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1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15 15:15:03  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1篇,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1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难点】

1、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2、对文章雄辩说服力的理解。具体表现为:事和理、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语言。

3、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激情朗诵现代诗人朱子奇先生写的诗歌《白求恩纪念歌》导入。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有条件也可以用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来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积累词汇,进行语言训练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字词。教师帮助整理重点字词音形义:

以身殉(xùn)职 派遣(qiǎ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 纯粹(cuì)     鄙薄(bó)   漠(mò)不关心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见识不宽广。

鄙薄:轻视。

2、给学生3分钟时间,同桌之间在上述词语中选词默写,评比得分率。

3、语言训练:在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发挥想象写片段,用得越多越贴切越好,同学之间交流后,推荐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1、出示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各段的重点句:

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明确全文思路,总结得出:全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一部分可以概括为:

第一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结合长短句句型转换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把四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具有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人。”

(本教学步骤的目的,重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理清全文脉络,建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简介和小故事的补充介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解。)

四、研读课文,了解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1、出示问题: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中也有叙事,你能找出课文中的记叙片段,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2、把前后桌的四名同学编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3、学习小组间交流发言

4、教师总结明确: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中的“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的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第1自然段先叙后议,叙白求恩的事迹,议他的国际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这一层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龄、受谁派遣、来华目的、路程、工作简历;让人们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了解。这些话都饱含着赞扬之情,使文章情理并茂,也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基础,引出关于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从“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到这段结束,全属议论,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实质,透辟地论述了国际主义的内容,并指出我们也要实践列宁主义路线。

第2自然段先议后叙,议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叙从前线回来的人及接受过白求恩治疗或亲眼见过白求恩治疗的人所见所闻。分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属于“议”。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这也属于“议”,批评党员中一些自私自利的表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叙述的这两件事尽管非常简明、概括,但都表明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使所“议”之点有记叙的事例加以证明,使本段议论的中心理由更加充实。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2

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这就可能发现备课中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设计过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纪念白求恩》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说课标说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要求:7-9年级的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纪念白求恩》是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的第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议论文。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三个分论点依次是: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的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何时,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2、品味文中准确严密及生动的语言。

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利于时代和人民的人。

三、说重点难点

体会运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观点的好处,领悟作者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知道“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是用来表达思想观点的,但缺乏对“议论”的逻辑认识和议论文的整体感知。于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确立为议论文三要素的学习,包括: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了解论据的种类;初步学习论证的方法,尤其是对比论证的方法。本文设计的政治术语较多,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于是本文学习的难点确立为: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鉴于是初学议论文,为避免空洞地学习文体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反复诵读,在对全文有了较深刻完整的感知之后理清思路,提炼观点,进而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知识有生动而系统地把握。

1、情景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有一种爱它可以超越国界而成为永恒;有一种情它可以超越生死而惊天地泣鬼神;有一种精神它可以流芳百世,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师生共同走进白求恩的美丽心灵,感受他那大爱无边的高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请听歌曲《大爱无言》。

2、精析比读、质疑解难

(1)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朗读第二、三段课文,找出对比的语句,完成表格,并说说对比的作用。(学生速读课文后独立思考,完成表格,交流)

(2)假如今天来写《纪念白求恩》,你觉得可以作些什么对比?试仿照课文第二、三段写一段话。

3、品味语言、提升思想

(1)本文的语言,是议论文的典范语言。文章中大量运用成语,请你找出来并谈谈有什么作用。(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思考,交流)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教师加以引导。(设问句、双重否定句、排比句或第四段)

(3)有人说,白求恩人家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一心为中国人着想,的确令人深深感动;但现在是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日益激烈的和平年代,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毫无意义,“毫不利己”是傻子,“专门利人”更傻。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4、拓展延伸、展示才华

(1)积累四字词语和充满哲理的优美警句(写在读书笔记上),并模仿课文例句,结合自己平时的表现造句子。

(2)补充有关白求恩的故事,文本用精辟的话赞扬和评价白求恩的崇高精神。你能用这种方法,介绍和赞扬你身边的一个人物吗?

