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视新闻记者眼中的2008中国电视

时间:2022-07-10 16:15:03  阅读:

2008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中国电视由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渐渐成熟,几代电视人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综观2008年的电视节目,似乎承担更多的是“铁肩担道义”的角色,中国的电视节目正由非理性的娱乐化倾向向着理性回归。

央视改革年

去年年初,央视率先举起改革的大旗。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央视以“新闻联播”栏目为主体,成立一个联播编辑部,与此同时,央视在外享有盛名和最具专业水准的团队——新闻评论部,被分拆成社会专题部和新闻专题部,同时,还有一大批栏目“下岗”,如“360°”、“本周”、“社会记录”、“东方之子”、“百姓故事”等。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强化“新闻联播”的优势,这个在中国电视节目中活跃了30年的栏目先天所具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更是让其他栏目望尘莫及。此举能不能让“新闻联播”走上新闻大道,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改革始于危机。在2007年的相关统计中,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在全国上星频道中,位居后列,在台内部,则跌至倒数第二。到了跌无可跌的地步时,新闻频道终于开始改版了。尝到了直播甜头的央视新闻频道在汶川地震灾情报道告一段落后,显然又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一直苦于没有真正的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央视从白岩松身上看到了希望,为白岩松量身打造的直播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应运而生,虽然貌似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但央视毕竟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

直播小型化、常态化

西方同行说,“坏事是新闻之母”,“最大的坏事是最好的新闻”。这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意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惊全世界。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停止常规节目,开始了大型滚动直播节目“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史无前例地把地震的惨烈和全民共赴国难的场面呈现给世人,此后数十天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央视,同时,境外及全球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转播,这是中国电视创建50年以来,直播数量最大、规模最大、影响最巨的一次电视直播报道。这次直播报道,最令国内外观众叫好的是信息的公开、及时、透明,这种不回避、不躲避、不封闭的态度,让我们赢得了主动,掌握了话语的主导权,获得了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可,也让中央电视台在西方电视主导的国际电视舞台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同时,“汶川地震”的报道也把直播投向了突发、变化、不可预见的新闻事件上,在以往静态的、可预知的事件,类似媒介事件的设置性直播上有所突破,使中国的电视直播走上了小型化、常态化的道路,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

灾难报道:要新闻还是要效果

2008年是个多事之年,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到5·12汶川地震,再到9月份的三鹿奶粉事件,悲情笼罩着中国大地。然而,套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语来表达“国家不幸电视幸”,重大的突发事件和灾难在另一个层面上带来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大丰收。至今,没有一家机构统计过究竟有多少电视记者出现在灾区,也没有人测算过这样的事件配置多少记者才算合理。在介入式报道和体验式报道成为主流报道形式后,要新闻还是要效果成为衡量媒体道德的新标尺。

在职业冲动与职业操守的这场博弈中,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电视媒体为了追求突发、灾难、负面、轰动性的消息,丧失了媒体应有的人文情怀,因“时效性”、“新闻价值”、“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左右,而忽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在此次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中,有记者进入灾区临时搭建的帐篷内采访正在进行手术的医生,慌乱中碰到正在手术的医生,被呵斥“你把我弄脏了!”不少观众批评这种采访“扰乱了正常的救治工作”、“耽误了宝贵的救命时间”、“拿人家的生命当儿戏”。 有的记者将镜头对准失去亲人的孩子,反复询问他们失去亲人的感受;有的记者不断让孩子回忆地震时的情景,致使孩子情绪失控。这种采访无疑太过残忍,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现场报道,传告灾情,这是记者的本分与天职。但怎样做到采访专业、有序,却需要电视新闻管理者深思。无论如何,都不应在灾难报道中用新闻价值来遮蔽人文情怀。

令我们欣慰的是,当国家首次将5月19日至21日定为“国殇日”,首次为遇难者哀悼的时候,央视除科教频道外所有频道和绝大部分省级卫视在这三天内都并机播出央视地震直播节目。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广东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停播了所有娱乐节目,全方位、高密度、大范围连续报道灾区灾情和救灾情况,同时提供捐助、寻亲、求助等服务,主流媒体展现了政府的民生意识,展现了全新的国家形象。

电视剧:娱乐化的理性回归

综观去年的电视剧,给我们的感觉是,中国的电视剧创作正在由娱乐化向着理性回归,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剧是去年电视剧的主角。在构建和谐社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庆祝建国60周年的大背景下,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仍是最大赢家。央视一套去年开年大剧《闯关东》为央视创造了单集16.5%的收视纪录、27.5%的市场份额,虽然《闯关东》名字中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但是它却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共鸣,除了收视整体水平最高的东北地区,第二大收视地区便是西安、云南等地,都达到10%左右,全国有1/4的观众在看这部剧。中央电视台的去年开年大戏,一般是很有讲究的,如2005年的《汉武大帝》,中国最有理想最有霸气的帝王故事;2006年的《乔家大院》,衰世巨贾的诚信哲学;2007年的《沙场点兵》,果然2007年就是最“兵”的一年。2008年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2008年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2008年,中国GDP可能进入世界前三强。《闯关东》是一个山东大汉和他的家族自力更生的奋斗史,用四句话概括之:一艰难闯关东,二种地求温饱,三开店奔小康,四修煤矿发展致富。这是多么明显和准确的现实指代。30年前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次集体的闯关东,现阶段中国正处在朱开山的“开店奔小康”时期。

