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基地企业文化融合“最速曲线”理论工作思考

时间:2022-07-14 11:25:03  阅读:

摘要:“最速曲线”是中国核电探索企业文化融合的理念基础,是中国核电认清自身发展形势和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和发展角度思考是公司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本文结合核電基地工作实际,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深入探讨了“最速曲线”企业文化融合工作的要素,为中国核电企业文化融合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最速曲线;企业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家园,每一个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有意无意中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通过多年的积累,优胜劣汰,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随着公司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适应世界核电发展的需要。中国核电目前有16家成员单位,其中进入运行的有四家(中核运行,田湾,福清,海南),但从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可以分为四家,即秦山一期、二期、三期和田湾,从公司的运行经验上,这些电站长的已有30余年,从最初的基建、运行,跨入多机组运行、新机组续建的核电基地。各单位的人员组成、技术特点、成长经历、历史沿革各有不同,形成了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

随着国内外核电市场的发展变化,过去那种单一的运行电站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一个管理团队在做好运行机组的同时,也相继承担了续建工程,越来越多的承包商加入到核电的运行和建设中。核电基地如何发挥已有的优势,更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完成企业文化的提升或变革,总结中国核电各电站的企业文化历程,结合企业文化“最速曲线”路径的理论,对运行与续建核电基地的企业文化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核电基地企业文化融合的“最速曲线”分析

物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论断,两点间最快的路线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段旋轮线,这就是有名的“最速曲线”理论,而且几个不同的质点在“最速曲线”的不同位置同时出发,会在同一时刻抵达终点。如同现阶段中国核电旗下各个成员单位,核电基地的各个协作单位、运行机组和扩建机组的处室、不同层面的员工,都相当于不同的质点,处于不同的位置。如何让各个单位、层面的企业文化沿着这条曲线前行,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同一时间到达目的地,形成海纳百川、融会贯通的核电基地大文化,是核电企业文化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哲学思想指出,科学作为认知世界的有效方法,各门学科之间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深入分析“最速曲线”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几个处于不同高度的质点之所以能够在同一时刻到达共同的目的地,必须提供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几个质点必须沿着共同的曲线轨迹即“最速曲线”行进,二是几个质点必须在共同的引力场即垂直向下的重力场影响之下作用,三是质点共同的行进曲线轨道必须充分光滑,保证无摩擦力阻碍运动。对应物理学上“最速曲线”成立的三个必要条件,核电基地的企业文化“最速曲线”同样需要以三个方面为抓手。各成员单位、全领域、所有处室、员工共同遵循的核安全文化提供了共同的曲线轨道(即最速曲线轨道);全员认同的以中国核工业“四个一切”精神为纲领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共同的向心力(即重力场);以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党工团共建活动为抓手,营造“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谐氛围,保证了核电基地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无摩擦、无障碍。

二、核安全文化是“最速曲线”的基础

核安全文化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感觉就像《道德经》开篇之言“道可道,非常道”一样难以说清楚。而对于核电的企业文化工作者来说,搞清楚核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通常我们说,核安全文化是核电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各个核电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明明看不到“核安全”三个字,却处处隐藏着核安全文化的影子,如老子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么如何解释这个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呢?

我们认为,核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用法律分类来解释更为合适。核安全文化相当于企业文化中的宪法,母法,是根本大法。而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相当于民法、刑法等各种其他的子法,所有层面的文化建设不能违背核安全文化,必须以实现核安全为最终目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核安全文化如此重要,以至于所有核电企业,无论建设机组还是运行机组,无论是协作单位还是全体员工,都必须无条件遵循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套核安全文化体系,这是中国核电和各成员单位企业文化的根基,同时也为各核电基地企业文化的大融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有利平台,打造了一条“最速曲线”旋轮线轨道!

三、中国核工业“四个一切”精神为“最速曲线”提供了强大的重力场

“最速曲线”理论的成立,除了必须有一条旋轮线作为行进的轨道外,所有质点还必须在同一个重力场下,向着同一个方向,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同时到达共同的目标。而如何形成共同的重力就是核电基地的企业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核电基地工作面广,协作单位众多,人员复杂,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必须用一个大家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将各单位、领域的文化求同存异,形成合力。“四个一切”的精神是核工业人60年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更是核工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所有从事核工业的人,都在无形中受着“四个一切”精神的传承和感召,形成了具有中国核工业特色的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凝聚各个层面、各个成员单位的员工,起到了向心的合力作用,为中国核电企业文化的“最速曲线”提供了一个重力场,为各个质点向统一目标融合提供了加速度。

四、和谐的企业氛围是“最速曲线”的润滑剂

企业文化“最速曲线”的实现,还必须保证运行轨道的光滑,不受摩擦力影响。即是追求企业内部氛围的极大和谐,化解协作单位、领域、处室、员工之间的矛盾,确保企业文化融合之旅不受阻碍。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生产上合作共赢,根植于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家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相互交融,造就了全人类的文明。如孔子提出的“德治”,要求君与臣都要“以德为本、以德修身、为政以德”;强调所有君与臣都要“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对人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促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人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按照同一规则做事。作为中国的企业,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提升企业道德和员工素质的根本,各单位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主动性,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最速曲线”的运行提供了润滑剂。

全面系统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为大家指出一条共同的心灵之路,同时,党、工、团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传统活动,可以理顺人心、营造和谐氛围,在来自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单位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融合了共同的价值观,为核电基地大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它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每个人。

五、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中国核电发展的源动力,上下同欲者胜,只要各成员单位统一思想,有效应用“最速曲线”理论,扎扎实实地策划好、落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就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建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核电企业文化。运行电站在核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经验丰富,个性鲜明,既锻炼出了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骨干,又总结了一些良好的实践经验,在中国核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速曲线”是中国核电企业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各核电基地有条件,也有能力,深刻理解“最速曲线”的理论精髓,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将深厚的企业文化融入到续建工程,建立核电基地“大文化”格局,用先进的文化来引领,以“追求卓越”为导向,向着中国核电制定的“国际一流”目标不断迈进。

推荐访问:核电 企业文化 曲线 融合 思考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