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茶叶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2-05-18 08:00:02  阅读:

             对我县茶叶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将茶叶产业作为发展山林经济的主攻方向,是我县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最佳选择。   

     一、我县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优势一:良好的宜茶环境。我县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宜茶地排水性好,土壤肥沃,PH值中性偏酸,是发展茶叶产业的较理想区域。优势二:优良的茶叶品质。我县生产的绿茶内含物丰富,且富含硒、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品质较好,我县茶叶产品先后在中国名茶博览会、“陆羽杯”、“中茶杯”评比和中西部茶叶博览会上获奖。优势三: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四个茶叶基地镇现有耕地面积6.7万亩,其中可供植茶面积超过4万亩。广阔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茶叶基地发展的需要;现有农户9987户,劳动力2.4万人,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优势四:优越的区位优势。襄渝铁路、汉白路交叉贯通,交通条件十分便捷,特别是十天高速的建成通车,更进一步拉近了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毗邻安康、十堰等城市,完全融入安康、十堰一小时经济圈,区位十分优势明显。优势五:广阔的市场前景。据统计,县内每年茶叶需求量在100吨以上,县内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同时,若能合理搭配生产高、中、低档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需求量将会成倍增长,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5年,全县每年可产茶550吨。优势六:交通环境的改善,消费结构的升级,新的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等,将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客观机遇,能够直接影响推动我县茶叶产业及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二、茶叶发展基本现状  

     1、茶园基地规模。经过前期深入细致调查,截止2011年底全县保存茶园面积12600亩,其中新建茶园5600亩,茶叶产量235吨,产值900万元。全县流转茶园面积3260亩,占全部茶园面积的26%;农户散种9340亩,占全部茶园面积的74%。全县投产茶园6000亩,其中低产茶园6200亩,占投产茶园的49%;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850亩,占良种茶园面积的47.5%。茶树品种以龙井43#为主,占茶园面积的90%;安吉白茶1155亩,占茶园面积的10%;福鼎大白有200亩,尚处于试种阶段。  

     2、茶叶品牌建设。全县有注册品牌1个(歌风春燕),自主品牌4个(西部绿、西部春、白河兰韵、家园茶)。宋家“歌风春燕”茶先后获得中国“陆羽”杯金奖、陕西省杨凌农博会“后羿”金像奖,2010年被授予安康市市级知名品牌,2011年又被授予陕西省省级著名商标,同年8月在国家第九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优质奖。目前已与安康学院联合制定了《白河县茶叶品牌整合实施方案》,通过整合4个自主品牌,形成以“白河春燕”为中心品牌,主推歌风春燕、白河兰韵等绿茶主销产品的品牌营销战略。  

     3、茶叶加工销售。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5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茶叶企业仅1家,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县级茶叶协会1个,专门从事茶叶加工人数500人,拥有加工设备9台(套),年生产加工能力235吨(含大户),加工产品主要是绿茶。产品销售以馈赠礼品为主,商品化程度不高,面向大众的中、低档茶叶市场尚未有效开发。县内茶叶产品销售网点90%以上销售的是县外茶叶产品,专门从事白河茶叶产品销售的门店仅1家。  

    三、茶叶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充分。调研中,我们发现部门、镇对我县发展茶叶产业认识上存在偏差,发展信心不足,发展动力不强。面对我县茶叶产业底子较差,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较大气候等问题,普遍有畏难情绪。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茶叶加工企业,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原因,市场定位不准确,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技术、设备更新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生产、销售的产品相对来说多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有限,产业链条短,有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消极意识。同时,茶农面对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一定时期内的利益损失斤斤计较,部分群众对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接受较慢,生产积极性与过去相比有明显下降。且由于价格差异等原因,有相当部分茶农将茶叶“鲜叶”出售到十堰等地,茶叶资源大量流失,造成了本地企业原料短缺的尴尬局面。  

