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5 10:16:52  阅读:

[摘要]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本研究主要以免疫学实验大纲修订中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培养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为前提,探讨了构建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开展实验教学的翻转课堂、引入CBS教学、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实验设计、适当开展现场教学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6(a)-0061-04

Construc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dical immunology

XU Qi   XU Qian   Fulati·Rexiti   Dilinaer·Bolati   WANG Song

Basic Medical Colleg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dical immunology i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basic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ality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spirit. This research mainly to increas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in immunology experiment syllabus revision content, cultivate experiment teaching faculty, especially the young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prerequisit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hybrid of reform measures, includ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fli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ojects, the introduction of CB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scene teaching, appropriate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idea of student-centered, to optimize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proc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mmun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edical immunology;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Teaching quality

免疫學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发展迅速的、实践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与人类健康及疾病防治密切相关[1]。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医学免疫学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关系密切[2],并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3-4]。由于免疫学的实践性很强,其实验课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科研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5]。原有的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如实验方法单一、实验设计老化等弊端,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新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教学现状与实验授课条件,初步构建了免疫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保证了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

1 修订实验大纲,精选授课内容

大学根据办学定位,实际教学特点、各专业学生学习目标等,设置相对科学和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研室在充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由于免疫学的迅猛发展,知识内容、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扩充,18学时的实验课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就需要在保证精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6]。在实验大纲的修订中首先对数量比较多的经典验证性实验进行压缩或再设计,比如补体溶血反应,原先由学生简单将已准备好的抗原、抗体和补体混合,观察结果即可,修订后的实验首先由学生制备抗原、抗体和补体,然后开展实验,添加了血液采集和处理、多克隆抗体制备、抗体效价的检测及补体浓度稀释等扩充内容,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过程,在复习巩固理论课知识,如抗原、抗体及补体等章节的同时,对这些物质有了感性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7]。通过修订实验大纲,实验内容的再设计,将原有的简单的三个验证性实验,变更为操作较复杂、涵盖的知识点较多的综合性实验,同时调整设置了部分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使其更加适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8]。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加强教学团队业务能力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多年的培养及积累,实验教学团队的在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上都进行了优化调整。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50%;副高职称以上的占70%,平均年龄41岁,海外留学人员比例占40%。新进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中,我校基础医学院采用“2+2”“2+4”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即首先对所有新进教师进行2年的教学能力训练,然后获得博士学历的教师参加2年的博士后科研培训,获得硕士学历的教师参加4年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培训,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新进教师的2年教学培训中,首先要进行实验授课的强化培训,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教学方法的研习、实验内容的把控等各个环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听取各类教学公开课,以及相关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的理论和实验课,观摩、学习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把控。培训结束后教研室、学院层面组织专家从教师素养、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实验教师授课水平。同时,在教研室例行的每周实验课的集体备课中,高年资教师会与任课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升专任教师实验课教学能力[9]。其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学习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采用不同教学模式促进实验教学。目前教研室平均每年长期进修人员约占总任课教师的25%。最后,通过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促进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10]。近三年,免疫学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获得校级“挑战杯”三等奖2项。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3 注重实验教学设计,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内在驱动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经历不同类型的教育体验的同时,充分调动并挖掘其内在求知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逐渐陪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互动中积极性、参与度大大增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11]。

3.1 应用翻转课堂,实现自主学习

引入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12]。教师在我校临床医学2016级部分本科班做了实验教学翻转课堂的改革探索。首先教师自行录制并制作了免疫学实验操作微课视频,连同实验讲义一并上传到我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学生在实验课前进行线上学习,预习实验的基本内容,实验课堂主要聚焦在高层次的理解认知及动手操作过程(包括自主学习、集体学习与问题解决等)。授课过程中,首先由学生讲解本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并进行示范操作。其次,在点评阶段,先组织学生对该同学的授课内容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则对主讲学生的讲解、示教等内容,对学生给予的点评意见等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随后,学生依照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实验老师应给与必要的指导。最后,实验操作完毕,组织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自主学习、集体合作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13]。例如,在“溶血空斑形成实验”的实验设计中包含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①课前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实验设计重点在通过相应临床检测案例,突出抗体形成细胞PFC检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提高参与课前检索及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学习资料,初步完善免疫学知识理论体系中抗体形成的基本过程、补体的生物学活性等内容,并构建实验实施的大体框架结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是信息的查询者和获得者,要重点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辅助者和协调者,其作用在于引导和激励学生。②实验课教学实施阶段。课上,首先各组同学们通过自己制作精美的PPT、视频及实验思维导图等形式,配合生动、活泼的讲解,向全班同学展示其针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步骤等的理解,体现了各组同学很好的自学能力与表达能力。在该教学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自学能力、表達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各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和学习活动,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还有利于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中的查遗补漏,加深了对实验整体的理解、拓宽了视野。其次,在实验的具体操作阶段,由于学生在经过展示环节,对实验中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操作起来便会游刃有余,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师需要强调关键步骤及环节,并负责观察及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操作,得出可靠的实验结果。③教学反思阶段。反思是一个心理过程,可以把个人的学习经历整合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对自身优势及不足的认识,从而改进和提高自学能力。在实验课上或课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形式,评估学习过程。通过不同的评价能够深化学生对获得认知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补充和修正,对学习过程的再认识,从而有助于培养或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最后,通过临床检验实例,将学生在实验课所学到的知识置于临床实际应用,不断深化实验学习内容,并实现新知识的迁移。在实验教学翻转课堂中包含了课前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反思三个阶段,实现了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使其获得多向思维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2 引入CBS教学法,逐步培养临床思维

