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下儿童的社会性别塑造

时间:2022-07-17 14:20:03  阅读:

【摘 要】大众媒介有营造拟态环境的能力,对儿童社会性别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悄无声息的培养作用,它作为公共的社会服务组织,填补了家庭、学校对于儿童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这对儿童社会化有着重要作用,也对重新诠释两性关系和推动性别平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性别;媒介培养;儿童的选择权

一、大众媒介塑造的社会性别

(一)社会性别

这个步入后工业的时代是电子大众媒介的时代,中国的现代化正追逐着西方向上。这也为我们跟上西方先进的两性关系和续写性别平等做了最好的现代化解释。大众媒介作为现代人离不开的传播手段,它对人类的现代化阶段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社会性别只是其中一个很基本却又极其重要的方面。

人类基于生理差异形成了性别,这只是生物学上的区分。而社会性别则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因素基础上,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形成的性别特征与差异,主要基于社会文化的建构。[1]社会性别是社会赋予生理的性别的社会性、符号性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及其青睐的集体生活组织的方式。性别的概念比社会性别简单很多。无需努力,一个人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性别。性别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分类,而且永远不会自动改变。而社会性别,既非天生,也不一定持久不变和不可更改,它是我们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因时而变。

当代中国,绝不多数的父母对儿童教养教育的重任都存放在学校,这也就催生了很多的幼稚寄宿园和少儿托管班。然而事实上,在迫于各种“中国式教育”压力下,学校做的稍好一点也只是传道授业而非解惑的途职,多数情况还保留在粗放式的单向灌输。在这样家庭明显离合,学校保守单一的状态下,大众媒介以它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的性质出现,并充分发挥了它巨大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来培养这个时代的儿童。

(二)大众媒介营造的社会性别环境

在中国,不仅是学前还是小学,就连在大学里都缺少性、性别、社会性别的开放式宽容教育。因为传统文化的束缚,以“性”为中心派生出的一切词语行为都带上了不耻的色彩。面对家庭和学校死守“性”知识的大门,媒介传播弥补了社会性别教养的缺失。

我们时常能觉察到我们所经历的环境只是通过大众媒介简化之后的虚拟环境,这种环境是否真实姑且不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不基于这种环境去检验,去期待,去行动,去奋斗,这种行为不仅有自身的真实,并伴有真实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环境创造了新的真实。所以大众媒介在儿童眼前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社会性别以及性别关系的信息,不仅反映着整个社会的观念与取向,更是悄无声息地在对儿童做着性别浸润。这种拟态的环境渠道潜伏在儿童周围,越来越能随时随地培养和改变儿童的社会性别认同观念。

隐藏在大众媒介中对社会性别的传统定义、刻板印象、性别歧视、性附庸等观念以及两性不平等关系的信息被无限制地复制传播,不仅达不到惊醒人们注意问题的存在和发生,反而会被视为自然发生、本该如此。大众媒介在为人所用时,表现的社会性别形象和传达的社会性别信息,有时连成年人自己都弄不清楚是否真实客观正确地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态度。从某个角度来看,许多人认为女性和男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等的,但是从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来看,我们仍然保持着一些非常传统的观念,但同时我们又无法接受新的观念。社会性别就在这种既富有趣味又变幻莫测的关系中被修正和塑造起来。

二、大众媒介对儿童社会性别的塑造

(一)大众媒介的性别权威对儿童社会性别的塑造

权利的运作是它扎根于社会生活,即扎根于共有的信仰,扎根于共同合作,扎根于人们每天一起做事的方式。这一理解提醒了权力并不来自个体。如果来自个体,那么暴力是摧毁权利的最好方式。但是,因为权力依赖于共有的信仰和合作,我们只可以通过挑战信仰和不与它所依赖的东西合作来抵抗权力。

1.传统权威

儒家伦理很明显地受到了家族意识的影响。家族组织显然也受到周以来的宗法制度的影响,使整个社会成为无数个小型家庭的组合,不同的家族具有高度同性质的价值和规范。儒家伦理中的尊尊、亲亲,其实就是强调行为的阶级性和血缘性。

