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04 09:39:59  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在腹腔镜下行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并行远期随访。结果:本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最小出血30 ml,最大出血100 ml,平均出血80 ml。手术时间最短60 min,最长110 min,平均手术时间90 min。结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是良好地治疗方法,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剔除术; 出血量; 痛经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1]。笔者总结近年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住院,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8例患者。本组患者年龄最小28岁,最大35岁,平均(32.3±3.5)岁。月经量方面,月经正常30例,月经量减少17例,月经量增多继发贫血1例。痛经指数参照SUN等[1]制定的方法。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本组患者术前进行了常规盆腔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等)。肌瘤均呈现为多发。直径最小3 cm,直径最大5 cm。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手术。先应用垂体后叶素原液 12 U,采用9号针头,直接通过腹壁,于耻骨联合上,避开膀胱注射入子宫肌层,待宫体发白后,在腺肌瘤最突出处用单级电钩梭形切开子宫浆肌层。全部剔除后,往往形成盆状缺损,明显出血处电凝止血后用PDS线间断缝合浆肌层。腺肌瘤组织旋切后取出。术后病检均为子宫腺肌瘤。所有患者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

2 结果

本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术中最小出血30 ml,最多出血100 ml,平均出血80 ml。手术时间最短60 min,最长手术时间110 min,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术后最长住院天数10 d,最短住院天数3 d,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32.2±7.2) 个月。32例(66.7%)患者痛经消失,16例(33.3%)患者在术后8~15个月痛经再次出现,但程度减轻。

3 讨论

肌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但并非是肿瘤的基本组成部分,故其正确的名称应是子宫平滑肌瘤( leiomyoma of uterus) [2]。肌瘤可以生长在子宫任何部位,可以是单个,但常为多个性,其数目往往多少不一。Kenny曾报道在一个子宫内取出225个肌瘤,肌瘤小的直径在1 cm以下,甚至在显微镜下才被发现,称为种子肌瘤(seeding myoma),大的一个可达数十千克。单个性肌瘤直径一般不超过1 cm,多个肌瘤的总体积一般不超过6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文献报道最大的1例重达52.5 kg。凡肌瘤超过9.5 kg或6个月妊娠子宫大小者称为巨大子宫肌瘤,甚为罕见[3]。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占51.2%~60%,20岁以下少见,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子宫肌瘤的发生率较难统计,很多患者因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临床不易发现[4]。据尸解发现35岁以上妇女20%患有子宫肌瘤,而临床统计肌瘤的发生率仅为4%~11%。

腹痛、腰酸、下坠感占40%肌瘤无并发症一般不引起腹痛。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或肌瘤扭转后牵引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才会引起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患者常有剧烈腹痛,伴局部压痛[1]。较大的肌瘤压迫、牵拉盆腔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引起盆腔淤血,可产生下腹部坠胀及腰骸部酸瘤等,此种症状虽不严重,但却持续固定,在经期由于盆腔充血症状则更为明显。子宫黏膜下肌瘤通过宫颈管脱入阴道内时可发生较严重下腹痛。

压迫症状于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多见有压迫症状,约占30% 。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常可压迫周围脏器产生各种症状,子宫峡部前壁肌瘤,直径达10 cm左右或更大时及宫颈前唇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当肌瘤长大充满盆腔紧贴在膀胱后面可引起慢性尿潴留,偶尔有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肌瘤增大,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尿潴留患者又常伴有泌尿道感染[5]。子宫后壁肌瘤嵌顿于子宫直肠陷窝内,压迫直肠可发生排便困难。并使子宫后屈,子宫颈向前移位皆可压迫尿道面发生尿潴留或排尿困难。阔韧带内肌瘤压迫输尿管引起肾孟积水,而有明显的腰痛。巨大子宫肌瘤压迫膈肌及胃部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功能紊乱。若盆静脉受压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可造成一侧或双侧下肢静脉曲张及痔疮。

阴道流血为肌瘤患者的主要症状,占50%。2/3病例为周期性出血,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1/3为非周期性出血,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流血的性质和数量主要取决于肌瘤的部位,浆膜下肌瘤常无流血,肌壁间肌瘤可使子宫体积增大,较肌瘤于宫腔增大,内膜而积增加[3]。正常子官内膜腔面积为15 cm2,在较大肌瘤于宫内膜面积可高达225 cm2且近子宫肌瘤的内膜中常见有大的血管,所以其周围有丰富的血运,因而引起流血量增多,又因肌瘤妨碍子宫收缩,血窦不易关闭,流血持续时间延长,血量也增加。黏膜下肌瘤月经过多为其主要症状,即使肌瘤尚小也不例外,可致严重贫血。若伴有坏死、溃疡,则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性排液。

子宫肌瘤肉瘤变多见于肌壁间肌瘤,40~50岁妇女占半数,40岁以下较少见。因无明显症状,面易被忽视,如观察到肌瘤在短期内生长迅速,伴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应考虑有肉瘤变可能,而在绝经后妇女的肌瘤有增大趋势,更应警惕恶变发生。

粘液样变(myxoid change)这是罕见的一种变性,过去常与水肿变性混在一起。切面呈胶冻样,在阴道和外阴部的肌瘤较多见,在宫体部很少见,发生于妊娠期的为多。水肿变性和粘液变性在常规染色中不易区别[2]。粘液样组织为无细胞质的积聚,富有酸性粘液,PAS及粘液卡红染色均为弱阳性,Alcian蓝及胶体铁染色呈强阳性。有粘液变性的肿瘤要多注意它的边缘部,有时肿瘤形态尚良性(分裂象不多,异形性不大)但已有浸润,有浸润者要做恶性处理。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占原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收治肌瘤总数的0. 23%,多见于绝经后妇女的肌瘤中,为一种真正的退行性变,可与玻璃样变同时存在,剖面呈黄色,旋涡状结构消失,用特殊染色法镜下可见变性区为均匀的无细胞结构,脂肪组织沉积,有脂肪溶解形成的空泡[5]。其发生可能为肌瘤间质化生为脂肪组织也可能是脂肪组织浸润,少数可能整个肿瘤变为脂肪组织称脂肪瘤。

红细胞增多症,较大的子宫肌瘤可类似某些肾脏肿瘤及肝细胞瘤,引起红细胞增多症。此类红细胞增多为继发性,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测定正常,当去除肿瘤后血象随即恢复正常,其原因可能为肌瘤本身因组织缺氧产生红细胞生成素,或肌瘤压迫肾血管,肾组织缺氧,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系统所致[4]。Hertko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肌瘤组织中可提取出红细胞生成素,从而证实了上述理沦。

参考文献

[1] 赵秀敏,严德文,朱丹阳,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3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3(11):23-24.

[2] 张宇杰,田婷婷,冯绍先.两种子宫肌瘤手术剔除方式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47(13):89-90.

[3] 高艳华,骆硕,崔淑娟.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6(10):67-68.

[4] 王佩红.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6(13):55-56.

[5] 毛丽松,李敏,郑志翠.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5(36):77-78.

(收稿日期:2012-08-20) (本文编辑:车艳)

推荐访问:腹腔 剔除 子宫肌瘤 临床 分析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