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4篇)

时间:2023-08-09 15:00:09  阅读:

篇一:XX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1.调研背景

  2.调研目的二、社会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1.全县社会治理现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3.分析原因

  三、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

  1.社会治理对策建议

  2.实施方案

  3.推进措施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章节内容和顺序,增减具体细节内容。一、调研背景和目的1.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治理成为了各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社会治理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社会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维护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居民爱好日新月异的变化,催生了全新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对全县的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调研目的全县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旨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县社会治理的现状,查找并反映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目的如下:

  1.全面了解全县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2.分析当前全县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找出存在的症结。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推动全县社会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二、社会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1.全县社会治理现状

  全县社会治理现状总体上比较稳定,社会大局平稳,社会治安有序,潜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各级政府、公共安全机构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很高,治理措施得到了有力贯彻执行,基本生活服务保障有力。

  然而,全县的社会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治理薄弱,各村社组织少数缺乏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二是部分企业和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应急处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治理薄弱:一些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乡村组织缺乏

  法制意识,规范化管理薄弱,导致一些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同时在治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打破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2)维护市场秩序不力:当前一些企业和个人不遵守规章制度,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

  (3)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问题: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事务处理方面,全县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和紧急处突能力。

  3.分析原因

  基层治理薄弱、市场秩序维护不力、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问题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组织政策理念落后,重个人、轻制度,导致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力不够,公共生活管理也就滞后。对于市场秩序维护不力,则一方面存在缺陷的法制和制度,另一方面是部分当事人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需要更好地弘扬法制精神。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问题方面,则需要加强公共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注:更多分析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补充。三、加强社会治理的措施

  1.改善基层治理

  (1)加强组织建设,优化人员工作质量与水平,提高组织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

  (2)推进法制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

  (3)严格考核督查,完善评估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与评价的重要参考。

  2.加强市场秩序维护

  (1)完善制度建设,推进行政执法制度的创新改革,加强系统运转,保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2)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形成高压态势。

  3.优化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问题

  (1)加强应急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高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力。

  (2)加大公共卫生宣传力度,完善社会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和安全保障水平。

  (3)推进数字化技术创新,建设数字化应急管理平台,开放公共数据、信息资源,提高应急处置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4.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1)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加强自治组织的议事协调,提高志愿服务的开展效能。

  (2)建立法治化体系,规范治理行为,提高政治、行政、民事、刑事等多种治理方式的协调配合。

  (3)引入市场化手段,扩大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加强大数据治理的实践,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总之,社会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下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投入和力度,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一体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大数据化。同时也要加强对社会治理的监督和评估,保证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篇二:XX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县综治基层基础作用发挥情况调研报告xXX县综治基层基础的作用发挥情况

  的调研报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市XX县充分发挥政法综治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等综治基层基础作用,彰显了政法综治力量,同时在这大战大考中也暴露了当前综治基层基础的软肋。如何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我们今后工作需要面临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综治基层基础的作用发挥

  (一)综治中心资源统筹作用明显。一是统筹专业力量。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后,赓即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第一时间组织公安干警开展重要卡口检查、严打妨碍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启动高等级勤务、强化治安巡逻防控、落实临时管控措施等工作。设立道路卡口X个,设立车站、医院等重点区域执勤驻点X个,先后盘查车辆X万余辆、X万余人,劝返车辆X余辆。二是整合综治力量。统筹整合民警、辅警、网格警和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等资源力量x余人,全面覆盖到社区排查、卡口值守、街面巡逻、小区劝导、秩序维护、医院安保、监所管理等防控工作各领域。累计处置突发事件X件、化解矛盾纠纷X余起,走访、检查经营场所X余家次,督促、协助相关部门停业X余家。三是动员群防力量。发出倡议书,组织动员全县网格员、红袖标、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X多人,深入社区、住户宣传“两高两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市委政法委通知通告行动令和XX县“政法十条”管控通告,筑牢基层村(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二)网格管理体系优势充分体现。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作用,组织动员全县X名网格员履行好信息核查、政策宣传、协助管控、服务群众的职能。一是全覆盖排查。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信息化和对辖区内人熟地熟的优势,展开“拉网式”排查和“地毯式”追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排查网络,共计走访X万余户,累计排查返乡来营人员X余人。二是全方位宣传。组织网格员发放宣传单、主要路段拉横幅、利用小喇叭、“村村响”、广发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传递权威信息等,引导群众科学防范,不传谣、1不信谣。三是全身心参与。要求网格员服从基层村(社区)的统一调度,积极配合参与重点区域消毒杀菌,参与重点部位红袖标巡逻,参与居家人员的实时监测等,不放过一丝隐患,不漏过一个角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三)“雪亮工程”科技助力成效初显。一是开展视频巡查。发挥“雪亮工程”安装在各场镇要道、各村出入口和聚居点的优势,坐在办公室通过监控平台视频排查和“村村响”隔空喊话,及时驱散集聚人群,提醒戴口罩,在疫情防控中实行了“人防”与“技防”的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手不足、精力不够的问题,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二是实时视频监控。发挥“雪亮工程”监控图像高清精准和能保存回放的功能,随时调看视频录像,做到了视频监控“不落一路、不漏一格、不断一时”。三是开展视频调度。县综治中心依托“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对重点防疫卡口、人群密集聚集地、交通要道等重点防控场所进行视频调度,巡视各乡镇、村(社区)的重点卡口值守人员到岗到位、防控力度、进出车辆及人员登记规范等情况,及时督促整改疫情防控隐患。