这种行为规范的最大特性就是承认统治者、长者的特权,一般就叫做权威式或父权式社会。就是掌握政治权或家长权的人,对其他的人几乎具有绝对的支配力量,受支配的人不能反对,反对就是藐视,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儒家伦理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来维持社会的尊卑贵贱长幼秩序,一切按照规矩行动,不能违反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权威性格。这虽然没有对社会性别的塑造有直接表现,但是却肯定了男尊女卑男贵女贱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

2.大众媒介权威

在大众媒介无孔不入的时代里,我们都像《楚门的世界》里所讲述的那样,生活在大众媒介编排控制下的环境中。换句话说,大众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被编排掌握在那些更有话语权的人手里。在社会性别塑造方面,虽然大众媒介不是一味地加强渲染传统式的男强女弱的观念,但是较少有关性别平等的节目和文字的讨论,拿出来都是有着严肃的语调和过于生硬的词语,少有儿童会去关注去聆听,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是远不如动画片赏心悦目的。

一般说来,那些更有权利的组织和群体对那些拥有较少权利的组织和群体的了解会很少。大众媒介对于受众来说,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处在一个权利的高层次。大众媒介对儿童的了解,以及会有多大的意愿付出多大的努力去探求他们的心理层次和精神需求,直接關系到大众媒介对社会性别信息的选取和传播。事实上,大众媒介很少注意到它受众中的这部分儿童群体,绝大部分的性别和社会性别信息是被定向定型地传播给成年人。儿童又只能从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培养起来的成年人那里得来相关信息,这便又回到了传统权威和家庭权威的“统治”下。

(二)大众媒介的性别制度对儿童社会性别的塑造

制度是一种在权利的基础上和由最明显的等级的权力分配构建起来的。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权力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他们也参与进了社会性别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电视、电影、新闻、书籍、学校、家庭灌输性别信息给儿童,这些方式——都是社会性别制度的产物。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对身处的社会环境的描述也是制度的产物。这提醒我们需要知道谁控制着社会性别制度,谁受益于他们创造的这些描述。更有可能的是会找到这样一个群体的人,他们创造了关于性、性别、社会性别的制度描述,其他人都按照这类描述来构建自身的观念和按照习性行动,社会的信仰和文化就此聚合形成。很多参与创造描述的人,都没有想到要去质疑那些隐藏在描述下面的假象。

看到描述是怎样制度化地被创造出来的,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描述如此广为流传,以至于很难改变。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愚蠢地坚持相信什么是假的,而是因为他们经常被灌输一些具有误导性但却是以一种真实方式发生的描述。如果这些描述来自制度的途径——大大众媒介、学校、政府、家庭——人们很难逃脱或反驳它们,它们看上去似乎具有很高的权威。儿童被制度化地接受了制度化的描述当然是不能逃脱的。

要构建美好的性别平等社会,就得挑战这个歪曲了两性关系和性别观念的描述,要有一种有组织的努力。这种组织可能是一家报纸、一所学校、一个反诬蔑同盟或者是一个思想群体。挑战不是一个人挺身而出反对说“那不是真实的!真正的事情是这样的……”,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与社会上的其他人一起努力来改变它,缺乏挑战,就像缺乏信息,是虚假描述得以存在的一部分。女性主义者就充当起了这个挑战制度化描述的先锋,女性团体势在改变女性的身处环境和社会性别的传统定义以及两性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别认同也是需要这样一种挑战的存在和努力。

(三)大众媒介的性别教养对儿童社会性别的塑造养

儿童社会性别的教养塑造,就是在根本上树立起一个人的本性,在此基础上,才建立起性格、性取向。对于儿童社会性别的教养直接影响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性别观念和能否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即能否真正意义上的推动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这也就与解放妇女和女权运动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如果女权运动在那种成年固执已成的世界里未能取得推进式的突破,倒可以把目标转移到对儿童社会性别认同的教育和引导上。当然,这又得基于一个真正的“性别平等”的观念,否则又将孕育一场日后更大火力的“斗争”。

大众媒介的培养只是放大了本该是家庭和学校来完成的教养,攫取了他们的权力。媒介与儿童是相互的使用与被使用,媒介既编排传播了大部分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也时常充当了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儿童即被当作信息的接收者,却也是信息的来源者。

