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非均衡差异分析

时间:2022-03-19 10:48:37  阅读:

[作者简介]邹莉娜(1978-),女,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数理系教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数学模型;鲁皓(1980-),女,重庆人,重庆交通学院基础部教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模型;赵梅链(198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摘要]对西部1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发现,西部地区出现非均衡发展,四川、云南、重庆和陕西的工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得分较高,均为老工业基地,较强的区域也存在非均衡差异;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以及新疆的工业竞争力弱,属于内陆高原省区,工业经济规模小,工业化程度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发展规划,以带动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均衡差异;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5-0028-03

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其经济发展已取得较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也是典型的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区域之—。如何客观正确的评价西部各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找出省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而提出省市经济发展规划,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评价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非均衡差异模型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了使综合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以及直观性等原则,本模型从工业经济实力、经济绩效、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产品竞争力以及市场化程度等6个方面选取了12个相关指标(见表1)来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其中,Y1、Y2为工业总产值和所有者权益,主要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参与竞争的工业经济实力;Y33、Y4和Y6分别为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以及资产负债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绩效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Y7和Y8专利批准量和专利申请量,反映—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Y9为工程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Y10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反映人力资源的素质状况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的高低;Y11为产销率,用来衡量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大小;Y12为非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方面反映该区域工业市场化的程度,另—方面反映市场机制的成熟与规范程度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

2.模型的求解方法。由于变量指标多、数据量大,而且变量之间还存在着关联关系,很难进行直接综合分析判别。为了将其简化为一个可以评估工业竞争力的综合变量,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对中国西部10个省级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非均衡差异模型的应用

上述6方面的12项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可计算得出各主因子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以及各指标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等,进一步可得出相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以及因子负荷矩阵。表2为区域工业竞争力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表3为对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表4为因子负荷矩阵。从表2以看出,前3个主因子物理值分别为5.7562,2.6021、2.1160,它们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87.28%,即其累计贡献率已达87.28%,也就是说,只要选择前3个主因子,其信息量已能较充分反映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因此,笔者选择前外主因子来反映和代表各个样本区域工来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从表4因子负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Z1)的工业总产值(Y1)、所有者权益(Y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Y5)、专利批准量(Y7)和专利申请量(Y8)这几个指标的负荷量较大,因此,z1一个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实力、企业盈利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第二主因子(z2)的工业增加值率(Y3)的因子负荷量最大,其余的较小,突出反映一个地区的企业的生存能力。第三主因子(Z3)的非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Y12)的因子负荷量最大,突出反映一个地区市场机制的构成情况。

表5是各区域工业竞争力主因子得分及排序,由于3个主因子对工业竞争力所能解释的变异能力不同,为了获得各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综合分数,笔者采用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见表2)来确定综合因子的得分:

Z=0.497Z1+0.2168Z2+O.176323

从表5的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发展存在非均衡现象。四川、云南、重庆和陕西的工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得分大大高于全西部平均水平,为工业经济实力较强和发展潜力较大区域,综合因子得分均在1以上,属于西部工业竞争能力的增长极。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区域,各因子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现象,其综合得分主要来自于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而表示非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第三主因子的排序普遍低于综合因子的排序,例如四川省,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在西部的排序第一,而第三主因子的排序第十,这表明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有大量的老企业,属于老工业基地,这些老工业为工业竞争力较强区域的行业增长极。另外,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区域也存在着非均衡差异,处于第一位的四川与第二位的云南差异较大,而陕西和重庆之间差异极小,存在着较大的竞争。

从表5的排序可以看出,宁夏、甘肃、贵州、青海、新疆以及西藏工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低,属于西部的落后地区。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宁夏、甘肃、贵州、青海、新疆以及西藏的工业总产值(Y1)、所有者权益(Y2)、专利批准量(Y7)以及专利申请量(Y8)明显低于西部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Y1和Y2比较低表明宁夏、甘肃、贵州、青海、新疆以及西藏工业经济规模小,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竞争力弱;Y7和Y8比较低反映出该地区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可以得出宁夏、甘肃、贵州、青海、新疆以及西藏的工业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参与竞争中相对较弱,成为该地区综合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但是,这些区域自然资源丰富,靠近中亚和

南亚不发达国家,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在全国工业竞争力格局中拥有自己的特色。另外,从表5可以看出第三主因子得分普遍高于综合因子的得分,表明该区域非国有企业相对比较活跃。这些为宁夏、甘肃、贵州、青海、新疆以及西藏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1.西部地区的发展存在非均衡现象,四川、云南、重庆和陕西的工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得分大大高于整个西部的平均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均在1以上,属于西部增长极;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工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低,工业竞争力较弱。

2.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区域均为老工业基地,基础较好。老工业作为工业竞争力较强区域的行业增长极,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非均衡差异,处于第一位的四川与第二位的云南差异较大,而陕西和重庆之间差异极小,存在着较大的竞争。

3.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以及新疆等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低主要是因为缺乏参与竞争的工业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但是,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非国有企业相对也比较活跃。

四、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区域(四川、云南、重庆和陕西)均为老工业基地,基础较好,但企业设备和技术相对老化。因此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提升工业竞争力,可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支持、资助,分期、分批地综合改造这些地区的传统产业,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以及老工业的行业增长极。同时开发—批新兴产业,调整经济布局,协调发展,调动非国有企业的作用,积极发挥各老城市基础设施较雄厚的优势。

2.工业竞争力较弱的区域(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新疆)的制约因素是缺乏参与竞争的工业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但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非国有企业相对也比较活跃。因此,加速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适宜策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符合区情的优势工业及特色经济,提高工业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其在国内与中亚和南亚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过渡作用,以便在全国工业竞争力格局中获得其应有的劳动地域分工地位。

3.开发西部地区,实施以城市为增长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模式。依据西部各省、市、区不同的区位区情,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发展模式是必要的。一是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选择“网络开发”战略模式,以特大和大城市为中心,环中城市设立地级中心城市和小城市,并通过交通、通讯、产业建设与市场建设强化各级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加强其政治、经济、文化联系,逐步使城市聚群得到完善,提高辐射效应。二是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选择“点轴开发”战略模式,弥补这些地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的缺陷,增强城市在经济上的带动力。

[参考文献]

[1]肖柳青,周石鹏.数理经济学[M]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重庆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局.2004.

责任编辑:关华

推荐访问:西部地区 均衡 竞争力 差异 工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