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春秋热血为民,,三纸手印真情挽留

时间:2022-05-09 12:15:01  阅读:

   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一线,年仅45岁。噩耗传来,人们无不为失去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而悲痛万分。胡锦涛总书记闻讯后,作出重要批示:“沉痛悼念沈浩同志”。安徽省委决定,追授沈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称号。
 
    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里,沈浩用他满腔的热血,为小岗村新农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了解村民疾苦,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带领村民搞建设、谋发展,让昔日贫困的小岗村在2008年底实现了人均纯收入是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也正是这6年里,小岗人为挽留沈浩,前后三次庄重地按下红手印。红手印,是小岗村人意志最真实、最质朴,也是最坚贞的表达方式。1978年初冬,位于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小岗村,十八条好汉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按下的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写了中国农村发展史,这也让小岗村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30年后,小岗人又用同样的方式——红手印,给予了沈浩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一、2006年秋天,98个红手印让他留了下来
 
    2004年2月8日,39岁的沈浩,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环境差,到处是柴垛、垃圾。这20年来,不是小岗村人不努力,不勤劳,只是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又缺乏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比起其他名村,小岗村的步子明显慢了。
 
    沈浩之前一直在省城机关工作,初到小岗村,村里的境像着实在他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但是既然已经来,就没有回头的余地,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入小岗。沈浩暗下决心一定要踏踏实实干几件事,让村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当村民们刚看到那个穿着朴素,中等个头,长得白白净净的沈浩,又听说还是从省财政厅下来的干部,心里都在琢磨“估计是来镀个金,等着回去提拔,呆几个月就走了”。可是接下来,沈浩便用行动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他拉着村里的其他干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08户走了两遍,每到一户便同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困难。村里的关友林家,一家两个人都有精神问题,家里贫困境像可以想象,且卫生条件极差,苍蝇乱飞,村里人都不愿去他家。沈浩不但去了关友林家,还在关家吃了顿饭。不久,村里粉刷了关友林的三间平房,还为他家办了低保和特困户手续。
 
    要致富,先修路。沈浩来小岗村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村里友谊大道东边有一条2里多泥巴路,看着村民们在这条路上“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沈浩坐不住了,多次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钱到位了,路怎么修?经村委商议后决定:自己的路自己修!修路那3个月,沈浩每天都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道路竣工后,经核算足足节省了20万元,全村劳动力每人挣了1000多元工钱。和村民肩并肩同劳动着实让大家叹服了。
 
    平易近人,心里装的都是群众。沈浩虽说是个“城里人”,但一到村里就变成了十足的“村里人”:冬天,穿上村里5块钱买的老棉鞋;谁家的剩茶端起来就喝,谁家的剩饭端起来就吃;抽2块钱一包的香烟;挂在嘴边的也成了“我们小岗村”;手上都长了老茧,整个人也黑了、瘦了。沈浩习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儿,这让老百姓觉得亲近,交流起来也没有距离感。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简陃小屋里,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去找他商量,经常晚上十点多还有村民上门找他商量事。他笑称这样才能了解村民疾苦。看见村里86岁的邱世兰老人拐棍要断了,他专门买了根新的给老人送去;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村民殷广勇妻子痴呆,一家四口人住着破房子,生活很苦,沈浩第一次到他家就掏出200元钱给殷广勇,并给他们家照了一张全家福。
 
    虽然顶着“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光环,但小岗村的家底还是薄,村民生活还不富裕,怎样带领乡亲们致富、谋发展才是日夜萦绕他的问题。在沈浩那间小屋里,“三农”问题的书堆满了书架、案头;村项目进度表贴在办公楼的墙上;他还带着“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华西村、耿庄、大寨、西沟村、南街村等村考察取经。通过调研、走访、考察,沈浩认为小岗村不能盲目发展,要以农为本,要让群众得到实惠。为此,他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小岗村的发展:一是转变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二是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沈浩立即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2004年,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特色产业,还办起了葡萄文化旅游节,现在,小岗村有90%的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600多亩,人均增收2000元。2005年,村里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吸收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10万元。几年来,凤阳县小岗钢构有限公司、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促进了小岗村的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每年慕名参观考察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做好旅游的文章,让村民们的口袋鼓一点呢?沈浩多次召开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会议研究旅游开发事宜,多方争取建成了“大包干纪念馆”,并依托纪念馆和农家茅草屋、村民文化广场等旅游休闲景点,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民吴广德在沈浩的帮助下率先卖起了旅游小食品,每天净收入100元以上,其他群众看到了甜头,自发地做起小买卖,还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娱乐、食宿服务。
 
    为提高小岗人的生活质量。沈浩多方筹措资金,把村里的主要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还对村庄进了行绿化;为村民兴修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等设施;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所也先后建起来了;2006年春节前,26户较贫困农民都住进了上下两层160平方米的楼房。小岗村真的大变样了。
 
