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教书育人”走向“育人教书”

时间:2022-07-18 19:30:03  阅读:

[摘要]方法、思想、智慧、人性、创新、想象、梦想和激情在教育中比单纯的静态的知识更重要。“教书育人”强调的是教书为本、育人为末,与当代科学的教育理念相悖,故应以“育人教书”置换之。“育人教书”的实然化,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实现教师专业化,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重视学生主体间性的培育。

[关键词]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育人教书

[作者简介]黄海波,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6)11—0184—03

一、以“育人教书”置换“教书育人”的应然性

教书育人,顾名思义,教书即传授知识,育人即培育人才,包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教育、个性培养,总之是关于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一)教书育人的词义辨析。语言是思维的外现,语言的次序彰显了意识的重轻主次,中国语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在两者的排列顺序和主次轻重上。教书在前必以传授知识为主,育人为后定为培育人才为辅。肯定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教书育人’二者是组合平行概念,是同等地位同等重要,平起平坐不分伯仲,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或有人更有甚日:“即便是重教书轻育人又何错之有?学校当然以传授知识为主育人为辅,多少年来不都是这么教过来的吗!”然而,诸如古代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语言顺序的排列就表明“君”为上、“臣”为次、“父”再次、“子”为下这样一种思想意识,如果反过来,肯定通不过。君臣无礼,父子无序,罪莫大焉。

(二)“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非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这一教育目的决定了“育人”中的诸多内容较之“教书”中的知识更重要。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本身是重要的,但知识本身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但也可能束缚思维,禁锢想象。相比之下传授和培养求知的能力和方法,掌握生存与生活的基本技能,鉴别知识的优劣与善用知识以及掌握相互交流知识的方法则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并做知识的主人而不做知识的奴隶。2.思想比知识更重要。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实际上,知识只有在付诸实践,才成为力量。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有力地表明了单纯有书本知识不一定有力量。实际上,思想决定创造,思想决定意识,思想决定生活方式,思想决定成就。3.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教育作为开发人的智慧和人的生命价值的事业,知识在其中是手段。人要求真,把握各种事物的规律,从而征服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4.人性比知识更重要。人性是共同相处、共同生活、共谋发展的基础,共同生存是人性的体现。一个充满人性的人,共同生存能力就较强;一个缺乏人性的人,共同生存能力就较弱。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应当是充满人性的人,具备伦理、道德、良知、诚信、正义感、责任感等基本品性的人。教育要让学生越来越远离兽性,充满人性。5.创新比知识更重要。中国有4000余年历史,2000余年的文化,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原因是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是灌输知识,而不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靠教育。6.想象、梦想、激情和正确的人生目标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人类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步。我们要教育学生异想天开,善待学生的大胆想象。知识是追求梦想的产物,人类有了追求,才有了知识;知识是追求的手段,目的是追求实现。学生有了追求、理想和梦想,才有发展。知识在没有激情的人那里不能增值,也不能更新自己。因而只有知识、没有激情的人,跟图书馆和书柜差不多。学生只有有了激情,有理想有目标,才会爆发生命力,主动积极努力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育人教书”与“教书育人”的理念比较。“育人教书”抑或“教书育人”,从哲学与价值论来看,它反映了一种有关人类发展与培育未来一代的关乎个体成长、种族延续和社会文化传承依据性的价值取向与判断,是负有教育责任的不同人类群体其哲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诸意识在教育活动中的趋向性和取舍性的价值反映。

“教书育人”代表了一种以传承知识、文化和技能为教育主导,过分注重知识及其相关体系在个体生存、成长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持有并夸大书本知识作用这一价值取向,这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情景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狭隘局限的教育和知识理念。现实教育活动中持有这一价值观者更多地表现为过分地强调整个知识体系中“是什么(what)”的浅层知识部分,而对“如何(how)和为什么(why)”深层和方法论知识则更多地予以忽视,表现为教育者传教士般地将书本知识机械地全盘灌输。

而“育人教书”的理念虽然也重视知识,但更强调人的内在的、品质的、观念的、思维的、个性的、情感的、意志的、能力的、习惯的、方式方法的培养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重视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掌握、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和优秀心理品质在个体成长与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强调人的内在的、持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作用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品质与素质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育人教书”与“教书育人”的实证分析。从实践来看,中国教育改革长期以来一直是在“教书育人”这个大框架内和逻辑前提下进行的。首先,把丰富的人性简化为单一的认知本性。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被看成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地位与身份、学生发展水平、生存境遇等等,都是由知识的学习情况决定的。至于求知的方法、人性、理想、智慧、创新、梦想和激情等甚至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则在所不问。其次,把教育活动简化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把要考试的书教好,学生只是把要考试的书读好。除此之外对学生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在教育范围之外。第三,把学生限制在知识世界中而远离了生活世界。在现行教育评价制度特别是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引导下,教师、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是作为知识学习结果的分数,尽管不知其然仍然死记硬背,而不是通过对知识的真正掌握而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德育只关注道德知识的学习而不是道德智慧的养成与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历史教育也只是为了让学

