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体育永葆青春的灵魂与动力

时间:2022-07-19 13:30:03  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体育创新是现代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育创新应在和谐的价值观指导下,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

【关键词】体育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

Innovation: Soul and Driving Force of Keeping Sports Ever Developing

TIAN Ji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progress of a nation, the driving force for a country to develop and prosper, and the source of life for a political party to remain vigorous. Sports innovation is the inner driving force for modern sports to develop sustainably. Sports innovation should be achiev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values of harmony in terms of notion, contents and methods.

【Keywords】 innovation of sports, innovation of notion, innovation of contents, innovation of methods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河南省委、省政府2006年5月22日下发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提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总体目标: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体育创新,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要求,也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 体育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经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体育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30年来,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8年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更得益于体育事业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现在中国体育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1.1 体育自身特点决定必须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向前发展的,体育也不例外。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这就要求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去追求,达到运动成绩的巅峰,这一格言充分体现了体育工作要瞄准更高的目标,努力探索体育发展规律,找准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寻求突破,创新发展。比如,跳高技术经历了跨跃式、滚翻式、背跃式,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跳高水平的大幅提高。试想一下,如果现在还用跨跃式跳高,能够达到现在的男子跳高世界记录2.45米吗?30年来,中国体育的改革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战略思想;第二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初体育改革创新的系列举措。如1993年4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以及《关于运动项目管理实施协会制的若干意见》、《关于训练体制改革》、《关于竞赛体制改革》、《关于群众体育改革》、《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等5个附件,确定了以转变运行机制为核心,“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发展思路,成为这一时期体育改革创新的指导性文件;第三个阶段为进入新世纪,以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

1.2 新形势下发展体育唯有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30年来,中国体育坚持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在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和运行机制。〔1〕P19-2030年来体育工作始终做到顺乎时代大潮,顺乎民意,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就是一个典范,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促进;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充分发挥北京奥运会的综合影响和带动作用。但应该看到,新的历史时期,体育工作还存在程度不同的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利于体育科学发展的问题。比如说群众体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精品活动数量有限,竞技体育还存在项目布局不够合理,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水平需要提高,体育产业规模小、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体育立法工作比较滞后、不能适应体育发展需要等各种问题。

改革与创新永无止境。30年来中国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改革创新,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实现中国体育的进一步腾飞,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不断解决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消除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体育生产力。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性转变,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体育创新。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P19-20

体育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经济跨越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表演业等迅速发展,体育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日趋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体育与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体育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倡导合作、诚信、开放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勇于挑战的意志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现代化建设。

发展体育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切实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满足广大群众的强身健体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体育创新来谋划、来发展。

2 体育创新的内容与实践

2.1 观念创新

原来体育分三个部分,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号称“三驾马车”。2007年又提出社会主义体育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全面,体育有多种功能,如竞技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在具体体育工作中体育会有不同体现,如篮球运动,参加比赛是竞技体育,但三人制篮球赛为群众体育,篮球比赛有赞助是体育产业,篮球比赛有转播是体育宣传,等等。事实上,很难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分开,比如全国体育大会,是非奥项目运动会,是群众体育,但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大会不排金牌榜,但各省市代表团都会计算代表团的金牌和总分。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组委会把市场化、产业化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也凸现了体育产业的重要性。同样,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应该体现体育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如体育场馆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阵地,是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场馆经营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体育除事业和产业外,是否还有体育行政、体育执法等内容呢?再如,体育在不在大文化范畴呢?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了很好的回答,报告中把体育工作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目下进行了简洁而重要的论述。〔3〕P34所以要用创新的观念认识体育。

我曾组织过一次成功的体育活动,也得益于观念创新。原来中国信鸽年会由省市信鸽协会承办时都有程度不同的亏损,但2003年由我们河南信鸽协会承办却盈利15.2万元。这主要得益于改变对会议的一般认识,利用会议平台,进行创新运作,除正常年会内容外,增加了国内信鸽评比与拍卖,邀请国际知名信鸽参与拍卖,举办中国首届信鸽产业展示会,祝贺单位可以进行宣传,从而增加了收入。会议安排与会代表去开封参观清明上河园,吃了天下第一楼包子,发了南阳玉制作的鸽子作为纪念品。会议结束,中国信鸽协会和与会代表都感觉会议很成功。《中华信鸽》杂志称“信鸽产业”的提出在中国信鸽史上开了先河。

2.2 体制创新

笔者曾从2002年参与开展体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鉴定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人,培养职业资格体育经纪人600余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育职业)考评员36人(截至2006年底笔者调离)。总结工作经验,主要在于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成立组织机构,保障培训工作开展。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体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建立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积极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鉴定人数超过全国人数的50%。成立河南省体育经营者协会,指导体育经纪人开展工作。构建培训网络,拓宽培训人员层面。支持省辖市体育局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在郑大体院、洛阳师院等高校建立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经纪人培训基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在退役运动员中宣传体育从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退役运动员50余人。创新培训措施,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结合体育行业特点,编制了培训内容和鉴定程序,建立了职业鉴定试题库,培养了考评员队伍,逐步建立起一套简约、高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和项目结合开展了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地区)、日本、英国等200余名学员参加。

2.3 方法创新

笔者根据民间体育项目经费难筹、单项影响小的特点,倡导举办了河南省三届民俗体育大会,均设项10个,每次参赛600-800人,群众参赛不收取报名费,经费由承办单位郑州大众生态健身园解决。2005年,举办河南省首届健康家庭运动会,设10个项目,共200余个家庭700余人参加,被《中国体育报》专版刊登,并称为创新赛事的探索。2006年在郑州世纪欢乐园摩天轮上举办的中原快棋王围棋比赛,邀请刘小光九段和汪见虹九段参加,中国棋院原院长华以刚与王冠军八段进行大盘讲解,活动由郑州世纪欢乐园承办,《大河报》提供舆论支持,并举办有奖竞猜活动,郑州卷烟总厂提供赞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3 体育创新的措施和建议

3.1 坚持一个中心,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大众

党的十七大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生,明确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兴办体育事业,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促进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群众体育工作要引导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科学、健康的体育活动中来;竞技体育要不断提升竞技水平,培养更多的体育运动人才;体育产业要更好地开发体育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要努力增强体育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促进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3.2 实现两个和谐,即内部和谐发展和外部和谐发展

一是体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吸引大众关注竞技体育发展,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竞技体育通过提高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群众观看比赛和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参与体育赞助;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创建体育名牌,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为体育事业发展拓宽资金渠道。要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处理好体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旅游、农村、社区、工会、青年团、妇联,社会各界等外部事业的和谐发展。体育部门要主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行业体协联合开展体育活动,要协调相关部门与科学、文化、教育、旅游、农村、社区等合作举办体育活动。要提倡、鼓励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进行资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发展体育事业。

3.3 突出“大体育观”,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把体育放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去思考,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大体育观”。要通过体育创新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工作开展。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体育的全面进步,又要抓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关键环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要做到“六移”,即群众体育要“下移”,更好地贴近群众,打造群体活动精品工程,吸引更多人群参与体育运动;竞技体育要“前移”,从苗子开始培养,实施精英工程;体育产业要“后移”,着眼将来,培育市场,营造示范工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体育立法要“上移”,把体育立法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立法建设。另外,体育民间组织、经营单位要“外移”,积极推进体育协会制、俱乐部制、会员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工作要“内移”,通过扩容工程,增加彩票玩法,吸引更多资金服务和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编.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之党

的十七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宏斌)

推荐访问:永葆青春 灵魂 动力 创新 体育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