    然而,沈浩到小岗村三年任期转眼即至。看着小岗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摸着自己日渐鼓起的腰包,想到这位带领大家过上幸福日子的书记就要回城了,小岗村人着急了,怎样才能把这位一心只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书记留下来呢?30年前带领大家按手印的严金昌他们一商量,又按下了98个鲜红的手印,请沈浩在小岗村再干3年。这份诚意感动了沈浩,虽然上有9旬的老母日夜盼儿归,下有年幼的小女等着爸爸回家辅导功课,还有在家又当爹又当妈的贤妻等他回去说几句知心话,可是面对乡亲们沉甸甸的嘱托,他只好再次舍下自己的“小家”。
 
    二、2009年秋天,又一纸186个红手印再次让他留了下来
 
    既然留下来了,沈浩便暗下定决心要让村民们的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2008年9月30日,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实地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当得知沈浩是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五年的,连声说好,并勉励他:“群众的认可是对你最大的褒奖!”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后,对小岗村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激发了小岗村更大的发展热情。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县乡经过充分调研,提出把小岗村建设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四型村”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四型村”战略目标,在沈浩带领下,小岗村开始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众所周知,小岗村以“大包干”闻名,而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否是以前人的否定呢?对沈浩来说,这是莫大的压力。但是,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正是总书记在小岗村的一席话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让沈浩信心十足。沈浩说:“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优化资源,他引导农民把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出去,并建立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有3000多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土地的收益大幅度提高。正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保证了招商引资企业的顺利进驻,让小岗村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当年,小岗村又先后引进美国GLG集团到村发展甜菊糖生产加工,建设2000亩甜叶菊育种基地等十多个项目;引进从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到村建设1万亩现代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深圳普朗特集团到村建设生态农业园;引进“天下一碗”米线食品企业到村投资设厂;引进凤阳瑶海集团与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联合投资到村发展物流仓储和粮油加工。目前,这些项目都已经签订了协议,多数已开始建设。
 
    人才的重要性在小岗村的发展中日益显露出来,为了让小岗更好、更快的发展,沈浩以优惠政策创造性地从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三名大学生,来到村里种植双孢菇。第一批来到小岗村的大学生苗娟现在已是团县委副书记、村党委副书记。苗娟等创业大学生带动村民建起了179个蘑菇大棚,现在每棚利润达7000元;创业大学生们还和种植户共同成立了“小岗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联合农民共同应对市场,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沈浩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积极引导村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促进农民们共享资金、技术,共同开拓市场、分担风险,村民在互帮互助中实现了共同富裕。
 
    为鼓励村民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村里设立了“教育基金”,对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进行奖励,专科奖励3000元,本科奖励5000元。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村里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建了腰鼓、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每周还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起了露天电影。
 
    2009年12月沈浩在小岗村第二个任期就要结束了,日子一天一天近了,村民们也越发矛盾了,想继续挽留他,但考虑他长期远离家庭又于心不忍,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他们还是再次按下了186个红手印……
 
    三、第三纸红手印将他永远地留在了小岗村的土地上
 
    2009年11月6日晨,沈浩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工作第一线,年仅45岁。噩耗传来,人们悲痛万分。胡锦涛总书记闻讯后,做出重要批示:“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请转达对沈浩同志亲属和小岗村村民的亲切慰问。”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刘云山、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做出重要批示,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总结、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到沈浩家里亲切看望其亲属,转达中央领导同志的问候,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并决定,追授沈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称号。
 
    葬礼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举行的那天,上千名群众扶老携幼自发赶来送这位好书记最后一程。“沈书记一路走好”、“沈浩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沈浩永远和小岗人民在一起”……人们手中的一幅幅白纱黑字挽联寄托着对逝者的崇敬与哀思。就在这前两天,一封落有67位小岗村民红手印的“请愿书”再次递到上级组织及沈浩家属手中,要请回沈浩同志的骨灰。这次沈浩留下了,他将永远留在小岗村这片他曾经浴血奋斗的热土上。
 
    一个个项目的引进,一个个企业的落户,小岗村一点一滴的变化无不是沈浩心血的凝结。同时,沈浩的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2007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2008年,先后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称号,被授予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同时,在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民日报社等十多家中央新闻单位主办的“2007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七届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中,获得唯一的“特别奖”;2009年,被第九届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授予“优秀村官特别奖”。然而,最珍贵的褒奖莫过于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那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肯定与赞许。
 
    沈浩永远离开了他的岗位,离开了深爱他的亲人们,但他的精神却是与天地共存,他早已用他的一言一行和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廉洁清正”的高尚品格,在人们心中竖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推荐访问:手印 为民 挽留 热血 春秋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