生掌握历史事实和知识,而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正在发生着的现实,等等。

二、“育人教书”的实然化

上述分析清楚地表明,正确的和优秀的教育毋庸置疑是“育人教书”,先育人后教书,育人为主教书为次,育人为本教书为末,从“教书育人”走向“育人教书”。

(一)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更新表现为在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内在与外在、核心与外围、可持续与暂时、持久与短暂、稳定与非稳定等诸因素的价值性取舍与偏重。知识是易变的、不稳定的、外在的、浅层的、外源的、易模仿的、易陈旧的、易淘汰的、易忘却的,而人的发展所形成的品德、观念、素质、能力、习惯、方法等则相反,是稳定的、内在的、深层的、内源的、难以模仿的、持久的、与生命共存的。育人教书的教育自然应当强调后者,强调树立“全人”、“完整人”的教育理念。

(二)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直接体现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育人教书的教育,应转变观念,建立适应育人要求,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制度,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对学校、教师及学生进行评价,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校观,尤其是优秀学生观、优秀教师观与优秀学校观。

理念的转变是通过制度这个中介来达到的。制度是某种思想的体现,因而,某种制度一旦形成以后,就维护着原有的观念。我们原有的教育评价制度内含着两大观念:一是统一性,二是教育效率。这种教育评价,实际上是以统一性为基础,对教育的效率进行评价。改革的方向就是发挥课程评价的教育和发展功能,关注非预定结果,关注过程性评价,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倡导档案袋评价,改进评价方法,做到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当然,这种新的教育评价制度,也是有基本统一的评价方向的。这个基本的方向就是保证满足学生基本发展需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存,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能生存下去、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三)教师的专业化。从教书育人走向育人教书,很重要的就是通过教师实现的。在理念更新和制度改革后,育人教书就需要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上。首先,教师要从教书状态转变为研究状态。教书育人下的教师也有研究,但其研究的重点在书不在人。教师的研究状态,应该是以人为重点,书为人所用而进行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育人教书的方式方法。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对象和重心的转移。其次,教师要从传承状态转变为创新状态。教师的传承状态是以稳定性为基础的,这种稳定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建立在知识的稳定与学生的稳定发展认识上的教育模式。建构性的知识观和学生多样性的发展观表明,不可能存在稳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自己的育人教书工作得以转化为现实。

(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人是为了生存、生活才去索取知识,生活才是第一性的,知识只是生活的工具。对于一个现实的人而言,是生活规定了他对于知识的态度和追求,而不是相反。学生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在其生活世界中实现的。为此,首先要明确教育的根本生活属性、目的和功能,真正树立完整的教育生活观;教育不仅要为明天或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打基础,而且要真正成为学生参与、创造和享有现实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和过程,让教育一学习本身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完整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既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创造和享有丰富多样的现实世俗生活,同时更要让学习者积极能动地参与、创造和享有高雅精致的现实专业教育生活,在此基础上和过程中,为更好地参与、创造和享有丰富多样的未来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育人教书的教育应当矢志追求个体与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环境)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有机结合,追求陶行知先生那种“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强化学校教育的推展功能,让学校教育真正走进和融入社区社会,在为社会提供教育学习服务的同时,用教育生活的结构式样、运行机制和行为去引导、改造和同化社会,实现社会的学校教育化、学习化和规范化,不断扩大教育——学习生活的空间、领地和影响,保证社会生活向学校教育渗透的健康性、超越性、同构性和衔接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的开放化,为教育——学习生活化开辟通道和创造机会,逐步把社会生活的健康内容、基本机制和方式全面引入学校,培养和丰富学校空间内的世俗社会生活形态,不断恢复、凸显学校教育——学习的社会生活属性和价值,保持和养护学校社会生活的生态平衡和教育生活的自然真实生动性,实现教育一学习生活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和创造出适宜的环境条件,充分保障每一个学生参与和享受教育社会生活的权利和机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五)重视学生主体间性的培育。面对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创造性的呼唤,必须把培育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纳入现代教育的目标体系。建立“主体一主体”平等交往、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育者负责价值引导,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积极进行自我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精神、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力、塑造教育对象的主体人格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由于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主体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最大程度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教育才更易于达致培养人的目标。

[责任编辑:青 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教书育人 应从 育人 教书 走向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