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统计基础,提高统计质量

时间:2022-05-23 19:25:02  阅读:

    真实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则决定着统计数据的质量高低。只有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的工作机制,才能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为实现规范化的基层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也因此,这也成为了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

    一、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

    (一)人们对统计工作认识的误区,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一方面部分统计对象对统计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观念,导致了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受某些利益所驱动,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等,而有意虚报、瞒报,或者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导致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到不应有的阻碍。另一方面,有个别干部也对统计存在“统计加估计”的思想,致使各项统计数据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造成基层数据失真。再者,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级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有的多次反复催收才能收到报表,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临时的调查表,催报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对报表进行录入分析处理过程所花的。

    (二)基层统计力量薄弱,县乡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很重,而人员力量与之相比则显得有点过分悬殊了。目前乡镇大多只有一个名义上的专职统计人员,部分县级机构也是有编无人,人手相当紧张。这样,一个人可能要干几个专业的统计工作,而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却都要在县、乡两级完成:基层人员配备的有限力量与统计任务巨大的工作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三)基层统计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全区统计人员大专以上的只占38 %,大学以上且毕业于统计专业的更少了!所以,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不多,那懂政策、经济、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四)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统计部门没有实权,不能创收,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同级财政资金拨付。在基层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统计日常经费都难以保证,“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现象在基层非常普遍,更不用说有资金支持统计信息网络化建设了。

    (五)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会有来自各方的压力。

    二、建议与思考

    (一)强基固本夯实基础,保证统计质量。统计工作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乡统计机构。县、乡两级统计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需要,确定总额编制和人员,保证统计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乡镇基层统计应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手段、有台帐”,设立实体型统计站。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四是各级统计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清理,做好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统计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转变统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首先,我们统计人员应端正统计态度,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切实有效维护统计信誉与权威,为社会公众树立依法统计的榜样,从而改变人们对统计的认识。其次,我们基层统计人员应学会分析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情况。最后,各统计机构应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在服务时我们统计人员不仅要满足量的要求,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要能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写出有实质意义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创造性、可操作性,并能预测未来的统计产品。

    (三)创新思路,改革体制,逐步建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改革与创新是各项工作和事业前进的动力。改革基层统计机构的管理体制,对乡镇统计实行专人专编,专项经费垂直管理。县对乡镇统计机构实行委派,负责日常统计工作,普查负责业务指导。这样有利于从体制上加强统计基础,保证统计数据能有较高质量。改革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统计业务部门应该对现行的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标范围进行清理,建立起适合基层调查,适合小康社会建设,节能降耗,新农村建设等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制。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和评估能够提高统计的质量和透明度。在基层统计中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基层基础数据准确。创新服务模式,建立统计代理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统计的范围越来越广,统计的项目也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对统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代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调查对象人力、财力、物力的不足而导致迟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统计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特别县、乡两级统计应积极宣传统计代理制度,县级统计机构应规范统计代理制度,培植统计中介组织,合理引导统计对象,推行统计代理制度,保证基础统计数据质量。

    (四)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统计执法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更是统计工作获得法制保障的需要。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应以普法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大众统计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创新统计执法模式。统计执法主体应在总结统计巡查与统计监审的基础上,探索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模式,建立起执法多部门的协调机制,逐步把统计执法推向多部门“协同作战”,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畅通违法举报渠道,搭建社会监督与执法机关信息沟通的桥梁和平台。总之,只有从整治统计法制环境入手,改革完善
统计执法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强化统计执法基础,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统计是国家社会各项决策的基础,而基层基础的统计工作又是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应正视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的现实,努力夯实统计基础,强化基层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推荐访问:统计 夯实 提高 质量 基础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