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救”的岁月中让生命灿烂绽放

时间:2022-07-16 19:00:03  阅读: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急救医学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新专业;它要求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和意外伤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迅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急救部门,都是展示医院整体形象的最重要窗口之一。长期从事内、外科急危重症急诊救治、特别对严重创伤、多发伤及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毒蛇咬伤等急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赵晓东教授麾下的科室,连续5年获得解放军总医院基层先进单位,那么,他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带领这个团队的?他是怎么带领急救部这群“特殊”的医务工作者每天应对着一个个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的?

2014年暮春时节,本刊记者对赵晓东教授和他的同事做了深入采访。

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19岁入伍学习,23岁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取得医学学士学位的赵晓东教授,如今虽已青春不再、年逾半百,但他的同事说,在平时,他始终保持着当初的那份执着与热情,岁月的积淀更是让他浑身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6年,赵晓东曾先后分别到奥地利维也纳中心医院、美国马里兰巴尔的摩创伤中心等多所著名医院交流、学习,这些阅历使他在技术上更加出色,并提高了急救管理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急救部医生在经皮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全身多部位深静脉置管技术;骨髓穿刺输液技术;创伤病人采用带套管针胸腔穿刺引流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诊绿色通道溶栓、临时心脏起搏等技术中处于国内急诊专业领先水平。

在抢救病人时运用高科技、高水平的急救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病人带去生的希望,这样的事情对于这家医院急救部的医护人员而言,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急救部天天要应付诸多“突发危急事件”。记者在采访时,正赶上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太太经赵晓东教授直接参与抢救后病情稳定、转危为安,转去病房继续治疗。患者家属拉着他的手表达感激之情,赵晓东教授却拍拍患者的儿子肩膀,笑着对他说:“不用谢,不用谢,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你快去照顾老太太吧,让老人家好好养病……”这个简单的动作和那些温暖的话语,为患者家属带去了一股激荡身心的春风,那个老太太的儿子点了点头,陪护着老母亲去了病房。

记者就此事采访赵晓东教授时,他剖析说:“急救工作不同于其他医务部门的工作。凡是来急救部就诊的患者,要么发病危急、要么病情恶化,家属此时的心情大多处于十分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从心理学角度讲,他们也需要‘急救’。所以,有时候医生几句安抚的话,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安抚动作,往往就能让家属感受到一名医生的职业素质,也往往能帮助他们抚平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生的天职,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医院的服务理念;尤其是我们急诊部,必须始终牢记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的宗旨,坚持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才能对得起我们对职业的许诺。”

上抢救班的同事

晚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在采访中,该院急救部的苏琴副主任对记者说:“赵晓东主任时常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医德医风文件,使我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医疗质量与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忠于职守、执业为民、乐于奉献、廉洁行医’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他始终把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放在首位,可以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另一名护士对记者介绍说,平时,无论多晚,只要上抢救班的同事,晚上都能看见赵晓东主任的身影。每次我们问他没有大抢救为什么这么晚还来科里啊?他只是笑笑说:“想着你们太辛苦,来慰问一下你们嘛。”有时他会带来水果,其实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只有看完病人以后,赵主任回家才能睡踏实。但第二天早上7点,他又会准时来到抢救间、病房,大体了解一下病人夜间的情况……

这位护士还对记者说:“其实,赵主任的家就在医院里,离科室只有几分钟的路,但他中午从不回家,不是在办公室加班,就是在抢救间查看病人。很多医生都说,只要是赵主任查房,年轻的大夫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紧张的,因为他会管很多事情,还经常提问题,比如说病历的措辞是否合理,病历的质量高不高,诊断的思路和抢救流程是否合理等,他都会管。作为急救部主任,他每天24小时都保持高度紧张状态,睡觉时都把手机放在枕边,一有抢救任务,无论多晚,他都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从担任急救部主任以后,每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农历大年三十儿,他都抢着去值24小时班,晚上跟大家轮流吃饺子,一起抢救危重病人;而每年过年,也正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候,还要肩负门诊工作;也正是这个季节,最容易发生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危重病症;所以,赵主任带领我们成为了真正最‘前线’的冲锋战士。”