  二、大战大考显现的突出问题

  大疫如大考,治理见真章。这场疫情彰显了政法综治力量资源在联防联控、依法管控、群防群控中的至关重要地位,检验检视了综治基层基础在应对大战大考中的作用发挥,但也暴露了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实现治理现代化上还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一是基层综治中心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县乡综治中心建设时间不长,未统一规范化建设,上下信息共享不畅,工作体制机制尚不成熟,特别是乡镇综治中心在统筹基层“两所一庭”联防联控上不明显,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力量薄弱,共同做好收集信息、研判形势、解决诉求、化解风险等工作不够。

  二是网格服务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由于网格员大多由社区干部兼任,而社区干部往往身兼数职,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加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员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兼职网格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能力,难以胜任信息化工作,服务能力水平不高;兼职网格员身份不明确,与社区干部混淆,群众知晓率、满意度不高。

  三是公共视频建设联网应用不够。由于视频监控系统投入大,受地方财力影响较大,近年来全县虽投入近1.3亿元建设“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但

  由于全县幅员面积宽和行政村较多,公共视频覆盖力度仍然严重不足;同时视频联网应用不畅,特别是有些乡镇综治中心,平时疏于管理,导致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监控平台联网应用不畅,快速高效智能的优势无法体现,只能回归传统人海战术模式,工作效能大打折扣。

  四是“三无院落”治安隐患大。全县老旧城区“三无院落”近X个,服务主体缺位、物业管理缺失、基础设施老旧、环境卫生差、居住人员复杂,是城市安全隐患的“高发区”、社会矛盾的“聚集区”、社会管理的“问题区”,疫情防控中只能临时聘请人员和志愿者管理,从而衍生出诸多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

  三、应对风险挑战的措施建议

  此次抗疫大战提醒我们,社会治理风险挑战巨大,综治基层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唯有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治中心是新时代政法综治工作的基础平台。要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加快上下信息系统联网运用,夯实网格服务管理底座,不断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水平。要以实战实效为检验标准,推行“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一体建设,公安、城管、安监、市场监管等资源一体调度,网格员、协管员、劝导员等一体整合,实现社会治理全要素整合、网格化监管,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服务民生的枢纽窗口。

  (二)提高网格管理专业化水平。坚持“城区精细化、农村合并化”,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单元。实行城区网格员专职化,明确网格员的聘用、管理,提高网格员待遇,加强组织培训,提升网格化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统筹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一村(居)一辅警”的配备要求,合二为一,逐步实现农村网格员专职化。

  (三)加大“雪亮工程”智能化建设。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监控点位建设,完善视频图像传输网络、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县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加强智能化项目投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加强“雪亮工程”的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机器视觉、云端处理能力。

  (四)加强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信息化建设,加大“慧眼工程”推广力度,促进社会视频联网应用;加强城市“天网工程”和“智慧小区”建设,促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组建新式“天罗地网”,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立体化水平。

  (五)加强“三无”院落整治。将“三无院落”整治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细胞工程”,统筹棚户区改造政策加强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整治,建立自治组织,健全保安、楼栋长、义务红袖标队伍,提升居民自治水平,强化全域网格服务管理,创建平安示范社区,深化平安细胞建设。

