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教育引导

时间:2022-03-16 10:25:31  阅读:

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方式。当前,这种新的交往方式已经嵌入到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结合我国社交网络的应用使用情况,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分类标准,把社交网络应用类型分为: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图片/视频社交应用、社区社交应用、婚恋/交友社交应用和职场社交应用等六大类。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7)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移动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6.3%。其中,交流沟通类社交网络应用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中使用最多的应用。在所有手机APP使用排序中,微信的使用率达到84.3%,QQ空间的使用率达到65.8%,微博的使用率达到38.7%,牢牢占居前三位。以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7年6月,手机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到6.68亿,手机即时通讯使用率达到92.3%。另外,从手机网民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来看,10-29岁人群占49.1%,学生占24.8%。上述数据均表明,以即时通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交往同样重要的社交方式,并且呈现出用户年轻化的特点和趋势。

移动社交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少年

移动社交网络及其相关APP软件平台的快速发展,开启了线上线下社交并行的移动网络社交时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被深深烙刻上了移动社交网络的痕迹。从新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给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带来了诸多益处,合理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提升幸福感、减少焦虑和抑郁心理,对青少年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和高层次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也起到了诸多正面作用[1]。

然而,不恰当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例如,长期沉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青少年更易产生现实人际孤独感和疏离感。移动社交网络中的弱连接破坏了青少年现实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以“晒”为中心的社会比较不但没能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反而加剧了青少年之间的攀比心理。不合理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也称为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主要表现为青少年长时间和高频率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行为塑造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了负性情绪、学业不良、退缩和逃避行为等问题的发生[2]。可见,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阻力,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传统教育方式在青少年人格塑造和积极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

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完整揭示,能增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依据对相关心理机制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控制和调节,缓解青少年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引导青少年健康合理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摆脱对虚拟社交的依赖,促进现实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减少学校与家庭教育中的矛盾与冲突,缓解社会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忧虑。

调查发现了什么,问题出在哪里

笔者依托2015年获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2017年获批的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陆续开展了两次大规模调查研究。共有来自全国5个省区23个少数民族的2300名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了本课题研究,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056份。中学生样本主要来自内蒙古乌兰浩特音德尔高中、通辽市三中、通辽市实验中学、包头市北重三中、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中和宁夏石嘴山市高中。大学生样本主要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石河子大学、石家庄学院。其中,男生688人(占33.5%)、女生1368人(占66.5%)。高中生830人,高一322人(占15.7%),高二434人(占21.1%),高三74人(占3.6%)。初中生594人,初一98人(占4.8%),初二164人(占8.0%),初三332人(占16.1%)。大學生样本632人,大一254人(占12.4%),大二212人(占10.3%),大三166人(占8.1%)。城市生源1108人(占53.9%),农牧区生源948人(占46.1%)。汉族学生1276人(占62.1%),蒙古族学生592人(占28.8%),其他少数民族学生188人(占9.1%)。

调查发现,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检出率为14.8%。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的现实使用时间与青少年认为健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时间均在4小时以内,风险使用时间普遍为6小时以上,被检出者的使用时间与风险使用时间高度契合,且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社交网络。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笔者发现,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动因存在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通过“晒”来进行积极自我呈现,以此通过线上社会比较获得关注来满足虚荣心。二是对信息的渴求与恐慌,高负载信息环境中对自我大脑信息储备不足的过度担心,对那些与自己相关或无关信息的无意识关注,这可能源自“怕失去”而对自我有损害的不安全感心理。三是纯粹无聊心理,无意识地刷屏以满足无聊心理,以及感官对特异性刺激的需求。四是特异性信息心理需求,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发布或搜集特异性信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青少年处在对世界的探索和求知阶段,他们的好奇心理使他们愿意接受各种网络信息,这既包括与自我身心发展有关的信息(如自我意识发展、人格独立等),也包括与自我身心发展无关的信息(如时事政治、明星八卦等)。同时,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需要在这一阶段也变得十分强烈,这也都促使他们希望通过移动社交网络维持社交关系。不过当青少年将网络社交看得比现实社交更重要的时候,这可能意味着青少年出现了移动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倾向。

笔者通过分析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因素,发现特定的人格特质是诱发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高外向性的青少年更偏好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开展线上线下社交活动。高神经质人格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具有自卑倾向、完美主义倾向和精神焦虑倾向三种特征,并常表现为情绪激动、焦躁、抑郁、紧张、依赖性强、逃避现实等特点,更偏好通过社交网络开展线上社会交往。高自恋人格的青少年对自我的关注常常超过对其他人的关注,而且对他人常表现出傲慢、自大、漠视和缺乏同情心,这也使得他们更频繁地更新自己社交网络的状态和上传照片,并且花费在社交网络中的时间远远超过没有自恋人格倾向的青少年。