一切教养都是通过个人参与和分享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从人一出生就已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并持续地培养他的能力。通过媒介对儿童的教养,能浸润他们的意识,形成他们的习惯,锻炼他们的思想,唤醒他们的感情和情感。通过这种不知不觉的教养,儿童便渐渐参与和分享人类所积累下来的社会性别的精神财富和道德财富,从而成为一个人类所累积的文明资本的继承者。要使儿童对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就意味着要使他们能够管理自己,要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和客观的判断力,要教会他们从自己原有的行动和感情的狭隘范围中走出来,以其所属群体的利益的角度感受和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行为所作的反应,他们便知道这些行动的社会意义,其行动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些意义中。

我们的家庭、学校、大众媒介是有能力和责任来帮助儿童完成性别社会化认同的,重要的是要在培养过程中塑造社会性别认同的榜样模式,让他们知道社会性别是有尊严的,他们个人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承担起社会性别的责任。

三、儿童的社会性别权利

任何一个人都是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合一。社会性别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性别规范人的行为,决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文化定义社会性别,或者说描述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方式影响着男性和女性个人的传播方式;而个人的传播方式决定着社会性别的意义;反过来,社会性别的意义影响着文化的观念。这些意义通过我们日常生活的结构和行为得到传播,于是造成一种幻觉,以为这就是女性和男性自然的,正常的存在方式。然而,我们也知道,社会性别意义因为文化和时代不同而有变化。而且,我们理解一种社会性别的方式与我们对另一种社会性别的看法相关联,这告诉我们,尽管社会对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的定义看上去似乎理所当然,但实际上赋予社会性别任何意义都是一种必然。

将这一见解加以延伸,意味着我们在定义自己和他人为男性或者女性时,所拥有的选择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多。加上社会性別认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培养的,它可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被改变。因此,社会性别和性别不一定是一致的,这也就解释了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群体等的存在。同样要认识社会性别意义的任意性,我们只需考虑不同文化对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不同定义方式。多种文化都认为,一个人的社会性别随时可能改变,所以有可能一个人生为男性但选择女性化的生活并被视为女性,反之亦然。

儿童生活成长在社会中,社会上的任何事物思想现象都能造成对他们的影响。儿童性别认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除了接受家庭学校大众媒介的培养外,同时这些也赋予了他对自己和他人社会性别的选择权利和识别能力。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力量塑造出的结果无非就是是否符合了主流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伦理道德。

根据其定义,性别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社会认可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观念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手段灌输给个人。性别认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复杂的社会观念,这些社会观念规定了性别的社会意义。由于社会对性别的定义渗透了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我们视之为自然、正确的定义。当构成社会生活的行为和结构不断以某种方式体现女性和男性的存在时,我们难以想象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还可以具有别的定义。性别的社会意义被强行灌输给儿童,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儿童是文化意义的被动接受者。儿童可以作出选择:或者接受文化规范,或者修正它们。

四、结束语

大众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公共组织,承担着对儿童社会性别教养的责任。媒介信息中蕴含了社会的态度和人们的观念,由此看来,对儿童塑造的思想是媒介融合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取向。本文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说明了媒介营造什么样的拟态社会性别环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是怎么被影响被塑造起社会性别观念,这个观念是否符合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无论如何,社会性别是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被选择和定义来符合时代制度的。立足于性别平等的目标,除了女性运动的努力,儿童有客观正确的两性观念也对日后的性别运动有着重大关系。时代在前进,未来的性别关系势必要落在被媒介培养塑造起的儿童这里。

【注释】

[1]刘立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美)朱丽亚·T.伍德(Julia T.Wood)著,徐俊等译.性别化的人生= Gendered Lives :传播、性别与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美)迈克尔·施瓦布(Michael Schwalbe)著,汪丽华译.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美)约翰·杜威(John Dewey)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6](美)约翰·杜威著,彭正梅译.民主·经验·教育=Democracy experience education[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单中惠、王凤玉编.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大众 媒介 塑造 性别 儿童

上一篇:面孔
下一篇:“资助”贵在“育人”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