  (六)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网格员、调解员、红袖标、平安志愿者、公益保安、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队伍,加强队伍管理,关心关爱生活,提升作用发挥。

篇三:XX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篇)

  目录

  1.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22.关于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12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2021年工作计划的安排,x月以来,市人大法制委联合市委社治委、市民政局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社区和小区院落、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以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走访社区和小区院落、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和成都市“还权、赋能、归位”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要求,以小区院落为基本单元,坚持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群众主体、多元共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域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益的探索,从老旧(三无)院落整治,到物业管理全覆盖,从“三社互动”到“三治融合”,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紧紧抓住为居民服务的着力点,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涌现出大量社区治理和小区院落治理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我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xx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

  (一)突出党委的“统领”作用,牢牢掌握社会治理的主导权,赢取群众信任。实践不断地告诉我们,信任是撬动群众对我们工作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有力支点。xx市将党组织作为决策者,政策执行和发展方向的监督者、协调者,政治工作、组织关系的领导者,确保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行将党组织建在小区(院落),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开展好社区“微治理”。例如,彩虹社区党委探索出“xxxx”发展治理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引领”、提供“五式贴心服务”、建设“六个暖心之家”、实现“三个幸福目标”),从需求出发,营造以社区党委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共同参与,打造了“xx分钟生活服务圈”,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空间,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推动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发展充分融合,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实现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最大限度取得群众信任。

  (二)突出服务的“延伸”效应,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回应群众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最大最多的盼望,就是过上美好的生活。xx市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构建了多级联动解决群众难点热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使群众诉求有人听、群众难题有人解、群众办事有人帮,解决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落细落地、落到实处。例如,xx市推行“全岗通”工作法,打破了传统岗位职责限制,“多口”“专窗”到“一口”“综窗”的转变,实现了从镇街、社区到小区(院落)的“三站通”服务延伸,为群众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便捷、高效服务。

  (三)突出群众的“首创”精神,夯实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xx市将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立足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设,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村民自主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群众“唱主角”的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将“工作对象”转变为了“工作力量”。例如,棋盘社区针对群众送礼和宴席标准相互攀比的现象,找准居民诉求点,大力整治农村红白喜事大摆宴席攀比随礼的不良风气,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召开干部会,再召开村民大会的方式,通过强化居民的主体意识,怎么改、礼钱随多少都由村民大会说的算,使农宴回归到农村淳朴风气,在棋盘社区刮起节俭风。

  (四)(四)突出治理的“源头”方向,破解末端治理的“脚痛医脚”,化解群众积怨。占道经营出行难、小区环境“脏乱差”……这些现象是群众感觉最直接、感受最强烈、埋怨最多甚至是怨恨最深的热点问题。经多次处理,但不能长久维持,所以如果不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必然会积累群众的不

  满情绪,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对此,xx市针对街面管理难的现象,按照增加优质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要求,持续探索多元化治理模式,找准民生与市容平衡点,创新推出“双街长制”,让“要我参与”变“我要参与”,同时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持续推行“三自治理”,构建起“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是一字之差,但其中包含了各类主体理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参与社会生活方式和渠道的转变等多重内涵,随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不断深入,仍然有一些问题和难点亟待破解。

  (一)“还权、赋能、归位”改革仍需深入。从“街道剥离经济职能”到“社区去行政化”,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各自应承担的职能职责正在逐步明确清晰。但从调研情况看,一方面,市级部门的大量行政事项不得不依托社区开展,对社区的权力责任界定不够具体,资源整合和需求调查不够充分,往往都采用“下指标、下任务”“人员分工不分家”等简单方式,造成指标任务脱离社区实际,与群众真实需求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社区“责、权、利”不完全匹配,有的社区抱怨“权力越来越小,事务越来越多”,社区工作人员往往为了完成指标、填写报表、应对测评检查等事务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造成群众参与公共社会事务积极性不高、主

