿立方米以上的蓄洪、滞沥洼淀8个,开辟了五大干流单独入海尾闾。同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低洼盐碱地区大搞台田和盐碱地改造,掀起打井、凿泉为中心的水利运动。经过综合治理,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洪、防潮、排涝、灌溉工程体系,使常遇洪、涝、旱灾得到了初步控制。上述防洪抗旱的各项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三年特大自然灾害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盲目施工等原因,农田水利建设的后遗症也不小”,发生了不少失误。不少工程不配套,不能发挥效益。“有些工程打乱了原来的排水体系,加重了内涝和盐碱化。我们花的钱和器材不少,而事情却没有办好,有些甚至办坏了,许多钱被浪费了”,造成了严重损失。在治理平原洪涝灾害中,片面强调“以蓄为主”,只蓄不排,造成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在“大跃进”和“左”的思想指导下,高指标、高速度,片面追求数量,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论证,搞了不少标准偏低、质量差,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许多水库留下繁重的续建、扩建加固和除险任务。

(二)针对受灾人口面积大人数众多的情况,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确保粮食安全是防灾的重要举措。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储粮备荒作为一项防灾的重要对策,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仓储制度。三年特大自然灾害期间,由于长时间遭到破坏的经济难以短时恢复,且中国经济以落后的农业为主,国家包括河北省在内都缺少足够的粮食储备,因此在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加之决策上的一些失误,使得人们的吃饭问题和与粮食有关的工业生产都面临了空前严重的困难。对于储粮问题,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插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省市像别的国家那样大,要有机动粮、储备粮,县也要有一点”。之后,又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于1965年更有力地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和“藏粮于民”的方针,进而又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思想。实行粮食储备制度,不仅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用粮和食用油情况,而且对于调节全国全省粮食供求总量,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国家安全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建立仓储制度,完善粮食储备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粮食仓储管理机制,确保粮食储藏安全。二是加大协调力度,做好粮食的收购工作,通过腾仓并库、开辟临时收购场地等提高粮食的收购能力和储存能力。三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做好粮食储藏、粮食收购、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农民改进粮食收获方式,提高加工效率,做好农民家庭用粮的储藏工作。

(三)加强气象、灾情监测,加强灾害天气预警和信息发布。

新中国初建,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要“以农业为基础”,并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了力所能及的投入,每个县、公社都建立了气象站,设立了监测点。据《河北省志·气象志》披露,到1959年,根据桂林气象会议关于“专专有台,县县有站,社社有哨,队队有组”建设气象网点的精神,全省一年之内就建起了包括两个分站在内的35个气象站,其中大部分站担负农业气象观测任务。与此同时,还本着“自愿、自建、自管、自用”的原则,由气象部门协助广大农村社队建立起数百个气象哨、组。到目前,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省的气象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由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天气雷达站及各专业观测站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以及多层次综合通信系统、资料分析应用加工系统、完整的天气预报系统等。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还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备的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天气雷达、气象卫星、探空站、自动气象站及各类专业观测网的作用,坚持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完善探测、加工、传输、预报系统,严密跟踪各类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及时分析天气气候变化趋势,形成全省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提高对重大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重点加强对台风、暴雨、暴雪、大风、大雾等灾害及其中短期预报和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专用电台、移动式警报器等现代化手段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这是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关键,亦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的重要举措。

(四)推广抗旱、抗涝、抗病虫害、适应性种植等植保防灾减灾技术,合理安排农业种植结构和布局。一是在一些水库和内涝洼地等蝗虫主发区,采取改治并举的防蝗方针,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确保蝗虫不起飞、不危害、不成灾。二是大力推广旱地一次性化学除草、农田灭鼠、病虫抗药性治理、生物农药及天敌保护利用、危险性有害生物封锁控制等技术。三是因地制宜地选用耐旱抗涝、抗倒伏、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加强耐旱耐涝作物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推广旱地沟垄耕作、集雨补水、旱育秧、地膜覆盖等雨养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等节水抗旱技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通过抢抓农时、适时早播、适当增加播种量、保墒和根据测土配方进行平衡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中耕追肥等提高抗涝能力和涝后作物的生长恢复能力,达到防灾减灾增产增收的目的。四是把治山兴林涵养水源,作为控制我省山区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工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大对山区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控制土地沙化,减轻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推荐访问:自然灾害 档案 记忆中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