    2、田间管护不到位。茶园建设投入大、管护费用高(建一亩良种茶园,一次性投入需1.4万元,一般茶园需8400元左右)、见效慢(建投产周期一般为2—5年),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能力不足,财政、项目投入极其有限,茶农在采摘期前难以获得收益或者收益极低,茶农生产积极性调动难度大;同时,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除草培训,多数茶农文化素质偏低,导致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不高,茶园管理不到位。老茶园缺乏管理技术,新茶园套种高杆作物,重采摘、轻管护现象严重。特别是茶园的机械化修剪和机械化采摘技术、茶叶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等普及应用率较低,造成茶叶生产成本上升、产量下滑、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  

    3、技术力量不充足。2012年3月成立的县茶叶办,由于各种原因,技术力量严重缺乏。真正有专业技术、懂管理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仅有2人,茶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建园指导等工作主要依靠林技中心技术人员来完成。在茶园建设和管护、茶叶采摘和加工的关键环节,一些专业技术还主要依靠从紫阳、平利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超过95%的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劳动技术培训,茶叶生产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多是在生产季节就地临时聘请的有一定手工制茶经验的群众,仅凭经验和习惯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受加工设备、包装工艺等方面的限制,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直接影响了我县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品牌优势不明显。白河茶叶虽然近年来先后在中国名茶博览会、“中茶杯”评比和中西部茶叶博览会上获奖,也形成了1个注册茶叶品牌,但客观的讲,白河茶叶产品与全市其他茶叶县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论规模、论实力都在偏下游位置,名牌产品少,社会认同度、知名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们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品牌过多过杂,品牌意识、品牌建设滞后,产品标识、包装难统一,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不凸现。全县5家茶叶生产企业,家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却没有一个品牌能上规模,能真正叫得响。因品牌整合无法达成共识,“白河春燕”统一品牌在短期内难以推广,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牵头整合全县的品牌资源。且各家茶企各自为战,缺乏交流衔接,先进的生产加工经验难以借鉴利用,不利于整体实力的提高和知名品牌的形成。  

    5、奖扶政策不完善。当前的产业奖励扶持政策尚不完善,产业起步十分困难。一方面缺乏对茶企的扶持政策。几家龙头企业在流转土地建设茶叶基地后,在茶园的管护、建设方面资金需求量较大,企业遭遇融资难题,加之金融信贷紧缩,直接影响了茶企的技术设备更新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用于茶农的奖励扶持力度较小。茶农的土地在被茶叶企业或大户流转改建为茶园后,造成农作物收成不断降低,而流转补偿费用兑付不到位,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发展对策  