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他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死亡。医生是他的职业,救人是他的人生追求。心存宇宙,才会有大胸襟大境界;心底无私人生的土地才会宽广美丽。

(3)聆听《生死不离》歌曲酝酿情感,介绍你所知道的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学生上网查资料)高声赞扬他,可以在网页留言;模仿下面示例为白求恩写颁奖词。

示例:a、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新疆抗震救灾村党支书——达吾提*阿西木颁奖词:他隐藏起最深重的悲痛,他握紧心灵的伤口,在他那颗流血伤痛的心里还装着更多的村民。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朴素的情感,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在危难的时候担当起百姓的精神支柱;他在废墟中挺起脊梁,他的坚强和无私为刚刚经历了噩梦的村民们撑起重建家园的希望。

B、清香传得天心在——周月华、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5、真情小结(略)

五、说教法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在学生浏览阅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3.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

4.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5.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运用主要是起到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六、说练习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再读课文,深入体会白求恩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2、假如你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或亲眼看到白求恩医生工作的军民之一,当你听到他以身殉职的噩耗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从1991年至今,我国已经评选出12位“新时代的白求恩”,请你搜集整理。

4、搜集2019年中国十大“最美医生”及事迹,积累素材,感受其人格魅力。

5、探究性作业: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的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2)请说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设计这个作业的原因是因为提炼观点和举出相关事例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学过几篇议论文以后再要求学生写一篇较短小的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真实,论证力求得当)

七、说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国际主义

共产主义精神 专门利人 号召学习

精益求精毫无自私自利

总———分———总

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八、说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探究

九、说学生学习效果

良好,小组合作有效,组长组织展示积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背诵、理解名句含义

2、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诵读跳皮筋的儿歌,初步感知人物。

学生讨论,听老师读儿歌时有什么感悟?

教师导语:一名医生,一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本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远涉重洋,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为之牺牲。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么?毛泽东的这篇《纪念白求恩》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2、介绍白求恩生平事迹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一步,听读课文,感受文中感情,解决字词。之后,教师通过大屏幕检测强调本文的重点字词,主要是四字语。这一部分体现双基教学。

第二步,自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归纳各段要点。

同时,教师提示问题: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么?找到文中标明作者目的或观点的语句。

(三)讨论交流,问题探究。

问题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

由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引出议论文的概念及三要素:

(学生自学教材75页,了解议论文常识)

问题2、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呢?

(教师举例让学生初步感受)

问题3、品味语言:要求学生找到文中最精彩的句子,并说出其精彩之处。

(教师提示赏析方法:含义、修辞、传神词语、美妙的字等)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由教师提炼出重点句子在全班赏析:

先指导诵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并解释理由,该句套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句式由短而长,语意丰满,气势磅礴,如同赞美诗一般,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四)体验反思:

学生小结本文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五)温故知新,拓展延伸

(1)检测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讨论:白求恩精神给了你什么启示?或用文中成语说一段话表达对生活的看法。

习惯应有所改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4

知识与技能

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

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

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小结: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

2.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自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1)自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分论点,阅读相关段落,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论点。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自由选择一个分论点,阅读课文第一至三段,分析论证方法,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自主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讨论。

讨论明确:(1)第一段,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2)第二、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2)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2、3段,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白求恩不少的人

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从文中找出语句完成填空。

白求恩不少的人

对工作极端的

负责任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

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

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

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

对人民极端的

热忱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好处: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归纳。

归纳论证方法的作用。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进行归纳形成理论,教师小结。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还会经常出现比喻论证。

4.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阐述的道理平易生动,浅显易懂。

1.合作探究,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段落中画出叙事语句,并概括所叙述事件。

学生跳读课文,用笔圈点批画,并批注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意见,在班级发言。

第一段:概括白求恩的生平经历;

第二段:概括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佩服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都为之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概括介绍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高明;概括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

第四段,概括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

(2)精读这些叙事语句,比较它们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较,然后互相讨论,交流探究成果。

(1)作用不同。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

(2)详略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例如:文章开头,作者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3)在议论过程中夹有叙事,这叫夹叙夹议的写法,请同学们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互相讨论。

讨论明确: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2.有感情背诵,体会语言。

(1)请思考,我们在朗读第四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学生轻声自读,体会感情。

第一句话应读出悲痛之情。最后一句应读得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2)为什么最后一句话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五个方面写如何成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它们分别是:人格--高尚,品质--纯粹,修养--有道德,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人生价值--有益于人民。语意丰满,五彩缤纷,因此应该读出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之势。

(3)请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要求先深沉,读出悲痛,后高昂,读出气势。

学生朗读,然后争取当堂背会。

3.课堂讨论: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接着提出文章的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文章从三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另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2.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3.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总--分--总

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别找出记叙与议论的内容,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探究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作文吧议论文的三要素

(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背诵、理解名句含义

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全文思路

2、品味精彩语言

3、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和积累精彩语言。

学习难点:品味精彩语言。领悟积淀语感。

教学过程:

一、把握语脉、理解语旨

1、默读全文,回答: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号召我们应该学习白求恩哪些精神?号召我们要做怎样一个人?(幻灯片投影)

