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免疫治疗胃癌效果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02 10:57:33  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生物免疫治疗对胃癌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Ⅱ~Ⅲ期胃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行化疗;观察组30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生物免疫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3.3%(19/30)]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60.0%(18/30)]、血红蛋白下降[23.3%(7/30)]、恶心呕吐[73.3%(22/30)]、腹泻[46.7%(14/30)]、肾功能损害[0(0)]、肝功能损害[0(0)]、脱发[20.0%(6/30)]、过敏反应[0(0)]及口腔黏膜炎[6.7%(2/3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3%(22/30)、33.0%(10/30)、86.7%(26/30)、66.3%(19/30)、6.7%(2/30)、6.7%(2/30)、30.0%(9/30)、3.3%(1/30)、13.3%(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生物免疫治疗对于胃癌疗效明显,且对于胃癌中晚期分型的治疗也很有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生物免疫疗法;胃癌;临床观察;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a)-0058-03

胃癌是临床上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发的胃癌病例数高达100余万人次,其中中国占42%;死亡约80万人,其中中国占35%。可见,我国是胃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胃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这对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胃癌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根治以及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但是疗效均不佳,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十分低。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患者体内采集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胃癌发生、进展以及转移过程中的分子生物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胃癌细胞表面存在着诸多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诸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生长因子等对于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分子生物靶向治疗方式也逐渐被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本研究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生物免疫治疗和传统治疗,并且比较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Ⅱ~Ⅲ期胃癌患者60例,均经CT、B超和胃镜及病理确诊,按国际癌症学会的诊断标准对肿瘤原发病灶的大小、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判断。所有患者排除重大的心血管和其他慢性疾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9~89岁,平均(61.9±10.8)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4±1.2)年。患者病变部位采用L、M、U分区法进行分类,其中L区37例,M区12例,Lm区6例,U区5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书。观察组中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4例,低分化腺癌合并部分印戒细胞癌6例,低分化腺癌14例;对照组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合并部分印戒细胞癌5例,印戒细胞癌5例。在肿瘤分期中,观察组Ⅱ期7例,Ⅲa期11例,Ⅲb期8例,Ⅳ期4例。对照组Ⅱ期6例,Ⅲa期12例;Ⅲb期8例,Ⅳ期4例。观察组中伴淋巴结转移者2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9例;对照组中伴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伴淋巴结转移者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淋巴转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 行胃癌根治手术,首先是进行化疗,化疗期间进行支持治疗,给予格拉司琼、胃复安等止呕对症治疗,应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美国Sigma公司,批号:257-113-5)来预防白细胞持续下降,给药前30 min口服苯海拉明(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药物批号115902)50 mg,静脉注射雷尼替丁(美国Earthox公司,货号:E201010)50 mg用以防止过敏反应,每次化疗前均行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术前化疗的具体用药。第1天给予静脉滴注阿霉素(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66)50 mg/m2;第2~3天给予静脉滴注顺铂(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230233)25 mg/m2以及5-氟尿嘧啶(5-FU)500 mg/m2,然后每3天进行1个循环化疗,21 d为1个疗程,术前行2个疗程,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支持,及时的记录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化疗结束后,术前复查胃镜和螺旋CT以评估化疗效果。

1.2.2 观察组 手术前后行生物免疫治疗。人胃癌细胞株(中国生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DMEM培养液,胎牛血清(Hyclone生物有限公司);司珠单抗/赫赛汀(DACO公司);5-FU,紫杉醇(PTX)(美国SIGMA公司)。主要实验设备:培养瓶、培养板(美国COSTAR公司);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KDC-42低速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科大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天平,细胞涂片离心机,低温高速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KC生物公司)。方法:①培养液以及药物的配制:DMEM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三蒸水以及NaHCO2晶体1 g,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用HCl调节pH至7.3左右,定容至1 L,使用前再加入15%的胎牛血清以及青霉素和链霉素稀释液(1×105 U);司珠单抗以及5-FU,PTX均用培养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并经过微孔滤过除菌后置于4℃冰柜中保存备用;此外要取500 mg噻唑蓝(MTT)并以10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搅匀,注意现配现用。②细胞培养并且植入: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冻存管,复苏细胞;在培养瓶中接种细胞,将培养瓶分为三组,每组10瓶,甲组加入含司珠单抗的稀释培养液,乙组加入含5-FU,PTX的稀释培养液,丙组为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单纯的培养液,将培养瓶置于37℃以及合适湿度和氧饱和度的恒温培养箱中,每日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换液采用悬浮细胞换液法,且3 d传代1次;将其植入患者体内。

