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时间:2022-07-17 11:25:02  阅读:

【摘 要】 该文认为,作为国内三分之一的苗族和超过半数的侗族聚居区,黔东南州拥有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因此开发此地的文化旅游事业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分析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深入阐释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良与创新之处,并就具体开发举措提出开发策略:加强政府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设计,避免同质竞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走个性化发展道路;侧重体验式旅游、开发和保护并重;旅游和文创事业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黔东南州是指贵州省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自治州,在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区域中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土家、仫佬等三十余个民族的群众。在全国三十个民族自治州里,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居于榜首,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比超过八成。

一、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可谓具有天生的资源优势。身处云贵高原腹地,此处无论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还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有数十处,甚至已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首选的“返璞归真旅游目的地”之一。

而三十余个少数民族齐聚的黔东南州不仅每村每寨都各有与众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更因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节点”。几乎可以说,来到黔东南州的游人可以实现天天都可过一个少数民族节日的心愿。

由此可见,黔东南州“先天”具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只需用心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让文化给予民族民俗旅游更加厚重的附加价值,此地的旅游业便可成为民族民俗特色文化旅游最闪亮地点之一。

二、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黔东南州虽然也出现了不少本区域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特点甚至亮点,但碎片化、分散化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打造黔东南州专属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方面力度不足。相比云南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同样是苗族和侗族文化的聚集地,黔东南州显然还拿不出同等水平的全国知名品牌,更谈不上在世界范围内打出知名度。即便是当下渐成体系的“四节”与“四戏”也只能算作当地知名品牌,离闻名全国走向世界还有不小的距离。

究其原因,简单模仿和抄袭、自身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欠缺个性化与排他化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是比较核心的根源。黔东南州虽然出现了众多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节日、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游或主题文化旅游等形式和内容,但专属性欠缺。也就是这些旅游节日或项目还未能深刻烙印上黔东南州的“标签”使其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苗侗民族民俗文化,这就极易造成此地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面目模糊,不仅难以给旅人以足够的深刻印象,更存在被湮没甚至被替代的危险。而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本质就是本土区域文化内容挖掘程度不足,还需要持续、深入地触及到包括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历史、传统的核心层。

三、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1、加强政府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走自己的路,前提是看准方向,尤其是在文化旅游层面,政府的规划管理绝不能缺位。黔东南州管理部门需要与当地乃至全国的行业专家加强合作,制定出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区域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战略规划方案,让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具备足够的排他性,走一条专属的个性化文化旅游之路。

同时,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会给习惯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游客带来欠佳的旅游体验,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因此改变偏远乡村、山寨的脏乱差现象非常必要。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出现代、舒适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氛围。

2、差异化设计,避免同质竞争,深挖文化内涵

要全力避免千村一面的雷同设计,让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做到百花齐放、一村一主题、一寨一中心。这种差异化的规划设计有助于形成链式文化旅游线路,让外地游客每到一处乡村、山寨都能体验到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色,使游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旅游热情和好奇心,从而不断延长和拓展旅游的时间与空间。而这不仅能够让黔东南州不断吸引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新游客,还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从而实现保存量和提增量,为区域内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奠定足够坚实的受众基础。

更重要的是,差异化的设计方案能够尽量规避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降低内耗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以不同文化特色为出发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还能促进当地持续深入地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内涵,使本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有足够的文化背景支撑,让文化旅游不再徒有其表。

3、打造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走个性化发展道路

要借鉴诸如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的旅游品牌打造经验,打造出黔东南州特有的苗、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从贵州到西南、从西南到全国,再从全国到世界的个性化发展之路。比如围绕“四节”和“四戏”,打造出独具黔地文化特色的“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节、从江侗族大歌节、黎平侗族鼓楼节、雪山苗年节”和“凯里《銀·秀》、黎平《侗族大歌》、西江《蚩尤后代》、镇远《古韵镇远》”,让游客沉浸在黔东南少数民族的歌、舞、戏、乐等传统文化元素中。

4、侧重体验式旅游、开发和保护并重

随着区域化、民族化、民俗化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新时期的文化旅游已经逐渐从相对表层的表演式旅游向更加深度的体验式旅游转换。尤其是在越来越快的生产生活节奏中,无论何种行业、职业的人群都在全面感受到压力,从而对慢生活和休闲度假格外青睐。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需要遵循这种旅游新目标的开发规律,将过于侧重于节目表演的项目转换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比如打造和改善农家旅舍,让游客的吃、住、游、乐等和普通少数民族群众实现“无缝对接”,让游客零距离接触耕种、采摘、收割、捕捞、纺织,甚至亲身参与到当地民众的婚丧嫁娶乃至宗教祭祀活动中。

开发体验式旅游除了可以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慢生活状态成为吸引众多游人的新契机外,更有助于区域性的传统文化保护。比如改变一度盛行的大拆大建现象,让传统民居、古建等保留原汁原味,即便需要修缮也不至于全盘沦落到钢筋水泥的旧套路中,而是可以用更加原生态和绿色环保的传统材质和手法确保“修旧如旧”。如此一来,便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实现开发和保护的兼顾。

5、旅游和文创事业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期全面“双创”的社会大背景下,包括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事业和其他各行业一样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转折点,创新和创造成为顺利渡过改革深水区的主要保障。黔东南州的旅游开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既有的传统文化元素的保护、推广与使用,还需要看到创新2.0社会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做到旅游和文创事业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对黔东南州这种工业化生产底子薄、基础弱的地区来说,借助科技走一条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十分可取。以“贵州新黔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个成立于2016年的“双创”型公司立足于用现代先进工艺对银饰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的技术,通过原子层沉积的方式在银饰表面生长一层致密的纳米薄膜。不仅可以实现银饰和空气隔离提升抗氧化性,而且能够同时提高银饰表面耐磨性。这一技术解决了自古以来便存在的银饰品极易氧化变黑影响其观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又解决了银制品硬度不足容易划伤的难题,推动了传统银饰品工艺的创新。而这家公司的创业团队其实是“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汉天下物联网学院”的大学生组成,是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的核心成果之一。

如“贵州新黔艺科技有限公司”之类企业的出现不仅可以成为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辅助力量,其实也可以成为其中传统结合现代、文化融合科技的文化新元素之一。除了可以让传统银饰品在前沿科技的支撑下焕然一新,成为黔东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产品,这一技术成果还可以成为银饰品博物馆中的创新产品成果展览的重要组成。若条件具备,此类公司本身就可以打造出银饰品或银制品创意基地或文化平台,成为黔东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新生力量之一。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文化创收、旅游兴业的典型经济模式,不少民族地区因此走出了一条极具个性甚至符号化的原创之路,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收到了短时间高获利的良好效果,也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全国各民族地区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标榜。黔东南州自身拥有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在持续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摸索和打造出了一些特色产品。但就整体而言,此地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依然存在着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不足,因此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尚有欠缺,需要加大优化和改善的力度。造成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略有滞后的原因众多,故优化措施涉及面广、形式和内容也十分复杂。除了在管理层面需要加大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外,还需要改变简单模仿甚至抄袭的问题。尤其是对区域文化内涵的挖掘方面,此地仍有巨大的改良空间,比如抓住最核心的民族民俗文化打造出专属品牌以避免同质化竞争,或借助科技实现文化和文创的深度融合拓展旅游外缘等。总之,在当下和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黔东南州还需要立足区域文化视角,走一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顺利渡过转型升级的改革深水区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桂林.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探讨[J].理论与当代,2014(01).

[2] 邓亚楠.西部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3] 顾永泽.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05).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 研究 黔东南州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