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时间:2022-05-09 13:10:02  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用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践行;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向
 
    纵观当代世界关于发展的理论,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种主流发展观:
 
    第一,传统的工业发展观。如果用公式表示,即:增长等于发展。这一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实现工业化;经济增长是发展的“第一”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第二,可持续发展观。如用公式表示,即:发展=经济增长+自然生态。
 
    第三,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如用公式表示,即: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认为发展是经济、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
 
    综合起来看,相对于传统发展观,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大的转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而它也就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和“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党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因此,毛泽东提出了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任务,想用一到五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政方针做出了基本切合实际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事实上走了弯路,比较集中的表现就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发展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解决了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解决了发展的地位问题;而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正是在这些正确的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困扰着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关乎科学发展观能否真正落实,关乎改革开放能否深入推进,这些都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除弊兴利,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完成新的目标任务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按照一般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后,社会大规模动荡基本得以控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消费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首度突破3000美元,达到3266.8美元,这表明我国已提前在GDP指标上进入小康社会。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现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果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到2050年,我们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样一个特定阶段,又加上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就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高度概括的规定和精辟的论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候不走样变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突出了发展的首要地位,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要求发展要尊重规律、讲究效益;发展的关键是要抓住机遇。
 
    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其次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回答了发展“归谁所有”的问题。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再次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分别从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的战略结构、发展的战略进程三个层面界定“科学发展”质的规定性,回答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科学发展”。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赋予这一重要方针和原则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第一,具有纵观全局、走向未来的战略性特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宽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来观察世界,从而发现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抓住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有所借鉴;同时,他们又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总结了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找准了发展中存在的症结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向,描绘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全局的、战略的指导意义,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且它的意义超出了中国的范围,是中国对世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将由工业文明时代走向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这个转折将为中国走在世界和人类社会前列提供一个巨大的历史契机。
 
    第二,具有以人民为本的人文价值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崇高的价值目标,并归根结蒂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充满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和每个人的深切的人文关怀。
 
    第三,具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是坚持科学态度、富于科学精神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推进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推进发展也必须依靠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一)把握发展规律,着力提升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正确认识判断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要准确把握和切实尊重客观规律,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规律客观存在于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隐藏在事物的表象之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作更改,更不能被消灭。如果我们不遵照规律率意而为,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要受到惩罚。如果我们把握不住、掌握不准、研究不透发展规律,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更谈不上去统揽驾驭、推动发展了。
 
    第二,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求真,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把握客观规律;务实,就是在不断深化对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经济的加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好,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肯定不行。
 
    第三,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这是推动和引领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无止境,认识也无止境。要不断提高观察事物、认识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坚持发展的、动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观,善于在前进和运动中观察分析问题,捕捉事物的本质,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和引领科学发展。
 
    (二)抓住工作重点,着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化解矛盾、推进发展的过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矛盾解决得越好,说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越强。
 
    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把握工作重点,找出重点问题。荀子说:“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从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全局,丢掉了重点就丢掉了全局。
 
    重点有三类:第一类是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它决定战略主攻方向,对全局的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第二类是重大矛盾和战略布局,它规定了工作的战略布局。第三类是关键环节和工作的着力点。善于抓住并着力解决这些关键环节,是加快推动全局发展的必要条件。
 
    强调重点不是否定一般,而是为了更好地带动一般。这就要求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个方面。
 
    (三)倡导学以致用,着力提升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升华和延伸。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科学发展。
 
    一要创新思维理念。主要体现在思维理念的突破性、新颖性、独立性、综合性、辩证性和开放性上。要勇于向经验挑战,敢于提出质疑,善于克难攻坚。要从实际出发,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先进经验与联系实际谋求自身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要创新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最核心、最本质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素质的高低。我们要着眼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新经验、创造新观点,将新观点、新经验应用于决策、管理和工作的各个环节,指导新的实践。
 
    三要创新机制制度。机制创新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我们可区分轻重缓急,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对经过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管用的做法可用机制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对一些过时、需要改进的规章和制度,可逐步进行修改和探索;对以前没有现在又急需的机制和制度,在充分发扬民主、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建立和完善。总之,凡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有利的,我们就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力求通过机制制度创新,推动和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践行 不断提高 科学发展观 水平 能力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