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时间:2022-03-31 09:59:43  阅读:

摘 要:赤霉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流行,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近年来,赤霉病在我国黄淮地区发生加重,不仅导致了小麦产量急剧下降,还造成了赤霉病菌素污染,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征、发病条件及原因,其次提出几点防控建议,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病特征;发病条件;原因;防控技术

小麦赤霉病又名烂麦头、红麦头、麦穗枯,是发病率最高的小麦病害之一。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我国在2013、2015、2016年受到了小麦赤霉病的困扰,多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该病害的防控工作。然而,在2016年大面积防治2次的前提下,仍然有不少田块的病穗率在30%以上。所以,加强我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迫在眉睫,必须加大研究力度,结合地区的发病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减少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征

当小麦感染赤霉病菌后,穗腐小麦扬花时,在小穗和颖片上会产生水浸状浅褐色病斑,然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呈枯黄状。如果空气湿度大,病斑处会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病斑上会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会有突起感觉,而且不能抹去,籽粒干瘪且存在白色至粉红色霉层。小穗发病后病菌会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成为枯白穗。茎基的腐烂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最终导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病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层。

充分了解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征,能够在小麦出现病状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遏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在每个发病阶段采取不同的有效手段控制病菌的繁殖和转移,为小麦赤霉病害的防控提供了研究内容。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

首先,赤霉病发生在春季,气温在7 ℃以上。其次,土壤含水量大于50%可以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 ℃可以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和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会达到成熟的状态并且随风散落在花药上,经过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另外,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的小麦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高的小麦田块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黏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的田间会因为郁闭而导致发病重。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

1.田块的菌源基数较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耕作方式由手工耕作变成了机器耕作,这种变化使得麦套稻、稻套麦等易操作的栽培方式不斷传播且被应用,所以麦田面积不断扩大。秸秆全量还田也对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带病秸秆不能很好地从无病秸秆中分离出来,二者混合被粉碎覆盖于土壤表面或翻压于地下,小麦赤霉菌就这样被释放在田地中。二者累加,导致田块中的菌源基数远远超过原有水平。

2.降雨充沛,温度适宜

我国的麦田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季降雨量大,日数多且持续,因此空气偏向潮湿,平均温度10~15 ℃,该气候条件正好是赤霉病菌产生、繁殖和扩散的最佳条件。此外,赤霉病菌子囊孢子的释放高峰期在4月中旬,与大部分小麦抽穗扬花期高度吻合,导致赤霉菌能够最大限量地繁殖,使大片麦田染病。因此,降雨充沛、温度适宜成为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1]。

3.小麦的主栽品种对赤霉菌的抗性下降

近几年来,赤霉病的发病概率加大,防治时期使用了多种药物,药物剂量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各种因素使赤霉病菌的抗药性大大增强,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菌的抗性却持续下降,因此,对我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带来了消极影响。

三、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如上所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是很多原因集中作用的后果,病情来势凶猛且扩散极快,因此,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要从多个方面深入考虑,综合选择防控手段。

(一)适当处置带病秸秆,降低田间菌源量

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其他有机质等成分,十分适用于增加土地营养,因此其常被作为有机肥料。但是秸秆还田粗放会导致大量带病秸秆残留在土壤表面,给赤霉菌的繁殖提供了基本条件,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所以,为了加快秸秆的腐熟,减少秸秆在土表的残留,相关地域应实行秸秆深埋措施,深翻土壤,把还田秸秆埋至深度20 cm以上的土层内,耕翻后还要进行相应的镇压处理,真正做到从土质方面控制赤霉病菌的生长和繁殖[2]。另外可以采取秸秆燃料、秸秆发电等方式进行处理,既防止了秸秆的浪费,又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发放秸秆处理的通知,使种植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降低田间菌源量,遏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二)适度降低田间湿度,把控田间气候条件

赤霉病菌的产生和繁殖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只要控制好气候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技术水平。要严格把控田间的温度和湿度,做好小麦田间沟系配套工作,达到排灌通畅的基本目的。在多雨的春季雨季,一定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根部泡发腐烂,保持低于赤霉病菌适宜繁殖的湿度。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一定要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平衡施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同时控制小麦的群体数量,保证创造一个不利于赤霉病害流行的种植环境。

(三)选栽抗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合理布局

从根本上看,选栽抗性较强的小麦品种是最简易、经济的防控手段,但是在我国还未见到过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大面积种植的报道。所以,各地应积极响应号召,栽种抗赤霉菌的小麦品种,从根本上进行强有力的防控。根据大量的田间种植表现可知,各个品种之间的发病程度有较大差异,因此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耐病能力。综合来看,春性品种发病率略低于半冬性品种;从小麦培育的地区来看,北方品种发病率高于南方品种。所以,在培育小麦时,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能够减少后期施药的复杂程度,从总体上降低小麦的培育成本。

(四)扬花期用药,合理预防病情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适期是小麦扬花初期,以小麦扬花达到10%为量化指标,精准预防病情的产生,这种方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小麦赤霉病防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如今的病情预防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赤霉病的多发区域,种植人员应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主动喷药预防。此外,如果出现生育期不一致的情况或者抽穗扬花期遭遇连续阴雨、大面积结露和多雾天气,种植人员应在五六天后再次用药,确保药物能够起到自身应有的作用,保证预防效果。比如,我国黄淮中北部和华北南部的偶发麦区,如果在抽穗扬花期天气条件达到了适宜病害发生的条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五)合理选择防治药剂,择期换药

在药剂选择方面,应选用内吸性强、持续时间长且对后期病害有兼治作用的药剂。目前,我国采用的防治药剂主要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吡唑类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是在所难免的减轻赤霉病危害的有效方法。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产生,需要坚持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以选用抗耐性较强的品种为基础,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手段多管齐下,协同应用。另外,农药的喷洒必须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农药,延缓赤霉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同一年内两次防治药剂的品种要有异,不同年份之间也要避免相同;准确把握时期进行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次数,增强药物的防治效果[3]。

四、结语

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小麦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需要攻克的关卡,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程度,挑选抗、耐病性好的小麦品种进行推广,同时严格把控田间的温度和湿度,合理确定药物防治次数和种类,全面提高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水平。在采取防治措施方面,可以分为组织发动、预测预警、技术指导和统防统治4个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防治时期加强管理,还要对赤霉病菌的抗药性进行持续的监测、研究,为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和控制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克兵,庄义庆,尹升,等.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2018(1):205-209.

[2]周艳,潘勇,张如标,等.江苏省建湖县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11):52-59.

[3]汪静,张绪科.淮北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127-128.

推荐访问:赤霉病 防控 小麦 技术

版权所有:汇朗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汇朗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汇朗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2023014号