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四

时间:2022-04-09 10:11:38  阅读: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涅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

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块鲜亮的翡翠,承载着青海河湟五千年的文明发祥史,踏着新时代最强劲的发展音符和节奏旋律,日趋成为青海高原乃至华夏瞩目的一处多彩而让人神往的祥和之地,令人称奇,使人顾盼流连。

回顾历史,在这块沧桑巨变、繁华欣荣的沃土上,曾有过纷纭变幻历史烟云,重大的历史事件,叱咤骁勇的历史人物,流芳百世,千古传颂。

大通沧桑的历史沿革

大通,在历史上是河湟地区与河西走廊接连的重要通道。曾有羌、匈奴、小月氏、吐谷浑、汉、回、藏、土、蒙古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发展演变,创造灿烂文化,享有“高原民族文化走廊”之美称,又因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北部,后来一直被人们称作北川。

从历史文献看,远古时期大通地区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叫做西羌,也叫西戎。他们逐水草而居,还有一些河谷地区进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从上孙家寨的匈奴墓和挖掘出的“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官印,说明两汉时,匈奴的活动范围到达过这里。

秦汉时兴起后的匈奴部族攻占河西走廊,逐渐进入青海东北部,占据了海北、大通一带,称为匈奴右地。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部击败匈奴,打通了来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通道。在甘肃永登县境筑“令居塞”,同年,在今青海西宁地区筑军事据点西平亭,设兵驻防。同时,在今大通长宁修了城堡,在附近开始了小规模屯垦,以补军需。并先后设临羌县(今湟中县镇海堡)、破羌县(今乐都县老鸦城)。大通地区属临羌县管辖。从此时开始大通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的郡县体系。

公元214年左右(东汉献帝建安年间),设长宁县,属西平郡管辖,这是大通地区设县治之始。

十六国时期,前秦、前凉、后秦、后凉、南凉、北凉、西秦,先后统治过大通地区。后又为吐谷浑统治。

‘北魏时由鄯州管辖,后又历归西魏、北周和隋朝管辖。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亲自统兵并随带文武官员及嫔妃宫女和各种服役人员共约十万之众,于四月二十七日抵西平巡狩,五月九日在拔延山(今化隆县境)一带“陈兵讲武”,大举射猎。十四日人长宁谷,西进至金娥山,与群臣举行宴会。二十四日抵大通河,架桥渡河经今门源北击吐谷浑。伏允据守覆袁川,隋军分别由北面的雪山(祁连八宝山),西南面的金山,东面的琵琶岭(在今甘肃永登县境)和西面的泥岭,连营八百里,围攻覆袁川,吐谷浑大败。隋炀帝命元寿南屯金山,自率随从出祁连山扁都口,经张掖回长安。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吐谷浑王诺曷钵率王室及部众数千帐迁到大通河流域居住。此后,唐朝在今门源地区设羁縻州——閤门州。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发生安史之乱,唐军东撤,吐蕃王国的势力乘虚东进,到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控制了整个河陇地区。至公元851年,沙州张义潮起义,举鄯、廓等十一州归唐。

北宋时期,大通地区由以青唐城为中心的唃厮哕政权管辖。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宋军进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在门源地区筑达南城,旋改名大通城,属鄯州,是为“大通”一词最早见于历史的记载。次年,改称牦牛城为宣威城。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南宋时期一百年内金和夏交替控制青海。黄河以北的廓州、乐州、西宁州一带和大通地区,在较长时期内为夏控制。

十三世纪初,蒙古贵族兴起,先后灭金和夏。公元1271年建立元王朝,进而于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大通地区归甘肃行中书省(治甘州)的西宁州管辖。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王朝军事力量进入青海地区。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明朝确立土司制度,其中陈土司(子明)为汉族,在今大通县长宁乡宋家庄建土司府,管辖十四个寨堡,其中包括属今大通县的下鲍堡、上鲍堡、新添堡、石山堡等。

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明朝设“抚治西宁兵备道”,驻西宁城,整饬兵备,旋置西宁参将一员,后改任副总兵。在镇海、碾伯各设游击一员,在北川(今大通县境)、古鄯各设守备一员。

明末,大通为蒙古贵族麦力干所居。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麦力干在今门源县大营宫室,其长子南力木居此。

清初对甘肃地区的治理基本上沿用明朝制度,并利用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统治藏、土、蒙古等族。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王朝为加强集权统治,增设军政设施,在设西宁府及西宁县的同时,设大通卫(卫署在今门源),筑大通白塔、永安二城,分兵驻守。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经西宁道杨应琚和卫守备孙捷联名详请,大通卫署迁白塔(今大通境内城关镇),从此门源为大通卫的北大通营,称北大通。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从此白塔城成为大通县治所在地。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始,大通县由西宁道管辖。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大通为青海省直属县,同时将原大通县红山堡划归新置门源县辖。

民国十八年元月青海建省,大通为青海省属县,并从大通县分置门源县。辖境南北纵约一百二十里,东西横约九十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9月9日大通解放,9月15日大通县人民政府成立,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1957年10月,大通县人民政府从城关镇迁到桥头镇。从1960年2月,大通县划归西宁市管辖。1966年1月,大通县又归青海省人民委员会领导。同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划归西宁市属县。1985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在原大通县的行政区域建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

见证文物

大通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1973年以来,考古学家在大通的上孙家寨村及长宁村、阿家村、黄西村、宝库乡山城村等地先后发掘了一批出土文物。它们分别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青铜器时期的卡约文化上孙类型、辛店文化等各种文化遗址。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在这里,从事农业、狩猎、畜牧业及手工业等生产活动。这些珍贵文物是青海河湟先民最早的生活见证和智慧结晶的代表

从1973年至1977年,青海省

推荐访问:青海 历史文化 水流 追忆 之四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