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与城市包容度关系研究

时间:2022-07-19 12:35:03  阅读:

摘要:文章讨论主题是流动人口转移就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包容度关系,即“转移就业←→产业发展←→城市包容度←→转移就业”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分析流动人口与产业政策两者关系基础上,创造性加入城市包容度变量,使逻辑体系更加完整:首先引入投入—产出模型从城市产业前后关联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科学调整区域产业政策,优化城市产业布局;进而引入适应性效率理论对产业发展与城市包容度的关系进行创新性分析。核心结论是“人随产业走,实现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转移就业;产业政策;城市包容度;适应性效率

一、 引言

“人随产业走”简明表述了人口合理转移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来实现;而“实现包容性增长”则暗示产业政策与政府包容行为之间的关联,这涉及到配置效率与适应性效率的问题,包容性政府行为是防止产业过度干预的防火墙。本研究主要以北京为例,借助投入—产出分析范式确定超大城市(人口规模1 000万以上)产业间关联与主导产业,从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解决低技能、非紧缺人才涌入导致的就业结构性失衡、产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

二、 模型、方法与结论

本文引入投入—产出模型的目的是从三次产业前后关联角度定量分析城市产业结构,并根据各产业部门定位提出相应产业政策,吸引紧缺劳动力、疏散过剩劳动力,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本文基于北京市2010年和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出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比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进而选取主导产业、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流动人口管理方案。

下文将运用上述方法,根据产业间前后关联度初步选取主导产业。

2.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根据以上方法,可以计算出北京市2010年和2012年42个产业部门和6个合并后大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北京市2010年后向联系水平比较高的产业,即影响力系数大于等于1的产业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23个,排名靠前的部门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且影响力系数值差异不大(1.00~1.37)。排名前三位的部门分属六部门中的重工业、矿业部门。隶属于服务业的部门只有综合技术服务业一者在内。2012年后向联系水平较高的产业部门共19个。虽然入选行业总数减少了4个,但前3位所属大部门由重工业、矿业扩展到了基础设施相关产业,且第一名煤炭采选业的影响力系数为2.33,大幅增加了1.06,也就是说2012年煤炭采选业每增加1单位最终使用,将比2010年对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多1.06单位。基础设施领域,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向后关联度减低至1以下,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猛进前三。纺织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食品和烟草、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5个轻工业产业部门都进入系数大于1的行列,这比2010年仅有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和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的情形有了新的突破。其他服务业和农业领域的部门都未能入围,这一点可以从图1中六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情况得出一致的结论:矿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始终最高两年间的增长幅度也是最大。其次是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相关产业,轻工业部门2010年不足平均水平,2012年增长至平均水平之上。

北京市2010年前向联系水平比较高的即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等14个,2012年降至12个行业部门。这些入选部门前三名与排名靠后的产业系数值差距较大,尤其2012年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感应度系数高达5.02,这代表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需求,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满足其他部门生产的需要将增加5.02单位的产出量,大大高于其他部门。2010年其他服务业领域入选的部门有4个,2012年仅为3个,且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部门的系数值有所降低,说明2012年服务业增长乏力,受国民经济的波及度不够。入选的产业部门两年均不包括农业领域,轻工业部门只有2012年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进入范畴内。2010年北京市既具有较大牵引作用又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产业有9个,前八名均属于第二产业,服务业仅综合技术服务业榜上有名。2012年缩减至5个行业,均属第二产业。

北京市六大产业部门中,农业和轻工业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甚至仅占不足43%,这与北京市的首都功能定位有极大关联,一些低端轻工业制造业已经转型或迁出,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农业向着现代化、精细化、休闲化发展,多为以农家乐、采摘或高端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园区。两年来,矿业系数水平提升、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系数下降,可能是由于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冶金矿业总公司、首钢矿业公司等大型央企为主的部门经济的发展,对整体经济变化的感应度较强。