  动性不强。

  (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仍需加强。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但仍然有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因政策、规划、资金等因素,未能及时有效化解,主要表现在土地整理、征地拆迁、人事体制、集体经济、信访积案等方面。造成当事群众怨气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同时也牵扯了社区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三)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仍需努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势头总体向好。截至20xx年底,我市共登记注册社会组织xxx家,其中,社会团体xxx家,民办非企业xxx家。现有登记注册社工机构xx家,全市持证社工人才xxx人,备案类社会组织超过xxxx家。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但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二是社区类社会组织服务范围,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专业社工组织在我市服务项目不多,经费不足,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将更多的服务项目转移到其他区(市县)。四是对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少数社会组织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等现象,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

  (四)公共意识、公民意识培育仍需持久。由于人口流

  动量、利益认同度等多重因素,就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来看,农村社区往往好于城市社区。特别是在小区院落治理中,问题较多,治理难度较大的往往是拆迁安置集中居住区和老旧(三无)院落。积极分子难物色,居民意见难统一,运行资金难保障,“等、靠、要”思想难消除。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对社会治理的宣传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社会公众对社会治理的认知度还不高,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效途径不多。部分干部把社会治理仅仅理解为社会控制,忽视了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等基本任务,没有把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涵和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和建议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和成都市建成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治理工作重心下移。固本强基,构建新型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以社区和小区院落治理实践探索推动社会大治理。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工作观念,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要充分认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动适应大变局,积极更新观念,推动社会治理在主体上从重政府作用、轻各方参与向

  更加重视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在方式上从重管制轻服务,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从重命令轻协商,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在环节上从重事后处理、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在手段上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手段向更加重视多措并举综合施治转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顶层设计,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让各级部门都能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切实担负起创新社会治理的责任。社治委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合力,要树立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开展示范引领活动,鼓励社区两委积极参与社工考试,通过学习培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重点解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有决策中更加注重问题导向,以更加科学的运行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重视并加强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加大相关政策研究、解读、执行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要高质量做好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以“还权、赋能、归位”为导向,着眼构建与区域特征相适应的城市工作体系、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街道管理运行机制、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要用好用活改革后节约出来的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等,更多地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倾斜。

  (二)引导规范运行,优化社会组织类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服务市场化

  社会协同、多元共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是社会自治的重要主体,也是社会建设的“活力细胞”,其活跃带动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十分突出。要坚持社会组织协同共治,提升社会治理活力。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形成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城乡社区为平台、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社会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要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对符合规定申办社会组织的要降低登记门坎,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办事程序,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要注重社会组织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行“费随事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公益创投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帮助社会组织健全内部治理,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公众投诉制度,探索建立引导机制,鼓励新型社会组织积极反哺社会、服务群众。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使政府购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社会服务市场形成。要不断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助推社会组织健康高质量发展。

  (三)建立健全城乡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系统,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治理科学化

  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在基层,应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系统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加强

  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党建引领,将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小区(院落),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认领社会治理服务项目,积极培养小区院落管事、做事的积极分子,调动群众积极性,深入推动小区院落“微治理”。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服务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做好社区营造,激发社会活力。探索建立以“整合资源、便民服务、扩大就业”为宗旨,以“便民、利民、为民、安民”为目标的家庭服务中心,搭建起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资源共有、信息共享、责任明确、工作联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要最大限度盘活用好街道、社区闲置资源,拓展社区养老、日间照料、幼儿托管等服务,使老少各取所乐。要有效发挥人大代表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深化社区代表联络站建设和“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收集、办理和反馈的渠道,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把“联络站”打造成为居民的对话平台、利益诉求平台、矛盾化解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使街道、社区由过去的“矛盾中转站”成为“矛盾终点站”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类矛盾,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建立健全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基层调解新模式,实现社会治理常态化

  要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思路,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社会治理的实际成效。要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在基层。探索定期召开热心市民见面交流会,增进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零距离”沟通互动交流。要积极探索市民素质提升机制。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采取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把文明素质教育融入思想道德建设之中,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开展文明社区、示范小区(村居)创建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增强文明素养。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先进典型对市民进行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浓厚氛围。要大力推广基层调解新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基层的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趋势。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调解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治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充分发挥村及社区干部和乡贤在基层调解中的作用,探索基层矛盾调解新路子,为基层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于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是地方党委、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从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优良的社会服务、形成有效的治理格局三个层次有重点地动态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指出,要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善于利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我县以“两抓两树”“四访四议”“六项专项治理”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深入了解我县基层社会治理现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县政协组成xx县基层社会治理调研组,对我县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开展调研,走访调研了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x个乡镇、x个街道,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x次,综合调研情况,总结调研经验,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县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xx县基层社会治理,以“脱贫攻坚”为总抓手,推行“两回两讲两解”“公示公开六个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一系列