对于医学院校普通本科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去向主要为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临床及临床相关工作。因此,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际,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14-15]。例如,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引入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案例,结合该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讲解实验的原理及过程,将AFP检测的目的、意义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检测紧密联系。随后,通过典型案例提出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并在实验课中加以讨论,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免疫学技术应用的感性认识。该实验设计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兴趣逐渐转化到实验理论与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实施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通过案例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还要能综合相关信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在实验教学中,还应注意围绕检测技术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优化实验步骤,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此外,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检验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排除干扰因素,分析讨论患者具体情况从而得出真实可靠的实验结论。

3.3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开展设计性实验,将科研思维融入教学

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及设计性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论证和实施[16-17]。医学免疫学开设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年级第二学期,免疫学实验课应该是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初次进行的科研设计。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多数同学都能自行设计合理的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实验方案,能完善实验各个要素,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具体过程教学过程分二步:第一,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实验小组,每组5~6人,将“肿瘤患者或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检测”“观察药物对机体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免疫功能的检测”等半命题的设计性实验题目,在课前就分享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知识构架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展设计。伴随着极大的兴趣,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科研资料,进而写出初步的实验设计方案,经过小组的反复讨论、指导教师提出意见建议等环节,设计性实验方案不断完善。每位同学都亲身体验了一次科研工作的经历。比如2017级检验班的学生就自主设计了“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的方案,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和功能,整个实验设计来源于学生在理论课上的一些想法,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部分设计实验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还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体验、探索自己实验设计中的科学问题。在兴趣的引导下,使学生经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第二,将可行性的实验方案进行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各小组学生展示,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操作过程,体验科研的乐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初次认识了科研的基本过程,包括资料查阅、设计实验、实验结果整理分析、论文撰写等,对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18]。更重要的是,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思考及热情,有效培养了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今后的临床级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

3.4适当加入现场教学

由于医学免疫学的突飞猛进,新的方法、技术层出不穷,临床及科研实践中,人工操作逐步被大型自动化仪器检测取代。因此,有必要在实验教学中增加适当的现场教学[20]。流式细胞术也是目前临床免疫学细胞检测常用的方法,大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平台中LSRⅡ流式细胞仪在科研中的使用频率是相对比较高。在“免疫细胞的检测”教学中,可以增加流式细胞术的现场教学。授课形式采取课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流式细胞术的基本构造、实验原理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检测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在现场教学中,通过观摩实验技术人员检测小鼠脾细胞样本中的CD3+T细胞、CD4+T细胞等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实验室中免疫细胞检测的仪器和方法。同时,就实验检测中的重点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着重介绍。通过现场教学,促进了对学生现代化免疫实验室检验的完整流程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等大多数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该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对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解释临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诊断意义重大。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研室通过重点关注教学设计,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式,不断优化了实验教学过程,在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把学生吸引到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免疫学实验课教学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有限,针对设计性实验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实验需求、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性评价、考核制度存在缺陷,实验课成绩在学生期末总成绩中的比例不高,从源头上导致了唯成绩论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轻视实验课,甚至忽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等,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全体任课教师,将就如何改进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曹雪涛.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0.

[2]  龙贞亦,袁浩,彭亚梦,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学指标的应用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8,40(12):1356-1359.

[3]  杨蕾,曹俊,卢锦标.血清学抗体检测菌阴肺结核存在的问题讨论[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7,37(10):785-789.

[4]  裴银辉,侯志宏,李娟,等.免疫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医学论文中的应用频次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9(2):90-93.

[5]  李雁,施秉银,刘昌,等.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卓越医生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8(2):59-62.

[6]  徐茜,甫拉提·热西提,魏晓丽,等.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7):13-14.

[7]  马兴铭,张李峰,雒艳萍,等.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4):394-396.

[8]  李玲,唐慧,刘欢,等.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农垦医学,2017,39(2):180-182.

[9]  孔凡运,尤红娟,刘晓梅,等.着力提高青年教师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能力的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66-67.

[10]  庞慧,李水仙,王金胜,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微课参赛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9):758-759.

[11]  王见之,严钰锋.医学功能学科基于问题的探索型设计性实验课程构建和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6):541-544.

[12]  官杰,王琪,王慧,等.《医学免疫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与形成性评价的实践及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7):654-656.

[13]  张华峰,吴小健.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10):1054-1058.

[14]  牛志国,黄青松,孙书明.基于网络的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11):1689-1690,1698.

[15]  龙军,袁慧慧,许江南,等.案例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55-56.

[16]  徐琦,马晓梅,顾丹今,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3):139-142.

[17]  王彦芳,张颖颖,车萍,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改革及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41-43.

[18]  霍雨佳,谷娟,刘超怡,等.设计性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免疫学实验中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7, 44(8):245-246.

[19]  李波,董春玲,于维先,等.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7):177-180.

[20]  黄慧芳,侯迪玉,王小婷.基于中心实验室平台探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養[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1):831-834.

(收稿日期:2018-12-06  本文编辑:封   华)

推荐访问:免疫学 教学模式 构建 实验 医学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