1.3 疗效判断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1 胃癌的治疗方法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对于化疗比较敏感,所以在手术前后都用化疗来控制癌细胞,化疗的效果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胃癌预后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且胃癌的发展较为缓慢,发现时多数已至中晚期,胃癌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切除大部分的胃以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发现的免疫治疗是较为新型的胃癌治疗方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亦可以清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6-11]。

3.2 癌症发生机制

肿瘤细胞是正常机体细胞在各种内外因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恶变产生的,任何引起机体生存外环境恶化的因素均可作为外因诱发体内产生瘤细胞。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机体随时都有癌细胞产生,但人体免疫功能对癌细胞能够及时识别和消灭,因此只要机体保持正常免疫功能状态,即使有癌细胞产生也不会发生发展成肿瘤。大部分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及时发现、消灭,少部分变成G0期肿瘤细胞,G0期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功能监视和攻击而长期在体内存在。实际上健康人体内存在多少不等癌细胞,这些癌细胞都是以G0期状态长期存在。G0期肿瘤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随时活化进入分裂期,被免疫功能识别攻击消灭。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条件下,G0期肿瘤细胞才有可能发展成肿瘤。

人体内癌细胞只有在人体内免疫功能降低和其所在局部环境适合生存的条件下才能分裂发展成肿瘤。其肿瘤发展的速度又取决于免疫功能状况。由一个癌细胞发展成原位癌一般需要2~10年时间。这时间长短差异主要取决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肿瘤细胞发展形成肿瘤开始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和进入淋巴、血液转移。转移癌细胞是否能够发展形成转移灶也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转移局部环境条件。早期患者免疫功能尚完善,转移的肿瘤细胞大部分分被清除,少部分肿瘤细胞以G0期状态存在,不形成转移灶。只有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情况下癌细胞增殖形成转移灶。一般在临床上先发现原发灶,转移灶在治疗后才出现。极少数患者首先发现转移灶,很难发现原发病灶,这种情况主要是转移肿瘤细胞生长环境利于生长。

3.3 生物免疫治疗机制

免疫系统在人体内起着防御体系的功能,一方面对于细菌、病毒发挥着清除功能,另一方面则对于身体内突变的癌细胞进行清除。恶性肿瘤的演变主要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对于一个健康的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是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对癌细胞既不能有效识别,也不能有效的清除。另外一方面,癌细胞快速、大量增殖也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所以癌症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免疫功能也会不断的下降。

近年来,癌症的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免疫治疗的模式主要是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对免疫系统的恢复,激发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提高抗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本研究结果,生物免疫疗法的效果较为突出,观察组总有效率[63.3%(19/30)]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60.0%(18/30)]、血红蛋白下降[23.3%(7/30)]、恶心呕吐[73.3%(22/30)]、腹泻[46.7%(14/30)]、肾功能损害[0(0)]、肝功能损害[0(0)]、脱发[20.0%(6/30)]、过敏反应[0(0)]及口腔黏膜炎[6.7%(2/3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3%(22/30)、33.0%(10/30)、86.7%(26/30)、66.3%(19/30)、6.7%(2/30)、6.7%(2/30)、30.0%(9/30)、3.3%(1/30)、13.3%(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综上所述,生物免疫治疗对于胃癌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很大的价值,且对于胃癌中晚期分型的治疗也很有意义,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1990-1992年胃癌死亡调查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4-8.

[2] Guyer B,Strobino DM,Ventura SJ,et al. Annual summary of vital statistics-1995 [J]. Pediatrics,1996,98(6 Pt 1):1007-1019.

[3] 谭玉梅,范立清,卢光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细胞内信号转导[J].生命科学研究,2002,6(1):29-33.

[4] 陶绍能,沈佐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8):722-723,726.

[5] 翁玉容,房静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760-762.

[6] 韩雪,戴广海.胃癌中EGFR相关研究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2):173-175.

[7] 陈晓耕,林志彬.局部晚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1297-1298.

[8] 任闽山,邵光军.中晚期胃癌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5):80-81.

[9] 朱其勇,吴峰,莫年,等.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07,17(8):650-652.

[10] 周卫华,黄河,陈丽昆,等.晚期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7,28(11):1783-1784.

[11] 季加孚.胃肠道肿瘤的新辅助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5):261-263.

(收稿日期:2012-12-07 本文编辑:李继翔)

推荐访问:胃癌 免疫 临床 观察 效果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