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深化二年级“独立式住宅”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20 17:05:02  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建筑学本科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功能布局训练为主,创新性空间设计能力缺失的教学现状,引入“问题型教学”理论,将原整体性设计分解重组,将不同阶段设计重点以“问题”的形式,引导该阶段建筑设计教学。

关键词:问题型教学 建筑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95-02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second year of architecture, the theory of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is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ining of function layout and the lack of creative space design ability. The original integral design is decomposed and reorganized, and the design emphasis of different stages is "problem" to guid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eaching in this stage.

Keywords: Problem-based teach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

引言

目前,我國提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学本科教育必须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更新与完善教学思路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这一目标。

“问题型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探索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研究”和“创造”,改变了传统“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组织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设计掏思、创造和实践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反思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教育一直秉承“师徒式”口口相传、以功能划分的类型学设计体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特定时期有着较强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推进缺乏目标。传统教学对课程内容整体设定、整体实施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阶段性目标不强,教师工作量难以在重点、难点体现;课程组织松散,常常表现为前松后紧,未明确各阶段的设计内容和目标。

(2)感性设计取代理性分析。传统“类型学”教学以既定功能布局训练为教学目标,重视设计知识的经验化传授,注重形式、构图及典型范例模式。这种注重形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建筑设计本质问题,丧失空间创造的意义。

(3)不利于全面建筑师素质培养。通过建筑功能为主导安排教学,由于题目设置缺乏问题针对性,课程退化为独立、类似问题的重复训练,隐藏其中深层次设计理论的学习不系统和缺乏,学生缺乏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人才需求定位相脱离。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体系架构

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入门的方法,了解建筑空间生成过程的规律。笔者认为建筑的学习,应遵循建筑的认知规律,即“建筑由何而来一为何而造一怎样建造一如何表达”,对建筑的学习和理解,应经过良好的感知空间,深入全面地认知空间,只有在这两者基础上,才能很好地设计创造空间。这是一种科学的建筑设计学习方法。因此,在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入门阶段,应引导学生尽早掌握这个方法,即基于场地环境、功能关系、技术条件等因素下的设计思维方法。在上述认识理论的支撑下,我们将建筑空间认知规律的各要素,与“问题型”教学中的各“问题”进行关联,将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场地的制约与提示”、“空间功能与形态”、“建筑技术与营造”、“设计方法和步骤”四个层面,分别转化成为“问题型”教学的四个基本“问题”,有助于初学者建立完整的建筑认知概念。四个“问题”成为教学过程的主框架,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将围绕这个框架展开,各知识点和创作思维从不同维度丰盈和填充着这个框架。与传统类型学教学本质区别在于,课程设计不再以某种类型建筑的功能流线为教学核心内容,而是针对具有普适意义的设计题目展开教学,这将成为此次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也是“问题型教学”各“问题”设定的主要依据。

由于“问题型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因此,如何分阶段、分层次地设定问题,显得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从宏观、中观、微观,并由浅入深的角度,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通过若干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化授课内容,系统传授设计理念(如图1)。

(一)问题一:环境认知制约与提示

建筑应适应既定的场地条件,用地环境成为了设计限定要素和空间训练载体。在这一问题导向下,学生需要思考一个居住功能建筑在场地中如何布局,确定场地出入口,建筑朝向与通风,完成建筑与环境良好“对话”关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场地环境要素对设计的正确引导将十分重要。

为了利于方案构思的自由度,提供三种基地条件:①邻水平坦地块;②山林坡地地块;③城市街区地块,三个地块对设计方案有着不同的限定和要求。建筑与环境的问题,是解决建筑“由何而来”的问题,也是进行建筑设计的首要问题。

(二)问题二:空间塑造——功能与形态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应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失去功能的建筑空间是无意义的。空间与功能的问题,也是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建筑“为何而造”?在被限定的空间容量(9.9×9.9×9.9)中,赋予居住功能,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和流线安排,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内外部空间形态。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不能将功能流线与造型设计割裂看待。

(三)问题三:空间建构一材料、结构与构造

空间的生成除了使用功能以外,必要的建筑材料、合理的结构形式也是关键要素,它们属于建筑技术范畴,为建筑空间的建造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建筑设计层次中第三个问题一建筑“怎样建造”?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具备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知识的了解,需要相关课程的穿插教学,最终,以实物模型和实地建构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结构选型、正确的构造节点处理,带给建筑空间不同可能性。

(四)问题四:建筑设计过程的方法与表达

笔者在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最终完成设计题目,但却没有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我们认为,在建筑学专业二年级阶段,牢固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建筑设计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方法,被我们人为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上述的前三个建筑学的基本问题,BP:①场地与环境设计;②功能与空间设计;③建构与造型设计;这是理性设计方法的过程与步骤,它与传统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机械地将设计过程划分为“一草、二草、三草”有本质不同,后者忽略建筑空间的本质,将原本统一而整体的设计要素相互孤立和对立,容易将设计矛盾绝对化、非调和化。

通过对完整设计过程的训练和实践,并通过相应的设计SI纸、各类设计软件、实物模型等形式将设计过程成果化(如图2)。

三、“问题引导式”教学组织方式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原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模式、以讨论为学习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问题的引论:教师给学生提供最初的简明且易于关联的目标问题(环境制约、空间营造、材质与建构、成果表达与实现);②知识架构: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资料査询;③自主研究:学生明确阶段问题,收集相应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论证;④分组研讨:学生反复论证并延伸假设,以小组形式分享研究的成果;⑤评估及结论:以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问题评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成功之处。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策略的程序:提出问题一资料收集一自主研究一分组研讨一归纳总结。提出问题是铺垫,自学讨论是重点,归纳总结是升华。以学生为主角,秉承问题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通过设计过程对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中掌握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注重学生在解决方案中所经历的思考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与沉淀(如图3)。

结语

以“问题”为导向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路径出发,遵从“感知-认知-设计”的空间认知规律,依托独立式住宅设计为载体,以“空间”设计训练为主线,同时关联流线、功肯g、场地、形式、建构等多个专题。教师与学生主体角色互换,使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师生之间思维与观念的碰撞,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符合建筑教育发展的方向。

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进、王珊、杨红.“问题型”互动式教学运用于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探讨[A].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84.

[2]王毅、王辉.转型中的建筑设计教学思考与实践——兼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J].世界建筑.2013(3):126.

[3]蒋正容.“建筑设计”课程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实践[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9):60-63.

[4]王丽洁,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思路探讨[J].全国建筑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3:215-219.

[5]郝曙光.建筑系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8-115.

[6]席仁义.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组织特点及手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意义[J].设计,2017,30⑵:116-117.

[7]傅昊,張书鸿.基于形式语言理论下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语言特征[J].设计,2017,30(7):64-65.

[8]顾大庆,柏庭卫,麵设计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二年级 深化 导向 住宅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