  工作举措,并不断强化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党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疫情期间,县委、县政府主动出击,带领广大全县党员干部、村(社区)网格管理员,以党性、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为动力,挺起党员胸膛、树起一面党旗、组建一个支部、形成一座堡垒,在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县被划分为2105个网格,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格体系,每个院坝都有网格员,每个家庭都有对接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入户开一次家庭会、干一天农家活、做一件贴心事、吃一顿家常饭、住一晚农家屋。讲政策讲变化、解怨气解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二)基层社会稳定形成常态

  持续推动“六项专项治理”工作,实现基层社会稳定和谐。一是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紧绷政治安全这根弦,严防敌对势力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渗透、对群众的争夺,严厉打击组织邪教、非法宗教、宗教极端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黄赌毒黑拐骗”、传销、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全县干群及政法部门的努力下,20xx年二季度xx县群众安全感评分达xx.xx分(排名县级序列第一位,全市第二位)。较20xx年的xx.xx分(县级序列排名第三位,全市排名第四位,评分上升x.xx分)排名各上升两位。二是城市形象逐步树立。坚持城镇细管、智管、众管、严管,深化

  “马路办公”,做到警察上路、车辆限行、道路清障、违法重处、部门协同,建立“城警互认”机制,消除执法盲区。三是行业行风得到极大改善。重处违反师德行为,对打牌赌博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立案处理,专项整治买卖生源等不良作风,恢复教育生态平衡;成立xx个“医德讲习所”,召开民营医院监管部门联席会,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全覆盖启动教师家访、医生巡访,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四是乡村变美有目共睹。全力打造乡村美景、挖掘乡村美味、弘扬乡村美德,开展“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活动,持续整治“无事酒”“豪华墓”,培育民风民俗,建设美丽乡村。xxxx年征集家风家训xxxx余条,累计整治豪华墓xxx座、劝阻“无事酒”xxx次。五是坚决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用好“民生之声”服务热线和网络问政平台,畅通群众xx小时诉求表达渠道,群众满意度达xx.x%。20xx年信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xx.x%、xx.x%。六是党委政府政形象得到极大提升。从20xx年开始,渐次开展作风建设年、作风巩固年、作风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三察两评一述职”,社会人士和企业评议评价最差部门、最差科室,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底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公开述职,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

  (三)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改善

  近年来,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飞速发展。一是道路实现村级全覆盖。全县地方公路总里程为xxxxx公里,其中乡道xxx公里,村道xxxx公里,全面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二是群众饮水得到全面保障。20xx年农村

  饮水项目投资达xxxx万元,治理小型水源工程x处,新增和恢复蓄水xx万方,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人口xx.x万,全力补齐了农村安全饮水的短板。通过集中供水、分散式供水等方式,实现了饮水管道到户,少数偏远的吊散户也能实现xx分钟之内到达饮水点,不再面临天干缺水的困境。三是电力通讯得到极大改善。将小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优先并网,大力改造低电压台区及过载线路,彻底消除无电户,大力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农村区域通讯信号不断深度覆盖,信号通达率达xx.x%以上,村村通光纤,在x公里以内、xx人以上人口集聚区域均具备光纤接入能力。

  (四)城市社区群众自治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以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与小区自治网格化“双网合一”的管理模式,常态化走访民情、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提供服务。落实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自治管理员四级网格责任,分级管理、层层履职、全面覆盖,实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良好治理局面。二是以“小组织”汇成“大治理”。按照政府指导、社区参与、居民自治的原则,探索以“三楼党建”引领,社区搭建平台,组织召开“三会”的居民自治模式,共同协商解决问题。探索“八步管理”工作法,通过自治管理委员会制定公约,小区出现了良好的共治局面。三是以“小气候”影响“大环境”。将居民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既保障居民们有效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还有利于使居民的问题与困难得

  到及时的解决。探索成立志愿者小分队和自管委员会,完善《自治管理规约》,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体家庭参与小区治理,有效改善了小区“脏、乱、差”的现象。

