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说”“做”四字体验式教学方法在运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1 13:50:03  阅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带动下,康复医学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整个醫疗系统,且在实践中给患者、社会带来的效益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运动康复这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讲,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教师应重视、加强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运动康复专业;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249-01

前言: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医院对各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岗位要求。对此,各医学院校应给予足够重视,在开展各项运动康复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科学引用“感”“动”“说”“做”四字体验式教学方法等更新颖、多样化的策略方法来不断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

1.明确运动康复教学培养目标

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基于专业技能培养这一宗旨,结合对运动康复的理解,制定出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教育培养目标。在具体进行目标制定过程中,其教师不仅要对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学方面的相关知识点做出充分考虑,还要对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等方面做出充分考虑,基于此来进行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1]。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与基础医学、康复医学和体育学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实现对现代运动康复治疗基本理论、技能等知识的系统掌握,可以在社区康复中心、疗养院,以及运动训练基地等部门从事神经病损、慢性代谢性等疾病的康复治疗工作,成为更优秀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着重强调的是要重视、完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科学培养,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除了要注重、优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医学的有机整合,以及运动康复相关技能、能力的准确把握与形成发展之外,还要通过各类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来从整体上提升其专业素质,简单来讲,就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推动运动康复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与标志,其教师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组织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完善课程结构,拓展学生实践能力

结合运动康复教学培养目标,其教师应重视、优化主干学科、核心课程的构建,帮助学生打牢医学知识基础,促进其临床医学课程结构的不断完善,以确保医学课程结构能够全面适应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需求[2]。

运动康复专业着重培养的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学生首选的就业方向都是医院康复科,或者是与康复相关的一些机构,其临床实践能力的高低对其今后的工作质量、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其院校在设置运动康复专业课程过程中,人体科学方向的课程一般都会占据较大比例。比如,机能解剖学、医学营养学,以及生理学和高等数学等。而临床医学占据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如,脑出血、面神经炎,以及脑炎等并都属于神经病学的教学范畴,但就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康复专业课程中都未进行神经病学的设置,进而导致一些毕业生被分到医疗康复部门时,经常会出现临床知识不够的情况,往往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弥补。因此,为了科学培养、有效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注重课程结构的不断优化。

通过妥善处理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不仅有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也会随之不断增加,能够有效缩小各专业学生间的差距。

3.增加实验比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运动康复专业的各项教学活动往往都侧重于学生技能、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学内容的有效呈现都离不开实践、实验的有力支持,因此,为了完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结合具体情况来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比例,使得理论、实践教学的时数比例能够尽可能达到1:1,进而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优化、创新考评方式。同时,院校还要积极邀请拥有丰富康复工作经验的教师定期到学校来开展讲座、示教,与学生从不同层面来探讨一些典型病例。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实验、临床实践能力,其院校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的机会,带领学生真正从理论专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病房[3]。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运动、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运动疗法学这一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也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为了推动运动康复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其优势特点、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其院校及其教师应以探索尝试更科学、新颖的教学策略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肖莉琴,叶繁.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初探——以《运动营养与康复》课程为例[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27(03):28-31.

[2]李庆学,张淑芳,马春莲,谭欢,徐啥,赵文德.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4):1-2.

[3]张恩铭,王安利,矫玮,苍海.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探索——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4):55-60.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四字 康复 体验式 运动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