学生默读之后,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技术)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想一想以上要点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根据每段的重点句概括出来的。

3、再粗读全文,思考全文四段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前三段是并列关系,依次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三个方面的精神,这些都是他共产主义的具体表现;第四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二、欣赏语体

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指导:第一二句叙述事件

学生各自朗读。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幻灯片投影)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每句的前后部分意思相同,但前部分内容更概括,后一部分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形成一种层进的结构,起到强调的作用,给人以深刻印象。

学生各自反复朗读以上两句,体会品味。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精彩语言。

2.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和积累精彩语言。

学习难点:领悟积淀语感。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精彩语段,体会语境

学生各自朗读第二自然段。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把“没有一个不”改为“都”,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用幻灯片投影)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原句用了双重否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更重,表达对白求恩的“佩服”和“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程度更深。学生分别读一读原句和改句,比较、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二、积累与扩展(用幻灯片投影)

1、把成语“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抄写在卡片上,并它们领会在文中的意思。

2、将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摘抄下来,并背诵。

3、熟读课文后面白求恩的讲话。

三、熟读课文,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2、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学习。出示有关白求恩的图像,录音机范读课文。

板书设计:

国际主义精神

赞扬财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6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文中的重要字词,了解议论文的主要特征。

2.理清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重难点)

3.了解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得到答案了。本文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代表文章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等,诗词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等,专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等。

2.关于议论文

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3.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派遣(qiǎn)晋察冀(jì)麻木不仁(rén)

热忱(chén)狭隘(ài)以身殉职(xùn)

纯粹(cuì)佩服(pèi)拈轻怕重(niān)

鄙薄(bó)精益求精(yì)见异思迁(qiān)

4.词语解释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益,更。

5.读完本文,请简要叙述一下你对白求恩有了哪些了解?

明确:诺尔曼白求恩,著名的外科医生,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8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逝世于河北。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2.用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找出揭示分论点的有关句子。

明确:(1)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2)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1.课文开头简述白求恩的事迹,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为下文的议论,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分论点提供事实根据的。“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的议论就是在上文叙述的基础上产生的。

2.由此看来,议论文中“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议论文中的“叙”则是为证明论点而提出的事实根据,“叙”需要简明概括,是为议论服务的。

四、板书设计

五、课外拓展

白求恩医生为我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被评为“最美医生”,请你为白求恩先生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白求恩医生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最美医生”,当之无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难点)

2.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重点)

3.理解文中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白求恩医生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是一个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人,是一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更是一个具有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战士。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

二、自主预习

再读课文,说说哪些句子是议论,哪些句子是叙述,体会叙议结合的好处。

三、合作探究

(一)议论文的夹叙夹议

1.读第2自然段,说说第一层是怎样正面介绍白求恩的。

明确: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两个表现:“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然后表明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2.整段的夹叙夹议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叙”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或根据叫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叙”的内容则属于事实论据。议从叙出,叙议结合,更具说服力。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教师总结: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区别: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二)论证方法探究

作者说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这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比论证。运用对比的写法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本文不仅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为了教育全党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褒贬分明,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三)语言探究

1.第2-3自然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请找出来,说说议论运用成语有何好处。

明确:成语: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等。好处: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汉语的成语非常丰富,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积累并能准确地运用。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些成语做成读书摘记。

2.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体会这种句式的好处。

明确: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四、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据:人物概述,事实、道理

论证:对比--正反对比,

突出主旨夹叙夹议

立意深刻

五、课外拓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背诵、理解名句含义

2、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诵读跳皮筋的儿歌,初步感知人物。

学生讨论,听老师读儿歌时有什么感悟?

教师导语:一名医生,一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本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远涉重洋,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为之牺牲。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么?毛泽东的这篇《纪念白求恩》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2、介绍白求恩生平事迹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一步,听读课文,感受文中感情,解决字词。之后,教师通过大屏幕检测强调本文的重点字词,主要是四字语。这一部分体现双基教学。

第二步,自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归纳各段要点。

同时,教师提示问题: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么?找到文中标明作者目的或观点的语句。

(三)讨论交流,问题探究。

问题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

由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引出议论文的概念及三要素:

(学生自学教材75页,了解议论文常识)

问题2、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呢?