  (五)基层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群众收入方面。20xx年我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xxxxx元、xxxxx元,增长x%、xx.x%,均高于GDP增速。调研组走访调研xx乡了解到,当地户籍人口xxxx人,20xx年在农商行的存款有xxxx万,20xx年上涨到xxxx多万;xx镇xx村xxx户xxxx多人,20xx年年底在农商行存款达xxxx多万。二是社会治理方面。我县于20xx年开发了“xxxxx”户情大数据平台,对全县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平台通过采集、汇聚全县居民生产、生活及个人基本信息,将大数据运用到脱贫攻坚及社会治理等领域,实现了精准扶贫、智慧治理。同时,系统还承载了记录“四访”工作的功能,助力干部走访、医生巡访、教师家访、农技随访的高效运行。三是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加快建设“智慧小区”,我县部分小区已开始采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集成小区内公共信息应用和业主家庭智能应用,实现对小区内的建筑物、小区基础设施、各类居住人员等进行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为小区居民提供智慧化服务的宜居环境。从而提高住户感受度和物业服务效率,进而提升业主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县首个智慧小区金科·集美江畔可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竣工评价。

  (六)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全县以融洽干群关系为主线,推行一系列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全面开展“四访四议”。基层社会治理做到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服务专访“四访”,村支两委会议、村民自治组织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四议”全覆盖,增加干部、教师、医生跟群众的感情,通过村务的规范化与公开化获得群众的充分信任。二是纵深推进“两回两讲两解”。常态化开展“两回两讲两解”活动,全县领导干部每年利用节假日回出生地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讲政策、讲变化,解民怨、解难题,用交心谈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行动,实现干部群众心心相印,全县形成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斗志昂扬的干事创业氛围。据统计,20xx年全县开展“两回两讲两解”达xxxx场次。三是严格落实公示公开“六个一”。让群众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到村支两委的工作情况与相关惠民政策,有效推进了基层群众工作。群众对基层干部更加信任,对基层政府更加满意。目前,经三方评估,我县群众满意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我县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我县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面效果显著,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干部老龄化严重,在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村、社区干部的年龄普遍较大,特别是支书、主任岗位,平均年龄在xx岁以上。二是干部业务能力有限,在不断推行无

  纸化办公形势下,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兵强马壮”,完成软件资料不成问题。而农村村干部整体年龄较大,使用电脑是“半路出家”,信息化办公基本难以完成。三是农村村级班子人力不足,城市社区通常有xx多名干部全勤工作,但农村行政村人数不足一半:支书(主任)、综合服务专干、综合治理专干、本土大学生村官,而由x个人负责一个村几百乃至上千人的所有工作,业务相对繁重。

  (二)村(社区)组织自治边界及职能职责不清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社区)一级作为引领居民民主自治职责的组织,受街道、乡镇的指导。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中,上面发布行政指令,下面村一级接收行政命令成为了常态。应对政府交办的行政事务较多,履行自治引领职责和政府管理职责界限模糊不清。村(社区)干部绝大多数时间在做如社会保障、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工作,无暇兼顾引领居民自治。干部们的智能手机里,名目不同的微信工作群多、职能不同的部门APP多、网址不同的业务操作系统多。村(社区)购买社会服务用于服务群众方面的具体工作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又同时要兼顾代为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自然是被庞大的工作量压得喘不过气。

  (三)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基础设施薄弱

  大部分城市社区的养老、托幼、医疗、农贸市场、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村社区仅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处有健身器材等群众休闲娱乐设备,还谈不上系统化的拥有群众服务设备。随着专门性事务的增加,各类工作站、服务

  点的制度牌挂得满满一墙,但也无专人料理上述业务。农村社区办公场所面积略显局促,基础性办公设备陈旧、不足。

  (四)基层群众意识形态需正确引导

  一是群众的法治思维还待加强。群众在平时守法、遇事用法方面没有被正确引导,对于农村地区“黄赌毒黑拐骗”、传销、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二是基层调解队伍和调解能力不足。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基层司法调解工作在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的深度还不够。三是群众自我管理意识还待加强。个别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盛行,连找对象、打扫卫生等个人事项也要寻求帮扶干部的帮助。争当贫困户、骗取救济金的思想和行为屡见不鲜。家庭观念、宗亲观念逐渐被淡化,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照顾和赡养问题体量较大。

  三、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公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基层治理情况的稳定和谐,是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持续用力下深功夫,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制度化建设