     1、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落实产业发展责任。一是发挥专业机构职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我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条件和广阔前景。县茶叶工作领导小组和茶叶产业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应经常深入茶叶基地、龙头企业,了解和解决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县形成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镇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帮扶机制。基地镇、相关部门要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的既定思路,把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方案”,健全和落实部门联系帮扶制度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基地和龙头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帮扶协调作用。三是完善奖扶机制。建议政府通过财政贴息、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形式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茶园建设及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实行茶叶加工机具购机补贴,鼓励茶叶生产企业、生产大户加快加工机具更新。尽快制定出台《白河县茶叶产业建设奖扶办法》,对茶农在茶园管理期间给予一定的管护费用,通过政策奖励来刺激茶农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2、提高茶园建设标准,扩大茶叶基地规模。一是科学规划选基地。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成片、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全县茶叶发展重点安排在宋家、卡子、茅坪、中厂等4个基地镇。在四个基地镇加快推进高效标准茶园项目建设和优质茶树茶苗苗圃基地建设,加大对现有老茶园的改造力度,解决好优质茶树、茶苗的选育、选购问题,大力推广龙井43号、安吉白茶、山茶1号、福鼎大白等茶树良种,建立与白河茶业相适应的良种推广体系,满足全县茶叶基地建设的需要。二是提高标准建茶园。针对目前全县大部分茶园是由茶农分散经营的现状,建议以镇为片区、以企业为单元,对丰产茶园进行综合技术改造,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避免重面积、轻质量,重发展、轻管理的不良倾向,确保建设一亩,成功一亩,高效一亩。坚持建管并重,改造补植,培植高效精品茶园。加快低产茶园更新改造,坚持修剪扶壮一批、改种换植一批、淘汰一批陡坡低效茶园,把茶园低改任务与改土、改园、改冠、改种相结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三是搞好示范带动。在基地镇建立示范点,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示范和推广,职能部门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茶农、茶企发展有机茶意识,按标准要求建设管护茶园,带动基地全面建设。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利用县内外的各种资源,依托自身优势,提升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支持体系,引导茶叶产业种植向规模化、良种化、生态化,营销向网络化、市场化、品牌化,加工向标准化、机械化、清洁化方向发展。一是引进产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外地茶商、茶企,鼓励支持外地茶叶客商与本县茶叶企业开展产销合作,将外地茶商的市场优势与白河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二是实行订单生产。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使“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内部形成合力,各个层次的经营主体充满活力,努力推进松散型关系向紧密型关系发展。具体说,就是要在宋家、卡子、茅坪、中厂等发展较快的镇,把基地作为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订单茶叶”,实施保护价格机制,由公司、基地、农户三方共同制定原料和半成品各个级别的收购样和最低保护价,形成产供销有机衔接。三是培育龙头茶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克服茶叶基地建设“小而散”,茶农技术落后等问题。整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打捆”用于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市场开发、精深加工等项目,重点提高歌风茶厂、仓房茶厂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不但开发春茶,也开发夏茶和秋茶,变一季茶为多季茶,变季节性生产为均衡性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4、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提高茶叶质量。由于我县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茶园管理粗放,直接影响茶叶质量,市场竞争不强,产品档次不高。一是建立技术队伍。充实调整县茶叶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茶叶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加大外聘专家力度,提升茶园生产管理方法、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建设能力;加强与高校等科研单位的联系衔接,尽快出台《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充分利用先进科研成果,推动我县茶叶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要选拔一批年青的技术人员到大中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作为技术后备力量和技术骨干培养。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对于茶园相对集中的区域,要组织开展茶农培训,使茶农掌握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技术环节,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培养茶叶种植、加工的科技示范能手,提高茶叶技术推广力度。三是强化质量监管。要完善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支持企业开展ISO9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C(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QS(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各项资质认证。加快建立完善品牌质量检查监管制度和质量安全监督跟踪体系,加强对茶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实现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可监控、可追溯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跟踪体系。  

    5、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品牌是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素。实施名牌战略,巩固提升白河茶叶知名度,是我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经途径。一是统一品牌。针对我县茶叶产品低端产品多,名牌产品少,社会认同度、知名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建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对我县茶叶品牌进行整合,集中力量打造“白河春燕”这个中心品牌,提高白河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二是做强品牌。充分发挥县茶叶协会的自律、服务、协调等功能,集中力量打造“白河春燕”品牌,按“协会+企业+农户”等方式指导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主打品牌严格进行统一的宣传、质量检验和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对因生产环境差异而形成茶叶品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在同一品牌下分设不同等级的办法予以解决。  

     三是宣传品牌。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抓好品牌宣传工作。政府要鼓励、支持茶叶企业、产销大户抓住西洽会、龙舟节、农博会等重大节点,积极参加国内、省内各种茶事活动,扩大“白河春燕”影响力,提升白河茶叶知名度。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白河春燕”品牌的认知度。同时,将茶文化与生态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依托卡子“张、黄大院”,宋家“歌风楼”,中厂红石河旅游景区,“白河水色”等浓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开发生产茶文化旅游产品,弘扬茶乡独有的民俗风情,做强茶区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白河独特的茶文化品牌。  

                    2012年9月29日   

   

                                                          

                                                     

                     

                                                     

                     

                     

               

推荐访问:我县 茶叶 调研 思考 产业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