3. 结论检验与补充。选择主导产业不能单纯依靠影响力和感应度两个系数,还应考虑城市原有产业基础、城市未来发展定位、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以及同其他地区的关联等方面。北京市2010和2012两年的其他服务业产值占比最高,均占总产出值的50%左右,从增加值方面看更是高达70%多。重工业其次,产值占比22%左右,增加值降低至12%左右。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比同为12%左右,而产值占比略低于重工业(18%~21%),其他三个部门产值和增加值的占比都远小于上述三个产业。农业、矿业和轻工业的产值加总占比才仅为总产值的6%左右,增加值加总更是约4%。因此需要对结论进行一定修正:

(1)矿业企业的发展,虽然从影响力角度来看对其他部门产出增加具有较高的需求,但其产值所占比重并不高。这一方面可能是表明矿业大力度拉动了其他产业的产出增加,自身对这种产出增加的反应并不强,这从矿业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较低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可能是投入产出分析算法本身的局限性使然,在求两个系数时,用的是简单算术平均,分母的计算方法实质与感应度横向求和相同,存在实际经济意义较弱的局限性。

(2)其他服务业过往的发展不可小觑,但三年过去了,尤其是结合中央对北京市的定位、北京市自身的发展规划及流动人口问题等其他社会因素,是否全盘肯定并继续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还需要讨论。北京的800多个批发零售交易市场雇员基本是外来人口,流动人口高度集聚,拥挤效应显著。超大城市需要大幅减少此类市场,以政策组合方式引导部分市场外迁。“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进行适度调整。

(3)基础设施相关产业是首都市政建设重要一环,能够创造的产值贡献也十分显著,需要保持其基础产业的地位,但产业细分情况下也有特例。北京400多座巨型垃圾填埋场,多数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环境卫生处理,急需学习、借鉴、研发、生产,并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人员队伍。北京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市场空间巨大。

6]6͵M<总结与政策建议

1. 人口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与城市包容度关系总结。人口流动、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包容度三者关系如图4所示。产业调整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城市包容度也是动态的,不同历史阶段差异性显著,尤其在我国。那么在保证流动人口权利平等情况下如何制定产业政策?城市包容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度如何把握呢?我们引入适应性效率概念进行补充分析。

适应性效率是在长期经济增长进程中,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变迁的效率,是衡量制度安排是否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准。我们定义的城市包容度是指以公共服务享受范围、参加社会保险人数比例、劳动权益保障程度为主要内容、评价城市对于外来人口的接纳程度的指标,包含了政府行为中与城市中外来人口相关的包容性机制。

我们过往的研究曾验证,城市包容度指数水平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就业越容易。但包容度也是存在一定上限的,包容不是兼容。根据产业结构和发展要求形成的包容性措施才有利于缓解我国城市人力资本错配局面,因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调整城市包容度等制度变革的前提必须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其中重要方面就是适应于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与城市包容度是经济配置效率与适应性效率的关系,是静态效率和动态改进的关系;包容性公共政策与产业政策又同为决定体制组织和存在形式的制度安排(适应性效率),两者满足了“根据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变化以及制度的震荡”进行调整的制度内涵,通过两种政策灵活协同调整、配置效率与适应性效率同步优化,保证了城市经济体持续良好运行。

2. 超大城市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综上,超大规模城市的产业选择还必须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结合。人口疏解与人才引进并不矛盾,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检测认证产业高端人才不仅北京、在全国也供给不足,政府决策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向紧缺型行业倾斜。而在保证失业率低于3%红线前提下,对落后产能行业应尽快停止引进、适当裁员,通过转岗培训、关系转接、推荐就业等进行兜底安置。这样就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正确引导和合理安顿。一部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城市发展对该行业需求不旺的劳动力就会自动退出大城市的竞争范围,向下游规模城市流动,最终实现超大城市不再拥挤、小城市逐步向大城市演进的协同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纯彬,李叶妍.产业政策:调节超大城市规模的选择[J].开放导报,2015,(3):31-34.

[2] 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2,(2):40-42.

[3] 田珊珊.基于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的中国主导产业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8-19.

[4] 王玉海.诺斯“适应性效率”概念的内涵及其对我国制度转型的启示——兼议我国过渡性制度安排依次替代过程中的动态适应性问题[J].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5,(1).

[5] 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61-68.

作者简介:李叶妍(1990-),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城市经济。

收稿日期:2016-06-20。

推荐访问:产业发展 包容 人口 转移 就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