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的道德理想国

时间:2022-04-10 12:10:22  阅读:

[摘要]本文从老子的“道”出发,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哲学辩证思想,揭示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并不是单纯地归复于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是再始更新地发展到人类社会更高的文明阶段。

[关键词]老子 小国寡民 道德理想国 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05-02

“小国寡民”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基本诠释

《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思想历来是学界注释者、评论者们的争论之地。以任继愈和范文澜为代表的消极派认为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落后的、反动的、复古的、愚昧的、消极的思想。前者曾在《老子新译》中提出,“‘小国寡民’体现了老子复古的社会历史观。当时已出现了万乘之国,有了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艺术。老子对这些不但看不惯,还坚决反对要回到远古蒙昧时期结绳而用的时代去,老子美化上古,是为了菲薄当时。”[2]后者在《中国通史》中表明:“老子想分解正在走向统一的社会为定型的和分离的无数小点,人们被拘禁在小点里,永远过着极低水平的生活,彼此孤立,没有接触的机会,社会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愿望和努力,老子都看作有害。这种反动思想,正是没落领主的思想,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是反历史的。”[3]二者关于老子“小国寡民”的看法并非是主观臆测,主要因《道德经》中有“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一些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否是历史的倒退抑或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消极避世主义?是空想之中的“乌托邦”还是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持肯定态度的积极派中,以陈鼓应、童书业、冯友兰为代表。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乃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农村生活的基础上所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童书业在《先秦七子研究》中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农村,保存着古代公社的形式。有人说:老子企图恢复到原始社会这种说法并不妥。因为老子还主张有‘国’,有‘统治’,这种社会还有甲兵,并且能够‘甘其食,美其服’,这些都不是原始社会的状态。老子只是企图稳定小农经济,要统治者不干扰人民,让小农经济自由发展,这就达到了他的目的。”[4]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小国寡民”表面看来是回归到了原始的社会,其实也不尽然。“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由此可知,并非无有“舟舆”,只是无须用到,并非无有“甲兵”,不过无所用处。并非没有文字,只是无须文字,此种境界为“至治之极”也,是知其文明,守其素朴,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照这样理解,“小国寡民”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

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小国寡民”的注释独树一帜:“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者乎?故举小国而言也。”[5]“小国寡民”中的“小”是“大”的缩影,国家已经小了,人民又少了,还可双“反古”——即回返到原始的起始点,何况国大民众呢?举出小国这个例子意在于大国。“言使民难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路。故各安其居。”[6]“小国寡民”不是目的,目的是“大国大民”,“小国寡民”是方法,是途径。由此可见,王弼认为老子并非要实现小国的理想,而是举小国而言,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建立大国。

二、从“反者道之动”的哲学辩证思想到“小国寡民”的道德理想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所以老子要构建这样的理想社会来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和对比。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精神的社会,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而《道德经》中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第三种观点认为小国是实现大国的方法和途径。

老子的“小国寡民”究竟意义为何?理解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理解此问题的关键所在。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但是“道”又是什么呢?虽然《道德经》一文中写到“道可道,非常道”,表明“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出“道”的特征。“道”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道”具有无限的潜藏力和创造力,天地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的特点、规律又是什么呢?即是“反者道之动”,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生成,并向相反的方向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是万事万物必须遵从的法则与规律,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思想。我们所熟知的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显现出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即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每一次的否定都不是单纯的离弃,而是将有价值的部分存留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非是简单地再现原物,相同的只是形式上的回归、内容上的演变,但总体仍持前进和上升的趋势,这种规律也同样可以应用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