(教师举例让学生初步感受)

问题3、品味语言:要求学生找到文中最精彩的句子,并说出其精彩之处。

(教师提示赏析方法:含义、修辞、传神词语、美妙的字等)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由教师提炼出重点句子在全班赏析:

先指导诵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并解释理由,该句套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句式由短而长,语意丰满,气势磅礴,如同赞美诗一般,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四)体验反思:

学生小结本文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五)温故知新,拓展延伸

(1)检测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讨论:白求恩精神给了你什么启示?或用文中成语说一段话表达对生活的看法。

习惯应有所改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8

教学目标

1、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3、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要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对有些语文知识的学习,可通过赏析重点段落来完成,不要肢解课文。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简介白求恩生平事迹。白求恩同志的死使人们无比悲痛,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1。)

1、自读课文,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迹?

4、白求恩同志的这些表现分别是什么精神?概括地讲,这些是一种什么精神?

5、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7、找出文中的记叙语句,分析一下,记叙文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

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

明确:(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重点字词。)

2、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明确:(不要求答案统一,只要有理即可,目的只在于检查学生的思考情况。)

(参考答案:第一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匀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迹?

明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

4、白求恩同志的这些表现分别是什么精神?概括地讲,这些是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概括地讲,这些都是共产主义精神。)

5、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6、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此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参考: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7、找出文中的记叙语句,分析一下,记叙文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伺?

明确:(记叙文中的“叙”要生动、具体、细致;议论文中的“叙”是为了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要简明概括。)

8、研读赏析课文第一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①为本段划分层次。

②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③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自圆其说即可。)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划分层次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②……不幸以身殉职。II一个外国人……

这段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③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与理相结合,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

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夹叙夹议-------------对比鲜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9

一、导入

2009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了“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历时40天,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得票最高,位居首位,四百多万中国网民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他。白求恩医生1938年初来到中国,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它与中国结缘仅仅是不到两年的时光,那么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网民如此高的赞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走近白求恩。

二、朗读课文全面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同时思考:

1、本文是一篇悼词,一篇纪念文章,这类文章一般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记叙死者生平、事迹、精神,即叙。叙的部分可以是正面展现,也可以是侧面展现。对死者进行评价,表达哀思、勉励后人,即议。叙是基础,议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请勾画出记叙白求恩生平的相关语句。

文中记叙白求恩生平的资料不是特别多,为了让大家更详细地了解白求恩在中国的工作生活,以便更好了解他的精神,我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我找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诺尔曼•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他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WWW.BAIHUAWEN.CN】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

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成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1939年10月,在涞源县抢救伤员时,他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他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进行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随医疗队到了前线。1939后11月12日1939后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通过读这些材料,大家有哪些发现?

(劳动强度大能力很强工作特别认真…。.)

大家的发现非常准确,但是毛泽东同志的总结更加全面,现在我们处理第二个问题

2、毛泽东认为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正面展现)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侧面烘托)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作者以记叙白求恩生平和事迹为基础,从三个方面给予白求恩高度的评价,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悼念和崇敬之情,这就是悼词常用的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的手法

现在我们朗读一下第一段,再次感受这种手法。

现在我们来探讨毛泽东在写作此篇的谋篇之法,也就是说三个精神安排先后顺序的深层用意。

3、前三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提示: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美好的品徳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坚固而耐用的房屋。

这三个精神是德与技,德与才的关系,

小结:“公”德是境界,“私”德是品行,而“技”上的精益求精是专业的态度,。既有高远而不狭隘的思想境界,又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行,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精益求精,这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格。

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这三点也成为同学们人生的航标,也许身不能至,但是至少心向往之

有评论家评论,毛泽这篇文章的语言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写作手法使用富于变化,现在我们以第二段为例,赏析文章语言和写作手法的高妙

三、细读课文品析语句

1、赏析第二段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提示:1、对比的手法

2、增强感情力度的词语

3、双重否定的语句

4、侧面烘托的手法

2、齐读,进一步感知

四感受情感

通过感知精神和品析语言,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悼念和崇敬之情可谓溢于言表,但是作为全党全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写作这篇文章的着眼点不仅是悼念白求恩,更是希望全党全军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择善而从,这种期许作者一次又一次表露出来,大家找找这样的语句

毛泽东的期许也确实得到了全党全军的响应

五、迁移拓展

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鼓舞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这三篇文章对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品格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被老一辈亲切地称为“老三篇”

我想说经典的力量就在于历久弥新,在21世纪的今天,《纪念白求恩》依然有他的价值,在我们的身边有好多人让在践行者白求恩的精神,例如无国界医生

六、小结

上周我们学校进行了以“”名人激励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和征文活动,希望今天的课程在大家的心中树立一位名人的丰碑,激励大家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10

纪念白求恩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

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的点评法。

第一课时

一、"开启"课文。

1、以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2、简介白求恩生平。

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纪念白求恩,更要学习白求恩。

二、读、练结合,评点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2.评点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