这两年来影响很大的电视剧,无论是《士兵突击》《戈壁母亲》,还是《恰同学少年》《喜耕田的故事》,虽然题材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它们都在寻找和提炼一种精神,一种倔强的、顽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所不可或缺的。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到需要一种精神来提升和引领的时代了。《闯关东》的成功证明,只有尊重艺术规律,主旋律电视剧才可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百家讲坛”:七年之痒

去年“百家讲坛”的成绩变化之明显,跌幅之大令人吃惊。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科教频道的24档节目中,“百家讲坛”在去年9、10月份的收视排名已经跌到了十名开外,最低的时候在第18位,已经处于中下游水平。”曾经风光无限的“百家讲坛”,若果真跌到了这样的位置,其坠落的速度之快恐怕跟中国股市有得一拼。创立于2001年的央视“百家讲坛”,难道已经到了“七年之痒”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显出颓势?收视低了就面临“下岗”吗 ?

一开始“百家讲坛”收视率也很低,2005年“百家讲坛”推出刘心武与纪连海的讲座后开始火爆,2006年有了学术明星易中天和于丹的加盟更是异常火爆,到了2007年,栏目大力推荐王立群、蒙曼等,但声势却明显弱了不少。到了2008年,后继无人的栏目只能让刘心武、易中天等老面孔“重出江湖”。但即使是老面孔,也无法实现“救市”的梦想。

全国也有不少类似于“百家讲坛”的节目,北京台有“中华文明大讲堂”,江苏城市频道有“万家灯火”,上海纪实频道有“文化中国”,安徽某地面频道有“兴安大讲堂”。他们面临着和“百家讲坛”一样的困惑:如果有名的学者去讲,收视率就很高,没名气的人来讲,收视就会很低。似乎这类节目都遇到了瓶颈。

有人说“百家讲坛”的学术娱乐化导致了它收视率的下滑,也有人说一个节目从火爆到平淡根本就是电视节目的正常现象。“百家讲坛”打的是普及学术知识的口号,而观众对象却又是绝大多数对学术并不“感冒”的普通人,当中如何拿捏,自然是费脑伤神的事情。在笔者看来,“百家讲坛”这一类的高端节目,本身传播的就是一种精英文化,既然是精英文化,又何必在乎收视率的高低呢?收视率低也许正应该是这类节目的常态,现在它归于平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咏乐汇”:一路“怪”下去

在央视2套活跃了10年的“幸运52”2008年10月27日宣布下马,取而代之的是李咏主持的清谈类节目“咏乐汇”。这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集合优势资源,由“非常6+1”制作团队为李咏量身打造的全新互动CHAT SHOW(闲谈秀)节目,据称是填补了国内CHAT SHOW节目形式的空白。可首期节目播出之后,有观众就发出“怎么这么像‘艺术人生’?”的疑问。坦白讲,这种疑问或许在未来将贯穿“咏乐汇”存在的每一天。

尽管“咏乐汇”的节目口号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但说实话,那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咏乐汇”,来节目做客的依然是吸引眼球的名人;而“艺术人生”偏巧也是如此,在朱军的煽情之中不知不觉流下热泪的有哪个不是名人呢?有人统计了“咏乐汇”前9期访谈嘉宾,分别是:刘晓庆、成龙、李亚鹏、张纪中、张朝阳、海岩、王中军、俞敏洪、潘石屹。我们可以把这9个人分成三类:“艺术类”,“艺术+经济”类以及“经济类”。节目组最终选定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作为开山之作首期播出,可谓煞费苦心,此举苦心追求的不外乎就是要与“艺术人生”保持足够的距离,同时也想刻意强调一下CCTV-2“财经频道”的属性。主持人方面先天就做到差异化,嘉宾方面也随之做到了差异化,形式方面边吃边聊、情景再现等似乎也做到了差异化……但很遗憾,看第一期“咏乐汇”的时候,不少观众的脑海中依然不可阻挡地浮现出了——“艺术人生”。

有人开玩笑,说“咏乐汇”是带观众的“志云饭局”,带吃喝的“鲁豫有约”,带圈外人的“艺术人生”以及不带女主持的“康熙来了”,这么说也许是刻薄了些。不过,新节目没有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确实是很令人遗憾的。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推荐访问:电视 新闻记者 中国 眼中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