  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让党建在基

  层社会治理上起到引领作用,强化党的领导,落实“两抓两树”要求,以制度建设为途径,规范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一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研究探索更适合农村社会的治理方式。如实施“建立三长制度、树立三面旗帜、开展三项活动”的“三三三社区治理工作办法”。其中建立三项制度,即制定《“三长两委一监察”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现有村支两委组织结构基础上,按县纪委监委要求落实一名监察联络员,依据自然村落和群众宗亲关系,采取群众自愿原则,每xx户左右成立x个互助小组,推选x人担任组长;每x个互助小组成立x个互助会,从x名组长中推选x人担任会长;每x-x个互助会成立x个社,社长按现行办法推举或任命产生,两委是领导指导机构,依现有法律法规履行职能。二是进一步抓好村居务公开。要充分发挥村居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按时对各项村务进行公开,如惠民政策、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等。在法律和政策允许框架内,群众关心什么就公示什么,群众想看什么就告诉群众什么。以户户通的重庆有线广电智能机顶盒、社区群众聚集地LED大屏幕等平台为载体,让群众参与到村社区的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三是抓好群众思想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四访四议”“两回两讲两解”“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教育工作,巩固党员群众宣教成果,让群众跟党同心同向。

  (二)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增加基层基础化治理投入

  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一是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村干部业务能力。创立村(社区)干部常态化进修班,完善村班子届期轮训计划,实现村(社区)干部培训全覆盖。培训课程倾向于业务性的科目,如计算机操作、office运用、公文写作等,让基层业务水平有指向性的提升。二是优化人才选拔机制,给村社干部更多展示舞台。注重为干部们引好“出路”,让村(社区)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让返乡人才看到机会,给予他们继续在村级岗位上奋斗的动力,出台更多面向村社干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让更多村社干部走上基层行政岗位,同时也满足了乡镇政府对擅长群众工作型人才的需求。注重为干部们留好“后路”,进一步完善对离退休村(社区)干部的社保等保障工作,加强对其的节庆慰问,安抚好为村(社区)事务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同志们。三是增设更多村(社区)服务岗位,充实管理力量。整合公益性岗位、护林员、低保户等人力资源,把一些在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召集起来,负责村(社区)的日常事务,并在村社干部换届时增设条件,只有在村(社区)服务一年以上的人才能参与村社干部竞争、选拔。四是加队对基层基础治理的投入。大力学习“枫桥经验”,政法、组织、民政等部门牵头培养一批专兼职网格员,充实在城市社区和农村集镇中,争取、落实社区网格员工作津贴,完善社区网格化硬件设备。

  (三)抓好“乡村振兴”的契机,让群众“富起来”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农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齐头并进。二是扶持农村龙头企业发展。部分农村群众发展思路受限,对产业发展模式不够熟悉,通过更多优惠政策引进更多龙头企业进驻农村,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为当地群众带来致富之道与就业岗位。三是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农旅融合发展,利用产业特色、地域优势、旅游资源,打造观光型绿色产业。

  (四)探索“智治”,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管齐下,打造“乡风文明”新农村

  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一是努力探索“智治”。以智慧小区为例,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集成应用安全防范系统、智能访客系统、公共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积水监测系统等十余项智能化子系统。打破单个智能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各子系统的综合应用和功效最大化,从而提高住户感受度和物业服务效率,进而提升业主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并在城区小区进行试行进而推广。二是用好用活村民自治。坚持村民的事情村民管,村(社区)支委牵头,村委会落实,组织村民代表共同修订“村规民约”,对村上的婚丧嫁娶等大小事务有章可循,让规定服众,让众人守规,共同监督,真正实现村民高度自治。三是用严用实法治管理。在党员干部方面,严格落实“十强化十严禁”,立好“高压线”,紧绷“一根弦”。在群

  众方面,持续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做好思想引导,通过法治宣讲、公益演出、文化活动等方式,深入开展“枫桥经验”实践行动。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三治”融合创建活动,创建一批“三治”善治示范单位。经常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化解,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干部接访下访群众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以“孝、贤、洁、序”为重点的农村公序良俗建设。四是用深用透德治引导。建立乡镇党校。发挥党员与群众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推动清洁家园、和谐邻里等活动,建设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探索在各村组建三支党员先锋队,即党员创新发展先锋队、党员乡村文明示范队、党员公益事业服务队,带动产业发展创新,引领文明新风;引导村民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文明素质,增强大局意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三评比活动,即十星家庭、十二星党员、十二星干部的评比,抓示范,抓典型,树榜样,树模范,促进清洁家园、和谐邻里落到实处。

