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乡经济发展思路和建议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4 18:15:02  阅读:

关于我乡各村村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建议的调研报告  

2011年11月  

十一月一日在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带领下,通过走访座谈,与村干部交流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等方式,对各村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村对以后发展思路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这次调研,我体会到各村都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呈现了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使某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朝着“结构调整特色化、设施农业规模化、旅游园区精品化、项目建设产业化、牧业发展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一)特色农业有了新进展。去年各村共发展特色品业8.8万亩,其中蔬菜35000亩,西瓜、香瓜8000亩,芝麻2000亩,中药材35000亩,甜菜3000亩,黏玉米5000亩。累计发展棚室2200多栋。实现各村共放养大鹅16.1万只,发展1.5万只养鹅小区2个,500只以上大户30户,3万只养鹅专业村1个。新发展奶牛121头,使奶牛发展总量达到300头,发展数量节节攀升。  

(二)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突破。各村都把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积极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各村积极与用工企业联系,使一些长期闲散的劳动力得到了转移。更值得一提的是,各村主动联系本村在外打工挣钱先进模范对村民进行引导,鼓励村民外出培训、务工。  

(三)旅游农业有了新优势。 全乡各村对采摘园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和设计,建设了井园生态农业城和集民俗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俗园各一处,新拓宽硬化道路6200延长米,新上路灯35个,新上凉亭15个,果蔬造型5个,新上电2000延长米,建设井园大门和晚报大门两处,建设 600平方米 旅游接待中心办公楼一处。新发展农家乐餐饮饭店14家,新上农家乐家居旅馆7家。通过环境建设提高采摘园区的标准和档次,体现独有的特色,进而用文化包装带动产业发展。去年一年,共累计接待团体游客、自驾游客近2万人次。   

(四)项目建设有了新进步。通过经纪人和民间合作组织的带动,乡村板蓝根已顺利通过了国家GAP基地认证,此项认证是全国第二家,黑龙江省第一家。成功引进投资1020万元板蓝根加工企业一家,引资300万元建设了一处贮藏能力120万斤的果蔬保鲜库。今年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业户72户,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村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效的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各村存在的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问题。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村民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有的村受自然条件的局限,对经济发展缺乏信心,不能够转变发展观念,不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政府也组织过农业博览等开阔农民视野的活动,但一些农民思想落后,积极性不高,始终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目前,在各村劳动力中,基本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很少。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村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不利于整体发展。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且呈日益加大之势。就9个村经济收入来说,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数倍;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各村相差甚远。薄弱村由于债务包袱沉重,经营性亏损村级班子很大的精力用于清偿债务,难以全力投入本村经济的发展。  

(四)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问题。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各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困难:有的村集体经济缺乏新的发展路子,发展空间逐步萎缩;部分村集体经济管理不善,资产流失、债务沉重;少数村因无集体收入,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困难,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坚持把经济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立足全乡的发展, 本着“工业八品、农业八园、餐饮八店、休闲八景”的工作思路,各村要结合实际,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规划建立符合本村实际的重点产业。规划建设“特色田园采摘”、“特色美国提子”、“特色板蓝根”、“特色小笨鸡”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经济、乡村旅游经济和集体经济,使村与村之间平衡发展,并且通过政策扶、技术帮、典型引、干部带,努力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了我乡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标准生产,打造品牌。针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乡应大力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推动绿色果菜生产基地的建设,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开发、推广。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切实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标准化程度,并积极打造“品味乡村”之旅系列品牌,下大力气抓观光农业,增加我乡的知名度和旅游人气,较好地推动了观光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典型带动,培养能人。要重点针对观念问题,开展思想讨论,组织好村干部、种养大户到各地参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引导,让各村都要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标兵,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并要通过分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经营能力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努力在各村培养出大批种养能人,造就一批产业建设生力军。积极培训发展农村经纪人,鼓励他们主动找市场,为农产品打开销路,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生产建设中来,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内转外移,发展劳务经济。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工作的日趋深入,必将产生一批剩余劳动力,我们引导好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外部劳务输出,坚持内转和外移的结合,使农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按照“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总体思路,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像非农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利用职高、技校等培训基地,大规模展开各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联系企业,在大中型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  

推荐访问:发展思路 调研报告 建议 经济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