特定的消极情绪是诱发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又一直接诱因。例如,现实生活中存在较高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青少年,更愿意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寻求社交需要的满足。这种社交方式能使他们避免现实社会交往中直接的知觉压力,逃避因无法积极自我呈现带来的消极社会评价

特定的心理动机也是诱发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键诱因。例如,通过移动社交网络来维持并拓展现实和虚拟社交关系,通过移动社交网络来寻求积极情感支持,通过在移动网络中进行积极自我呈现获得高自尊、归属感和幸福感等。可见,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便捷的沟通通道,这个通道允许采取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交往沟通,人格、情绪和心理动机作为典型的风险性诱发因素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怎样从更全面的角度帮助青少年

在笔者看来,基于上述诱发因素开展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教育引导,应立足于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视角,开展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教育引导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首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它具有启智、育德、培养个性的功能,使个体在家庭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情绪情感、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成长的催化剂[3]。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品性修养和个性培养均受到家庭教育持续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一方面,可依靠家庭教育塑造青少年积极健康人格。在家庭教育中预防或矫正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应侧重对青少年积极健康人格的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孩子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康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特质也会随着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家庭氛围等发生变化,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能塑造孩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而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不但能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避免青少年形成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风险。

另一方面,依靠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积极情绪情感发展。家庭教育在个体的情绪情感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个体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而消极的家庭教育环境则会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情感,并引发一系列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交焦虑、孤独感、无聊感等负性情绪导致的人际交往障碍,是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重要发生机制。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引导和矫正,需要家庭教育担负起个体积极情绪情感发展和情绪管理,促进个体积极情绪情感发展的责任,这不但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规避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风险。

其次,学校教育相比于家庭教育,时间跨度上更长,空间跨度上更广,青少年主要的知识能力、社会技能、社会情感、道德规范和品格塑造等均深受学校教育影响。学校教育是人成长当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阶段,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4]。

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在学校教育中预防或矫正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应侧重依靠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积极人际交往能力和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一方面,依靠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积极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移动社交媒体替代了传统面对面交流的社交方式,网络社交中相关视觉线索的缺失,以及沟通时间延迟,都使沟通相对容易,但这也造成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而淡漠了现实人际交往,以至于促使现实社交技能缺失。由社交能力缺失引发的社交焦虑,由自我中心倾向及过度自我关注引发的错失焦虑,会加剧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频率。学校教育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鼓励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给予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少年积极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不但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规避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形成风险。

另一方面,依靠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往往因自我认识偏差而产生行为偏差。当青少年过度关注自我时,自我中心倾向便会凸显,而忽略社会他人时,便会形成自恋性人格。当个体在社会互动或人际交往中体验到较少的积极关注,也会引发社交需要无法满足的社交渴求性心理,从而寻求在现实或网络社交中的积极关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设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积极同伴关系的发展等,都会对积极自我意识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再其次,社会教育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范围更广大,内容更丰富,途径和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樣。在社会教育的视角下,预防或矫正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应侧重依靠社会教育塑造和培养青少年积极社会性人格、社会性情感、社会性交往,促进青少年积极社会性心理发展,并积极转变社会教育思路,从围堵向引导转变,从矫正向预防转变。一方面,可依靠社会教育的继续教育功能,塑造和培养青少年积极社会性人格、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交往,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社会教育在青少年积极人格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持续和相对稳定的。那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或讲座,传授身心放松、缓解压力、情绪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不但能塑造青少年善良、友善、热情、开朗、宽容等正面积极性格,促进积极的社会情绪发展,而且还能促进现实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模式,开展青少年心理服务,不但对促进青少年的积极社会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风险。

另一方面,要转变社会教育思路,对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态度从围堵向引导转变,从矫正向预防转变。社会变迁与时代发展,移动社交网络与生活融合嵌入度日益加深,青少年已经很难做到隔绝和充耳不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应该给予的不应是围堵而应是积极引导,不要等到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再进行矫正,而应在问题苗头乍现阶段将其扑灭。社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不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续,还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互补之势,社会教育在态度和观念上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接纳和包容,也不代表鼓励青少年无休止地沉溺其中。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积极引导,使青少年对其有客观认识,明晰网络与现实的联系区别,从而做到线上线下生活交叉且不重叠,建立线下生活为主、线上生活为辅的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观念。

参考文献:

[1]周宗奎,连帅磊,田媛,牛更枫,孙晓军.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3).

[2]姜永志,白晓丽,阿拉坦巴根,刘勇,李敏,刘桂芹.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

[3]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7(3).

[4]王平,朱小蔓.建设情感文明:当代学校教育的必然担当[J].教育研究,2015,36(12).

(作者系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评估、机制及分类干预研究”(2017NDC1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研究(15XJC840003)”,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NMDGP1707)

推荐访问:社交 青少年 引导 教育 网络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