篇四:XX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市、县综治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情况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十分重视,把此项调研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抽调了综治、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部门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分两个调研组,按照调研内容和标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现将有关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综治办及专职巡防队的情况

  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目前共有专职人员二人(其中专职副主任一人),兼职人员三人(三人兼信访办办事员)。办公用房三间(约80平方米),办公用品、通讯工具基本齐全,办公经费按人均0.5元由镇财政列入年度预算。目前,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5名工作人员全部是大专文化程度,其中法律专业2人,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29岁,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较高。2004年,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只有专职人员2人,办公用房2间,无办公电话,2005年我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人员、办公条件比2004年有很大的提高。

  我镇专职巡防队是2004年元月份根据县综治委的统一安排成立的。目前有专职巡防队员30人,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25岁。专职巡防队员中大中专文化程度人,高中文化程度人,通

  过学习培训,巡防队员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执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巡防队巡逻装备齐全,有办公及住宿用房5间,巡逻车4辆。

  二、工作状况和职能发挥情况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2004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有了一批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巡防队队伍中,我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综治办的工作人员和治安巡防队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做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在防范和处置“FLG”问题上,我们对一般“FLG”习练者采取了帮扶、教育、转化等方式,使其走向正常人的工作、生活;对“FLG”痴迷者,采取了教育、强制转化、亲情感化等方式,使他们早日摆脱“FLG”的阴影;对“FLG”顽固分子及敌对分子,加大打击力度。通过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目前我镇“FLG”习练者未出现赴县以上上访等违法活动,实现了“双零”目标。

  在稳定工作,特别是越战退伍军人稳定工作方面,我镇采取了帮扶、谈心、讲法律、讲政策等方式,并对思想不稳定的越战退伍军人进行严密监控,目前我镇越战退伍军人未出现较大规模的串联、上访等违法活动,确保了我镇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标志,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来保证。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我镇审时度势,根据县综治委的统一安排及时组建了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治安巡防队。巡防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深入开展安全防范活动,强力开展巡防工作,使全镇的巡防队伍建设和巡逻防范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较好地担负起了“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被誉为“百姓的保护神”。广大巡逻队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全镇社会大局稳定,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在各项工作中,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连续奋战,出色地完成

  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城关镇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辖区基本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总体要求,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认可。目前,巡防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17人,提供案件线索52条,参加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7次。

  三、当前我镇综治组织建设中的工作形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镇下辖76个行政村,37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7.6万,城区非农业人口1.2万,10.29万亩耕地,1268名农民党员。目前全镇76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综治、治保、民调组织,70个村有综治、治保、民调办公室,大多数村的综治、治保、民调组织能积极发挥作用,部分村由于人员调整,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镇村级综治、治保、民调组织建设发展还不平衡,部分村的综治、治保、民调组织业务还不太熟悉,有的村出现非常小的民间纠纷,村民调主任不清楚如何调解,不清楚如何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

  四、下步的工作任务和重点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日新月异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更要正视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滋长,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干扰社会生活;一些地方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及电子信息产品屡禁不止;社会转型期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方面的一些问题,短期内还不能根本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对当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建设,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多渠道筹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资金,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人力保障;四是严格奖惩,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落实,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激励机制;五是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浓厚的舆论范围。

  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基础工作上,抓好治安防范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各单位,部门之间要通力协作,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基层党员、干部、老同志和治保会、民调会等在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社会治安大家治”。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严打”整治斗争的辉煌成果,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通过组织、队伍和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健全机制,使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章可循”。要建立健全镇、区、村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建立和完善区、村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扩大队伍,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人管”。在现有专兼职骨干工作队伍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建立以离退休干部、党团员、教师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延伸工作手臂,建立联动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实现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是着眼长远发展,探索长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广泛调动公民、家庭、学校、企业、新闻传媒、社会团体以及各种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网络,形成总体合力,建立预

  警机制和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把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律。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县的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的目标而努力!

推荐访问:XX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工作情况 调研报告 治理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