而对此,赵晓东教授则认为,“医生”这个词,自古以来都肩负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之重任。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现实,是科学技术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及家属的期待之间的矛盾;然而,我们急救部门是个开放的窗口,每天面对的大部分都是突发情况,所以,强化对待患者的责任心,是重之又重的问题。

赵晓东教授还认为:“急救部的病人来源背景复杂,常会遇到纷争,有时还会存在危险,作为急救部主任,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能力,使同仁每天都能在轻松、安全的环境里上班,这样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时代里,我一直强调一线值班时要‘用心、理解、换位思考’,尤其重视医疗服务。我们提倡的是‘三声’服务,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既然经常说科室就是我们的家,那么,有客人来你家了,你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所以说,对病人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怜悯之情,医患关系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迈进一步。”

数不清的荣誉隐含了

多少人生往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在处理好日常接诊工作的同时,还要随时作为应急队伍,应社会召唤,为突发事件抢救病人做好准备。谈及赵晓东教授担任的另一个职务——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主任时,苏琴副主任回忆说,2003年“非典”肆虐时,赵晓东主任不怕危险,亲自去机场接病人,并给予第一时间的紧急救治。在这期间,他顾不上喝水吃饭,睡不好一个觉,那时候同事们都说他老了好多。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这些病人,他要努力让人们免受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他尽全力地医治这些病人。

苏琴继续回忆说:“2008年,北京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赵主任带领我们一直没闲着。奥运会之前便组织了多次急救演练,制定了急诊接诊批量伤员后的区域划分,检诊分组救治等工作程序。奥运开幕式那一天,医院领导要求我们急救部人员24小时待命,他更是冲在第一线,同我们一起完善各项准备……”

另一位护士接着说:“2011年‘十一’长假期间,我们急诊抢救区来了三起批量伤员,正值节假日休息的赵主任,加上苏琴副主任、张宪副主任、王曼护士长、曹阳副护士长,都在第一时间从外面赶来。伤员一个比一个重,多位伤员伤口惨不忍睹。赵主任亲自给病人做体格检查,并不时安慰病人,指挥着整个抢救过程。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抢救现场有条不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经过积极、精心的救治,伤员全部转危为安。虽然赵主任累得直不起腰,但他脸上绽放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欣慰……也正因为如此,平时很多病人都说,只要见到赵主任,心里就踏实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赵晓东教授所获得的荣誉,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解放军总医院优秀共产党员、总医院先进党支部书记、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等;而赵晓东教授还同时兼顾着临床、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管理。他在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给急救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发表论著80余篇,SCI文章3篇,获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盛志勇医学成就奖二等奖。毒蛇咬伤是该院的急诊特色,他们也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家能治疗毒蛇咬伤的医院。赵晓东教授对这个项目研究了10余年,发表论文18篇,在医疗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急诊科工作多年,赵主任深知这个特色对于华北地区的人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被毒蛇咬伤后,抢救生命必须分秒必争,每多耽搁一分钟,病人就有可能休克死亡;每多耽搁一分钟,病人家属的焦急担心就会翻倍。这些年来,很多来自内蒙、河北、山东等地的病人在赵晓东主任的指挥抢救下能够及时得到医治,化险为夷。这些数不清的荣誉和科研成果,隐含着多少人生往事,隐含着多少个在生命第一线坚守阵地的执着身影……

但在记者采访时,赵晓东教授却淡淡地笑着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而已。”他还说:“既然选择了急诊这个科室,就意味着我们一生都充满着挑战,需要分秒必争地与死亡战斗。急诊科医生承受的压力和挑战是一般人很难想象到的,但我们辛苦并快乐着!因为我们换来的是病人的健康和快乐,换来的是他们的健康生活。”

