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关怀中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2-05-08 11:25:02  阅读:

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不仅是当下时常萦绕在普通百姓耳边的热门话题,而且是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的核心命题。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和谐?我们该如何建构和谐社会?在中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这些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向往并努力追求着“国泰民安”、“民康物阜”、“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社会和生活,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将帮助人民实现期盼已久的社会目标。

  记得《广雅》中说,“和,谐也”。所以,在一般人看来,“和谐”即指和睦协调。而和谐社会确有着深刻含义和丰富的内涵。简单说来,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和而不同”,既可以包容一切,又不能杂乱无序的和谐社会。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界定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短语对和谐社会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而且,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载体。因而,任何一种社会构想都不可能独立于人这个群体,对和谐社会的界定则更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无论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或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无一例外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既体现了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也映射出社会各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因而,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更进一步说,和谐社会的构想不仅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更体现出对人文的深层关怀。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对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虽然各不相同,但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被认为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标志;和谐社会的主旨是强调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也只有构建了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地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不同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和谐,要靠人的协调和维护;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需要依靠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而这也正是以人为本所不懈追求的。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辨证统一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还可以从两者的深刻内涵去思考。

  古人语,万物和谐,贵在人和。而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正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类生存的世界由人、社会和自然共同组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谋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能“和衷共济”,人与社会和谐则能“政通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贯穿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我们也不难看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无论在宏观决策上,或是在实践运用上,都是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中,对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已经突出体现了对“以人为本”的坚持,在追求民主法治、公正公平、诚信、稳定有序、社会统筹协调的过程中实现和谐。
社会由人组成,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社会的和谐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把人放在真正的社会主体地位上,在现实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同时也是一个营造并不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人的素质也由不全面向比较全面的方向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互动共进的发展进程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也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得以实现。因而,可以认为,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推荐访问:怀中 构建和谐社会 人文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