①解释词语"不远万里",写出"派遣"一词的音和义。

②划分层次。

③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④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

以上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花时25分钟左右。

三、师生交流评点结果。

明确:第一段:"一个外国人……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评点文章第一部分结果。

①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②划分层次可分三层。

③……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这段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④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和理结合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

四、小结本堂课内容,归纳评点中应注意的地方,布置课外作业。

评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会评点是自学能力增强的一种标志,评,要求语言准确经济;点,要求恰当醒目。

五、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第二课时

一、明确教学重点,复习上堂课内容。

本堂课教学重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读、练结合,评点课文。

1、给第2段和第4段划分层次。

2、第二段评点内容。

①本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精神。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正反对比, 起什么作用?

②标出议论性句子和记叙性句子。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③标出正面介绍白求恩和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

3.第三段评点内容。

①这段又用对比议论方法。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

②这里要明确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

4.第四段评点内容。

①标出记叙句的起止。说说这段叙事文字的作用。

②与前三次相比,作者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对象有变化吗?

③"从这点出发"是从什么出发?

④"这点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⑤末句从五个方面论述"这点精神"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是从哪五个方面写的?

三、师生交流评点结果。

1.第二段分三层。

一层:从开始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二层:到"无不为之感动",举例论证这一精神。

三层:到最后,再次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第四段分两层:

一层:从开始到"我是很悲痛的",表达遗憾和悲痛之情。

二层: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第二段评点:

①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正反对比的运用,阐明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第二段共十句话,其叙议的安排程序是"叙一议一叙一叙一叙一议一议一叙一叙一议"。这一段夹叙夹议的特点尤其突出,使本段的议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③正面介绍的句子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侧面描写的句子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

3.第三段评点:

①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是:"……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②这里虽然没有明写出号召向白求恩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在对反面

的批评中,又包含了这个意思。

4.第四段评点:

①记叙句是:"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这几句记叙抒发了作者遗憾悲痛之情。

②前三次是向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的,这一次是向大家发出号召的。号召的范围扩

大了。

③"从这点出发"是从"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出发。

④"这点精神"是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⑤从思想(高尚的人)、品质(纯粹的人)、道德(有道德的人)、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作用(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方面来写的。

四、背诵第四自然段。

五、小结。

1.由学生讨论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弄清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明确: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是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文中的叙,简洁概括,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详细生动。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为议服务,因而要叙得简明、概括。

2.学生讨论对比的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对比的写法,也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本文不仅为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体党员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六、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文中的最后一段。

2下边两句话,都是后一部分进一步说明前一部分的。说说后一部分是怎样具体说明前一部分的。

①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②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

国际主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篇11

知识与技能

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

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

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小结: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

2.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自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1)自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分论点,阅读相关段落,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论点。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自由选择一个分论点,阅读课文第一至三段,分析论证方法,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自主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讨论。

讨论明确:(1)第一段,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2)第二、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2)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2、3段,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白求恩不少的人

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从文中找出语句完成填空。

白求恩不少的人

对工作极端的

负责任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

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

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

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

对人民极端的

热忱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好处: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归纳。

归纳论证方法的作用。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进行归纳形成理论,教师小结。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还会经常出现比喻论证。

4.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阐述的道理平易生动,浅显易懂。

1.合作探究,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段落中画出叙事语句,并概括所叙述事件。

学生跳读课文,用笔圈点批画,并批注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意见,在班级发言。

第一段:概括白求恩的生平经历;

第二段:概括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佩服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都为之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概括介绍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高明;概括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

第四段,概括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

(2)精读这些叙事语句,比较它们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较,然后互相讨论,交流探究成果。

(1)作用不同。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

(2)详略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例如:文章开头,作者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3)在议论过程中夹有叙事,这叫夹叙夹议的写法,请同学们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互相讨论。

讨论明确: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2.有感情背诵,体会语言。

(1)请思考,我们在朗读第四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学生轻声自读,体会感情。

第一句话应读出悲痛之情。最后一句应读得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2)为什么最后一句话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五个方面写如何成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它们分别是:人格--高尚,品质--纯粹,修养--有道德,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人生价值--有益于人民。语意丰满,五彩缤纷,因此应该读出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之势。

(3)请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要求先深沉,读出悲痛,后高昂,读出气势。

学生朗读,然后争取当堂背会。

3.课堂讨论: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接着提出文章的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文章从三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另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2.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3.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总--分--总

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别找出记叙与议论的内容,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探究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推荐访问:白求恩 课文 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 7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讲解视频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视频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笔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二课纪念白求恩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