称职医生的三重境界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龚平护士长,是赵晓东教授的爱人;但赵晓东教授的同事们却经常见到龚平护士长下班好久了,还等在主任办公室外的走廊里。赵晓东的同时问她:“护士长您干吗不进去呀?”龚护长总会无奈地笑笑说有病人找赵晓东,或者他在跟其他医生谈话等等,总有很多原因让她等待。龚平有时候还跟赵晓东的同事们开玩笑说:“科室就是他的家,我们那个家,他早就撇到一边去了。”

对于龚平护士长的话,实际上赵晓东的同事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在赵主任眼里,急救部就是他的家,他的同事便是“家人”。赵晓东经常在他们吃午餐时去看他们吃的好不好,有没有肉吃,有没有水果,水果新鲜不新鲜,还叮嘱他们不要浪费等等。但在工作上,他对同事们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疏忽,批评起来丝毫不留情面,甚至有时他会“火冒三丈”,但他的部下却没有一个人怨恨他,团队的协作精神反而更强。因为这个团队的每个人心里都知道,批评永远是成功的钥匙,这是他对同事们要求高,正如一句话所说:“和优秀的人为伍,你也会优秀的。”

“生活中的赵主任是和蔼可亲的。他知道我们平常工作忙、压力大,常会安排我们旅游、夏休,让我们放松心情。记得有一次外出游玩时,我们开玩笑,问他为什么批评人那么严厉、不留情面?他笑着说,‘其实我批评你们我也心疼,我也不舍得,但是工作上你们做错了事就要受到批评,否则怎么进步?其实我对待你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与严厉缺一不可!’说完自己就开始哈哈大笑。你说说,在这样的领导带领下,有谁会担心自己颓废,担心自己落伍呢?”一名护士感慨地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晓东教授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人性光辉,同样也赢得了患者的爱戴。那位护士接着回忆说:“有一次,我在挂号室挂号,突然有两个人走过来,问我:‘你好,姑娘,请问赵主任在吗?’我一看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同一位稍年长点的男子,我说主任出诊了,他不在。请问您找主任有什么事?其中年长点的男子说:‘我是他的老病人,我只是想让他看看片子有没有问题,你们主任还要出诊吗?他太忙太累了,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我说主任出诊还没回来,要不您先等会儿,我一会儿给您联系一下。那位年长的男子说:‘算了,不等了。他太累了,给病人看病就够累了,我也没啥事,让他注意身体!我要回东北老家了。’听了这话,当时我感动得要流眼泪。这是把赵主任当成自己的亲人啦,要不然根本说不出这样的话!”

由这件往事谈到医患关系时,赵晓东教授却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说:“我认为,一名称职的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是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看好病人的疾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就像对待亲人一样。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此外,一名称职的医生对待医术,还要精益求精,勇挑重担;对待病人,耐心热心,真诚理解;对待下属,无私体贴,宽严并重。”

赵晓东教授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连续五年获得解放军总医院基层先进单位,而采访到最后,赵晓东主任则感慨道:“科室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果。生命之重,重于千斤,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大医精诚,是我们医务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面对渴望的目光,我们理应义无反顾;面对神圣的职责,我们必须兢兢业业。相信我们科室的各位同事,一定会在工作上继续保持满腔热忱,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我们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专家简介

赵晓东,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兼任全军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急诊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灾害防御救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肺复苏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全军医疗科技成果奖和中国医疗科技奖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内、外科急危重症急诊救治,对严重创伤、多发伤及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毒蛇咬伤等急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系多家专业学术期刊副主编及编委,发表论著8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部,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军队及解放军总医院多项课题。获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盛志勇医学成果二等奖及军队医疗成果奖等奖项。

推荐访问:急救 绽放 灿烂 岁月 生命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