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22-07-19 16:55:02  阅读:

摘 要:由于近些年高等院校的扩招,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就业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高等院校发展的瓶颈。资源勘查专业作为传统专业,由于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矿产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形势下,对于资源勘查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优秀的资源勘查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就业;瓶颈;资源勘查;导向;培养模式;关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083-02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都需要矿产资源的强有力支撑。资源勘查工作是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但由于矿产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矿产勘查空间由二维过渡到了三维,勘查对象在地表反映的现象与矿体本身的距离越来越远,矿化信息也由直接变为间接,勘查难度越来越大,对勘查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资源勘查工作,高等院校有必要对原有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总结、修订,以培养出优秀的资源勘查工作者,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素质先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学校应根据专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首先,实现内培外引,鼓励在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送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内同类专业的一流大学进修、访学,加大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其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专业青年教师多、专业理论扎实,但在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定期组织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队,到现场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师德修养、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第三,鼓励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行为,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应重视开展教学研究,强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大奖励力度,保证优秀的教学成果能够在一线教学中得以应用。第四,完善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应多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课堂观摩教学、课堂教学评奖活动,并从政策上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实践,鼓励编写有特色的重点教材,取得的成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定级的重要依据。

二、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作地点大多在野外,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而学生在入校前填报志愿时,缺乏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本质认识,入校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不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学生入校之初,通过开设《专业导论》,介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使学生对资源勘查专业有本质上的认识,培养学生专业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整固有课程设置,拓宽学生选课范围

由于高校课程设置精简,课程门数和课时都有所减少,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不够系统、深入,而有些课程的设置先后顺序也存在问题。这种课程设置会使考生感到学习苦闷,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资源勘查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一直按照传统理论进行,随着学科的发展、勘查技术的进步以及中国资源勘查战略的变化,对于资源勘查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形式以及社会对于人才新的要求,课程的设置应该有所调整,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侧重,如针对工程地质方向,开设土力学地基基础、地基处理、基坑降水、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等课程;针对煤田地质方向,开设沉积盆地分析、煤田地质学、煤田普查与勘探、瓦斯地质学等课程;针对固体找矿方向,开设钻探工程学、地球物理勘探、矿产资源经济学、矿床学等课程;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开设GIS软件应用、地质制图学及CAD制图、MAPGIS软件应用等课程。这样,学生学习有所侧重,可以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满足时代和社会对于资源勘查专业人才的需要。

四、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适当开展双语教学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矿产勘查的对象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矿产勘查空间由二维过渡到了三维,勘查对象在地表反映的现象与矿体本身的距离越来越远,矿化信息也由直接变为间接,勘查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要,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化,资源勘查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截至2008年,中国在海外的矿产勘查投资已经达到了8.12亿元,资源勘查的国际化趋势对资源勘查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更专业的要求,尤其是外语的读、写、听、说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资源勘查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也要发生相应改变,以适应其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适当在某些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加大专业英语的教学比重,提高学生外语的的读、写、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外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资源勘查专业是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因此资源勘查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外,实践能力同样重要。目前很多高校教学计划中都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的缺乏,无法保证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通过学校与外部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将实践课堂开设在现场,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融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现场的工作氛围,真正走入企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验证他们的研究成果,弥补他们在专业理论方面的不足,共同探讨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加以解决,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六、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由于近些年高等院校的扩招,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就业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高等院校发展的瓶颈。以就业为指导的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

资源勘查专业,应该针对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培养方式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式对于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帮助学生就业,并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进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是资源勘查专业的必然选择,把握时代脉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选择性开设特色课程,结合双语教学方式,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展就业指导,实行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学生和决策者一起行动起来,不断探索、尝试,使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体现于教学实践,将大学培养模式改革逐步落到实处,真正取得成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大学也才能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成为学生实现崇高理想、塑造完美人格的殿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资源勘查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欲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2] 刘智英.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论坛,2009,(10).

[3] 胡海燕.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研,2010,(2).

[4] 毕晓芬,孙志军.关于双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8).

[5] 马力.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各环节中[J].大学教育,2012,(1).

[6] 梁深.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大学教育,2012,(4).

[责任编辑 陈丹丹]

推荐访问:探析 导向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