由此来看,老子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因为老子的这种理想社会表面上看是历史的倒退,不提倡各种文明、技巧,与原始社会颇有些相像,更有一种回归的倾向,但是这种回归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已经不同于原来的原始社会了。老子构想的理想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法律等强制性的措施约束和规范,也没有仁义礼智的道德内在规范,那么人们又怎么能达到相安无事呢?很显然这种不依靠人为灌输的道德,应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这种和谐的秩序,比起必须要依靠道德规范和法律来维持秩序的国家,应该说是人类更高层次的文明社会。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现今的科技文明已经日益发达,同时带给人类的灾难也屡见不鲜,但人类并不能不去发展科技、文明。在老子的理想社会中“什伯之器、舟舆、甲兵”也是有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也是文明高度发达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面,除了这些必要的物质基础,最重要的是社会秩序无需政治的力量和僵化的规范来维持,要不然怎么会达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呢?“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表面看是人类抛弃了文明回归到了蒙昧的状态,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人们的道德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完全脱离了“德、仁、义、礼”,“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7]道德从最初的原始社会中无所谓道德的淳朴自然的童蒙之心,到仁义礼智,到道德失范,最终再始更新地发展到人们无欲无争之时,表面上看似回归到了远古,其实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不再是无知的时代,单纯无欲无求的道德。老子认为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满足超出于自然本性之外的欲望,便能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最终将消灭战乱。

三、“小国寡民”思想的重新释意

老子的“小国寡民”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的境界,也可视为由现实生活通往理想社会的方法,更可以说是由“小国”到“大国”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但从老子整个思想体系来看,“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他最终的道德理想的王国,这个道德理想国并非是“桃花源式乌托邦”,而是符合“道”的发展趋势,是“道”在社会历史中的一种表现。

首先,“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表明在这种社会中,有舟舆,无用武之地,有甲兵,但无须用在战场之上。这正像冯友兰先生说的那样,老子所说的理想社会并非单纯地回归原始社会。其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其中的“甘、美、安、乐”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表明老子理想的社会是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不然人们又怎能够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呢?最后,从政治上来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说明老子的理想社会是有“国家”的概念的,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说明国家与国家是不存在战争与侵略的。所以老子的理想国不是回到了原始社会,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一种高度文明的表现,更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7]“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故可不见所欲,则心不生所乱,“无知无欲”可使民远离灾祸和战乱。最终则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8]“绝圣”“绝仁”“绝巧”即是达到内心无纷扰的通道,此“三绝”即是老子实现其道德理想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种无为而治的道德理想国是一种消极避世吗?“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9]“夫佳兵者,不祥之器。”[10]言用兵强于天下者,犹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必然自取灭亡。“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意在于“无为而无所不为”,知有所不为,方可使国家昌盛,人民安泰,正如“治大国如烹小鲜”。

四、“小国寡民”的道德理想国何以可能?

反观现今社会的种种道德失范,现今社会是否可以重新回归到礼让的道德社会呢?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只能在更高层次上回归,最终人类会在文明和社会的冲突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去解决由此而带来的一些问题,那一定是在人类的道德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实现。因为没有真正的道德内化,社会是永远不会在更高层次上回归的。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为例,在以中世纪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利润而追求利润。以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代表的近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是勤劳、节俭、惜时、诚信的资本主义精神。在其后“每个资本家身上都带着血和肮脏”的垄断时代,即被马克斯·韦伯称为资本主义异化的时代,同时被称作垄断资本主义横行霸道的时代,更是一个资本主义精神面临危机的时代,一个丢掉灵魂的时代,财富从一件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可是现今的资本主义已经远离了血腥和肮脏的时代,看似是一种回归到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那种被人称赞的时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资本主义的经济、物质、文明的发展远远超过当时的鼎盛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

综上所述,从老子的“道”出发,社会的发展遵循“反者道之动”而再始更新,更新就意味着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如果人类社会不能在前进中再始更新地发展,那么人类所面临的就是灾难和毁灭,因为任何事物永远都不会是静止不变的,只有那些流动着的,并向更高方向发展的事物,才会最终存在下去。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就连人类本身的进化也遵循同样的进程。只有在道德再始更新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才会得以实现,只要是人类社会还存在,道德就会按照“道”的发展进行下去,最终到达道德的理想王国。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便是通达道德理想国的途径和方法,老子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这样的道德理想的和谐社会。那时,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社会已经是文明和谐的“桃花源”了,同时,人类社会并不会停留于此,它仍然会再始更新地向前迈进,永远遵循着“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周而复始地交换更替。

【参考文献】

[1][5][6][7][8][9][10]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93、8、45、77-78、80页。

[2]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2页.

[3]范文澜.中国通史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46、247页.

[4]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7-359页.

推荐访问:小国寡民 理想国 道德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