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球虫病的综合防治

时间:2022-04-06 09:45:52  阅读:

犊牛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犊牛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本病以腹泻、下痢和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呈季节性、散发性流行,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实际生产中由于不重视该病,常引起误诊,造成犊牛死亡,给养牛业造成较大危害。现介绍其综合防治措施。

病因 病牛和带虫牛是犊牛球虫病的传染源,病牛体内的球虫经过复杂的发育阶段,生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卵囊发育为感染性卵囊,健康牛随饲草、饲料、饮水摄入卵囊后即被感染,4~9月多发。圈舍及运动场阴暗潮湿、不见阳光、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K及日粮配合不当等都是本病流行的诱发因素。

临床症状 犊牛球虫病的潜伏期为2~3星期,多为急性发作。初期,病牛精神沉郁,被毛松乱,食欲略减,体温正常,粪便稀薄并混有血液。一星期后,症状逐渐加剧,表现为食欲废绝、消瘦、喜躺卧,体温升高,肠蠕动增强、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黏液和纤维素,恶臭。慢性病例可长期下痢,便血和消瘦;严重的由于脱水、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剖检病变 病死牛可视黏膜苍白,鼻镜干裂,眼球下陷,肛门松弛,頷下、胸前水肿,切开皮下有淡黄色水肿液;胸腔、腹腔有淡红色积液,胃肠道病变明显,肠黏膜广泛性出血、肿胀,盲肠黏膜出血尤为严重;小肠内有流质状内容物,肠壁变薄,回肠中部有圆形纽扣状结节,直肠内充满黑色粪便,内含大量黏膜碎片和纤维素性假膜,并有血凝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防治措施

治疗 灌服药物,氨丙啉,按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的量灌服,每天2次,连用5~7天;氯苯胍,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的量灌服,每天2次,连用5~7天,停5天,再用1星期。磺胺二甲氧嘧啶片,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加鞣酸蛋白5~7片,混合加水灌服,每天3次,连用5~7天。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的量,给病牛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止血敏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5天。对有脱水症状的犊牛,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复方氯化钠溶液25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150毫升、10%维生素C1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5天。

预防 保持牛舍通风干燥、空气新鲜,用3%热火碱水对牛舍、牛床、食槽进行定期消毒;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带球虫卵囊的成牛粪便污染犊牛饲料;对牛粪便、垫草进行生物热堆肥发酵处理,杀死粪便中的卵囊;在发病季节,对发病牛群中的未发病哺乳犊牛,及时饲喂氨丙啉、氯苯胍、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预防。

﹙潘兴翠 石传林 张恒信 章丘区畜牧兽医局 250200﹚

推荐访问:犊牛 综合防治 虫病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