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负作用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3-31 10:08:27  阅读:

摘 要:剖析农药负作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减轻农药负作用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正确认识农药的历史地位,加大植保技术研究及培训力度,培育植保合作组织,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等。

关键词:农药;负作用;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91-02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一种有毒物质,其生产、使用也必然给施药者、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一定负面作用。近年来,有关农药造成农产品出口受限,在国际贸易中受损、引起作物药害、食物中毒等负面影响进行了大量报道,人们对农药尤其是化学农药高度关注。怎样使用好农药这柄双刃剑,使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做好农药安全使用是当前植保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农药负作用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药是一种允许大范围流通的有毒物质,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其中使用环节更是引起施药者中毒、农作物药害、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消费者健康的主要环节。

1.1 农药自身因素的影响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总是循序渐进的,对农药的认识也是这样。农药使用由来已久,古代人们采用无机物、植物浸取物防治作物病虫,20世纪40年代,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一经问世,就因其很好的防效,应用面积迅速扩大,给世界农业带来全新格局。一时间农业病虫害防似乎不是问题,DDT还因其防治害虫效果优秀获诺贝尔医学奖。但是不久,害虫抗性产生、生物富集、大量杀伤天敌、害虫再猖獗、农药致畸、致癌、致突变等负影响不断被发现,我国也及时停止使用六六六、DDT。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一大批农药如:敌枯双、杀虫脒、甲胺磷、氟虫腈等相继退出历史舞台。自70年代以来大面积应用的杀虫双,近年防效明显下降,2005年出现的吡虫啉抗药性上升,都证明农药发展具有很强的阶段性、时效性。

人们对农药的认识不断深入,但每个阶段都受历史局限,主要受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制约。同样,当前农药生产、使用中的问题也受当今科学技术局限。科学上的不认识,是造成当前农药使用问题重重的主要原因。因此,正视农药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化学农药的积极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是现阶段农业生产重要内容之一。

1.2 农药使用过程的缺限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环境污染、抗药性上升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1.2.1 施药者不承担直接生产以外的成本 目前我国大综农产品,象粮、棉、油等,仍主要以产量为主要生产目标。通过使用农药可以很好地控制病虫危害,从而取得作物丰收和直接经济效益。每投入1元农药成本可获得数元至数十元效益。又由于现阶段农药价格偏低,与其它农业投入品相比,农药的成本相对偏低,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农民更倾向于通过使用农药来替代其它生产资料投入。而对过量使用造成的如环境污染、残留问题,由于不影响施药者经济收入,常常被施药者忽视,农药被过量使用成为一种无节制行为。

1.2.2 病虫防治信息及防治技术传播渠道不畅 及时准确的防治信息发布是保证防效的基础,也是减少农药用量的关键。由于病虫发生预测本身受气候、区域的局限,预报准确性、时效性受到限制,同时还受信息发布渠道的制约,尽管采取电视预报、印发明白纸等多种方法,传达到广大农户的防治信息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许多病虫害的防控措施例如:品种更换、健身栽培、肥水管理、种子处理等以及根据作物生育期防治等,很难通过大众媒介发布指导性意见。任何一项技术不到位均直接、间接地影响防治效果。

1.2.3 经营环节影响 农药销售给生产企业、经营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与销售数量关联,而利益最大化是大多数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一次推荐多种农药、甚至相同含量不同商品名品种等恶劣现象时有发生。

1.2.4 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途径少 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近年农药登记名称多、种类杂,要正确选用本身就有很大难度。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缺少经费、人手紧,工作开展难度大。同时由于农民承受能力弱,对新事物往往采取观望姿态,新技术推广周期长,普及率低。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应用技术培训。

2 应对措施

2.1 正确认识农药的历史地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至关重要,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决定了稳定粮食总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随着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农业的经济地位还将进一步降低,但其对社会稳定、保障人们生活的政治意义将显著上升。未来农业的战略意义将显著大于其经济意义,尤其是粮食产量安全更是如此。控制病虫危害,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控制有害生物的手段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先进,农药用量也将越来越少,农药自身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低。但是现阶段农药仍在农业生产上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每年通过施用农药挽回棉花100余万t、粮食6 500多万t,相当3.25亿人的口粮。

现代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减少农作物损失的同时还有增加作物抗逆性、增加产量、减轻微生物污染、提高作物品质等多种功能。必须正视农药,包括化学农药的进步意义。目前生物农药、转基因技术,物理手段都有很大局限,尚不具备大规模替代农药的条件,农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学工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农药品种格局、自身的品质正日趋合理。只要安全合理地使用好农药,可以做到兼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施药者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消费者安全。

2.2 加大植保技术培训力度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安全用药水平、病虫防治技能,同时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让农民了解“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使用农药,保护自身利益。由于植保工作技术性强,培训难度大,必须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农业生产面向千家万户的生产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培训工作任务繁重。切实改变基层培训手段,应采取农民田间学校等面对面参与式培训,让农民自觉接受并参与其中。

2.3 培育植保合作组织,利用现代传媒广泛宣传 随着农业机械化、轻型化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喷施农药成为最繁重的劳动。由于农村外出人员增多,劳力减少,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度大、效果差,尤其是施用农药这项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必走社会化服务道路,通过培育农村植保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使用先进的植保机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逐步减少农药用量,达到保障生产安全、产量安全的目的。进而组织分散的农户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取得更高效益。

利用电视等现代传媒工具,及时传达病虫防治信息及防治技术,逐步解决病虫信息传递中“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提高技术普及率。

2.4 加大立法及执法立度,规范技术推广及农药经营行为 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立法力度,让农药生产、使用置于法律管理范围之内。规范农药商品名称管理,让广大农户明明白白购药、用药。加大市场管理,杜绝伪劣产品。建立农药使用档案管理制度。

2.5 加大自主研究 国家应组织对农药、械开发研究工作,创制劳动强度低,效能高的植保机械。加大对农药及剂型研究开发、应用。不仅要加大生物农药、基因技术的研究,更要充分认识化学农药客观存在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并配套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从源头抓起。

2.6 市场引导 从优质、特色农产品、经济作物入手,建立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基地,让优质产品获得相应经济效益,促进安全用药工作整体进程。从施药安全入手,逐步规范农药使用行为,抓好大综农产品安全用药工作,达到整体推进的目标。

(责编:徐焕斗)

推荐访问:农药 应对措施 作用 原因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