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桩基础桥梁断桩与问题的解决方案

时间:2022-07-15 09:30:03  阅读:

摘 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施工机械不断的改进,施工工艺不断的进步,目前,桩基础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钻孔灌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钻孔灌注的施工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钻孔灌注的技术有着十分复杂的工序,像是从场地的准备、钻孔、清孔到关注水下的混凝土等各个环节,都非常容易发生故障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在工作的时候,谨慎小心,认真的进行准备,这些故障中会引起最为严重的事故是断桩,这些断桩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容易引发各种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造成损害。当灌注桩发生事故后,就必须要重新钻桩补桩,浪费劳动力,在经济上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对于事先制定的建成时间也会往后边脱,造成浪费。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工作工程中,进行监督,认真工作。文章就是对于防治桩基础桥梁断桩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断桩中找出引发问题的因素,这样就会有根据的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桥梁断桩;防治;钻孔灌注;混凝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建设的不断的发展,这就使很多地方,尤其是那具有小桥流水的城市,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桥梁的建设,这就使桩基础在桥梁的建设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广泛的使用桩基础,就促进了钻孔技术的广泛应用。钻孔技术在桩基础的建设中是一个比较隐蔽的工程,表面上看不出来钻孔灌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可是影响钻孔灌注的质量因素非常多,控制起来也不是非常的容易,难度很大,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潜在的问题,那么整个桥梁的质量就非常的引人担忧了,能够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非常大的,还会延误工期,对整个工程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在桥梁的破坏经过证实,很多都是来自于桩基础遭到破坏,桩基础的破坏非常的不易察觉,这就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了很大的隐患。而桩基础的破坏大部分都是由于桩断裂造成的,桥梁的施工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为保护桥梁的正常使用,我们应该有力的利用桥梁建设中的连续性建设这个优点,排除可能会产生断桩的一切的不利因素,并且根据在长期实践中施工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对施工中断桩原因的分析,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下面,我们就是对防治桩基础桥梁断桩进行分析。

1 断桩产生的原因

断桩产生的原因以下几个方面:

1.1 拔管速度过快,根据规范规定振动沉管灌注桩在管内灌满砼后宜振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0.5~1.0米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min,由于拔管速度快,停拔振动时间短,或根本不停振,极容易造成缩径、夹泥,桩身断裂,造成工程桩质量事故。

1.2 导管埋置深度引起的断桩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

1.3 桩身的截面强度不足引起的断桩

1.3.1 在设计中忽略冻胀力对桩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土层较厚入土较深的钢筋长混凝土桩,只考虑桩身的整体冻拔而忽略了切向冻胀力与桩截面的强度关系,切向冻胀力大于桩截面的强度,将桩冻拔致断。

1.3.2 灌注时测深不准或计算错误将导管提升过高,以至导管底部脱离砼层。

1.3.3 在施工中,水泥用量不足,混凝土配比不当不能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

1.4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灌注不连续,灌注时间持续长,是造成断桩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1.4.1 导管拆卸过程时间过长,起重吊装设备的作业能力小,导管内壁不够光滑,塌落度过大,混凝土流动性差,碎石或卵石粒径过大,沙子过粗或偏细,级配的细度膜数不好,拌和不均匀,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增大导管内混凝土下落阻力,而使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造成卡管事故。

1.4.2 导管埋入混凝土中过深,导管外混凝土已初凝,导管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力过大,导管无法拔出或提升导管过猛,将导管拉断,造成埋管事故。

1.5 接桩时没有认真处理好多余的那部分桩头从而引起的断桩

混凝土浇筑近结束时,没有考虑接桩时混凝土施工,接桩时处理不好或清理不好桩头,导致桩顶混凝土达不到设计强度。

1.6 由于塌孔引起的断桩

断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有很多的因素能够导致断桩。像是灌注施工的紧张连续性,现在忽略遂投高度,再加上护筒底口漏水,孔内水位降低,使孔内水位差减小,不能保持原有静水压力。这样就是桩基础非常的薄弱,脆弱的桩基础受到一点压力或者重力就会失去平衡,进而导致了桩断裂,这是一种踏空引起的断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也是一种比较不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技术工人严格要求,认真仔细的进行工作。

2 预防断桩产生的问题

2.1 提管速度逐渐地放慢

特别是在接近地表3m范围内速度应严格控制在0.8m/min以内;采用“留振”措施或拔出管后采用振动棒在桩体上部振捣措施;合理布置打桩顺序,不集中打桩,以利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2.2 导管在混凝土的位置

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一般应小于2m,最少也不应小于lm,最大不应超过6m,埋深太大将不利于导管的提升,另外,还会使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过小,易使泥浆涌入底口。

2.3 对桩截面的抗压程度进行分析验算

2.3.1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桥涵设计都经专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尤其地方道路工程中的中、小桥,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保证桩身强度。

2.3.2 每m3混凝土用量一般不低于350kg,配比实际标号一般应超出设计标号10%~15%。

2.4 严格的施工设计

2.4.1 导管的分解长度应便于拆装搬运,并小于导管提升设备的提升高度,中节一般为2m左右,下端可加长至4~6m。

2.4.2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严格控制塌落度,应保证在18~22cm之间,骨料尽可能选用卵石适宜粒径为0.5~3.0cm,使最大粒径不大于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不早于5h。

2.5 接桩技术

为保证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上应多灌一定高度,一般为0.5~1m,在初凝后终凝前挖除。但还应保留30cm以上,以待接桩或承台施工前凿除。

2.6 水中钻孔桩

在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施工水位,观察护筒四周是否渗水,在水中钻孔桩施工中,因河流汛期,保证孔内水头高度,要注意不要让孔口震动过大并尽量减轻孔附近重量。

3 结束语

桥梁的基础是桩基础,桩基础修建的符合标准,那么对于整个桥梁来说,基础打得牢靠,整个工程就算是成功一大半了。而如果桥梁钻孔灌注方面出现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是十分的严重。因此,每次工程开工之前都要对工程的设备进行检查,对施工人员进行再培训,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从多个角度共同来采取对策,才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准备详细的资料,还要与技术人员进行商讨,详细地进行记录,为以后出现问题进行铺垫,可以更快的找到解决的措施,以找出最佳的安全的解决方案。对于处理的事项,要严格遵守施工的程序,科学的进行预防。这样断桩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预防。

参考文献

[1]黄绳开.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8.

[2]刘自明.桥梁工程检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浅谈 桥梁 解决方案 桩基础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